一种零件排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4194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零件排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件排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排列圆柱形零件的零件排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轴承等近似圆柱形零件产品,其生产线上每日几万件成品或半成品需要大量操作人员日夜轮班、手工操作整理作业,却依然跟不上生产线。且手工排列操作具有以下缺点效率低下,且排列不是很整齐;对员工的操作熟练度要求高;大量的雇佣工成本制约着产能和公司健康发展步伐,本实用新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蕴而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零件排列装置,以达到自动将圆柱形零件排列整齐,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零件排列装置,包括圆形转盘和相互平行且间距不小于零件直径的两排列板,所述圆形转盘的周侧设有围圈;所述两排列板设于所述圆形转盘上方并靠近所述圆形转盘,其前端至所述围圈间设有零件通道,其尾端贯穿所述围圈向外延伸并设有底板;所述圆形转盘上,于所述两排列板的两侧分别形成大半圆区和小半圆区;所述大半圆区的上方径向设置有拨杆,所述大半圆区和所述通道相连处的上方设有进口挡板;所述拨杆和圆形转盘间的距离,及所述进口挡板和圆形转盘间的距离均匹配零件高度;所述圆形转盘连接有驱动装置。优选的,所述两排列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围圈上。优选的,所述通道的宽度数倍于零件直径。优选的,所述两排列板的尾端连接有运输线。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减速电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零件排列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在圆形转盘转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拨杆的分散和拨正的作用下,及在进口挡板的高度符合方可准入的条件下,可将置于大半圆区内的零乱零件中筛选出高度符合的零件即正立的零件,甩入小半圆区内,而转动的同时,小半圆区内的零件挤满后,零件在圆形转盘转动的作用下,逐个挤进两排列板内,最后自动排列输出,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直径大于高度的圆柱形零件具有自动排列输出的功能,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人力、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0012]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零件排列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零件排列装置,如图I所示,包括固定底座1,设于固定底座I上的圆形转盘2,和相互平行且间距不小于零件直径的两排列板3,所述圆形转盘2的周侧设有围圈4,于此,所述围圈4固设于所述圆形转盘2的周侧,用以保持零件于圆形转盘2上,但并与圆形转盘2相连,故并不干涉圆形转盘2的转动;所述两排列板3设于所述圆形转盘2上方并靠近所述圆形转盘2,于此,两排列板3靠近所述圆形转盘2的上表面,不干涉圆形转盘2的转动;所述两排列板3的前端至所述围圈4间设有零件通道21,其尾端贯穿所述围圈4向外延伸并设有底板5,于此,所述两排列板3的尾端延设至围圈4外,方便连接运输设备,以便于输出排列好的零件;所述圆形转盘2上,于所述两排列板3的两侧分别形成大半圆区22和小半圆区23 ;所述大半圆区22的上方还径向设置有拨杆7,所述拨杆7的前端位于所述圆形转盘2的轴心上方,尾端固设于所述围圈4上;所述拨杆7和所述圆形·转盘2间距离略大于一个零件的高度小于零工件的直径,以利于分散零件和拨正零件。所述大半圆区22和所述通道21的相连处上方设有进口挡板6,所述进口挡板6和圆形转盘2间的距离均匹配零件高度,于此,进口挡板6上的两端头分别设有长腰孔,并分别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于大半圆区22侧的排列板3和围圈4上,于此,根据待排列的零件的高度可方便地调整进口挡板6的高度;所述圆形转盘2连接有减速电机(图中未示出)。于本实施例中,两排列板3间的间距略大于一个零件的直径,两排列板3上方均设有带轴孔的凸耳31,通过一销轴8穿套固定,销轴8的端头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围圈4上。所述通道21用于零件进出,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道21的宽度三倍于零件直径,此处,可要根据实际零要调整。需要注意的是,两排列板3的前端至围圈4间都具有可同时通过三个零件的宽度,由于围圈4具有圆弧面,因此,两排列板3的前端并不平齐,两排列板3中,小半圆区23侧的排列板3略短,以利于小半圆区23内挤出的零件顺利进入两排列板3之间。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两排列板3的尾端连接有运输线9。由此,排列好的零件可整齐的被运输线9输送至下一道工序中去。工作时,将零件倒入大半圆区22后,启动减速电机,零件在圆形转盘2转动离心力的作用下绕圆形转盘2的切线方向甩出,再通过拨杆7的分散和拔正作用下,及进口挡板6的高度准入的筛选条件下,可从大半圆区22中筛选出高度符合的零件即正立的零件进入小半圆区23内,同时,小半圆区23内的零件挤满后,在圆形转盘2的转动的带动作用下,零件间相互推挤,逐个挤进两排列板3间,最后自动排列输出到运输线9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针对直径大于高度的圆柱形零件的排列操作,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线9与后序设备连接后,只需配置I名操作人员,排列效率高,排列整齐有序,加快了生产进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资源,节约了成本。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 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零件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转盘和相互平行且间距不小于零件直径的两排列板,所述圆形转盘的周侧设有围圈;所述两排列板设于所述圆形转盘上方并靠近所述圆形转盘,其前端至所述围圈间设有零件通道,其尾端贯穿所述围圈向外延伸并设有底板;所述圆形转盘上,于所述两排列板的两侧分别形成大半圆区和小半圆区;所述大半圆区的上方径向设置有拨杆,所述大半圆区和所述通道相连处的上方设有进口挡板;所述拨杆和圆形转盘间的距离,及所述进口挡板和圆形转盘间的距离均匹配零件高度;所述圆形转盘连接有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零件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列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围圈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零件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宽度数倍于零件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件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列板的尾端连接有运输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零件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减速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零件排列装置,包括圆形转盘和相互平行且间距不小于零件直径的两排列板,圆形转盘的周侧设有围圈;两排列板设于圆形转盘上方并靠近圆形转盘,其前端至围圈间设有零件通道,其尾端贯穿围圈向外延伸并设有底板;圆形转盘上,于两排列板的两侧分别形成大半圆区和小半圆区;大半圆区的上方径向设置有拨杆,大半圆区和通道相连处的上方设有进口挡板;拨杆和圆形转盘间的距离,及进口挡板和圆形转盘间的距离均匹配零件高度;圆形转盘连接有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针对直径大于高度的圆柱形零件具有自动排列并输出的功能,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人力、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65G47/26GK202609551SQ20122018493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林保邦 申请人:昆山瀚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