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盖容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96493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带盖容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盖容器的栓体。

背景技术:
已知,以往作为这种带盖容器,为包括具有开口部的保温容器和设有与所述开口部接触的弹性防水填料的内盖以及设有弹性部件的外盖的带盖容器,并且,非弹性部件的外盖下表面与内盖上表面抵接,且按压着内盖的带盖容器(例如专利文献1、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3080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756480号公报在所述以往技术中,虽然外盖下表面的非弹性部件与内盖上表面的非弹性部件抵接,借助按压内盖,进而通过非弹性部件的抵接进行内盖的固定,但由于尺寸的偏差,闭盖外盖后,则在容器主体和外盖之间产生间隙。而为了将该间隙控制在最小限度,则需要非常严格地规格管理。另外,若出现不均一的间隙,则又产生了有损作为商品的美观的问题。在此,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进行以往的严格的尺寸管理,且无间隙,而又美观、优异的带盖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容器,其具有开口部;内盖,其设有与所述开口部接触的弹性防水填料;外盖, 其设有弹性部件,其中,所述外盖被螺合在所述保温容器,且仅借助设于所述外盖的所述弹性部件从而能够闭锁设于所述内盖的空气口并能够按压所述内盖。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带盖容器以所述第一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的变形幅度比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之间的间隙大。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带盖容器以所述第一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防水填料的外径比所述保温容器的防水部的内径大,且所述保温容器的所述防水部与所述弹性防水填料的抵接面比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之间的间隙长。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容器,其具有开口部;内盖,其设有与所述开口部接触的弹性防水填料;外盖,其设有弹性部件,其中:所述外盖被螺合在所述保温容器,因此仅借助设于所述外盖的所述弹性部件从而能够从上方将设于所述内盖的弹性防水填料朝向所述保温容器的所述开口部按压,进而能够闭塞设于所述内盖的空气口;并且,所述弹性防水填料的变形幅度比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之间的间隙大,但比所述弹性部件的变形幅度小。依据第一方案的发明,借助设置在外盖的弹性部件按压内盖,进而使弹性部件变形,所以不宜受各部位的规格偏移的影响,外盖能够直至缔结到与保温容器主体相抵接。由于在外盖与保温容器主体之间无间隙,因此外观变佳,而且,能够防水。另外,在减压状态中其内盖凸缘抵接在保温容器主体的开口部上部,进而决定内盖的位置。在开栓时,由于仅用弹性部件按压着,因此无外盖与内盖的摩擦所产生的变化,所 以在开栓时外盖无松开的感觉。另外,设在外盖的弹性部件由内盖向上方脱离,因此,空气从闭塞着的空气口流入容器内部,容易解除减压状态,进而能够容易打开内盖/外盖。依据第二方案的发明,能够控制由于加压/减压时的内盖的上下活动,并且能够通过设在外盖的弹性部件提高防水性。依据第三方案的发明,通过弹性部件,不需要从上挤压设在内盖的弹性防水填料,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外盖的夹持力。依据第四方案的发明,设在外盖的弹性部件按压内盖,且借助弹性部件和弹性防水填料变形,因此不易受到各个部位的直径规格/上下规格的偏移的影响。另外,由于开栓,外盖的按压解出,内盖成为仅被承载在本体开口部上部的状态,因此能够容易地取下。附图说明图1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带盖容器的侧视图。图2为涉及实施例1的带盖容器的分解状态的的剖视图。图3为涉及实施例1的带盖容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4为涉及实施例1的容器主体内表示大气压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5为涉及实施例1的容器主体内表示大气压以上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6为涉及实施例1的容器主体内表示大气压以下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7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带盖容器的分解状态的剖视图。图8为涉及实施例2的带盖容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9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带盖容器的分解状态的剖视图。图10为涉及实施例3的带盖容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保温容器主体(保温容器),2-上部开口部,8-内盖,9-外盖,13-防水用填料(弹性防水填料),19-空气孔(空气口),33-空气孔闭塞填料(弹性部件)。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加以说明。但,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在权力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另外,以下所说明的所有的构造不必为本发明的必要条件。实施例1图1~6表示实施例1。其中,将盖3装卸自如地设置在为容器并由金属或树脂制的保温容器主体1的上部开口部2上。保温容器主体1在不锈钢的有底的外筒4的内侧设置同样为不锈钢的有底的内筒5,并且接合这些外筒4和内筒5的上缘,从而形成广口的上部开口部2。在此,外筒4和内筒5之间设有作为断热层的真空层6,从而形成为断热双层容器。另外,内筒5的上部开口部2的稍下方设有突起7,该突起7朝向内侧并被形成为段状。在此,突起7包括:第1倾斜部7A,其直径从上方朝向下方缩小;纵表面部7B,其从第1倾斜部7A的下端略垂直地延伸;以及,第2倾斜部7C,其直径从纵表面部7B的下端朝向下方扩大。所述盖3:包括内盖8,其为树脂制并俯视为圆形;和外盖9,其为树脂制并俯视为覆盖着内盖8的上方的圆形。内盖8用于覆盖内筒5的上缘内侧,并具有其上方为开放形状的有底圆筒状的内盖侧圆筒部10。该内盖8的上部开口缘部分设有能够与上部开口部2卡合的内盖侧凸缘部11,该内盖侧凸缘部11连续地朝向水平方向外侧突出。而且,在形成于内盖8的下部的阶梯部12之处装有由硅酮橡胶等橡胶、弹性体等的弹性材料构成的填料状的防水用填料13。因此,通过将内盖8从上方落入上部开口部2,并通过使防水用填料13与突起7卡合,从而能够实现闭栓。在此,对置内盖侧圆筒部10的下部,所述阶梯部12被形成为遍及其全周的连续的缺口。另外,凸条部14被连续地凸出设置于该阶梯部12的全周。在此,通过将该凸条部14嵌合于被连续地设置在环状防水用填料13的内周面全周的凹沟部15,从而使防水用填料13嵌合于阶梯部12的外侧。另外,有关于被形成在防水用填料13的外周部分的填料部16,其直径从上部16A直至中段部16B以截面大致为弯曲状的形态扩展,从而将中段部16B形成为填料部16的最大直径部。而且,该填料部16的直径从该中段部16B朝向下部16C以截面大致为弯曲状的形态缩小,其中,该下部16C被形成为开放形状的唇片状进一步,在内盖8的底板部17的中央,设置有俯视为圆形且朝上方突出的底侧突出部18。该底侧突出部18设有沿着轴心X且贯通在上下方向的为空气通路的空气孔19。另外,有关于底板部17,其表面被 形成为从外侧朝向中央的底侧突出部18进而往上倾斜的形态。再者,空气孔19的位置不必位于底侧突出部18的中央,而通过在后面所述的弹性密封部29能够被闭锁即可。所述外盖9,为覆盖在内盖8的上方,其覆盖着上部开口部2的外顶板20的外周设有外周板部21,该外周板部21与外周面(外筒4的外周面)螺合从而被安装。为此,雌螺纹部22被形成在外周板部21,雄螺纹部23被形成在上部开口部2的外周面。与轴心X同心且为有底的外盖侧圆筒部24,朝向下方被设置在外顶板部20的下表面。该外盖侧圆筒部24的内部形成有由真空、空气或绝热材料构成的绝热层25。该外盖侧圆筒部24的上部开口缘部分设有外盖侧凸缘部26,该外盖侧凸缘部26被设置为在水平方向向外侧连续突出的形态。在此,该外盖侧凸缘部26能够卡定于内盖侧凸缘部11。外盖侧圆筒部24的底表面部件27以轴心X为中心被形成为圆形。该底表面部件27之处设有朝向下方突出并与轴心X为同轴的环状凸台部28。在者,该凸台部28的内周壁部设有为底侧突出部18的接续部的弹性封闭部件29。弹性密封部件29包括:外周部30,其与轴心X为同心并被形成为能够与凸台部28的底表面部对置且俯视为环状的形状;立壁部31,其从外周部30的内周部分朝向上方被直立设置并能够与凸台部28的内壁部对置;上表面部32,其从立壁部31的上端于水平方向朝向内侧延伸的同时,被形成为与轴心X为同心并能够与底表面部件27对置的俯视为环状的形状,该底表面部件27由凸台部28包围;空气孔闭塞填料 33,其从上表面部32的内周部分朝向下方被直立设置,并被形成为将其下部闭塞且剖视为大致U型的有底圆筒状。如上所述的外周部30,立壁部31,上表面部32以及空气孔闭塞填料33由硅酮橡胶等的橡胶、弹性体等弹性材料被形成为一体。被凸设在凸台部28的内周壁部的全周的卡定用凸部35,其能够卡定于被凹设在弹性密封部件29的立壁部31的全周的卡定用凹槽部34,进而,能够使凸台部28的内周壁部外嵌于弹性密封部件29的立壁部31。再者,空气孔闭塞填料33具有能够使防水用填料13的防水功能达到充分程度的柔软性,因此在拧紧外盖9时不会导致防水用填料13的按压不足。如图2所示,外盖侧圆筒部24的外径L1被形成为比内盖侧圆筒部10的内径L2小(L2>L1),在外盖9和内盖8与轴心X为同軸上配置的情况下,则在外盖侧圆筒部24和内盖侧圆筒部10之间形成间隙S1。同样,凸台部28的外径L3被形成为比阶梯部12的内径L4小(L4>L3),在外盖9和内盖8被配置为与轴心X为同軸的情况下,则在凸台部28和阶梯部12之间形成间隙S2。另外,突起7的纵表面部7B的内径F被形成为比填料部16的中段部16B的外径E小,但比填料部16的下部16C的内径L5大,(E>F>L5)。因此,在保温容器主体1和内盖8被配置为与轴心X为同軸的情况下,对置于保温容器主体1的第1倾斜部7A和纵表面部7B之间的部位,填料部16的中段部16B和下部16C之间的部位与该部位抵接。以下,对所述构成,及其作用加以详细说明。取下保温容器主体1和内盖8以及外盖9,然后在使如汤、酱汤等的液汁被收纳物(未图示)收纳于内筒5后,再将如图1所示那样将盖8嵌入上部开口部2,在此,防水用填料12则与突起7抵接,进而成为液密状态。接下来,以将外盖9从内盖8的上方覆盖的方式,将雌螺纹部22与雄螺纹部23螺合并拧转。通过其扣转,外盖9逐步向下方移动,为空气口15的外侧的上端通过与空气孔闭塞填料33对置接触而被封闭。进一步,从外筒4的雄螺纹部23的下端朝向下方扩展直径,从而形成有外筒侧倾斜部4A。在此,将外盖9拧转直至其外周板部21的下端与该外筒侧倾斜部4A抵接为止,从而空气孔闭塞填料33将从上方进一步推压底侧突出部18。因此,空气孔19的上端以被封止的状态将空气孔闭塞填料33向上方推压,进而将空气孔闭塞填料33朝向轴心X方向推挤并使其产生弹性变形的同时,内盖8由于外盖9被推压于轴心X方向的下侧的内侧。进一步,外盖9将紧贴于保温容器主体1,进而使保温容器主体1的内部成为密封状态,因此,能够实现被收纳物的保温。再者,若实行较长时间的保温,其被收纳物多少会变凉,从而使保温容器主体1的内部成为稍微减压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开栓时,转动外盖9且松开雌螺纹部22与雄螺纹部23的螺合,抬起外盖9,则空气孔闭塞填料33从底侧突出部18脱离,从而解除由空气孔闭塞填料33所实现的空气孔19的闭塞。此时,外气将通过空气孔19被吸入于保温容器主体1的内部,进而将保温容器主体1的内部成为大气压状态。进一步,转动外盖9且松开雌螺纹部22与雄螺纹部23的螺合,并进一步抬起外盖9,则可依次将外盖9和内盖8从保温容器主体1取出。此时,通过由空气孔闭塞填料33所开放的空气孔19,保温容器主体1的内部将成为大气压状态,从而不直接受到起因于外盖9和内盖8的减压的朝向内侧的牵引抵抗,因此,能够从保温容器主体1顺利地取出。在此,如图4所示,在通过盖3而被密闭的保温容器主体1内部为大气压状态的情况下,由于不存在从保温容器主体1的内部影响于内盖8的力量,因此,有关于朝向轴心X方向被挤压的空气孔闭塞填料33,其将底侧突出部18朝向轴心X方向下方按压的弹性复原力和;有关于被按入于突起7的防水用填料13的填料部16,其将内盖8朝向轴心X方向上方推起的弹性复原力成为平衡状态。有关于内盖8,其内盖侧凸缘部11与外盖侧凸缘部26和上部开口部2之间各自在轴心X方向形成有间隙A1以及G1。该内盖8,在维持有所属间隙A1以及G1的状态下,通过空气孔闭塞填料33和防水用填料13被保持于轴心X的上下方向。在者,在内盖8的阶梯部12和外盖9的底表面部件27之间形成有位于轴心X方向的间隙B1。另外,如图5所示,在高温的被收纳物被收纳于保温容器主体1内时,从该被收纳物所产生的水蒸气将使由盖3密闭的保温容器主体1的内部成为大气压以上的加压状态。在如此的情况下,由于产生从保温容器主体1的内部朝向内盖8且向轴心X方向朝上推压的朝上的力量,在有关于朝向如图4所示的轴心X方向被推挤的空气孔闭塞填料33,其将底侧突出部18朝向轴心X方向按压的弹性复原力;和被按入于突 起7的防水用填料13的填料部16,其将内盖8朝向轴心X方向上方推起的弹性复原力处于平衡的状态下,将产生朝向上方的力量。因此,对于保温容器主体1和外盖9,内盖8将相对性地朝向轴心X方向上方移动。从而,在内盖8的内盖侧凸缘部11与外盖侧凸缘部26抵接;内盖8的阶梯部12与外盖9的底表面部件27抵接;并且,内盖侧凸缘部11和上部开口部2之间形成有位于轴心X方向的间隙G2(G2>G1)的状态下,该内盖8通过空气孔闭塞填料33、防水用填料13以及外盖侧圆筒部24被保持于轴心X的上下方向。进一步,如图6所示,被收纳在保温容器主体1的高温被收纳物冷却,进而使由盖3密闭的保温容器主体1的内部成为大气压以下的减压状态。在该情况下,由于减压,将产生使内盖8从保温容器主体1的内部朝向轴心X方向的下方引拉的力量。因此,在有关于朝向如图4所示的轴心X方向被推挤的空气孔闭塞填料33,其将底侧突出部18朝向轴心X方向按压的弹性复原力;和被按入于突起7的防水用填料13的填料部16,其将内盖8朝向轴心X方向上方推起的弹性复原力处于平衡的状态下,将产生朝向上方的力量。因此,对于保温容器主体1和外盖9,内盖8将相对性地朝向轴心X方向下方移动。从而,在内盖8的内盖侧凸缘部11与上部开口部2抵接;内盖侧凸缘部11与外盖侧凸缘部26之间形成有朝向轴心X方向的间隙A2(A2>A1);并且,内盖8的阶梯部12与外盖9的底表面部件27之间形成有朝向轴心X方向的间隙B2(B2>B1)的状态下,该内盖8通过空气孔闭塞填料33以及防水用填料13被保持于轴心X的上下方向。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为一种带盖容器。该带盖容器包括:保温容器主体1,其具有作为开口部的上部开口部2;内盖8,其具有与上部开口部2接触并作为弹性防水填料的防水用填料13;以及外盖9,其设有作为弹性部件的空气孔闭塞填料33。在此,外盖9被螺合于保温容器主体1,且仅通过设于外盖9的空气孔闭塞填料33闭锁设于内盖8的作为空气口的空气孔19并按压该内盖8。此时,当设于外盖9的空气孔闭塞填料33按压内盖8时,该空气孔闭塞填料33将变形,从而不易受到各部位的规格偏移的影响的同时能够使外盖9缔结至其与保温容器主体1抵接,进而不在外盖9和保温容器主体1之间形成间隙则改善外型美观,且能够防水。另外,在减压状态下,内盖侧凸缘部11与保温容器主体1的上部开口部2抵接,进而确定内盖8的位置。在开栓时,由于仅用空气孔闭塞填料33按压内盖8,外盖9和内盖8之间的磨擦不将产生变化,因此在开栓时没有松开外盖9的感觉。另外,设于外盖9的空气孔闭塞填料33将从内盖8于上方脱离,从而能够使空气从之前被闭塞着的空气孔19进入保温容器主体1的内部,进而能够容易地解除减压状态且能够容易地将内盖8/外盖9从保温容器主体1取下。另外,由于与外盖9和内盖8的间隙A、A1、A2、B、B1、B2相比,由空气孔闭塞填料33的挤压造成的变形量C为大(C>A、A1、A2、B、B1、B2),从而能够控制在加压/减压时的内盖8的相对于保温容器主体1和外盖9的上下移动,且通过设于外盖9的弹性密封部件部29能够提高防水性。另外,在包括:保温容器主体1,其具有作为开口部的上部开口部2;内盖8,其具有与上部开口部2接触并作为弹性防水填料的防水用填料13;以及外盖9,其设有作为弹性部件的空气孔闭塞填料33的带盖容器中,外盖9被螺合于保温容器主体1,且仅通过设于外盖9的空气孔闭塞填料33按压内盖8,进而从上方将设于内盖8的防水用填料13按压于保温容器主体1的上部开口部2。在此,设于内盖8的作为空气口的空气孔19能够被闭塞,并且由于防水用填料13的挤压所造成的变形量D比外盖9和内盖8的间隙A、A1、A2、B、B1、B2大,但比由于空气孔闭塞填料33的挤压所造成的变形量C小(C>D>A、A1、A2、B、B1、B2)。此时,通过将设于外盖9的空气孔闭塞填料33按压内盖8,进而使空气孔闭塞填料33和防水用填料13变形,因此不易受到各部位的直径规格/上下规格的偏移的影响。另外,一旦通过开栓解除外盖9的按压,内盖8将成为仅承载在保温容器主体1的上部开口部2的状态,因此能够容易地被取下。实施例2图7~图8为表示实施例2,其中,有关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由同一的符号所表示,并且,省略有关该部分的详细的说明。有关于被形成在本实施例的防水用填料13的外周部分的填料40,其被形成为如下所述的形状。即,其直径剖视为从上部40A直到中段部40B大致直线状地扩展,且将中斜面部40B成为填料40的最大直径部。进一步,其直径剖视为从该中段部40B直至下部40C大致直线状地缩小,从而 形成为下部40C被开放的唇状。通过将填料40形成为上述的构成,内盖8的防水用填料13将借助设于外盖9的空气孔闭塞填料33从轴心X方向的上方被按压,从而使填料40朝向缩小直径方向并沿着突起7的第1倾斜部7A产生弹性变形,进而在从上部40A直到中斜面部40B为止的大致直线部分与纵表面部7B大致处于表面接触的状态下被按压,由此,防水用填料13与突起7抵接且成为液密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防水用填料13的外径E比保温容器主体1的作为防水部的突起7的内径F大,并且,作为与保温容器主体1的突起7的防水用填料13的抵接表面的纵表面部7B的轴心X方向的规格G,比外盖9和内盖8的间隙A、A1、A2、B、B1、B2长(G>A、A1、A2、B、B1、B2),通过空气孔闭塞填料33,不需要从上方挤压设于内盖8的防水用填料13,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外盖9的夹持力。实施例3图9~图10为表示实施例3,其中,有关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由同一的符号所表示,并且,省略有关该部分的详细的说明。有关于被形成在本实施例的防水用填料13的外周部分的填料50,其被形成为朝向周方向外侧突出的舌片状。在此,填料部的外径E,作为填料部50的前端部分的外径。通过将填料50作为上述的构成,内盖8的防水用填料13借助设于外盖9的空气孔闭塞填料33从轴心X方向的上方被按压,从而使填料50产生如下所述的弹性变形。即,沿着突起7的第1倾斜部7A,该填 料50将以从下往上卷起的方式朝向缩小直径方向产生弹性变形。进而,处于卷起状态的填料50被纵表面部7B按压,由此,防水用填料13与突起7抵接且成为液密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防水用填料13的外径E比为保温容器主体1的防水部的突起7的内径F大,并且,为与保温容器主体1的突起7的防水用填料13的抵接表面的纵表面部7B的轴心X方向的规格G比外盖9和内盖8的间隙A、A1、A2、B、B1、B2长(G>A、A1、A2、B、B1、B2),通过空气孔闭塞填料33,不需要从上方挤压设于内盖8的防水用填料13,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外盖9的夹持力。再者,本发明不限定于所述的实施例,也可进行各种变通实施。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如上所述,涉及于本发明的带盖容器能够适用于各种用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