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藏茶包装成型装置、藏茶包装工艺以及藏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8381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藏茶包装成型装置、藏茶包装工艺以及藏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藏茶包装成型装置、藏茶包装工艺以及藏茶,属于茶叶制作包装【技术领域】,藏茶包装成型装置包括茶桶桶体、锁具以及扇门,扇门的一端与茶桶桶体活动连接,扇门的另一端与茶桶桶体通过锁具连接锁紧,茶桶桶体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凹槽的顶面和一个侧面为开口,茶桶桶体与扇门锁紧时,扇门将凹槽的开口的侧面封闭。使用时将竹条袋放入藏茶包装成型装置,再将茶叶放入竹条袋并且捣紧包装。本发明通过在藏茶包装工艺过程中采用一种藏茶包装成型装置,很好地将竹条袋固定,便于压紧茶叶的操作,使得茶叶压制得均匀紧实,并且对竹条袋进行封口,从而使藏茶包装成型效果很好。
【专利说明】一种藏茶包装成型装置、藏茶包装工艺以及藏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茶叶制作包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藏茶包装成型装置、藏茶包装工艺以及藏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藏茶的包装工艺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包装成型装置,传统的包装成型装置为底端封闭的长方体形的木筒,包装工艺过程为,将手工编织的长条形的竹条袋放置于传统的包装成型装置内,将蒸好冷却之后的茶叶装入竹条袋中,用捣棍伸入竹条袋将茶叶挤压成块,将竹条袋的开口处的竹条扎紧捆绑,取出竹条袋,再用多根竹条纵横交错地将竹条袋捆绑起来,由此将藏茶压制成型并包装制成成品。但是采用现有的包装工艺,由于传统的包装成型装置自身无法固定,操作时需要一只手握住传统的包装成型装置,另一只使用捣棍挤压茶叶,因而茶叶在竹条袋中压制得很松散,故包装成型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藏茶包装成型装置,旨在解决采用现有的藏茶包装工艺包装成型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藏茶包装成型装置,所述藏茶包装成型装置包括茶桶桶体、锁具以及扇门,所述扇门的一端与所述茶桶桶体活动连接,所述扇门的另一端与所述茶桶桶体通过所述锁具连接锁紧,所述茶桶桶体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面和一个侧面为开口,所述茶桶桶体与所述扇门锁紧时,所述扇门将所述凹槽的开口的侧面封闭。
[0006]进一步地,所述茶桶桶体与所述扇门均为原木制作。古朴环保,直接截取树木的一段制作为所述茶桶桶体,并锯取其中一部分作为所述扇门,制作原料易于取得,制作方法简便。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未开口的各个侧面均设置有金属块,所述金属块与所述茶桶桶体通过螺钉连接。避免凹槽的侧面为原木,由于原木与金属块相比较松,长期在凹槽内进行茶叶压紧的操作凹槽容易产生变形,则无法保证包装成型为预设的形状或者导致包装成型的效果不好。
[0008]进一步地,所述茶桶桶体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底座。能够很好地对所述茶桶桶体起到支撑作用。
[0009]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连接为合页连接。便于开关所述扇门。
[0010]进一步地,所述锁具包括弹簧挂钩与锁钩,所述弹簧挂钩设置于所述扇门,所述锁钩设置于所述茶桶桶体,所述弹簧挂钩包括支座、拉手、弹簧、锁扣以及壳体,所述支座与所述茶桶桶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拉手的一端与所述支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拉手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从所述壳体穿出,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压板,所述锁扣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压板连接,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压板与所述壳体,所述锁具锁紧时,所述锁扣与所述锁钩相扣紧。通过所述锁扣与所述锁钩扣紧,并且通过所述压板压紧所述弹簧,使得所述弹簧通过所述压板对所述锁扣具有拉力,使所述锁扣与所述锁钩牢牢扣紧,由此使所述扇门将所述茶桶桶体紧紧地封闭,在进行茶叶压紧操作时,放置于所述凹槽内的所述竹条袋得到很好地固定,使得茶叶能够很好地包装成型。
[0011]进一步地,所述锁具包括锁柄、第一支柱以及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设置于所述扇门,所述第二支柱设置于所述茶桶桶体,所述锁柄设置有通孔以及弧形槽,所述第二支柱从所述通孔穿出,所述锁柄转动后,所述弧形槽与所述第一支柱卡紧。通过转动所述锁柄使所述弧形槽与所述第一支柱牢牢卡紧,由此使所述扇门将所述茶桶桶体紧紧地封闭,在进行茶叶压紧操作时,放置于所述凹槽内的所述竹条袋得到很好地固定,使得茶叶能够很好地包装成型。
[00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藏茶包装工艺,所述藏茶包装工艺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藏茶包装成型装置,
[0013]所述藏茶包装工艺的步骤具体包括:
[0014]放置步骤:打开所述扇门,在所述凹槽内放入底端封闭的竹条袋,然后关上所述扇门,并用所述锁具将所述扇门与所述茶桶桶体锁紧;
[0015]压紧步骤:将茶叶装入所述竹条袋内,用捣棍敲打茶叶,使茶叶均匀紧密地在所述竹条袋内压紧成块;
[0016]封口步骤:将装有茶叶的竹条袋的开口处封紧;
[0017]取出步骤:打开所述锁具,从所述凹槽内取出装有茶叶的竹条袋。
[0018]进一步地,所述封口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竹条袋的开口处的竹条进行修剪,将开口处的修剪后的竹条翻向所述竹条袋的内侧,再用竹钉将所述竹条袋的开口处钉牢。采用所述竹钉将所述竹条袋的开口处的竹条钉牢,操作方便,并且使得包装成型效果很好,而且拆装时只需拔掉竹钉,拆装非常方便。
[001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藏茶,所述藏茶采用上述的藏茶包装工艺,所述藏茶包括竹条袋以及包装于所述竹条袋的内部的藏茶茶叶。
[0020]本发明通过在藏茶包装工艺过程中采用一种藏茶包装成型装置,由于藏茶包装成型装置将竹条袋固定,便于压紧茶叶的操作,使得茶叶压制得均匀紧实,并且对竹条袋进行很紧实地封口,从而使藏茶包装成型效果很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藏茶包装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藏茶包装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竹条袋及竹钉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藏茶包装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阅图1和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藏茶包装成型装置包括茶桶桶体10、锁具20以及扇门30。扇门30的一端与茶桶桶体10活动连接,扇门30的另一端与茶桶桶体10通过锁具20连接锁紧。茶桶桶体10设置有两个凹槽101,每个凹槽101的顶面和一个侧面为开口。茶桶桶体10与扇门30锁紧时,扇门30将凹槽101的开口的侧面封闭。
[0026]茶桶桶体10与扇门30均为原木制作,古朴环保。直接截取树木的一段制作为茶桶桶体10,并锯取其中一部分作为扇门30,制作原料易于取得,制作方法简便。凹槽101为长方体形,方便放置长条形的竹条袋40。每个凹槽101未开口的各个侧面均设置有金属块102,金属块102与茶桶桶体10通过螺钉连接。避免凹槽101的侧面为原木,由于原木与金属块102相比较松,长期在凹槽101内进行茶叶压紧的操作凹槽101容易产生变形,则无法保证包装成型为预设的形状或者导致包装成型的效果不好。茶桶桶体10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底座103,能够很好地对茶桶桶体10起到支撑作用。扇门30的一端与茶桶桶体10之间的活动连接为合页连接,便于开关扇门30。
[0027]本实施例采用的锁具20包括弹簧挂钩201与锁钩202,弹簧挂钩201设置于扇门30,锁钩202设置于茶桶桶体10,弹簧挂钩201包括支座2011、拉手2012、弹簧2013、锁扣2014以及壳体2015,支座2011与茶桶桶体10通过螺钉连接,拉手2012的一端与支座2011通过铰链连接,拉手2012的另一端伸入壳体2015的内部并从壳体2015穿出,壳体2015内部设置有压板2016以及弹簧2013,锁扣2014的一端伸入壳体2015并与压板2016连接,弹簧2013的两端分别抵住压板2016与壳体2015,锁具20锁紧时,锁扣2014与锁钩202相扣紧。
[0028]使用该锁具20将茶桶桶体10和扇门30锁紧时,转动扇门30,使扇门30与茶桶桶体10闭合,将锁扣2014扣于锁钩202上,然后拉动拉手2012,使拉手2012通过铰链绕着支座2011转动的同时带动壳体2015向远离锁扣2014的方向运动,而锁扣2014扣于锁钩202上,位置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与锁扣2014相连的压板2016位置也就相对固定,由于弹簧2013两端分别抵住压板2016和壳体2015,因此弹簧2013被压板2016和壳体2015挤压而处于压缩状态,使得弹簧2013通过压板2016对锁扣2014具有拉力,使锁扣2014与锁钩202牢牢扣紧,由此使扇门30将茶桶桶体10紧紧地封闭,在进行茶叶压紧操作时,放置于凹槽101内的竹条袋40得到很好地固定,使得茶叶能够很好地包装成型。打开锁具20时,拉动拉手2012,使拉手2012通过铰链绕着支座2011转动的同时带动壳体2015向靠近锁扣2014的方向运动,此时锁扣2014与锁钩202不再扣紧,从锁钩202解下锁扣2014,然后转动扇门30,使扇门30与茶桶桶体10分离,由此即可取出放置于凹槽101内的竹条袋40。
[0029]请参阅图2和图3,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藏茶包装成型装置,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藏茶包装成型装置的区别在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藏茶包装成型装置采用了另一种形式的锁紧装置50来代替锁具20。该锁紧装置50包括锁柄501、第一支柱502以及第二支柱503。第一支柱502设置于扇门30,第二支柱503设置于茶桶桶体10。锁柄501设置有通孔5011以及弧形槽5012,第二支柱503从通孔5011穿出,锁柄501转动后弧形槽5012与第一支柱502卡紧。使用该锁紧装置50将茶桶桶体10和扇门30锁紧时,转动扇门30,使扇门30与茶桶桶体10闭合,转动锁柄501使弧形槽5012与第一支柱502牢牢卡紧,由此使扇门30将茶桶桶体10紧紧地封闭,使得茶叶能够很好地包装成型。打开锁紧装置50时,转动锁柄501使弧形槽5012与第一支柱502分离,然后转动扇门30,使扇门30与茶桶桶体10分离,由此即可取出放置于凹槽101内的竹条袋40。[0030]请参阅图1?4,本发明还保护了一种藏茶包装工艺,该藏茶包装工艺采用上述的藏茶包装成型装置,藏茶包装工艺的步骤具体包括:
[0031]步骤SlOl (放置步骤):打开扇门30,在凹槽101内放入底端封闭的竹条袋40,然后关上扇门30,并用锁具20将扇门30与茶桶桶体10锁紧。
[0032]步骤S102 (压紧步骤):将茶叶装入竹条袋40内,用捣棍敲打茶叶,使茶叶均匀紧密地在竹条袋40内压紧成块。
[0033]步骤S103(封口步骤):将装有茶叶的竹条袋40开口处封紧。
[0034]步骤S104(取出步骤):打开锁具20,从凹槽101内取出装有茶叶的竹条袋40。
[0035]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步骤S103(封口步骤)具体包括:将竹条袋40的开口处的竹条进行修剪,将开口处的修剪后的竹条翻向竹条袋40内侧,再用竹钉60将竹条袋40的开口处钉牢。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竹钉60将竹条袋40的开口处的竹条钉牢,操作方便,并且使得包装成型效果很好;拆装时只需拔掉竹钉60,拆装非常方便。
[0036]本发明还保护了一种采用上述的藏茶包装工艺的藏茶,包括竹条袋40以及包装于竹条袋40的内部的藏茶茶叶。竹条袋40为采用竹条手工编织而成,外观简朴漂亮,并且使放置于竹条袋40内的藏茶茶叶带有淡淡的竹子清香。该藏茶采用了上述的藏茶包装工艺,包装成型效果很好,包装很美观。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藏茶包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藏茶包装成型装置包括茶桶桶体、锁具以及扇门,所述扇门的一端与所述茶桶桶体活动连接,所述扇门的另一端与所述茶桶桶体通过所述锁具连接锁紧,所述茶桶桶体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面和一个侧面为开口,所述茶桶桶体与所述扇门锁紧时,所述扇门将所述凹槽的开口的侧面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茶包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桶桶体与所述扇门均为原木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藏茶包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未开口的各个侧面均设置有金属块,所述金属块与所述茶桶桶体通过螺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茶包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桶桶体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底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茶包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为合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茶包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包括弹簧挂钩与锁钩,所述弹簧挂钩设置于所述扇门,所述锁钩设置于所述茶桶桶体,所述弹簧挂钩包括支座、拉手、弹簧、锁扣以及壳体,所述支座与所述茶桶桶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拉手的一端与所述支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拉手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从所述壳体穿出,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压板,所述锁扣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压板连接,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压板与所述壳体,所述锁具锁紧时,所述锁扣与所述锁钩相扣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茶包装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包括锁柄、第一支柱以及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设置于所述扇门,所述第二支柱设置于所述茶桶桶体,所述锁柄设置有通孔以及弧形槽,所述第二支柱从所述通孔穿出,所述锁柄转动后,所述弧形槽与所述第一支柱卡紧。
8.一种藏茶包装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藏茶包装成型装置, 所述藏茶包装工艺的步骤具体包括: 放置步骤:打开所述扇门,在所述凹槽内放入底端封闭的竹条袋,然后关上所述扇门,并用所述锁具将所述扇门与所述茶桶桶体锁紧; 压紧步骤:将茶叶装入所述竹条袋内,用捣棍敲打茶叶,使茶叶均匀紧密地在所述竹条袋内压紧成块; 封口步骤:将装有茶叶的竹条袋的开口处封紧; 取出步骤:打开所述锁具,从所述凹槽内取出装有茶叶的竹条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藏茶包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竹条袋的开口处的竹条进行修剪,将开口处的修剪后的竹条翻向所述竹条袋的内侧,再用竹钉将所述竹条袋的开口处钉牢。
10.一种藏茶,包括竹条袋以及包装于所述竹条袋的内部的藏茶茶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藏茶采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藏茶包装工艺。
【文档编号】B65B1/24GK104003000SQ201410252724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9日
【发明者】甘玉祥, 甘文康, 彭联琴 申请人:甘玉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