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油气分离的视油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0546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油气分离的视油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油气分离的视油镜,借此来观察液态燃料中是否混有空气。其包括上本体、下本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和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管体,第一管道设在上本体内,第二管道设在下本体内,在下本体内设有凸沿,管体的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垫抵在所述凸沿上,上本体通过第二密封垫抵在管体的另一端上,并且第一管道与第二道道相插接并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配合,上本体与下本体固定连接,在下本体的侧壁上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管体相对应。
【专利说明】一种带油气分离的视油镜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油配套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油气分离的视 油镜。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在日常的加油过程中,加油量是通过流量计来计量获得的。若燃油中混 有气体则会影响计量的准确性。为此,观查燃油中是否混有气泡以确保计量准确性就显得 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油气分离的视油镜,借此来观察液态燃料中是否 混有空气。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油气分离的视油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本体、下本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和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管体, 第一管道设在上本体内,第二管道设在下本体内,在下本体内设有凸沿,管体的一端通过第 一密封垫抵在所述凸沿上,上本体通过第二密封垫抵在管体的另一端上,并且第一管道与 第二道道相插接并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配合,上本体与下本体固定连接,在下本体的侧壁 上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管体相对应。
[0005]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上本体分 体形成,在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撑脚,第一管道通过所述第一撑脚架在上本体内,在上本体 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卡环安装在该第一凹槽上;借助该第一卡环将第一管道限制在上本 体内。
[0006]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一撑脚上具有第一配 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第一撑脚上的第一配合部与上本体形成曲面配合,第一脚撑上的第二 配合部与上本体形成锥面配合。
[0007]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下本体分 体形成,在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撑脚,第二管道通过所述第二撑脚架在下本体内,在下本体 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卡环安装在该第二凹槽上;借助该第二卡环将第二管道限制在下本 体内。
[0008]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在第二撑脚上具有第一配合 部、第二配合部和第三配合部,第二撑脚上的第一配合部与下本体形成曲面配合,第二撑脚 上的第二配合部与下本体形成锥面配合,第二撑脚上的第三配合部与下本体形成曲面配 合。
[0009]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撑脚、所述第二撑脚 的位置位于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之间。
[0010]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toon] 1、本实用新型的带油气分离的视油镜采用了在下本体上设有通孔以及由透明材 料制成的管体结构,透过该通孔和管体可以直接观察汽油等液态燃料中是否含有气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是第一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是第二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 一图4 ;
[0017] 本实施例给出的一种带油气分离的视油镜,用于安装在加油机的出油口和加油枪 之间。其包括上本体1、下本体2、第一管道3、第二管道4、第一密封垫51、第二密封垫52和 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管体6。
[0018] 第一管道3设在上本体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3与所述上本体1分 体形成。在第一管道3上设有第一撑脚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撑脚31有3只,其沿着第一 管道3周向均布,汽油等从相邻的两个第一撑脚之间流过。当然,第一撑脚的数量也不仅于 3只。优选地,在第一撑脚上具有第一配合部311和第二配合部312,第一配合部与上本体 形成曲面配合,第二配合部与上本体1形成锥面配合,第三配合部与上本体形成曲面配合, 如图中所示,第一配合部为曲面,在上本体1内也相应地具有圆柱面供第一撑脚上的第一 配合部相接触;第二配合部为锥面,在上本体1内也相应地具有锥面供第一撑脚上的第二 配合部相接触,其使得第一管道与上本体具有良好的对中度,同时也保证了第一管道在上 本体内的稳固性。当然,第一管道也可以通过其上的第一撑脚与上本体的其它配合结构而 架在上本体上。在上本体1上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卡环81安装在该第一凹槽11上;借 助该第一^^环81将第一管道3限制在上本体1内。当然,第一管道3与上本体1也可以采 用一体结构。
[0019] 第二管道4设在下本体2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4与所述下本体1分 体形成。在第二管道4上设有第二撑脚4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撑脚41有3只,其沿着第二 管道周向均布,汽油等从相邻的两个第二撑脚之间流过。优选地,在第二撑脚41上具有第 一配合部411、第二配合部412和第三配合部413,第一配合部411与下本体2形成曲面配 合,第二配合部412与下本体1形成锥面配合,第三配合部与下本体形成曲面配合,如图中 所示,第一配合部为曲面,在下本体2内也相应地具有圆柱面供第二撑脚上的第一配合部 相接触,第二配合部为锥面,在下本体2内也相应地具有锥面供第二撑脚上的第二配合部 相接触,第三配合部为曲面,在下本体2内也相应地具有圆柱面供第二撑脚上的第三配合 部相接触,其使得第二管道与下本体具有良好的对中度,同时也保证了第二管道在下本体 内的稳固性。当然,第二管道也可以通过其上的第二撑脚与下本体的其它配合结构而架在 下本体上。在下本体2上设有第二凹槽21,第二卡环82安装在该第二凹槽21上;借助该 第二卡环82将第二管道4限制在下本体2内。当然,第二管道与下本体也可以采用一体结 构。
[0020] 在下本体2内设有凸沿22,管体6的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垫51抵在所述凸沿22上, 上本体2通过第二密封垫52抵在管体6的另一端上,并且第一管道3与第二道道4相插接 并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配合。使用时,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形成的通道用于回收气态燃 料,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外部空间用于输送液油燃料。上本体1与下本体2固定连接,在 本实施例中,上本体与下本体螺纹连接。在下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通孔7,通孔7的位置与 管体6相对应,透过该通孔7和管体6可以直接观察汽油等液态燃料中是否含有气泡。
[002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撑脚31、所述第二撑脚41的位置位于第一^^环81和第二 卡环82之间。具体地说,如图中所示,第一卡环81是位于第一撑脚31的左侧,第二卡环82 位于第二撑脚41的右侧。这种结构不仅安装方便,而且在使用安装时也能够防止第一管道 和第二管道向内缩进。
[0022]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带油气分离的视油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本体、下本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 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和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管体,第一管道设在上本体内,第二管道设在 下本体内,在下本体内设有凸沿,管体的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垫抵在所述凸沿上,上本体通过 第二密封垫抵在管体的另一端上,并且第一管道与第二道道相插接并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 配合,上本体与下本体固定连接,在下本体的侧壁上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管体相对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油气分离的视油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上 本体分体形成,在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撑脚,第一管道通过所述第一撑脚架在上本体内,在 上本体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卡环安装在该第一凹槽上;借助该第一卡环将第一管道限制 在上本体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油气分离的视油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撑脚上具有 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第一撑脚上的第一配合部与上本体形成曲面配合,第一脚撑上 的第二配合部与上本体形成锥面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油气分离的视油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与所 述下本体分体形成,在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撑脚,第二管道通过所述第二撑脚架在下本体 内,在下本体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卡环安装在该第二凹槽上;借助该第二卡环将第二管道 限制在下本体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油气分离的视油镜,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撑脚上具有第一 配合部、第二配合部和第三配合部,第二撑脚上的第一配合部与下本体形成曲面配合,第二 撑脚上的第二配合部与下本体形成锥面配合,第二撑脚上的第三配合部与下本体形成曲面 配合。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油气分离的视油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脚、所述第二 撑脚的位置位于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之间。
【文档编号】B67D7/06GK203866028SQ201420294818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5日
【发明者】林松龄 申请人:温州正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