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用阻尼托辊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19142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带式输送机用阻尼托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用阻尼托辊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两侧设有对称并倾斜设置的从动托辊,两从动托辊之间设有与水平设置的阻尼托辊,阻尼托辊和两从动托辊均转动安装于机架上,阻尼托辊和两从动托辊上依附有动力装置驱动的输送带;阻尼托辊上设有第一齿轮,机架上还设有齿轮泵驱动并与第一齿轮相适配的第二齿轮,齿轮泵连接一溢流阀,溢流阀和齿轮泵均与油箱相连接。在带式输送机运行中,调整溢流阀对带动第二齿轮的齿轮泵及其整个液压系统的压力调节,在不影响输送带运输的情况下,使第二齿轮对设置有第一齿轮的阻尼托辊起到有效的制动阻尼效果,进而避免了运量超载,导致电机提供的制动力矩不足,造成失控和发生飞车事故的问题。
【专利说明】带式输送机用阻尼托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用阻尼托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下运带式输送机已成为矿山矿井、港口码头、洗煤厂等企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下运带式输送机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使生产系统更加紧凑、集中和合理,它正朝着长距离、大运量、大倾角方向发展。
[0003]现阶段,在下运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当物料的下滑力大于皮带机的输送机各项阻力之和时,会带动电机加速运转直至超过电机的同步转速,电机进入发电工况运行,并输出制动力矩,最终达到新的平衡点。但是在电机发电工况下,若运量超载,就容易导致电机提供的制动力矩不足,以将皮带机维持在稳定的运行工况内而失去控制,发生飞车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用阻尼托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带式输送机中电机制动力矩不足,造成在工作中失控,导致发生飞车事故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带式输送机用阻尼托辊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两侧设有对称并倾斜设置的从动托辊,两所述从动托辊之间设有与水平设置的阻尼托辊,所述阻尼托辊和两所述从动托辊均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阻尼托辊和两所述从动托辊上依附有动力装置驱动的输送带;
[0006]所述阻尼托辊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机架上还设有齿轮泵驱动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相适配的第二齿轮,所述齿轮泵连接一溢流阀,所述溢流阀和所述齿轮泵均与油箱相连接。
[000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阻尼托辊的中部,所述第一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小于所述阻尼托辊的外圈直径。
[000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溢流阀上连接有测压元件。
[0009]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以所述阻尼托辊的中心线为基准,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线低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线。
[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由于机架上设有齿轮泵驱动并与第一齿轮相适配的第二齿轮,从而在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溢流阀进行对带动第二齿轮运动的齿轮泵及其整个液压系统的压力调节,在不影响输送带正常运输的情况下,使第二齿轮对设置有第一齿轮的阻尼托辊起到有效的制动阻尼效果,进而避免了运量超载,导致电机提供的制动力矩不足,造成在工作中失控和发生飞车事故的问题,同时,便于调节工作所需要的压力且调节方便,散热性好;由于第二齿轮由齿轮泵进行驱动,从而在工作中制动阻尼力大,为正常顺利工作奠定了基础。
[0012]由于第一齿轮设置于阻尼托辊的中部,从而有效保证了安装在机架上的阻尼托辊在第二齿轮对第一齿轮的制动中受力平衡,不仅保证了正常工作,而且有效避免了阻尼托辊的两端受力不均而造成磨损,进而影响阻尼托辊的使用寿命。
[0013]由于第一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小于阻尼托辊的外圈直径,从而有效避免了阻尼托辊在运转时,设置在阻尼托辊上的第一齿轮与输送带接触,而造成对输送带的伤害。
[0014]由于溢流阀上连接有测压元件,从而根据工作的需要,通过测压元件便于及时、快速的对相互连接的齿轮泵和溢流阀的液压系统压力进行调整控制,进而实现第二齿轮对第一齿轮制动阻尼力的及时和快速调整,使其达到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
[0015]由于第二齿轮的中心线低于第一齿轮的中心线,便于安装和布置齿轮泵,同时,有效防止了第二齿轮在运转过程中与输送带接触,而造成对输送带的伤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侧视图;
[0018]图3是图1中A的放大图;
[0019]图中,1-机架;2_从动托棍;3_输送带;4_阻尼托棍;41_第一齿轮;5-油箱;6-齿轮泵;61_第二齿轮;62_油管;7_溢流阀;8_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1 ] 如图1至图3共同所示,该带式输送机用阻尼托辊装置,包括机架I,该机架I的两侧设有对称并倾斜设置的从动托辊2,两从动托辊2之间设有与水平设置的阻尼托辊4,该阻尼托辊4和两从动托辊2均转动安装于机架I上,该阻尼托辊4和两从动托辊2上依附有动力装置驱动的输送带3。
[0022]该阻尼托辊4的中部设有第一齿轮41,该第一齿轮41的齿顶圆直径小于阻尼托辊4的外圈直径;该机架I上还设有齿轮泵6驱动并与第一齿轮41相适配的第二齿轮61,该齿轮泵6连接一溢流阀7,该溢流阀7和齿轮泵6均与油箱5相连接,该溢流阀7上连接有测压元件,该测压元件优选为压力表8,也可以为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测压功能的器件。
[0023]以阻尼托辊4的中心线为基准,该第二齿轮61的中心线低于第一齿轮41的中心线。
[0024]为了便于理解,下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式输送机用阻尼托辊装置的工作原理:
[0025]通过在机架I上设置齿轮泵6驱动并与第一齿轮41相适配的第二齿轮61,从而在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若输送带3运量超载,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调整溢流阀7,进行对带动第二齿轮61运动的齿轮泵6及其整个液压系统的压力调节,在不影响输送带3正常运输和工作效率的情况下,使第二齿轮61对设置有第一齿轮41的阻尼托辊4起到有效的制动阻尼效果,进而避免了输送带3运量超载,导致电机提供的制动力矩不足,造成在工作运输中失控和发生飞车事故的问题,而且,便于调节工作所需要的压力且调节方便,散热性好;同时,由于第二齿轮61由齿轮泵6进行驱动,从而在工作中产生的制动阻尼力大,为正常顺利工作奠定了基础。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带式输送机用阻尼托辊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两侧设有对称并倾斜设置的从动托辊,两所述从动托辊之间设有与水平设置的阻尼托辊,所述阻尼托辊和两所述从动托辊均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阻尼托辊和两所述从动托辊上依附有动力装置驱动的输送带; 所述阻尼托辊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机架上还设有齿轮泵驱动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相适配的第二齿轮,所述齿轮泵连接一溢流阀,所述溢流阀和所述齿轮泵均与油箱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阻尼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阻尼托辊的中部,所述第一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小于所述阻尼托辊的外圈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阻尼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上连接有测压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阻尼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阻尼托辊的中心线为基准,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线低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线。
【文档编号】B65G39/10GK204096533SQ201420564160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秦庆华, 李文振, 张准, 王希军 申请人:山东矿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