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7355阅读:1162来源:国知局
泡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辅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泡棉。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触摸屏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人机交互方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持终端上,例如手机、掌上电脑、平板电脑等。目前,在手机等手持终端的生产运用中,大部分采用的是框贴方式。而在框贴方式中需要运用到泡棉,其通常位于手机的触摸屏与手机的机壳之间以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因此,泡棉是框贴方式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件。

传统泡棉通常包括上保护膜、视窗保护膜、泡棉胶、背胶及下离型膜,应用于触摸屏上时,先将下离型膜撕去后贴附于触摸屏上,在组装整机时将上保护膜撕去,再与整机机壳进行组装。然而,从上保护膜的顶角处撕取时,泡棉的边垂直受力,与产品窄边的长度方向垂直受力容易造成泡棉分层,进而损坏整个触摸屏的使用,需要对泡棉进行反工操作,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降低泡棉分层风险的泡棉。

一种泡棉,包括:

离型膜,呈矩形,具有一正面;

背胶,设置于所述离型膜的正面,所述背胶呈“口”字型;

泡棉胶,设置于所述背胶背向于所述离型膜的表面,所述泡棉胶呈“口”字型;

保护膜,呈矩形,设置于所述泡棉胶背向于所述离型膜的表面,所述保护膜的表面开设有缝隙;及

视窗保护膜,设置于所述保护膜面向于所述离型膜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的顶角处设置有撕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隙包括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平行于所述泡棉胶的长度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泡棉胶包括两条相互平行长边及两条相互平行的短边,所述长边沿所述泡棉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短边沿所述泡棉胶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缝隙与所述泡棉胶远离所述撕手的长边之间的间距范围为3mm~1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隙还包括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垂直于所述第一缝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缝隙与所述泡棉胶远离所述撕手的短边之间的间距范围为3mm~1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隙还包括第三缝隙,所述第三缝隙的一端自所述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二缝隙的相交点向远离所述撕手的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缝隙与所述第一缝隙及所述第二缝隙所成的夹角均为钝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隙还包括第四缝隙,所述第四缝隙的一端自所述第二缝隙远离与所述第一缝隙的相交点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撕手的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缝隙与所述第二缝隙所成的夹角为钝角。

上述泡棉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在与整机机壳组装时,从保护膜的顶角处撕取保护膜,撕取产生的外力F可分解成与顶角的两条边相平行方向的两个力F1和F2,由于保护膜的表面开设有缝隙,垂直作用于泡棉胶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力F1通过缝隙释放,垂直作用于泡棉胶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力F2通过缝隙释放,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泡棉分层的风险。而且,因为有视窗保护膜的存在,即使在保护膜的表面开设缝隙,也能有效避免粉尘等进入,依旧保证对触摸屏视窗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泡棉的正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泡棉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及图2,为一实施方式中的泡棉100。该泡棉100可以应用于手持终端上,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泡棉100包括离型膜110、背胶120、泡棉胶130、保护膜140及视窗保护膜150。

离型膜110呈矩形,具有一正面110a。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离型膜110的面积大于背胶120、泡棉胶130及视窗保护膜150的面积。

背胶120设置于离型膜110的正面110a,背胶120呈“口”字型。背胶120用于贴附于触摸屏上,以增大与触摸屏之间的粘合力。泡棉胶130设置于背胶120背向于离型膜110的表面,泡棉胶130呈“口”字型。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泡棉胶130的面积可以等于背胶120的面积。泡棉胶130包括两条相互平行长边131及两条相互平行的短边132,长边131沿泡棉胶的长度方向(如图1中的Y方向)延伸,短边132沿泡棉胶的宽度方向(如图1中的X方向)延伸。

保护膜140呈矩形,且保护膜140的面积小于离型膜110的面积。保护膜140设置于泡棉胶130背向于离型膜110的表面。保护膜140的顶角处还设置有 撕手141,撕取保护膜140时,通常通过撕手141撕取。撕取撕手141时,保护膜140所受外力为F,外力F可分解为与顶角的两条边相平行方向的两个力F1和F2。

保护膜140的表面开设有缝隙142,缝隙142用于改变产品的受力方向。视窗保护膜150设置于保护膜140面向于离型膜110的表面,视窗保护膜150用于防止粉尘进入触摸屏的视窗,起到保护触摸屏的视窗的作用。视窗保护膜150的面积小于保护膜140的面积。

具体地,保护膜140表面的缝隙142包括第一缝隙1421,第一缝隙1421平行于泡棉胶130的长度方向。第一缝隙1421的长度根据泡棉胶130的面积和长度可作适应性改变,泡棉胶130的面积越大、长度越大,则第一缝隙1421的长度越大。第一缝隙1421与泡棉胶130远离撕手141的长边之间的间距D的范围可以为3mm~10mm。垂直于泡棉胶130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力F1通过第一缝隙1421释放,可以减小直接垂直作用于泡棉胶130长度方向的力,有效避免泡棉胶130的长度方向出现分层现象。

保护膜140表面的缝隙142还包括第二缝隙1422,第二缝隙1422垂直于第一缝隙1421设置。第二缝隙1422的长度可根据泡棉胶130的面积和宽度作适应性改变,泡棉胶130的面积越大、宽度越大,则第二缝隙1422的长度越长。第二缝隙1422与泡棉胶130远离撕手141的短边132之间的间距E的范围可以为3mm~10mm。垂直于泡棉胶130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力F2通过第二缝隙1422释放,可以减小直接垂直作用于泡棉胶130宽度方向的力,有效避免泡棉胶130的宽度方向出现分层现象。

保护膜140表面的缝隙142还包括第三缝隙1423,第三缝隙1423的一端自第一缝隙1421与第二缝隙1422的相交点向远离撕手141的方向延伸。第三缝隙1423与第一缝隙1421及第二缝隙1422所成的夹角均为钝角。第三缝隙1423主要是为了防止第一缝隙1421与第二缝隙1422的相交处汇集应力。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第三缝隙1423与第一缝隙1421所成的夹角为钝角,第三缝隙1423与第二缝隙1422所成的夹角为锐角。

保护膜140表面的缝隙142还包括第四缝隙1424,第四缝隙1424的一端自 第二缝隙1422远离与第一缝隙1421的相交点的一端向远离撕手141的方向延伸。第四缝隙1424与第二缝隙1422所成的夹角为钝角。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第四缝隙1424与第二缝隙1422所成的夹角也可以为锐角。

上述泡棉1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应用上述泡棉100时,先将离型膜110撕去后贴附于触摸屏上,然后将保护膜140撕去,再与整机机壳进行组装,因为视窗保护膜150是设置于保护膜140面向于离型膜110的表面,且面积小于保护膜140,因此视窗保护膜150会连带被撕去。在与整机机壳组装时,从保护膜140的顶角处的撕手141处撕取保护膜140,撕取产生的外力F可分解成与顶角的两条边相平行方向的两个力F1和F2,由于保护膜140的表面开设有缝隙142,垂直作用于泡棉胶130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力F1通过缝隙142释放,垂直作用于泡棉胶130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力F2通过缝隙142释放,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泡棉140分层的风险。而且,因为有视窗保护膜150的存在,即使在保护膜140的表面开设缝隙142,也能有效避免粉尘等进入,依旧保证对触摸屏视窗的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