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传送垫及其模块,以及链轮和传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352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传送垫及其模块,以及链轮和传送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模块化传送垫的模块以及由模块组成的传送垫。



背景技术:

此种模块和垫通常是已知的并且用于传送产品。模块通常通过模制制成,并且通常由塑料材料制成。

典型模块包括本体部分,该本体部分横切于传送方向延伸,具有承载待传送产品的顶部和与传送轨道协配的底部。本体部分包括沿传送方向观察时在前部和后部处横切于传送方向交替接连的一系列铰链部分与邻近接纳空间,使得铰链部分和接纳空间可以与在传送方向上接连的类似模块的接纳空间和铰链部分相互交错。接连模块可以接着使用铰接销铰接,该铰接销横切于传送方向延伸,到达穿过设置在铰链部分中的铰链孔。

以这样的方式,在传送方向上接连的模块可以连结成形成所需长度的垫。垫通常为无终点设计,使得其可以使用返回轮越过传送轨道。接着可通过横切于传送方向将若干模块放置成彼此相邻并使用连续铰接销将它们联接来改变垫的宽度。那么,在传送方向上接连的模块排可横切于传送方向相互错开,以便可以避免在传送方向上的在垫的模块之间的连续狭缝。

模块的底部可以,沿传送方向观察时在中部附近,设有齿腔,该齿腔横切于传送方向延伸,用来接纳链轮的齿。这种构型的优点是,链轮可以很好地引导垫。此外,当链轮是驱动轮时,可以传递相对较大的力。此种模块从以本申请人的名义的NL1008600得知并且市售为莱克斯诺(Rexnord)的‘1005系列mattop链’。在该模块中,齿腔沿传送方向延伸的距离大于一个铰链部分的宽度,并且横切于传送方向延伸的距离大于两个铰链部分的宽度。

然而,此种齿腔的缺点是,其因齿腔所需的空间而难以使垫的节距变小。实际上,具有此种齿腔的已知模块的最小节距是至少1英寸。因此,模块当环绕较小链轮时可以采用差一点的圆形形式,使得所谓的多边形效应相对较强。实际上,在环绕过程中,多边形效应可以引起传送垫上部的终端的高度变化和速度变化。这会引起问题,尤其是在链轮具有不到10个齿的情况下,假定上述最小节距为1英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模块化传送垫的模块以及由此种模块组成的传送垫,借此在保持所述优点的同时,可以抵消所述缺点。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在本体部分中的齿腔的模块,该齿腔具有变弱的多边形效应。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块化传送垫的模块,包括本体部分,该本体部分横向于传送方向延伸,具有承载待传送产品的顶部和与传送轨道协配的底部,该底部沿模块的传送方向观察时在中部附近设有齿腔,该齿腔横切于传送方向延伸,用来接纳链轮的齿,其中,本体部分沿传送方向观察时在前部和后部设有横切于传送方向交替接连的一系列铰链部分和接纳空间,使得铰链部分和接纳空间能与在传送方向上接连的类似模块的接纳空间和铰链部分相互交错,并且接连模块可使用铰接销铰接,该铰接销横切于传送方向延伸,到达穿过设置在铰链部分中的铰链孔,其中,前部是模块的沿传送方向观察的前本体部分的一部分,并且其中,后部是模块的沿传送方向观察的后本体部分的一部分,并且其中,前本体部分和后本体部分相对于横切于传送方向延伸的枢转轴线彼此铰接,该枢转轴线横切齿腔。由于模块分成可枢转地彼此连接的两个本体部分,因此可以说,模块具有铰接构造,并且模块在环绕链轮时可以通过内部枢转更好地采用圆形形式。

模块中的这种内部铰链可以例如通过使用所谓的活铰链连接本体部分来实现,但也可以使用实施为线铰链的内铰链实现,如将更详细解释的。

沿模块的传送方向观察,当枢转轴线位于模块的中部中或附近时并且当前部和后部相对于彼此可枢转时,总的说来,多边形效应可以将齿的下限数量减少到差不多一半。如果前铰链部分和后铰链部分之间的模块节距在不枢转的情况下是1英寸(大约2.54mm),则当环绕链轮时多边形效应可以是相当于0.5英寸(大约1.26mm)的节距。本体部分优选地是大致平坦的并且在枢转过程中形状保持不变。

当前本体部分和后本体部分各自是单独模制部分时,可以高效地制成铰接模块的部件。

当前本体部分和后本体部分在相互面对侧面上各自设有协配成为模块的内部铰链的横切于传送方向交替接连的内铰链部分和接纳空间时,材料疲劳因枢转而可以被抵消。

当协配的内铰链部分布置在横切于传送方向间隔开共同中间距离由此包围齿腔的两组中时,可以实现本体部分在传送方向上的非常紧凑构造。因此,前铰链部分和后铰链部分之间的节距在不枢转的情况下可以小于1英寸。在所包围的齿腔的位置处,前本体部分和后本体部分的相互面对部分可以实施为横切于传送方向行进的大致平坦表面,其可以与链轮的齿的侧齿腹协配。那么,位于模块顶部的这些部分的纵向边缘可以直线地位靠彼此。那么,可以说,齿腔不是形成在中间内铰链部分中。

当协配的内铰链部分组各自使用横切于传送方向延伸、到达穿过设置在内铰链部分中的铰链孔的单独内部铰接销联接时,可以实现非常高拉伸强度、抗疲劳但紧凑的构造。那么,所形成的内部线铰链的铰链轴线与前本体部分和后本体部分的枢转轴线一致,并且内部铰接销的中心轴线与铰链轴线/枢转轴线一致。数学意义上的枢转轴线横切齿腔,但那么,物理意义上的铰链轴线、即铰接销在齿腔的位置处中断。

邻接模块侧面的内铰链部分中的孔可以可选地为盲孔设计或简化设计。那么,可以防止内部铰接销移动。在模块的装配过程中,内部铰接销可以经由齿腔引入。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在传送方向上接连的多排上述类型的模块的模块化传送垫,其中,铰链部分和间隙在接连模块的相应前部和后部处协配,并且其中,接连模块使用铰接销铰接,该铰接销横切于传送方向、到达穿过设置在铰链部分中的铰链孔。那么,横切于传送方向的模块排可以包括定位成彼此相邻的若干模块。在排中定位成彼此相邻的此种模块可以使用铰接销联接,该铰接销横切于传送方向在定位成彼此相邻的模块之间连续延伸、在前部和后部处到达穿过设置在铰链部分中的铰链孔,而内部铰接销在相邻模块的位置处中断。这便于传送垫由铰接模块装配而成。接连模块之间的铰接销简练地延伸整个垫的宽度。那么,铰接模块借助其可枢转连接的前铰链部分和后铰链部分形成例如通过插入内部铰接销来预装配的子组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与模块化传送垫协配的链轮,包括轮毂部分、大致环形齿环、以及连接轮毂部分和齿环的本体部分,其中,齿环包括沿节距圆的圆周等节距间隔开的一系列齿,用以与模块的齿腔协配,其特征在于,齿在其基部设置有平坦支承面,该平坦支承面联合形成对应于齿数的多边形,其角点位于齿之间的一半节距距离,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位于在接连垫模块的前部和后部处协配铰链部分的位置处。角点沿周向方向位于齿的中部位置处并位于齿之间的一半节距的位置处。在这种链轮设有弯曲支承面的情况下,模块化传送垫可以在环绕过程中并且当其是被动链轮时适当地采用链轮。注意到,US 5,083,659描述了一种链轮,其中,角点周向地位于齿之间的一半节距的位置处,而并不位于齿的中部位置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传送系统,包括上述类型的模块化传送垫,其中,传送垫的一系列接连模块形成在返回轮之间循环的无终点环,至少多个返回轮实施为如上所述的链轮,其中,链轮的齿环的齿啮合模块的齿腔,并且其中,齿环的角点在使用过程中位于在接连垫模块的前部和后部处协配铰链部分的位置处。

那么,链轮的齿的侧齿腹可以在驱动链轮的情况下与齿腔中的驱动表面驱动地协配。驱动表面于是可以在模块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延伸,并且可以横切于传送方向沿若干铰链部分和接纳空间延伸。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会清楚的是,在以上段落中解释的技术措施可以不仅有利地各自单独用于模块、模块化传送垫、链轮或传送系统中,而且用于任何可能组合中。这可以包括如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语句所述的模块、模块化传送垫、链轮或传送系统,但对技术工人来说同样清楚的是,来自不是实现上述段落中解释的措施所需的这些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的特征可以被省略。段落中描述的技术措施于是可以与上下文独立开,并且与不同段落独立开的技术特征可以组合。这种组合由此在本说明书中具体披露。

附图说明

将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非限制示例性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在平坦状态下的垫模块的示意透视俯视平面图;

图2示出了在平坦状态下的图1的垫模块的一部分的示意透视仰视图;

图3示出了当环绕链轮时的图1的垫模块的示意透视侧视图;

图4示出了图1的垫模块的示意平面横截面;

图5示出了在平坦状态下的模块化传送垫的一部分的示意透视俯视平面图;

图6示出了在平坦状态下的模块化传送垫的一部分的示意透视仰视图;

图7示出了当环绕链轮时的模块化传送垫的一部分的示意透视侧视图;

图8示出了图7的链轮的示意透视侧视图,以及

图9示出了传送系统的示意透视侧视图。

注意到,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表示。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部分用相同附图标记标示。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具体地说图1-3,示出了用于模块化传送垫的模块1。垫模块1包括本体部分2,本体部分横切于用双头箭头P标注的传送方向延伸,具有承载待传送产品的顶部3和与未示出的传送轨道协配的底部4。底部4沿模块1的传送方向P观察时在中部5附近设有齿腔6,齿腔6横切于传送方向延伸,用以接纳链轮的齿。本体部分2沿传送方向观察时在前部7和后部8设有横切于传送方向交替接连的一系列铰链部分9和接纳空间10。铰链部分9和接纳空间10可以与在传送方向P上接连的类似模块的接纳空间和铰链部分相互交错。接连模块可以使用垫铰接销11铰接,垫铰接销11横切于传送方向P延伸,到达穿过设置在铰链部分9中的铰链孔13。前部沿传送方向观察是模块1的前本体部分2A的一部分,并且后部沿传送方向观察是模块1的后本体部分2B的一部分。前本体部分2A和后本体部分2B相对于横切于传送方向延伸的枢转轴线Z彼此铰接,枢转轴线Z横切齿腔6。

由于模块分成可枢转地彼此连接的两个本体部分,因此可以说,模块具有铰接构造,并且模块在环绕链轮时可以通过内部枢转更好地采用圆形形式。这通过与用虚线表示的等节距的非铰接刚硬模块比较而在图3中清楚可见。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有提供内部铰链,其实施为内铰链12,内铰链12实施为线铰链。如可以在图3中看见的,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前本体部分2A和后本体部分2B是大致平坦的并且在枢转过程中形状保持不变。前本体部分2A和后本体部分2B在此各自实施为由塑料材料注塑成的单独部分。

在该示例中,前本体部分2A和后本体部分2B在相互面对侧面14、15上各自设有横切于传送方向交替接连的铰链部分16和内接纳空间17,铰链部分16和内接纳空间17协配成为模块1的内铰链12。协配的内铰链部分16、17分别布置在两组R1和R2中,两组R1和R2横切于传送方向P间隔开共同中间距离,由此包围齿腔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不枢转的情况下前铰链部分和后铰链部分之间的节距是1英寸,但可以更小,例如,0.75或0.5英寸。

在所包围的齿腔6的位置处,前本体部分2A和后本体部分2B的相互面对侧面14、15实施为横切于传送方向P行进的大致平坦表面18,其可以与链轮的齿的侧齿腹协配。位于模块1的顶部3的这些表面18的纵向边缘19直线地邻靠彼此。在该示例中,模块1的顶部3是大致闭合的,并且齿腔6闭合于顶部。平坦表面18在模块1的顶部3和底部4之间延伸,并且横切于传送方向沿三个铰链部分9延伸。在传送方向上,齿腔的尺寸大约等于铰链部分9的宽度。齿腔6的平坦表面18相对于彼此可移动。

协配的内铰链部分16组R1、R2各自使用单独内部铰接销21联接,内部铰接销21横切于传送方向延伸,行进穿过设置在内铰链部分16中的铰链孔20。这可以在图4中适当看见。所形成的内部线铰链的铰链轴线与前本体部分和后本体部分的枢转轴线Z一致,并且内部铰接销21的中心轴线H1与铰链轴线/枢转轴线Z一致。数学意义上的枢转轴线Z横切齿腔6,但物理意义上的铰链轴线、即铰接销21在齿腔的位置处中断。在该示例中,界定模块1的侧面32的在内铰链部分16中的内铰链孔20’为简化设计。由此防止内部铰接销12掉出。在该示例中,在模块1的装配过程中,内部铰接销21经由齿腔6引入。

图5-7示出了模块化传送垫22,包括在传送方向P上接连的多个模块1排23。铰链部分9和间隙10在接连模块1的相应前部7和后部8处协配,并且接连模块1使用铰接销11铰接,铰接销11横切于传送方向延伸,到达穿过设置在铰链部分9中的铰链孔13。在该示例中,模块1排23包括定位成横切于传送方向P彼此相邻的若干模块1。在排23中定位成彼此相邻的模块1使用横切于传送方向延伸的铰接销11联接,连续行进整个传送垫22的宽度。内部铰接销21在相邻模块的位置处中断。

图8示出了与模块化传送垫22协配的链轮24。在该示例中,链轮24包括轮毂部分25、大致环形齿环26以及连接轮毂部分和齿环的本体部分28。齿环26包括一系列齿29,这些齿29沿节距圆的周向间隔开等节距,用以与模块1的齿腔6协配。齿29在其基部设有支承面27,支承面27联合形成对应于齿数的多边形,其角点30位于齿29之间的一半节距距离处。角点30形成弯曲支承面,该弯曲支承面在使用过程中位于接连垫模块1的前部7和后部8处协配铰链部分9的位置处。角点30的数量是齿29的数量的两倍。角点30沿周向方向位于齿29的中部位置处并位于齿29之间的一半节距的位置处。

图9示出了传送系统33的示例性实施例。传送系统包括模块化垫22,传送垫的一系列接连模块形成在链轮24之间循环的无终点环。链轮24的齿环26的齿29啮合模块1的齿腔6,并且齿环26的角点30在使用过程中位于在接连垫模块1的前部7和后部8处协配铰链部分9的位置处。驱动链轮24的齿29的侧齿腹31与齿腔6中的平坦表面18驱动地协配,平坦表面18用作驱动表面。

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具体地说,在传送方向上,可以布置多个铰链,并且因此可以存在多个内部铰链。进一步地,齿腔可以闭合于顶部,使得模块的本体部分的顶部基本上闭合,但齿腔也可以开口于顶部,并且可从本体部分的顶部进入。而且,应当清楚的是,模块可以设有若干齿腔,例如,横切于传送方向间隔开的齿腔。而且,不同设计和类型的模块可以被包含在垫中,例如,在横切于传送方向的方向上放置成紧邻具有齿腔的铰接模块的没有齿腔的铰接模块,或者具有不同形状的铰链部分和/或不同形状的顶部的不同尺寸的模块。

此种变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会是清楚的,并且被理解为在如下列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

1 模块

2 本体部分

2A 前本体部分

2B 后本体部分

3 顶部

4 底部

5 中部

6 齿腔

7 前部

8 后部

9 铰链部分

10 间隙

11 铰接销

12 内铰链

13 铰链孔

14 相互面对侧面

15 相互面对侧面

16 内铰链部分

17 内铰链间隙

18 平坦表面

19 纵向边缘

20 内铰链孔

20’ 在侧面处的内铰链孔

21 内部铰接销

22 传送垫

23 模块排

24 链轮

25 轮毂部分

26 齿环

27 支承面

28 本体部分

29 齿

30 角点

31 侧齿腹

32 侧面

33 传送系统

H1 内部铰接销的中心轴线

H2 垫铰接销的中心轴线

P 传送方向

R1 内铰链部分组

R2 内铰链部分组

Z 枢转轴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