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材领域,特指一种模块化房屋。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房屋一般是不可移动且不可工业化生产的结构体系,比如纯砖混体系、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钢结构现场焊接的构造物等。此类建筑物都需事先在建筑设计院进行提前分析设计,施工进度缓慢,在建筑完成后很难将其拆解并物流运输至目的地。在施工时,会产生不可预测的施工误差,难以再回转修改;在后期运行维护时,由于构件的破坏需要维修,需要重新进行人工操作,对于建筑的人员影响很大,不适合对于施工要求简单,人员较少的建筑项目工程。因此,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模块化房屋,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房屋,运输方便,组建速度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块化房屋,包括板件、梁杆件、连接脚件,所述梁杆件与连接脚件以插接的方式构成房屋的框架,所述板件设置在梁杆件形成的框架中。
进一步,所述连接脚件包括若干开口方向不同的接口,所述接口中设有企口或紧固缝,所述企口或紧固缝与对应梁杆件的端口配合穿插。
进一步,所述企口为倒梯形结构,所述企口中还开始有固定孔。
进一步,所述梁杆件为中空型结构,所述梁杆件内侧壁上设置有与紧固缝匹配的凸棱。
进一步,所述梁杆件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卡扣和凹槽,所述卡扣、凹槽能与板件的侧边相契合插接。
进一步,模块化房屋还设有平开门,所述平开门的门框由梁杆件组成,所述梁杆件之间通过连接脚件连接,在门板件与门框侧边临近处设置有承接件,所述承接件开设有圆柱形的凹槽,凹槽中设置有圆柱形的插件,从而使门板件可相对与门框转动。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模块化房屋由多种体系合成,在工程可以进行分类加工生产,让一个项目的各个部分可以同时进行;在工厂内部可以低成本大批量复制,甚至随着金属3D激光打印技术的发展,此种体系可以零人工化概念地进行预制生产;
2)由于金属构件的特性,轻度低,强度高;有利于生产上的车间转移、材料加工以及在物流货运的难度上降低,时间、成本上的降低;
3)而此受力体系清晰明确,梁杆件传导受力,最后传导到连接脚件,在单个部件上均设置有功能块地集合,功能多样化,对于客户的需求能够很好的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梁杆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三角形配件的放大图;
图4是板件、梁杆件、连接脚件的连接示意图之一;
图5是板件、梁杆件、连接脚件的连接示意图之二;
图6是连接脚件的示意图之一;
图7是连接脚件的示意图之二;
图8是承接件与插件的配合示意图;
标号说明
板件1,梁杆件2,卡扣21,缓冲垫22,凸棱3,脚钢边4,连接脚件5,
企口51,紧固缝52,底座6,三角形配件7,承接件8,插件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以最简单的单箱式模块化房屋为例,其包括板件1、梁杆件2、连接脚件5,连接脚件5包括若干开口方向不同的接口,接口中设有企口51或紧固缝52,梁杆件2为中空型结构,企口51或紧固缝52与对应梁杆件2的端口配合穿插,梁杆件2内侧壁上设置有与紧固缝52匹配的凸棱3,梁杆件2与连接脚件5构成房屋的框架,板件1以拼接的方式设置在梁杆件2形成的框架中;为了强化梁杆件2与连接脚件5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倒梯形企口51中开始有固定孔,可通过螺钉或螺栓将梁杆件2与连接脚件5固定连接。
根据各部件在房屋中位置的不同,其具体结构也不尽相同,比如位于房屋底部的部件,此处连接脚件5下方还设置有底座6(图6);连接脚件5的接口数量为三,接口开口方向互相垂直,而梁杆件2外侧为台阶状结构,板件1可直接搭载在梁杆件2上,梁杆件2外侧还可设置脚钢边4,脚钢边4也可搭载板件1,形成双层构造。
而当板件1作为墙壁使用使,不能将其简单的搭载在梁杆件2上,因此在梁杆件2外侧的台阶上还设置有卡扣21和凹槽,梁杆件2外侧和板件1侧边进行契合穿插,如果板件1采用的是玻璃板,还可以在梁杆件2外侧的卡扣21中插入三角形配件7(如图3所示),且在凹槽中嵌入缓冲垫22,以此来夹持玻璃板。
屋顶结构同理,仅在于某些部位的梁杆件2可做成弯曲状。
房屋中的平开门其原理与上述一致,门框由梁杆件2组成,梁杆件2之间通过连接脚件5连接,在门板件1与门框侧边临近处设置有承接件8,承接件8开设有圆柱形的凹槽,凹槽中设置有圆柱形的插件9,从而使门板件1可相对与门框转动。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