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754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传送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要求2014年6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008,266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纳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传送系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支承和运送物件的台面式或平顶式传送器。

现有的台面式链设计限制于模制基座连结件或制造的辊基座链的强度。这种桌面链在使用期间易受关节磨损和伸长的影响。此外,这些系统通常处于不自然的状况中,这些状况是通过螺旋、侧向偏转或侧弯的力。这些系统还存在与冲压或模制的外链片中的销保持部相关的问题。

需要一种方案,该方案提供了台面式传送器,该传送器是柔性的、消除了铰接磨损、可轻松地行进通过动态传送系统且针对不同的应用能轻易地调整尺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送链,该传送链包括连续的绳、固定至绳的绳联接件以及包括顶板和模块联接件的模块,该绳布置成被驱动并支承施加至传送链的载荷。模块联接件与绳联接件接合,使得模块固定至绳。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传送链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传送链的立体图。

图2b是图2a中的传送链的分解图。

图2c是图2a中的传送链的正视图。

图2d是图2a中的传送链的侧视图。

图2e是图2a中的传送链的后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传送链的立体图。

图3b是图3a中的传送链的分解图。

图3c是图3a中的传送链的正视图。

图3d是图3a中的传送链的侧视图。

图3e是图3a中的传送链的沿图3d中的线3e-3e的剖视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传送链的立体图。

图4b是图4a中的传送链的分解图。

图4c是图4a中的传送链的正视图。

图4d是图4a中的传送链的侧视图。

图4e是图4a中的传送链的沿图4d中的线4e-4e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传送链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的传送链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传送链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传送链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传送链的立体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传送链的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传送链的立体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传送链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中的传送链的分解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传送链的立体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传送链的立体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传送链的立体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传送链的立体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传送链的立体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传送链的立体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传送链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传送链10,传送链10包括绳(绳索)14、绳联接件18和模块22。绳联接件18联接至绳14,且模块22联接至绳联接件18,使得绳14支承由传送系统施加的载荷,且模块22在沿绳14被牵拉的同时支承物件。对传动链10的描述将针对定位在绳14上的单个绳联接件18和单个模块22。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多个模块联接件18和多个模块22可沿绳14布置以形成多功能传送链10。

绳14沿轴线A延伸,且可如期望的由金属线、合成绳索或其他合适的索具形成。绳布置成由传送系统驱动,使得绳是传送链10的载荷承载元件。即,传送系统的载荷不引导通过模块22。绳14构造成在绕轴线A的大致三百六十度(360°)的方向上提供柔性。绳14的柔性克服了现有系统的许多不足。即,绳14允许传送链10围绕传送系统轻松行进,同时消除了铰接磨损和由挠曲引起的应变问题。此外,绳14能针对传送链10所需要的载荷轻易地调整尺寸。绳14可独立于模块22调整,使得传送链10作为整体比现有系统更具适应性。

绳联接件18刚性联接至绳14。在某些实施例中,绳联接件18被模压至绳14、与绳14形成在一起、与绳14缠结在一起、或紧固至绳14。绳联接件18附连至绳14的方式不限制在以下特征之外:绳联接件18与绳14刚性联接,用以借助绳14在传送系统中沿轴线A运动。如以下将参考图2-20论述的,绳联接件18可采取许多不同的形式、形状和特性。无论绳联接件18的具体设计如何,目的是要将力从载荷承载绳14传递至模块22,使得模块22借助绳14和绳联接件18沿传送系统运动。

模块22包括呈顶板26形式的支承表面以及联接至顶板26且布置成与绳联接件18接合的模块联接件30。如以下参考图2-20论述的,顶板26和模块联接件30可具有设计成执行特定任务的许多不同的布置。总体上,顶板26意在支承物件,用以沿传送系统传送,而模块联接件30意在将力从绳联接件18传递至模块22,使得在传送链10的运行期间,整个模块22与绳14一起运动。以此方式,模块22用于支承物件,而绳14支承沿传送路径传送模块22和物件的载荷。同样如上所述,这允许传送链10针对特定的任务被调整、在传送路径上提供柔性以及避免单个模块的磨损。模块22的附加益处是模块连接件30允许从绳14移除每个单独的模块22而不影响相邻的模块22。在某些实施例中,可消除模块联接件30,且顶板26可直接连接至绳联接件18。

以下的描述将包括对图2-20中所示的每个实施例的简要描述。每个实施例将由不同的一百系列的数字标识。例如,图2将包括传送链110、绳114、绳联接件118和模块122。图3将涉及传送链210等等。比本文所示更多的实施例被认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图2a-e示出了传送链110,其中,绳联接件118限定了从绳114伸出的三个环形突出部134。模块122包括从顶板126突出且包括孔142的两个臂138。模块联接件130包括可分离的夹具146,夹具146的尺寸定成接纳绳联接件118并允许绳114从中穿过。夹具146限定了突出部150,突出部150的尺寸定成与臂138的孔142接合。图2a示出了传送链110,传送链110组装使得物件可由顶板126支承,且绳114作为载荷支承构件,该载荷支承构件将力通过绳联接件118和模块联接件130传递至顶板。

图3a-e示出了传送链210,传送链210与传送链110相似,但带有不同形状的顶板226和不同形状的夹具246。

图4a-e示出了传送链310,其中,顶板326与图3a-e中所示的基本相同,但其中,绳联接件318限定了倾斜孔354和下桨部358。模块322包括从顶板326起延伸的臂338,但不包括夹具或模块联接件。替代地,销(未示出)延伸通过倾斜孔354并固定至形成于臂338内的孔342。倾斜孔354允许模块322绕轴线A转动,而不将转矩传递至绳314。桨部358可如期望的与传送系统的链轮或其它机构接合。

图5和6示出了传送链410,其中,绳414为中空管道。绳联接件418限定了凹部462,凹部462与从顶板426起延伸的臂438接合,以将模块422保持至绳414。

图7示出了传送链510,传送链510与所描述的穿过传送系统的传送链410相似。同样在图7中所示的是绳关节566的一个实施例,绳关节566将绳514的两个松散端部联结成连续的环。

图8示出了传送链610,其中,与图5-7中所述的凹部相比,凹部662以更为竖直的布置形成(如图8中所述观察到的)。此外,绳关节666与绳关节566不同地布置,以接纳模块联接件530,模块联接件530布置成与竖直凹部666接合。

图9示出了传送链710,其中,绳联接件718限定了突出部770,突出部770布置成与形成于臂738中的孔742接合,且绳联接件718进一步限定了引导件774。

图10示出了绳联接件818(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绳814和顶板826),绳联接件818限定了三个环形突出部834以及横向突出部878,横向突出部878从顶板726起延伸,且横向突出部878布置成被接纳在各环形突出部834之间,并与绳(未示出)接合。

图11示出了安装在传送组件中的传送链910。绳联接件918限定了基本圆柱的形状,且横向突出部978布置成在与绳联接件918的前侧和后侧接合的同时抓紧绳914。

图12和13示出了传送链1010(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绳1014),其中,模块联接件1030包括夹具1046,夹具1046限定了孔1082,孔1082的尺寸定成与形成于臂1038上的突出部1086接合。绳联接件1018包括引导件1074,引导件1074布置成当绳联接件1018沿传送组件运动时辅助传送链1010。夹具1046构造成与各引导件1074之间的绳联接件1018接合。

图14示出了传送链1110(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绳1114),传送链1110与图12和13中所示的传送链1010相似,其中,绳联接件1118不包括引导件。

图15示出了传送链1210(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绳1214),传送链1210与图14中所示的传送链1110相似,其中,模块联接件1230包括两个夹具1246a和1246b。

图16示出了传送链1310(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绳1314),其中,横向板1378包括孔1390,孔1390布置成接纳形成于绳联接件1318上的突出部1370。侧辊1394可转动地安装至绳联接件1318并定位成与传送系统的导轨接合。该实施例示出了本发明的系统如何较现有的传送链系统提供侧弯的优势。

图17示出了与图16中所示的传送链1310相似的传送链1410,其中,消除了侧辊1394。

图18示出了传送链1510,传送链1510包括布置成捕获绳联接件1518的夹具1546,且包括两个侧辊1594,并直接与顶板1526接合,以将模块1522固定至绳1514。

图19示出了传送链1610,其中,绳联接件1618被接纳于空腔1698中,空腔1698凹入顶板1626中。夹具1646覆盖了空腔1698,并将绳联接件1618锁定在位。

图20示出了传送链1710,其中,夹具1746直接与顶板1726的底侧接合,并将模块固定至绳联接件1718。

尽管已示出并描述了现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可从中作出变化和修改而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例如,附图中所描述的单独的特征可包括另一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