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155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电梯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第一电梯轿厢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所述电梯轿厢优选布置在电梯设备的支承框架中,尤其是电梯轿厢框架中。本发明具体涉及电梯设备领域,所述电梯设备设计为所谓双层电梯设备。



背景技术:

从wo2005/014461a1熟知一种具有两个电梯轿厢的电梯,其中,所述两个电梯轿厢相互连接,使得这两个电梯轿厢能够在电梯竖井中一起运动。在这里,两个电梯轿厢之间的竖向距离能够通过至少一个电梯轿厢相对于另一电梯轿厢的运动进行调整。为此使用调整绳,其中所述调整绳的一端固定在竖井底板上,并且所述调整绳的另一端与对重连接。另外,所述调整绳通过调整驱动机构的主动轮被引导,其中所述调整驱动机构包括升降机。附加地,设置另一升降机,所述另一升降机用于使具有两个电梯轿厢的整个系统运动穿过所述电梯竖井。

从wo2005/014461a1熟知的电梯设备具有的缺陷是,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具有升降机和对重以及就此而言需要的转向轮的两个完整的系统,以实现不仅两个电梯轿厢通过电梯竖井的整个运动,而且两个电梯轿厢彼此的调整机构。此外,在这里需要有效率的升降机,因为所述系统的全部重量必须例如仅仅通过另一升降机穿过电梯竖井。因此,除大量产生功率的部件的高成本外,在实现时产生更大的占地面积和更高的制造费用。

在实现适当的调整机构以相对于彼此调整两个电梯轿厢时,可以考虑用于这个调整机构的部件安装在电梯轿厢框架上。这个设计方案当然具有这样的缺陷,即特别地,用于调整机构的驱动机构现在同样布置在电梯轿厢框架中,并且因而被需要用于使由电梯轿厢连同所述调整机构组成的系统运动的所述升降机必须产生功率地设计。提及的对重的质量同样更大。

jph11228057和jp2001080856同样描述了在一个轿厢系统中具有两个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这两个电梯轿厢能够相对于彼此进行调整。相应的调整机构具有两个调整牵引机构,所述调整牵引机构在一侧与电梯轿厢连接,在另一侧与对重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设备,其具有改进的结构。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设备,其中能够以最佳的方式相互调整多个电梯轿厢,和/或要求驱动机单元与电梯轿厢一起运动通过电梯竖井。

下面,介绍用于相应的电梯设备的解决方案和设计方案,其至少部分地实现至少一个提及的目的。本发明还给出了有利的补充或替换的改进方案和设计方案。

所述电梯设备包括轿厢系统、对重和驱动机单元及牵引机构,其中所述轿厢系统具有第一电梯轿厢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梯轿厢,所述驱动机单元具有主动轮。在这里,所述牵引机构通过所述驱动机单元的主动轮被引导,其中所述牵引机构在所述主动轮的一侧与所述轿厢系统连接,在所述主动轮的另一侧与所述对重连接。另外,所述轿厢系统在电梯竖井的为所述轿厢系统的电梯轿厢共同行驶而设置的行驶空间中行驶。此外,设置调整机构,所述第二电梯轿厢能够通过所述调整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在轿厢系统内部调整。所述电梯设备的特性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具有调整装置、第一调整牵引机构和第二调整牵引机构,所述第一调整牵引机构和第二调整牵引机构通过所述调整装置被引导,并且所述第一调整牵引机构和第二调整牵引机构在所述调整装置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电梯轿厢连接,在所述调整装置的另一侧与所述对重连接。

所述电梯设备包括第一电梯轿厢和第二电梯轿厢。在这里,还能够设置其他电梯轿厢。至少所述第二电梯轿厢在这里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和所述牵引机构进行调整。当设置支承框架,尤其是电梯轿厢框架时,所述第二电梯轿厢则关于这种支承框架能够调整,在所述第一电梯轿厢尽可能位置固定地布置在所述支承框架中。在这里理解为,能够设置适当的阻尼装置或者此类部件,尤其是弹簧悬架。

所述牵引机构的定义和所述调整装置的定义应做一般的理解。在这里考虑单根绳索或多根绳索设计方案。在多根绳索设计方案中也能够实现单根绳索的分开布置。这里还能够实现部分地分开和部分地结合的引导。此外,不仅支承功能而且牵引功能一起能够在一根绳索或者也在多根绳索中分开地实现。为了牵引功能,利用所述驱动机单元的主动轮在这里实现适当的力回路。

所述电梯竖井的定义应做一般的理解。在这里能够必要时由建筑给定或者还提供单独的隔离件,以分开例如行驶空间与对重空间。另外,以这种方式也能够提供所述行驶空间和用于调整装置的空间的某种空间分隔。相应地,所述驱动机单元也能够安置在单独的机器间或者不单独地安置在电梯竖井中。

所述轿厢系统的电梯轿厢一起行驶通过所述行驶空间尤其应理解为一起升高或下降。当然设计方案也可考虑为倾斜式电梯。

此外,按照所述电梯设备的设计方式,在竖立的第一电梯轿厢情形中和/或在所述电梯轿厢一起行驶通过电梯竖井的行使空间过程中,所述第二电梯轿厢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能够调整。

根据本发明,所述调整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调整牵引机构和所述第二调整牵引机构悬挂在所述电梯竖井中。在这里能够提供所述调整装置通过导轨的适当引导,所述导轨安装在所述电梯竖井中。本发明的调整装置则不需要所述调整装置的吸收其重力的支承。此外,有利的是,所述第一调整牵引机构作用在所述第二电梯轿厢上,使得从所述第一调整牵引机构传递到所述第二电梯轿厢上的牵引力与重力相反地作用。在这里,所述轿厢系统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具有支承框架,使至少一个转向轮固定在所述支承框架上并且所述第一调整牵引机构从所述调整装置离开,围绕第一转向轮又向下引导到第二电梯轿厢。在这里,在所述支承框架内部能够实现所述第二电梯轿厢例如在所述支承框架上的适当引导。传递到所述第二电梯轿厢上的牵引力不必然竖向克服重力。必要时,所述牵引力的与重力方向相反的分力也能够起作用。

另外有利的是,所述第二调整牵引机构作用在所述第二电梯轿厢上,使从所述第二调整牵引机构传递到所述第二电梯轿厢上的牵引力在重力方向上起作用。这个传递到所述第二电梯轿厢上的牵引力一定同样不是必须地在重力方向上起作用。必要时,也能够只使这个牵引力的在重力方向上的分力起作用。优选地,从所述第二调整牵引机构传递到所述第二电梯轿厢上的牵引力当然至少基本上在重力方向上起作用,从而这个牵引力导致最大可能的载荷与重力。因此有利地,从所述第一调整牵引机构传递到所述第二电梯轿厢上的牵引力至少部分地与重力方向相反地起作用,在从所述第二调整牵引机构传递到所述第二电梯轿厢上的牵引力至少部分地在重力方向上起作用。优选地,在这里实现这样的设计方式,即从所述第一调整牵引机构传递到所述第二电梯轿厢上的牵引力至少基本上与重力相反的方向起作用、和/或从所述第二调整牵引机构传递到所述第二电梯轿厢上的牵引力至少基本上在重力方向上起作用。

有利地,所述调整装置具有第一滚轮组,所述第一调整牵引机构围绕所述第一滚轮组被引导,使得所述调整装置至少部分地通过所述第一调整牵引机构悬挂在所述电梯竖井中。还有利地,所述调整装置具有第二滚轮组,所述第二调整牵引机构围绕所述第二滚轮组被引导,使得所述调整装置至少部分地通过所述第二调整牵引机构悬挂在所述电梯竖井中。所述调整装置以有利的方式具有一个调整装置,所述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之间的距离通过所述调整装置进行调整。所述滚轮组之间的距离的调整则在所述轿厢系统内部所述第二电梯轿厢的相应操纵中产生作用。由此达到所述第二电梯轿厢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梯轿厢的相对调整。

所述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之间的调整单元能够按照布置只被加载拉力或者被加载压力和压力。例如,所述调整单元能够被设计为只被加载拉力的滑轮组。在被加载拉力和压力时,所述调整单元能够具体地构造为主轴单元或者电动液压调整单元。当然,在设计为主轴单元或电动液压调整单元情形中,也能够实现关于只提供拉力的载荷的设计布局。

所述调整装置以有利的方式具有用于所述调整单元的调整驱动机构。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这种调整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二滚轮组悬挂在所述电梯竖井中。这在如下设计方案中具有特殊意义,其中所述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之间的调整单元能够只被加载拉力。于是,仅所述第一滚轮组的自重必须被附加地平衡。在这里,必要时也能够在所述第二滚轮组上设置附加重量。

对于所述电梯设备的设计布局有利的是,所述第二电梯轿厢的可调整的质量不大于所述调整装置的质量的一半。由此实现所述能够运动的第二电梯轿厢不运动到所述轿厢系统内部它的最深位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借助附图详细地阐释。在附图中,相应的元件分配一致的附图标记。在附图中示出:

图1a是对应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具有例如第一轿厢调整方案的电梯设备的简要示意图;

图1b是对应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具有例如第二轿厢调整方案的电梯设备的简要示意图;

图2是对应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在图1a和图1b中示出的电梯设备的调整装置的简要示意图;和

图3是调整装置中或调整装置与电梯轿厢之间根据公式(1)、(2)和(3)的允许的重力分布的设定。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以对应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简要示意图示出在建筑3的电梯竖井2中的电梯设备1。后面引入的尺寸d、d和l在这里认为是变量,在该实施例的描述中分别假定具体值d1和d2,d1和d2以及l1和l2。这些具体值d1、d2、d1、d2、l1和l2在图1a和1b中描绘为变量d、d和l的可能值。

如图1a所示,电梯竖井2由建筑3的竖井壁4、5界定。此外图示了建筑3的相邻楼层6a、7a。这些楼层6a、7a和任意其它的楼层,尤其是楼层6b和7b(图1b)之间的距离d变化。楼层6a、7a彼此之间具有距离d1。可变距离d在这个实施例中是竖向距离d。

电梯设备1具有支承框架8。支承框架8在这里能够设计为电梯轿厢框架8,第一电梯轿厢9和第二电梯轿厢10能够布置在电梯轿厢框架8中。

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梯轿厢9固定在支承框架8的支撑体11上。第二电梯轿厢10固定在支承框架8的平台12上。平台12在这里相对于支撑体11能够运动。

为了简化和改进视图的图示,电梯轿厢9、10在图1的视图中显示在支承框架8侧向附近。电梯轿厢9、10相对于支撑体11或者平台12的竖向位置通过辅助线14加以表明。

电梯轿厢9、10在支承框架内部的例如第一轿厢调整方案通过电梯轿厢9、10之间的距离d通过数值d1表明特征。数值d1对于楼层6a、7a通过具体距离d1设置。

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梯轿厢9定位在楼层6a的竖井门15的高度上。第二电梯轿厢10定位在楼层7a的竖井门16的高度上。调整到数值d1上的电梯轿厢9、10之间的距离d在初始情况中因而与楼层6a、7a之间的距离d1相同。距离d在这个实施例中同样是竖向距离d。

此外,电梯设备1具有对重20、在上面布置在电梯怪井中的转向轮21和具有主动轮23的驱动机单元22。此外,设置牵引机构24,牵引机构24在主动轮23的一侧与支承框架8连接,例如与支撑体11连接,且在主动轮23的另一侧与对重20连接。牵引机构24在这里通过主动轮23以及转向轮21运转。电梯轿厢9、10的轿厢系统25通过支承框架8实现。牵引机构24在主动轮23的一侧借助于支撑体11也至少间接地与第一电梯轿厢9连接。由此,第一电梯轿厢9相对于牵引机构24牢固地布置。通过可运动的平台12,第二电梯轿厢10与之相反相对于牵引机构24可运动地布置在轿厢系统25中。

牵引机构24的定义在这里应做一般的理解。例如,牵引机构24也能够用多根绳索构成,其优选一起通过主动轮23和转向轮21被引导。牵引机构24则也承担支撑功能。当然也可考虑变型方案。

此外,电梯设备1具有调整机构26。通过调整机构26,第一电梯轿厢9和第二电梯轿厢10在轿厢系统25内部相对于彼此可进行调整。在这里,所述调整机构能够调整第一电梯轿厢9和第二电梯轿厢10之间的距离d。例如,当驱动机单元23的主动轮23不转动时,牵引机构24能够停止。此时,得到这样的情形,即第一电梯轿厢9和牵引机构24静止地停止在电梯竖井2中。调整机构26则能够使第二电梯轿厢10在电梯竖井2中运动。按照电梯设备1的设计方案和控制可能性,这种调整也能够在旋转的主动轮23和因而在运动的牵引机构24情形中实现。

电梯竖井2在这个实施例中分成行使空间27和对重空间28。行驶空间27在这里用于使轿厢系统25的电梯轿厢9、10在电梯竖井2内部一起行驶。对重空间28提供用于对重20在电梯竖井2内部行驶或运动。

调整机构26具有调整装置29。调整装置29安置在电梯竖井2的空间30中,空间30中为调整装置29保留。

调整机构26具有第一调整牵引机构31和第二调整牵引机构32。调整牵引机构31、32在这里能够设计为多根绳索式的。例如,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调整牵引机构31的绳索33、34部分区段在一起,部分区段相互分开通过电梯竖井2引导。第一调整牵引机构31通过第一滚轮装置35引导。第二调整牵引机构32通过第二滚轮装置36引导。滚轮装置35、36在这里是调整装置29的一部分。第一滚轮装置35在这个实施例中安装在调整装置29的第一支撑体37上。第二滚轮装置36示例性地安装在调整装置29的第二支撑体38上。

此外,调整装置29具有调整单元40和用于调整单元40的调整驱动机构41。通过调整单元40能够调整滚轮装置35、36之间的距离l。按照设计方案,调整单元40在这里被加载拉力,必要时也额外地被加载压力。

转向轮42、43固定在支承框架8上。在这里,第一调整牵引机构31的绳索33、34从调整装置29离开,围绕转向轮42、43且又向下引导至平台12。由此,第一调整装置31的绳索33、34在一侧引导到第二电梯轿厢10,第二电梯轿厢布置或固定在可调整的平台12上。另外,第二调整牵引机构32在一侧与平台12连接,并因而与第二电梯轿厢10连接。在另一侧,不仅第一调整牵引机构31而且第二调整牵引机构32与对重20连接。

重力44或者地心引力的方向44在图1中通过箭头44表示。第一调整牵引机构31作用在第二电梯轿厢10上,使得从第一调整牵引机构31传递到第二电梯轿厢10上的牵引力反向于重力的方向44起作用。第二调整牵引机构32作用在第二电梯轿厢10上,使得从第二调整牵引机构32传递到第二电梯轿厢10上的力在重力的方向44上起作用。

第一调整牵引机构31围绕第一滚轮装置35被引导,使得调整装置29至少部分地通过第一调整牵引机构31悬挂在电梯竖井2中。特别地,当调整单元40只能够被加载拉力时,那么调整装置29的固定在第一支撑体37上的部分通过第一调整牵引机构31悬挂在电梯竖井2中。

第二调整牵引机构32围绕第二滚轮装置36被引导,使得调整装置29至少部分地通过第二调整牵引机构32悬挂在电梯竖井2中。特别地,当调整单元40只能够被加载拉力时,则调整装置29的固定在第二支撑体38上的部分通过第二调整牵引机构32悬挂在电梯竖井2中。

在这个实施例中,调整驱动机构41布置和固定在调整装置29的第二支撑体38上。

在电梯设备1运行中,电梯轿厢9、10之间的距离d能够调节。例如,当第二电梯轿厢10停止在门厅处,而第一电梯轿厢9停止在门厅上面的楼层中时,在门厅的区域中预设更大的层高,这是以增大的距离d为条件的。另外,在两个楼层之间例如能够安置空调器,从而这些楼层之间的距离d增大。

图1b示出对应本发明该实施例的、具有电梯轿厢9、10的例如第二轿厢调整方案的电梯设备1的关于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简要示意图。在这里示出两个另外的楼层6b、7b,楼层6b、7b彼此具有距离d2。距离d2在这个实例中应小于距离d1。

接着从确定的距离d1开始描述,如何能够适配较小的距离d2。在这里,为了说明,引入辅助尺寸x,其中d2=d1-x。通过操纵调整驱动机构41,调整单元40被操纵,使得滚轮组35、36之间的距离l减小,其在图1a中具有原始值l1。在这里,滚轮组35在这个实施例中相对于电梯竖井2向下偏移行程x。在这里达到第二滚轮组36以行程x向上指向的相应较大的偏移。因此,如图1b所示,滚轮组35、36之间的可变距离l从它们的原始值l1(图1a)缩小到距离l2=l1-2x。在这个示例中,可变距离d从具体距离d1缩小到具体距离d2=d1-x。

调整驱动机构41也能够反向操纵,使得第一滚轮组35提高,而第二滚轮组36下降。由此,又能够假定在初始状态中给定的距离l1。需要说明的是,能够实现滚轮组35、36彼此的距离l的不同变化,以能够实现相应数量的、针对电梯轿厢9、10之间的距离d的适当具体值。关于从建筑得到的楼层距离d的数值d1、d2……直接得到电梯轿厢9、10的距离d的目标值d1、d2……,并由此得到滚轮组35、36之间的距离l的目标值l1、l2……

电梯设备1,尤其是调整机构26的调整装置29的设计方案接着参考图2和图3的附属公式(1)、(2)和(3)进一步描述。

图2显示对应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1所示电梯设备1的调整装置29的简要示意图。在第一支撑体37上得到质量m1。在第二支撑体38上得到质量m2。调整装置29的总质量m根据公式(1)由第一支撑体37上的质量m1和第二支撑体38上的质量m2构成。调整装置29的质量m通过调整牵引机构31、32悬挂在电梯竖井2中。

调整机构26,尤其是调整驱动机构41的主要的和沉重的部件因而位于电梯竖井2中的悬挂位置上。因而在电梯设备1运行中,必须由驱动机单元22移动的支承框架11上的质量相比于可考虑的调整驱动机构41被集成到轿厢系统25或者支承框架8中的设计方案减小。

当调整单元40只能够被加载拉力或者至少基本上只被加载拉力,则调整驱动机构41布置在第二支撑体38上的布置方式特别有利。于是相应地,根据公式(2)假定第二支撑体38上的质量m2比第一支撑体37上的质量m1大得多。由此,质量m1,尤其是第一滚轮组35的质量,关于它的自重被平衡。于是,第一支撑体37上的质量m1的重力通过第一调整牵引机构31作为卸载的牵引力作用到第二电梯轿厢10上,并能够在质量m1和m2之间的重量比例是适宜时,通过第二电梯轿厢10减轻调整牵引机构32的负荷,使得其不再被加载拉力或者被绷紧地被加载应力。

在调整单元40只被加载拉力时,在这里,与调整单元40能够被加载拉力和压力的设计方案相比,总质量m的预定值大例如20%,以能够可靠得到这个平衡。

能够承受拉力的调整单元40尤其能够设计为滑轮组40。

调整单元40在变型设计方案中,也能够设计为主轴单元40或者电动液压调整单元40。由此尤其能够实现在滚轮组35、36之间能够被加载拉力和压力的调整单元40。

不依赖于调整单元40的具体设计方案地,第二电梯轿厢10的可调整质量mak被预先规定不大于调整装置29上的质量m的一半,如通过公式(3)描述的那样。由此定义的可调整的质量mak描述了必要时第二电梯轿厢10的许可总质量或者许可总重量的多个限制。但按照电梯设备1的设计方案,第二电梯轿厢10的许可总质量或者许可总重量也比根据公式(3)定义的第二电梯轿厢10的可调整质量mak的上限m/2小。

根据公式(3)的条件确保:可运动的第二电梯轿厢10不运动到轿厢系统25内部的最深位置中,并且整个调整装置29被提高。

为了增加调整装置29的质量m和具体地第二支撑体38上的质量m2,能够预先规定附加重量45。这个附加重量45则优选布置在第二支撑体38上,从而弯曲达到质量m2。当然,附加重量45也可考虑分布到支撑体37、38上。

此外,按照设计方案,电梯设备1具有制动轨50,制动轨50至少在调整装置29的区域中竖向通过电梯竖井2延伸。在这个设计方案中,调整装置29具有至少一个防坠制动器51、52,防坠制动器51、52与制动轨50配合。制动轨50和至少一个防坠制动器51、52是抗弹跳装置53的部件。通过抗弹跳装置53,防止了在不适宜的运行状态中,尤其是误动作时,调整装置29从它的悬挂位置向下弹跳。

必要时,防坠制动器52能够被省去。于是除对于调整单元40的可能限制外,可考虑第二支撑体38上的结构因碰撞第一支撑体37上被捕获的结构而弹跳的高度。由此限制第二支撑体38关于实际应用情形可能充分的弹跳高度。

另外,按照电梯设备1的设计方案,能够设置一个或多个阻尼元件55、56。由此能够阻尼滚轮组35、36。具体地,在这里能够对示意性示出的竖井底板57进行阻尼。这种阻尼在加速过程时是特别有利的,在这里加速过程是轿厢系统在它行驶通过行驶空间57时以正的加速度加速或者减速。

因此能够得到一个或多个优点。轿厢系统25的质量能够降低,由此降低对驱动机单元22的要求。此外,调整驱动机构41能够布置为从电梯轿厢9、10移除和脱离。这导致如速度减小以改良噪音情况,并提高行驶舒适性。此外,调整装置29至少基本上静止地位于电梯竖井2中,这显著减少了能量供给。

另外,轿厢系统25能够简单地实现。这里也降低了支承框架8的载荷。

本发明不限于描述的实施例及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