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传输设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01993阅读:1071来源:国知局
带传输设置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品输送技术及其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提供一种带传输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带传输输送上物品输送中常见的输送方式,现阶段采用的传动带输送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

如图1所示的带传输方式,其利用多个包含输送轮201以及输送带a202的输送带装置a200对接后用于物品的输送;

输送带装置200对接时,由于对接后的输送轮201彼此间具有较大的空隙,物品在输送带a202到达对接处时,容易从其对接的空隙掉落,影响物品输送质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带传输设置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传输设置方法,其减小输送带装置对接后彼此间的间隙,避免物品输送时掉落,同时保证物品输送效率。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带传输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设置若干相互对接的输送带装置实现物品的输送,输送带装置包括大轮、与所述大轮对应设置的且其直径小于所述大轮的小轮、以及包裹于所述大轮和所述小轮外端的输送带;

物品经由所述大轮及其外端包裹的所述输送带带动实现于不同的所述输送带装置上的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大轮连接有传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大轮和所述小轮分别通过大轮固定块和小轮固定块固定设置于安装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由表面粗糙的输送带构成。

其中:

所述输送带装置包括大轮、与所述大轮对应设置的且其直径小于所述大轮的小轮、以及包裹于所述大轮和所述小轮外端的输送带,对接后,所述大轮和所述小轮呈对接设置,由于大轮的直径大于小轮的直径,对接后,彼此间的间隙缩小;

所述大轮,其具有更大的包角,可防止所述输送带打滑;

通过设置所述传动轮,所述输送带装置可装置到适应高度后,通过设置如传动皮带及动力组件与所述传动轮配合作为所述输送带装置的动力源,动力源与所述输送带装置分离,便于所述输送带装置的设置,同时增加其美观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带传输设置方法,其减小输送带装置对接后彼此间的间隙,避免物品输送时掉落,同时保证物品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带传输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00输送带装置;

1大轮,2小轮,3输送带;

200输送带装置a;

201输送轮,202输送带a。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带装置100,包括大轮1、与大轮1对应设置的且其直径小于大轮1的小轮2、以及包裹于大轮1和小轮2外端的输送带3;

大轮1连接有外部驱动装置;

大轮1和小轮2分别通过大轮1固定块和小轮2固定块固定设置于安装块上;

输送带3由表面粗糙的输送带构成。

本实施例的一种输送带装置100其若干对接后配合完成物品的输送,输送包括如下步骤:

1)物品放置带输送带3上,输送带装置100驱动,物品于输送带3上输送到达输送带装置100对接处;

2)通过包裹于大轮1外端处的输送带3,物品从一输送带装置100到达与其对接的另一输送带装置100上。

其中:

输送带装置100包括大轮1、与大轮1对应设置的且其直径小于大轮1的小轮2、以及包裹于大轮1和小轮2外端的输送带3,对接后,大轮1和小轮2呈对接设置,由于大轮1的直径大于小轮2的直径,对接后,彼此间的间隙缩小;

大轮1具有较大包角,其可有效防止输送带3在输送带装置100工作时打滑;

通过设置传动轮,输送带装置100可装置到适应高度后,通过设置如传动皮带及动力组件与传动轮配合作为输送带装置100的动力源,动力源与输送带装置100分离,便于输送带装置100的设置,同时增加其美观性。

同时,本实施例的一种输送带装置100,亦可与其他普通输送装置对接,完成物品的传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一种输送带装置100,其对接后彼此间的对接间隙小,避免物品输送时掉落,同时保证物品输送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