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环形穿梭车系统的药品全自动存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0300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环形穿梭车系统的药品全自动存储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物流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环形穿梭车系统的药品全自动存储系统。



背景技术:

物流自动化是指物流作业过程的设备和设施自动化,包括运输、装卸、包装物流自动化、分拣、识别等作业过程,比如,自动识别系统、自动检测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跟踪系统等。

中国先进的物流装备和物流技术不断涌现,除了传统的货架、叉车、其它搬运车辆外,诸如自动化立体仓库、各种物流输送设备、高速分拣机、RFID(射频识别技术)、AGV等先进物流装备和技术都得到高速发展。

物流自动化在物流管理各个层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包括物流规划、物流信息技术及自动物流系统等各种软技术和硬技术。物流自动化在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深厚的发展潜力。随着研究力度的不断加大,物流自动化技术将在信息化、绿色化方面进一步发展,其各种技术设备(如:立体仓库等)和管理软件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和应用。仓储是作为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厂商研究和规划的重点。仓储控制系统作为自动化仓储物流系统软件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集现代物流装备、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信息识别和信息管理系统、控制系统于一身。它以信息化为基础,以机电一体化为核心,其目的是提升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作业出错率、帮助企业获取更大利润。

如公告号为:CN 104029974A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立体仓库及其货物存取方法。自动化立体仓库包括有:出入口输送机,对应于仓库出入口设置;交接货运输机,与所述出入口输送机对应设置,且所述交接货运输机上设置有第一轨道;堆垛机,其上设置有具有升降和行走功能的搬运器;以及立体货架,设置于一巷道的至少一侧,所述立体货架具有多个货位,且每一所述货位内设置有贯穿所述货位的第二轨道,其中,所述堆垛机沿所述巷道行走,且所述搬运器沿所述第二轨道行走以进行货物的存取,该方法中只涉及立体仓库中货物的输入输出,并没有涉及与生产加工车间的调度,自动化程度较低。

又如公告号为:CN 203865361U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立体仓库,包括货架、堆垛机、传送装置,RFID门禁和视频监控装置,所述货架设于能够与该货架相匹配的堆垛机的两侧,所述堆垛机的一端设有与该堆垛机相匹配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靠近堆垛机的一端两侧设有能够与RFID门禁,所述传送装置旁设有视频监控装置。该自动化仓库通过堆垛机和传送装置进行货物出入库的调配,而货物也只储存在仓库中,并没有向之后的流程调动,若需再原材料上加工,需要人工取出,流程繁杂,耗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立体仓库与车间调度效率低,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环形穿梭车系统的药品全自动存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环形穿梭车系统的药品全自动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立体仓库、多个生产加工车间、堆垛机系统、环形穿梭车系统和多个输送系统,所述立体仓库设置在生产加工车间的一侧,所述立体仓库和各个生产加工车间的出入口均设置有输送系统,所述堆垛机系统用于立体仓库中货物的输入输出,所述堆垛机系统通过输送系统与环形穿梭车系统的一端对接,所述环形穿梭车系统的另一端通过输送系统与各个生产加工车间对接,所述环形穿梭车系统中设置有条码定位系统,所述条码定位系统与各个生产加工车间一一对应。

在此基础上,所述各个生产加工车间平行设置且每个车间设置有多层,所述各个生产加工车间均设置有提升机系统,所述提升机系统用于生产加工车间各层之间货物的运输,所述提升机系统与生产加工车间的输送系统对接。

在此基础上,所述环形穿梭车系统包括S环形轨道和多个穿梭车,所述穿梭车横跨在S环形轨道上,并与S环形轨道滑动连接。

在此基础上,所述S环形轨道贯穿立体仓库的外侧中部和各个生产车间的夹层中,所述立体仓库的外侧中部设置有钢平台,所述钢平台上设置有输送系统。

在此基础上,所述S环形轨道的两个拐角均设置在与立体仓库相邻的生产加工车间的入口处。

在此基础上,所述两个拐角的角度均为90°。

在此基础上,所述穿梭车设置有八个,所述穿梭车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

在此基础上,所述穿梭车设置有转向移动装置,所述转向移动装置与穿梭车的驱动部分和从动部分活动连接,所述转向移动装置包括2个滑动部分和旋转固定部分,所述2个滑动部分分别位于旋转固定部分两侧;所述滑动部分包括滑块、带有凹槽的滑槽和固定部分,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凹槽内,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与固定部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分与旋转固定部分一体成型。

在此基础上,还包括直轨RGV,所述直轨RGV平行设置在立体仓库的底层,所述直轨RGV的一端通过输送系统与立体仓库对接,所述直轨RGV的另一端通过输送系统与外部对接。

在此基础上,所述生产加工车间中设置有穿梭车维护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环形穿梭车系统连接立体仓库和生产加工车间,实现了全智能工厂,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运行时,只要发出入库或者出库指令,全部的入库、出库作业都由设备自动完成,实现了仓库管理智能化,提高了货物存储的准确率,有效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和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简化了物流转运流程,提升了自动化水平。

2、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立体式仓库,将仓储形式立体化,提高了仓库空间的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建立以立体仓库为中心的物流系统,其优越性还表现在立体仓库具有快速的入出库能力,妥善地将货物存入立体仓库,并且货位集中,便于控制与管理。

3、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环形穿梭车系统,该环形穿梭系统包括S环形轨道,且两个拐角的角度均为90°,可以适用于任何场地,且穿梭车设置有转向移动装置可以适应转弯过程中出现的增大、变小、再趋于稳定的两轮间距尺寸,防止轮子脱离轨道,实现了在拐弯处将小车主体沿轨道平稳移动,避免了因为惯性的作用使得小车偏轨。

4、本实用新型中环形穿梭车系统中的穿梭车设置有八个,并且穿梭车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穿梭车通过程序控制快速地穿梭在环形轨道上,其中光电传感器可以避免小车发生碰撞,保证穿梭车的平稳运行,且设置有八个穿梭小车,提高了货物的运输效率。

5、本实用新型中立体仓库的底层设置有直轨RGV,通过直轨RGV与外部的货物进行传输,实现了全智能自动化仓库。

6、本实用新型中在车间的夹层中设置有穿梭车维护区,当穿梭车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退至穿梭车维护区,进行检修,不会干扰其他穿梭车的工作,能够保证货物的正常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基于环形穿梭车系统的药品全自动存储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一种基于环形穿梭车系统的药品全自动存储系统S环形轨道的细节示意图;

图3是一种基于环形穿梭车系统的药品全自动存储系统穿梭车移动转向装置示意图;

图4是一种基于环形穿梭车系统的药品全自动存储系统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基于环形穿梭车系统的药品全自动存储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立体仓库1、多个生产加工车间2、堆垛机系统3、环形穿梭车系统4和多个输送系统,该立体仓库1采用数个多层立体货架,将仓储形式立体化,提高了仓库空间的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建立以立体仓库1为中心的物流系统,其优越性还表现在立体仓库1具有快速的入出库能力,妥善地将货物存入立体仓库1中,并且货位集中,便于控制与管理。该立体仓库1设置在生产加工车间2的一侧,立体仓库1和各个生产加工车间2的出入口均设置有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用于输送货物,堆垛机系统3设置在立体仓库1中各个立体货架的过道中,通过条码和激光定位存取输送机和立体货架上的货物,优选地,本系统采用巷道式堆垛机,堆垛机系统3通过输送系统与环形穿梭车系统4的一端对接,环形穿梭车系统4的另一端通过输送系统与各个生产加工车间2对接,环形穿梭车系统4中设置有条码定位系统,条码定位系统与各个生产加工车间2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环形穿梭车系统4连接立体仓库1和生产加工车间2,实现了全智能工厂,自动化立体仓库1的运行时,只要发出入库或者出库指令,全部的入库、出库作业都由设备自动完成,实现了仓库管理智能化,提高了货物存储的准确率,有效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和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简化了物流转运流程,提升了自动化水平。

如图1所示,各个生产加工车间2平行设置且每个车间设置有多层,优选地,各个车间设置有三层,各个生产加工车间2均设置有提升机系统21,提升机系统21用于生产加工车间2各层之间货物的运输,提升机系统21与生产加工车间2的输送系统对接。

如图1所示,环形穿梭车系统4包括S环形轨道41和多个穿梭车,穿梭车横跨在S环形轨道41上,并与S环形轨道41滑动连接。S环形轨道41贯穿立体仓库1的外侧中部和各个生产车间2的夹层中,优选地,S环形轨道41平行设置在各个车间的第二层,相对应的,立体仓库1的外侧中部设置有钢平台,钢平台上作为支撑平台而设置有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与环形穿梭车系统4对接。

其中,S环形轨道41的两个拐角均设置在与立体仓库1相邻的生产加工车间2的入口处。优选地,如图2所示,两个拐角的角度均为90°,设置拐角可以使得该系统适用于任何场地,提高了该系统的适用性。相应地,穿梭车选用该S环形轨道41专用的穿梭车,该穿梭车设置有转向移动装置10,可以适应转弯过程中出现的增大、变小、再趋于稳定的两轮间距尺寸,防止轮子脱离轨道,实现了在拐弯处将小车主体沿轨道平稳移动,避免了因为惯性的作用使得小车偏轨。

如图3所示,转向移动装置10与穿梭车的驱动部分和从动部分活动连接,转向移动装置10包括2个滑动部分11和旋转固定部分12,2个滑动部分11分别位于旋转固定部分12两侧;滑动部分11包括滑块111、带有凹槽的滑槽112和固定部分113,滑块111位于滑槽112凹槽内,滑块111与滑槽112滑动连接,滑槽112与固定部分113固定连接,固定部分113与旋转固定部分12一体成型。其中旋转固定部分包括旋转轴和壳体,转轴以壳体中心轴线所在位置为旋转中心贯穿所述壳体,旋转轴与壳体活动连接。壳体内设置有抗扭支架,抗扭动支架与壳体活动连接。抗扭支架包括抗扭块和贯穿所述抗扭块中心的连接钢芯,抗扭块与所述连接连接钢芯固定连接。由于穿梭车在转弯处具有向内的向心力,利用与主体连接的滑块,在向心力作用下向内滑动,而旋转轴与驱动部分连接,同时穿梭车主体将随车轮部分发生移动,在穿梭车驶出弯道时,由于线速方向向外,惯性向外作用,滑块连接穿梭车车架受惯性作用向外滑动,至直行道时,滑块滑动回到初始位置,穿梭车复位,使得小车内侧始终受力均匀,避免发生偏轨的情况,使得穿梭车在转弯处平稳运行,在整个转弯过程中旋转轴随着滑块滑动而发生转动,穿梭车随着转动而非平动,避免了因惯性作用而产生的货物滑动。

优选地,穿梭车设置有八个,提高了货物的运输效率,并且穿梭车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穿梭车通过程序控制快速地穿梭在环形轨道上,其中光电传感器可以避免小车发生碰撞,保证穿梭车的平稳运行。

另外,本系统中还包括直轨RGV,直轨RGV平行设置在立体仓库1的底层,直轨RGV的一端通过输送系统与立体仓库1对接,直轨RGV的另一端通过输送系统与外部对接,直轨RGV接收到货物后在特定的轨道上移动,到达立体仓库1的指定区域后,将货物移至输送系统,存放进立体仓库1。

优选地,生产加工车间2中设置有穿梭车维护区6。优选地,如图2所示,穿梭车维护区6设置有两个,当穿梭车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退至穿梭车维护区6,进行检修,不会干扰其他穿梭车的工作,能够保证货物的正常运输。

自动化仓储系统应用范围较广,但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货品存储的要求之高,全自动存储系统还未在医药行业普及,而本实用新型可专用于医药行业,不仅可以全自动快速地存储输出原材料或半成品,不会造成货物的积压以至于过期,而且可以通过8台穿梭车快速与生产加工车间2进行调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提升了自动化水平。下述通过实施例具体阐述:

具体实施例1:

本系统设置有1号车间:口服液车间、2号车间:蜜丸车间、3号车间:小丸车间和4号立体仓库1,各个车间和立体仓库1依次排列,其中立体仓库1分成4个分区,每个区域4台巷道堆垛机,共计16台。其中立体仓库1一层采用直轨RGV进行出入库作业,每个区域1台,共4台。立体仓库1二层采用8台环形穿梭车与各车间进行货物调度,环形穿梭车在车间夹层中穿梭,托盘货物通过提升机运至车间各层,考虑穿梭车维护方便,在夹层中设有穿梭车维护区6。

如图4所示,运行过程如下:首先通过立体仓库1一层的直轨RGV将外部的原材料通过输送系统存放在相应的立体仓库1的货架上,堆垛机系统3在立体仓库1中间穿梭,堆垛机系统3通过堆垛机上面的货叉将货物取出,堆垛机带着货物移至立体仓库1的二层钢平台系统上的输送系统处,再通过货叉摆放至输送系统的输送链条上,开始向外输送。这时环形穿梭车已经在对应的输送机出口处,货物通过定位开关精准的停在对应的输送系统出口处,通过输送系统将货物移至环形穿梭系统的穿梭车上,穿梭车开始快速在S环形轨道41上运动,通过条码定位系统准确的停在对应的生产加工车间2处,成功与生产加工车间2的输送系统对接后,通过输送链条由输送系统接货,向提升机系统21方向运输,提升机载货台提升至输送机同一水平面用来接货,再分配到不同的楼层,由专业人士取货加工,加工完成后的成品或半成品再由另一台提升机运输反向存放到对应的货架上。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