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2203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自动绕线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绕线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PE管线一般为100米/卷-300米/卷,实际在净水器内只需要5-10米/卷,在生产5-10米/卷管线时,因为切管线切除后是散乱的,一般要通过人手工给盘绕起来然后用绳子扎起来,效率非常低下,同时生产现场非常凌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绕效率高的自动绕线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自动绕线机,包括放线机构、切线机构和收线机构,所述放线机构和收线机构分别放置在切线机构的两侧,所述放线机构和收线机构均为一箱体,所述放线机构靠近切线机构的一面设有出线口,所述收线机构靠近切线机构的一面设有收线口,所述切线机构的前面板设有刀片,所述刀片的两边分别设有前压线轮组和后压线轮组,管线从出线口分别经前压线轮组、刀片和后压线轮组进入收线口。

进一步的,所述放线机构包括一块前挡板、一块后挡板和两块侧挡板,所述出线口设置在前挡板的中央。

进一步的,在所述前挡板上围绕出线口设有限位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收线机构包括一块前挡板、一块后挡板、两块侧挡板和一块上挡板,所述上挡板的宽度小于侧挡板的宽度,所述收线口设置在前挡板的中央。

进一步的,所述收线机构内部靠近两块侧挡板的两侧各设有一块可调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切线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刀片和前压线轮组之间的导线管。

进一步的,所述前压线轮组和后压线轮组均为上下间隔距离的两个转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以自动放线、自动切线、自动收线,可以按照线长要求自动绕成一圈,大大提高了绕线效率,节省了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图;

图中:1-放线机构、11-前挡板、12-后挡板、13-侧挡板、14-出线口、15-限位挡板、2-切线机构、21-刀片、22-前压线轮组、23-后压线轮组、24-导线管、3-收线机构、31-前挡板、32-后挡板、33-侧挡板、34-上挡板、35-收线口、36-可调挡板、4-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绕线机,主要包括放线机构1、切线机构2和收线机构3,放线机构1和收线机构3分别放置在切线机构2的两侧。放线机构1和收线机构3均为一箱体,放线机构1靠近切线机构2的一面设有出线口14,收线机构3靠近切线机构2的一面设有收线口35。切线机构2的前面板设有刀片21,用于切断管线4;刀片21的两边分别设有前压线轮组22和后压线轮组23,前压线轮组22和后压线轮组23均为上下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转轮,上下间隔的这个距离用于放置管线4。在刀片21和前压线轮组22之间设有导线管24,也是用于放置管线4。管线4从出线口14分别经前压线轮组22、刀 片21和后压线轮组23进入收线口35。切线机构2的控制部分为现有技术,用于控制刀片21、前压线轮组22和后压线轮组23,控制部分可设置数量、需切断的管线长度、切线速度等。

如图2所示,放线机构1包括一块前挡板11、一块后挡板12和两块侧挡板13,它们组合成一个上部敝开的箱子,方便放入管线4。出线口14设置在前挡板11的中央,用于出线。在前挡板11上围绕出线口14设有限位挡板15,限制管线4的出线角度。

如图2所示,收线机构3包括一块前挡板31、一块后挡板32、两块侧挡板33和一块上挡板34。其中,上挡板34的宽度小于侧挡板33的宽度,使收线机构3的顶部形成缺口,上挡板34可在收线过程中防止管线4飞出,又可从缺口处把绕好的管线4取出。收线口35设置在前挡板31的中央,切断管线4从此处进入收线机构3。收线机构3内部靠近两块侧挡板33的两侧各设有一块可调挡板36,调节收线机构3的内部空间大小,用于根据实际管线圈径需求进行调节。

由于管线4被切线机构2的前压线轮组22和后压线轮组23压着和驱动向前,管线4在切线过程不断被送入收线机构3内,管线4在两可调挡板36的限制作用下会自动盘绕起来,工作人员只需要从收线机构3内取出自动盘绕好的管线4扎好即可。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