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粉油箱盖,属于油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箱盖是设置在油箱进口的密封器件,为了净化油箱排出的有害气体,防止尾气污染,目前一般会在油箱外设置一个过滤用的碳罐,外置碳罐通过软管与油箱连接,油箱内产生的油气通过软管输入到碳罐中,经碳罐吸附过滤后排出纯净气体,防止空气污染。但是外置的碳罐使用时需要额外配置安装位置和部件,导致整体结构复杂,成本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对此进行研究,专门开发出一种碳粉油箱盖,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粉油箱盖,无需额外配置安装部件,方便实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碳粉油箱盖,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碳盒,以及设置在壳体底部的扣盖,所述碳盒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组合成一个碳粉腔,下盖中间设有一个中空的导气柱,导气柱底部设有与油箱相连通的气孔,导气柱与上盖之间留有供油气通过的间隙,所述上盖顶部设有数个排气孔,所述扣盖底部设有与油箱相连通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导气柱内设有海绵,通过海绵可以防止碳粉流入到油箱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中心设有一环形柱,所述环形柱配合安装在导气柱外侧,且与导气柱外壁留有0.5~5mm的间距,环形柱底部与碳盒下盖之间留有供油气通过的间隙,环形柱的设置,可以增长油气的流动回路,使碳粉吸收更充分。
作为优选,碳盒下盖和扣盖连接处设有O形圈,可以防止油箱内的油气进入扣盖后直接泄漏到大气中。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顶部设有2-8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呈环形分布,上盖内侧设有与排气孔相配合的环形防尘圈,防止外界灰尘通过排气孔进入到碳粉腔,污染碳粉。
作为优选,所述下盖上设有数个隔板,隔板顶部与上盖留有空隙,可以使各个隔板区油气相互连通。通过隔板可使碳粉均匀分布在碳粉腔内,不会因为振动、倾斜等原因,导致碳粉分布不均匀,影响油气吸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导气柱底部设有3个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扣盖边缘设有数个出气口,用于排出和吸收碳盒外的空气。
上述碳粉油箱盖工作原理:油箱内产生的油气(液态)通过扣盖通孔和下盖气孔进入到碳粉腔中间的导气柱,然后再沿着导气柱顶部的间隙进入到导气柱和环形柱之间的空隙,接着再沿着环形柱与下盖之间的空隙进入到碳粉腔,碳粉腔内的碳粉吸附油气中的油,剩下的空气经过上盖的排气孔输出到碳盒外,然后再沿着碳盒和壳体之间的缝隙或者扣盖上的出气口输出到大气中;当油箱内产生负压时,新的空气通过上述方向回路进入到油箱,使其内外气压一致。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粉油箱盖可以将油箱盖的密封功能和过滤功能都集合到一个较小的结构中,无需额外配置安装部件,方便实用;而且碳盒的长回路设计,增加了油气的吸附路程,使排出的空气进一步净化。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碳粉油箱盖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碳粉油箱盖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碳盒下盖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碳粉油箱盖,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碳盒2,以及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扣盖3,所述碳盒2包括上盖21和下盖22,所述上盖21和下盖22组合成一个碳粉腔23,下盖22中间设有一个中空的导气柱24,导气柱24顶部与上盖21之间留有供油气通过的间隙,导气柱24内设有海绵26,通过海绵26可以防止碳粉流入到油箱内部。
如图3所示,所述导气柱24底部设有3个气孔27,所述气孔27用于碳盒2与油箱之间的油气/空气流通。所述下盖22上设有6个隔板28,隔板28顶部与上盖21留有空隙,可以使各个隔板区油气相互连通。通过隔板28可使碳粉均匀分布在碳粉腔23内,不会因为振动、倾斜等原因,导致碳粉分布不均匀,影响油气吸附效果。
所述上盖21中心设有一环形柱29,所述环形柱29配合安装在导气柱24外侧,且与导气柱24外壁留有0.5~5mm的间距,环形柱29底部与碳盒下盖22之间留有供油气通过的间隙,环形柱29的设置,可以增长油气的流动回路,使碳粉吸收更充分。所述上盖21顶部设有6个排气孔25,所述排气孔25呈环形分布,上盖21内侧设有与排气孔25相配合的环形防尘圈4,防止外界灰尘通过排气孔25进入到碳粉腔23,污染碳粉。
所述扣盖3扣接在壳体1底部,扣盖3底部设有与油箱相连通的通孔31。所述扣盖3边缘设有数个出气口32,用于排出和吸收碳盒外的空气。为保证碳粉油箱盖的密封性,扣盖3和碳盒下盖22连接处设有O形圈5,可以防止油箱内的油气进入扣盖3后直接泄漏到大气中。扣盖3内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连接油箱和油箱盖的挂钩8,锁片6,以及锁片压簧7等。
上述碳粉油箱盖工作原理:油箱内产生的油气(液态)通过扣盖通孔31和下盖气孔27进入到碳粉腔23中间的导气柱24,然后再沿着导气柱24顶部的间隙进入到导气柱24和环形柱29之间的空隙,接着再沿着环形柱29与下盖22之间的空隙进入到碳粉腔23,碳粉腔23内的碳粉吸附油气中的油,剩下的空气经过上盖21的排气孔25输出到碳盒2外,然后再沿着碳盒2和壳体1之间的缝隙或者扣盖3上的出气口32输出到大气中;当油箱内产生负压时,外界新的空气通过上述回路反方向进入到油箱,使其内外气压一致。
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碳粉油箱盖可以将油箱盖的密封功能和过滤功能都集合到一个较小的结构中,无需额外配置安装部件,方便实用;而且碳盒2的长回路设计,增加了油气的吸附路程,使排出的空气进一步得到净化。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