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瓶盘及输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0954阅读:1044来源:国知局
理瓶盘及输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食品、医药包装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理瓶盘及输瓶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食品、医药包装机械领域中,理瓶盘装置用来将杂乱无序的瓶体进行整理,使瓶体有规律地输送至下一工序。现有的理瓶机构包括理瓶盘、分瓶栏栅及理瓶杆,理瓶盘表面纹理呈同心圆或弧形排列,瓶体运动轨迹与理瓶盘纹理一致,瓶体在理瓶盘的转动带动下顺着理瓶盘纹理运动至分瓶栏栅,通过分瓶栏栅形成的理瓶轨道实现有序分流,其工作原理是将无序排列的瓶体经过理瓶盘的匀速转动和理瓶杆的整理使瓶体有序排列,然后从出瓶口逐个送出。

由于理瓶盘的转动速度较快,而瓶体运动轨迹与理瓶盘纹理一致是为了减小瓶底的摩擦力以实现快速理瓶。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瓶体在进入理瓶轨道时如果瓶底的摩擦力很小,将无法适应速度较快的理瓶盘,容易出现倒瓶,如现有技术中的同心圆或弧形排列的纹理,其使得瓶底摩擦力很小,在进入理瓶轨道时无法适应速度较快的理瓶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倒瓶、可提高理瓶和出瓶效率的理瓶盘及输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理瓶盘,包括理瓶盘本体,所述理瓶盘本体于其理瓶面上设有第一理瓶区,所述第一理瓶区外围设有用于出瓶的第二理瓶区,所述第二理瓶区的摩擦系数大于所述第一理瓶区的摩擦系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二理瓶区外围设有第三理瓶区,所述第一理瓶区和第三理瓶区的摩擦系数小于或等于1.6μm,所述第二理瓶区摩擦系数设置在3.2-6.3μm之间。

所述第一理瓶区、第二理瓶区以及第三理瓶区上均设有理瓶纹理,其中第一理瓶区和第三理瓶区的理瓶纹理与瓶体运动轨迹一致,第二理瓶区的理瓶纹理与瓶体运动轨迹交错。

所述第一理瓶区和第三理瓶区的理瓶纹理设置为圆弧形或同心圆形。

所述第一理瓶区和第三理瓶区的理瓶纹理设置为圆弧形时,各列圆弧形的理瓶纹理的圆心连线形成一个圆。

所述第二理瓶区的理瓶纹理设置为直线形,各列直线形理瓶纹理的延长线经过理瓶盘本体的圆心。

一种输瓶装置,包括栏栅组件、过渡板组件和上述的理瓶盘,所述栏栅组件上设有出瓶通道,所述栏栅组件和过渡板组件设于理瓶盘本体上、且过渡板组件设于进瓶位置,所述第二理瓶区的部分区域位于出瓶通道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栏栅组件包括外栏栅和内栏栅,所述外栏栅设于第三理瓶区边沿,所述内栏栅与外栏栅之间形成所述出瓶通道,所述外栏栅内侧装设至少一条摩擦系数小于外栏栅内侧摩擦系数的栏栅凸条。

所述栏栅凸条设有两条,两条栏栅凸条呈上下布置且与瓶体的接触面保持平齐。

所述过渡板组件包括过渡板和垫条,所述垫条嵌设在过渡板内侧壁上,所述垫条的摩擦系数与栏栅凸条的摩擦系数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理瓶盘,理瓶盘本体于其理瓶面上设有第一理瓶区,第一理瓶区外围设有用于出瓶的第二理瓶区,第二理瓶区的摩擦系数大于第一理瓶区的摩擦系数。该结构中,第一理瓶区摩擦系数小,在理瓶盘本体匀速转动时,可将无序排列的瓶体快速整理使瓶体有序排列,当瓶体进入第二理瓶区时,摩擦系数增大,以适应速度较快的理瓶盘本体,瓶体在进入出瓶轨道时不会出现倒瓶,提高了理瓶出瓶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输瓶装置,包括栏栅组件、过渡板组件和上述的理瓶盘,因此具备上述理瓶盘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理瓶盘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理瓶盘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输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输瓶装置中过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理瓶盘本体;11、第一理瓶区;12、第二理瓶区;13、第三理瓶区;2、栏栅组件;21、外栏栅;22、内栏栅;23、栏栅凸条;3、过渡板组件;31、过渡板;32、垫条;4、出瓶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理瓶盘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理瓶盘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理瓶盘本体1,理瓶盘本体1于其理瓶面上设有第一理瓶区11,第一理瓶区11外围设有用于出瓶的第二理瓶区12,第二理瓶区12的摩擦系数大于第一理瓶区11的摩擦系数。该结构中,第一理瓶区11摩擦系数小,在理瓶盘本体1匀速转动时,可将无序排列的瓶体快速整理使瓶体有序排列,当瓶体进入第二理瓶区12时,摩擦系数增大,以适应速度较快的理瓶盘本体1,瓶体在进入出瓶轨道时不会出现倒瓶,提高了理瓶出瓶效率。

本实施例中,第二理瓶区12外围设有第三理瓶区13,第一理瓶区11和第三理瓶区13的摩擦系数小于或等于1.6μm,第二理瓶区12摩擦系数设置在3.2-6.3μm之间。该结构中,第三理瓶区13设在最外侧,在瓶体进入理瓶盘本体1时,由于瓶体的受力方向会发生改变,该第三理瓶区13可防止进瓶时发生倒瓶现象,将第一理瓶区11和第三理瓶区13的摩擦系数设置在小于或等于1.6μm,即摩擦系数小,便于快速理瓶,而第二理瓶区12摩擦系数设置在3.2-6.3μm之间,即摩擦系数增大,以适应速度较快的理瓶盘本体1,瓶体在进入出瓶轨道时不会出现倒瓶,提高了理瓶出瓶效率。

本实施例中,第一理瓶区11、第二理瓶区12以及第三理瓶区13上均设有理瓶纹理,其中第一理瓶区11和第三理瓶区13的理瓶纹理与瓶体运动轨迹一致,第二理瓶区12的理瓶纹理与瓶体运动轨迹交错。该结构中,第一理瓶区11和第三理瓶区13的理瓶纹理与瓶体运动轨迹一致,可保证第一理瓶区11和第三理瓶区13的即摩擦系数较小,便于理瓶,第二理瓶区12的理瓶纹理与瓶体运动轨迹交错则增大了第二理瓶区12的摩擦系数。

本实施例中,第一理瓶区11和第三理瓶区13的理瓶纹理设置为同心圆形,由于理瓶盘本体1匀速转动,故同心圆形的理瓶纹理与瓶体运动轨迹一致,便于快速理瓶。

本实施例中,第二理瓶区12的理瓶纹理设置为直线形,各列直线形理瓶纹理的延长线经过理瓶盘本体1的圆心。直线形的理瓶纹理与瓶体运动轨迹形成了交错,增大了瓶底摩擦系数。

理瓶盘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理瓶盘的第二种实施例,该理瓶盘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第一理瓶区11和第三理瓶区13的理瓶纹理设置为圆弧形。该圆弧形的理瓶纹理与瓶体运动轨迹基本一致,便于快速理瓶,并且,圆弧形的理瓶纹理还可减小瓶体在理瓶盘本体1上径向位移的摩擦力,可进一步防止倒瓶。

本实施例中,第一理瓶区11和第三理瓶区13的理瓶纹理设置为圆弧形时,各列圆弧形的理瓶纹理的圆心连线形成一个圆。这样设置,保证了各条理瓶纹理间的有序排列,对瓶体的径向作用力最小,更好的避免了倒瓶现象的发生。

图3至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输瓶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包括栏栅组件2、过渡板组件3和上述的理瓶盘,栏栅组件2上设有出瓶通道4,栏栅组件2和过渡板组件3设于理瓶盘本体1上、且过渡板组件3设于进瓶位置,第二理瓶区12的部分区域位于出瓶通道4下方。该结构中,第一理瓶区11摩擦系数小,在理瓶盘本体1匀速转动时,可将无序排列的瓶体快速整理使瓶体有序排列,当瓶体进入第二理瓶区12时,摩擦系数增大,以适应速度较快的理瓶盘本体1,瓶体在进入出瓶通道4时不会出现倒瓶,提高了理瓶出瓶效率。

本实施例中,栏栅组件2包括外栏栅21和内栏栅22,外栏栅21设于第三理瓶区13边沿,内栏栅22与外栏栅21之间形成出瓶通道4,外栏栅21内侧装设至少一条摩擦系数小于外栏栅21内侧摩擦系数的栏栅凸条23。在理瓶过程中,随着理瓶盘本体1的匀速转动,瓶体会有序的移至外栏栅21内侧,再进入出瓶通道4出现有序的出瓶,该栏栅凸条23的设置,可减小外栏栅21与瓶体接触时的摩擦力,保证瓶体能快速的进入第二理瓶区12。

本实施例中,栏栅凸条23设有两条,两条栏栅凸条23呈上下布置且与瓶体的接触面保持平齐。两条栏栅凸条23呈上下布置,可保证瓶体受力均匀,避免瓶体受力不均而倒瓶。

本实施例中,过渡板组件3包括过渡板31和垫条32,垫条32嵌设在过渡板31内侧壁上,垫条32的摩擦系数与栏栅凸条23的摩擦系数相同。该垫条32的设置,可减小过渡板31内侧与瓶体接触时的摩擦力,保证进瓶的顺畅。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