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胶折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270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胶折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腰贴复合机上的对所加工的带材进行折边的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的婴幼儿纸尿片、纸尿裤以及成人用的纸尿裤等都是设置有腰贴的产品。腰贴的作用是令这些产品易于穿戴和更换,以及方便包卷抛弃。而腰贴复合机则是一种用于生产腰贴的专业机器,其生产目的是将组成腰贴的多层膜料按预设的顺序、形态、位置胶黏复合在一起而形成腰贴卷料。这样的腰贴卷料在后续的分条工序中被至少分条为对称的且易于被分离的两个条,在截取适当的长度后即可贴装在纸尿裤的左右两侧上。

由于腰贴的常规生产过程中,某些膜料是需要被事先折边才进入后续的刮胶和复合步骤的,于是腰贴复合机上都会相应地配置有折边装置、刮胶装置和复合机构。就目前常规的腰贴复合机的折边装置而言,其本质是一片被预先折好的带有特定形状进料端的金属板件,这样的折边装置,膜料与金属板件之间形成的是滑动摩擦。然而这样的折边装置仅可用于膜料尚未刮胶的情况,一旦膜料已经被刮胶,则由于膜料与金属板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太大,加上所刮的胶带有粘性,则膜料必定与金属板件之间产生粘滞而不能流畅通过折边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胶折边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膜料已经被刮胶的情况下实施流畅的折边工序。

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胶折边装置,包括辊轴安装座,在所述辊轴安装座上沿膜料的输送方向依次配置有翻折辊轴组和压折辊轴组;所述翻折辊轴组的辊轴之间在膜料的横截面上的投影互成角度;所述压折辊轴组的各辊轴之间互相平行;所述翻折辊轴组的辊轴的表面以及所述压折辊轴组的辊轴的表面均带有防粘涂层。

通过以上的技术方案,膜料在通过翻折辊轴组的时候先被翻折一定角度,而在通过压折辊轴组的时候被进一步压死折痕,这样就可实现稳定而准确的折边效果,并且翻折辊轴组的辊轴及压折辊轴组的辊轴与膜料之间形成的是滚动摩擦,且防粘涂层的加入,使得刮胶后的膜料也能用本折边装置进行流畅折边。

以上所述的翻折辊轴组可以由第一翻折辊轴和第二翻折辊轴构成。为使得翻折辊轴组可适应不同性质和不同翻折宽度的膜料,翻折辊轴组的各辊轴与所述辊轴安装座之间的相对位置最好可独立调整。

以上所述的压折辊轴组可以由第一压折辊轴、第二压折辊轴和第三压折辊轴构成;所述第一压折辊轴、第二压折辊轴和第三压折辊轴在辊轴安装座上呈“品”字分布。

另外,为使得所述翻折辊轴组和压折辊轴组在膜料传输方向的横向上的位置可调,所述辊轴安装座最好通过定位件、导柱导套副和丝杆螺母副而连接到连接座上,并且在丝杆螺母副的丝杆的一端上装有调节手轮。则将连接座连接固定在腰贴复合机的机座的立面后,辊轴安装座也就与腰贴复合机的机座安装好了,通过顺时针/逆时针转动调节手轮,则翻折辊轴组和压折辊轴组可作出靠近/远离机座立面的位置调整。

以上所述防粘涂层优选是特氟龙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折边装置可用于带胶膜料的折边和不带胶膜料的折边,且具有材料适应性强、可加工的规格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说明:1-辊轴安装座;2-翻折辊轴组;3-压折辊轴组;4-连接座;5-定位块;6-导柱导套副;7-丝杆螺母副;8-调节手轮;21-第一翻折辊轴;22-第二翻折辊轴;23-第一连接块;24-第二连接块;31-第一压折辊轴;32-第二压折辊轴;33-第三压折辊轴;61-导柱;62-导套;71-丝杆;7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要素:
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带胶折边机,包括:辊轴安装座1、翻折辊轴组2和压折辊轴组3。

其中:辊轴安装座1是一个金属厚板件。

翻折辊轴组2由第一翻折辊轴21和第二翻折辊轴22构成。第一翻折辊轴21通过第一连接块23而连接到辊轴安装座1;第二翻折辊轴22通过第二连接块24而连接到辊轴安装座1。于是第一翻折辊轴21与辊轴安装座1之间的位置是可调的,同样地,第二翻折辊轴22与辊轴安装座1之间的位置也是可调的。这样可以适应不同性质和不同翻折宽度的膜料。通常地,第一翻折辊轴21与第二翻折辊轴22在膜料的横截面上的投影是互成锐角的。

压折辊轴组3由第一压折辊轴31、第二压折辊轴32和第三压折辊轴33构成。第一压折辊轴31、第二压折辊轴32和第三压折辊轴33在辊轴安装座1上呈“品”字分布。第一压折辊轴31、第二压折辊轴32和第三压折辊轴33互相平行。当膜料依次经过第一压折辊轴31、第二压折辊轴32、第三压折辊轴33后,则被翻折出的边将被压死而不能回弹。

本实施例中,第一翻折辊轴21、第二翻折辊轴22、第一压折辊轴31、第二压折辊轴32、第三压折辊轴33的表面均带有特氟龙涂层作为防粘涂层,以防止带胶的膜料的胶粘附在这些辊轴表面,并降低膜料通过本装置时的阻力。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还设有连接座4、定位件5、导柱导套副6和丝杆螺母副7,以使得翻折辊轴组2和压折辊轴组3在膜料传输方向的横向上的位置可调。

具体结构如下:导柱导套副6的导柱61的一端连接固定在连接座4上,另一端连接固定在定位件5上,导柱导套副6的导套62与辊轴安装座1连接在一起;丝杆螺母副7的丝杆71的一端穿过定位件5,该端且安装有调节手轮8,另一端抵及连接座4,丝杆螺母副7的螺母72与辊轴安装座1连接在一起。通过这样的结构,辊轴安装座1可相对连接座4平动。顺时针/逆时针转动调节手轮8,则翻折辊轴组2和压折辊轴组3可作出靠近/远离机座立面的位置调整。

本说明书列举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思路下所做的等同技术变换,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