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0288阅读:1146来源:国知局
盖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盖子。



背景技术:

容器在运输液体物质时,由于运输以及储藏过程中环境变化很大,外界温度变化也很大,使得容器内的液体产生热胀冷缩,导致容器内气压的变化。由于容器容积较大,液体较多,所以当温度变化剧烈时液体热胀冷缩效应会很明显,导致容器内部压力过大,达成危险。这对于运输以及储藏都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难以保证安全。如果想保证环境温度不变,就需要在运输车以及储藏室配备相应的调节设备,这必定会导致运输及储藏成本的增加。

现有申请公布号为CN104411594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盖子和盖子部构造,该盖子不能使容器内的气体和外界气体相连通,当温度变化剧烈时容器内液体热胀冷缩时,导致容器内部压力过大,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子,其能够保证容器内的液体不外泄的前提下,保持容器内的气体和外界气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盖子,包括呈盖筒状的主盖体,所述主盖体包括盖顶和盖壁,所述盖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盖顶向下延伸有闭合的凸台一和凸台二,所述凸台一和盖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安装腔,所述盖顶于所述凸台二的区域内开设有通孔一,所述凸台二的底部压制有防水透气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壁和容器通过螺纹连接;外界气体通过通孔一到达防水透气膜,穿过防水透气膜后直接进入容器内部,或者容器中得空气穿过防水透气膜后通过通孔一和外界气体相通,从而该防水透气膜能够使容器中的空气和外界相连通,到达自动平衡气压的作用,同时该防水透气膜具有防水的作用,使得液体无法通过通孔一和外界相通,同时由于密封圈的作用,液体也不可能从本实用新型和容器之间连接处与外界相通,从而达到了对液体的密封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顶于所述凸台一和凸台二之间的区域内向下延伸有闭合的凸台三,所述凸台三的高度大于凸台二的高度,所述凸台三设置有与其相适配且抵设于凸台二的次盖体,所述次盖体和凸台三扣接,所述次盖体开设有与所述通孔一相对设置的通孔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次盖体抵设于防水透气膜和凸台二的压制处,次盖体能够增强防水透气膜和凸台二之间的连接强度,该次盖体能够防止由于在容器内外的压强差过大时防水透气膜受压力作用而脱离凸台二的情况发生;而凸台三的设置是用于实现次盖体的安装;通孔二是容器内外气体的流通通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次盖体的底部设置有凹槽一,所述通孔二位于凹槽一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一的设置一方面减少了次盖体的制作材料,降低了制作成本,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在容器摇晃时造成液体直接接触通孔二,对通孔二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次盖体的顶部于所述凹槽一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和凹槽一之间形成有槽壁,所述槽壁覆盖所述凸台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二的设置减少了次盖体的制作材料,降低了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二开设有通孔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三的设置能够平衡凹槽二和容器内气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台三的底部沿其内壁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次盖体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上端和凸台三的底端处于同一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槽的设置用于安装次盖体,且能够对次盖体的安装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次盖体的设置有抵设于凸台三的外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缘设置是为了能够方便次盖体的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壁的外壁设置有若干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成对设置,每对所述纵向加强筋的底端连接有一个横向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增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此外,纵向加强筋的设置能够起到防滑纹的作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和容器之间的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向加强筋连接有防盗机构,所述防盗机构包括可破裂连接部和呈筒状设置的防盗圈,所述可破裂连接部一端与所述横向加强筋相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防盗圈的上端,所述防盗圈的内壁设置有止转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盗机构的设置一方面能够防止假冒伪劣产品,保证容器内容物的质量不被恶意破坏;另一方面容器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颠簸摇晃使得容器和盖子之间连接松动导致漏液,而防盗机构具有止转的功能,防止盖子向旋开的方向转动,从而保证了容器和盖子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密闭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顶于所述通孔一和防水透气膜之间设置有防护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件的设置能够防止尖锐的异物通过通孔一扎破防水透气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防水透气膜能够使容器中的空气和外界相连通,到达自动平衡气压的作用,同时该防水透气膜具有防水的作用,使得液体无法通过防水透气膜,达到了对液体的密封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容器内的液体不外泄的前提下,保持容器内的气体和外界气体相连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前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轴测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A-A线剖视图;

图5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次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盖体;11、盖顶;111、通孔一;12、盖壁;121、内螺纹;122、纵向加强筋;123、横向加强筋;2、凸台一;3、凸台二;31、防水透气膜;4、凸台三;41、让位槽;5、密封圈;6、防护件;61、覆盖部;62、连接部;7、防盗机构;71、可破裂连接部;72、防盗圈;721、止转凸起;8、次盖体;81、凹槽一;82、凹槽二;83、槽壁;84、通孔二;85、通孔三;86、外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盖子,参照图1所示,该盖子包括呈盖筒状的主盖体1,主盖体1包括盖顶11和盖壁12。参照图2和图3所示,盖壁12设置有内螺纹121,盖子和容器螺纹连接,盖顶11向下延伸有闭合的凸台一2、凸台二3,凸台一2和凸台二3为同圆心的圆形设置,其中凸台一2的半径大于大于凸台二3的半径,凸台一2和盖壁12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密封圈5的安装腔,凸台二3的底端压制有防水透气膜31。

参照图4所示,盖顶11开设有通孔一111,通孔一111处于凸台二3中的任意区域内。盖顶11于通孔一111和防水透气膜31之间设置有防护件6,该防护件6包括用于完全覆盖通孔一111的覆盖部61和实现覆盖部61和盖顶11之间的连接部62,连接部62为由盖顶11向下延伸的若干连接杆,若干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盖顶11、另一端连接于覆盖部61。

防水透气膜31可以采用TPU制成。防水透气膜31还可以采用SUPER-TEX,SUPER-TEX是由德国GUFC公司购得。

参照图2和图5所示,盖壁12的外壁设置有六对纵向加强筋122和六个横向加强筋123,每对纵向加强筋122的底端连接有一个横向加强筋123,横向加强筋123连接有防盗机构7,该防盗机构7

能够防止假冒伪劣产品,保证容器内容物的质量不被恶意破坏。防盗机构7包括可破裂连接部71和呈筒状设置的防盗圈72,可破裂连接部71设置为容易被拉断的带状物,可破裂连接部71一端与横向加强筋123相连接、另一端连接于防盗圈72的上端;而防盗圈72的内壁设置有止转凸起721,容器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颠簸摇晃使得容器和盖子之间连接松动导致漏液,而止转凸起721具有止转的功能,防止盖子向旋开的方向转动,从而保证了容器和盖子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密闭性。

实施例二:盖子,参照图6所示,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盖顶11还向下延伸有闭合的凸台三4,凸台一2、凸台二3和凸台三4为同圆心圆形设置,凸台三4的高度大于凸台二3的高度,凸台三4的底部沿其内壁设置有让位槽41,让位槽41的上端和凸台三4的底端处于同一平面。让位槽41中盖合有一个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次盖体8,该次盖体8的上部抵设于凸台二3和让位槽41的上端。

参照图6和7所示,该次盖体8开设有与通孔一111相对设置的通孔二84,为简化制作工艺,通孔一111设置于顶盖的圆心处,通孔二84设置于次盖体8的圆心处,通孔二84也是容器内外气体的流通通道。

次盖体8的设置有抵设于凸台三4的外缘86,外缘86设置是为了能够方便次盖体8的安装和拆卸。次盖体8的底部设置有凹槽一81,次盖体8的顶部于凹槽一8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二82,凹槽二82和凹槽一81之间形成有槽壁83,槽壁83覆盖凸台二3,通孔二84位于凹槽一81中,凹槽二82开设有通孔三85,通孔三85能够平衡凹槽二82和容器内气压,使得容器内的气压保持平衡。

相较于实施例一而言,实施例二中的次盖体8抵设于防水透气膜31和凸台二3的压制处,次盖体8能够增强防水透气膜31和凸台二3之间的连接强度,该次盖体8能够防止由于在容器内外的压强差过大时防水透气膜31受压力作用而脱离凸台二3的情况发生。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