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机送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830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胶印机送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胶印机送纸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中国印刷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了印刷设备以及器材工业的快速发展。在传统的印刷领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基本实现了“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联动”。胶印目前是报纸、书刊甚至印刷企业中最主要的印刷方式。

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号为200720108583.5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胶印机送纸装置,包括送纸电机、传动链、传动轮和叠纸台以及接触开关电路,还包括主、副传动链和主、副传动轮与主、副叠纸台,主叠纸台由主叠纸框架和搁在主叠纸架上的主叠纸板组成,副叠纸台由副叠纸架和搁在副叠纸架上的移纸棒组成,主副叠纸框架独自运动,交替移位。

现有技术中,在上纸过程中,由于主叠纸板不可以进行移动,需要工人将胶印所需的纸搬运到叠纸板上才可以继续印刷,不方便的同时还浪费了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纸方便、节省人力的胶印机送纸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胶印机送纸装置,包括架体、置纸台、控制器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链条与传动轮,所述架体上设置有滑道,所述链条包括主传动链与副传动链,所述传动轮包括主传动轮与副传动轮,所述置纸台包括主置纸台与副置纸台,主置纸台与副置纸台与链条固定连接且沿滑道上下运动,所述主置纸台包括升降台、置纸板与搭在置纸板上的撑纸条,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末端设置有限位片,所述置纸板下方固定连接有滑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胶印纸放置到置纸板上,置纸板通过滑动装置经滑轨滑动到升降台上,上纸方便,不需要工人将纸手动搬运到主置纸台上,节省人力;滑轨末端设置有限位片,限位片可以限制滑动轮移动,防止在置纸台在上升过程中,发生纸张移位,胶印失败的情况。

较佳的,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支架上还铰接有限制滑轮转动的制动卡片。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置纸板下方设置滑轮,可以使不能移动的置纸板从升降台上脱离出来,进行移动装纸,工人不需要将胶印纸从远处搬运到置纸板上,节省了人力,上纸更方便;在滑动轮上设置了一个铰接制动卡片,在置纸板滑动到升降台上之后,转动制动卡片,滑轮不可以发生转动,保证在胶印过程中滑动不能移动,保证了胶印的安全胶印的质量。

较佳的,所述主置纸台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在主链条末端且主置纸台位于副置纸台内部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主置纸台通过主链条链动,在副置纸台内部运动,二者互不干涉,独立运动,实现了交替撑纸的目的。

较佳的,所述副置纸台包括两根支撑杆,支撑杆为空心的长方体,支撑杆上设置有在支撑杆内部来回伸缩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两端形成有钩在滑道上的弯钩。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副置纸台由支撑杆组成,在需要增加胶印纸时,架上支撑杆组成副置纸台,支撑杆内部设置的伸缩杆和弯钩可以紧紧卡在滑道上由副链条链动,使副置纸台不会在上升下降过程中脱落滑道,保证了胶印过程的安全,提高了胶印质量。

较佳的,所述的置纸板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凹槽,所述撑纸条置于凹槽中且撑纸条上表面与置纸板上表面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置纸板上表面间隔设置可以放置撑纸条的凹槽,在换纸时,通过向凹槽中插入撑纸条配合副置纸台对胶印纸进行支撑,实现主置纸台与副置纸台的切换;撑纸条上表面与置纸板上表面齐平,使的撑纸条不会对纸造成挤压导致胶印纸变形,提高了胶印纸质量。

较佳的,所述的撑纸条的端部套设有固定套。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撑纸条的端部设置固定套,固定套包裹住撑纸条一端,方便工人对握紧撑纸条,实现对撑纸条的抽插。

较佳的,所述的固定套呈F形。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固定套呈F形,工人可以将手放固定套的凹形把手中,方便对于撑纸条的抽插,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较佳的,所述的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主副升降台需要通过电机驱动主副链条以及主副转动轮来实现上下的运动,同时由于主副升降台需要多次变速,所以使用变频电机不但适应频繁调速还能方便对速度稳定控制,在胶印时,置纸板不会发生波动,提高了胶印质量与胶印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滑轨与带有滑轮的置纸板结合,可以使置纸板滑下升降台在指定位置进行装纸,不需要人工搬运纸张,方便上纸,节省了人力;

2、组成副置纸台的支撑杆内部设有端部为弯钩的伸缩杆,利用弯钩钩紧滑道,使副置纸台稳固,保证了胶印过程的安全、稳定,提高了胶印质量;

3、利用变频电机,可以方便频繁的对主副置纸台的速度进行调节,保证其稳定性,有利于提高胶印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胶印机送纸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胶印机送纸装置主、副置纸台切换示意图;

图3是胶印机送纸装置侧视图;

图4是胶印机送纸装置滑道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架体;2、驱动装置;21、变频电机;22、链条;23、传动轮;3、主置纸台;31、升降台;32、置纸板;321、凹槽;4、副置纸台;41支撑杆;42、伸缩杆;421、弯钩;5、滑动装置;51、支架;52、滑轮;521、制动卡片;6、第一滑轨;61、限位片;62、第二滑轨;7、滑道;71、升降块;8、胶印装置; 9、撑纸条;91、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胶印机送纸装置,包括架体1,架体1中部设置有主置纸台3与副置纸台4。

主置纸台3包括一块方形升降台31,升降台31上设置有第一滑轨6,第一滑轨6的末端设置有一块垂直于升降台31的限位片61(如图3所示);第一滑轨6上设置有方形置纸板32,方形置纸板32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平行于第一滑轨6的长方形凹槽321。

如图1所示,置纸板32的下方设置有滑动装置5,滑动装置5包括固定连接在置纸板32下表面的支架51,支架51上开有放置滑轮52的凹槽以及开有穿插固定轴的固定孔,一根固定轴穿过固定孔与滑轮52,滑轮52与固定轴转动连接,固定轴端部穿过固定孔与支架51螺纹连接,支架51上铰接有一个制动卡片521。

升降台31的四角由主传动链固定连接,主传动链与通过变频电机21驱动的主传动轮连接。

结合图2和图4看,架体1四边设置有四道竖直的滑道7,滑道7内设置有升降块71,升降块71与副传动链固定连接,副传动链与通过变频电机21驱动的副传动轮连接。

结合图2与图4看,架体1上与滑轨6垂直方向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支撑杆41,两个支撑杆41组成副置纸台,支撑杆41内部设置有伸缩杆42,伸缩杆42的端部为弯钩421。

返回图1看,副置纸台4上间隔设置有长方形撑纸条9,撑纸条9可以嵌于置纸板32上的长方形凹槽321中,撑纸条9上套有固定套91,固定套91呈F形。

架体1前方地面设置有与升降台31连接的第二滑轨62。

胶印纸放在置纸板32上,置纸板32下方的滑轮52沿地面上的第二滑轨62向升降台31方向滑动,置纸板32滑上升降台31,位于前方的滑轮52在第一滑轨6上的限位片61处停止,工人用手掰动位于滑轮52上的制动卡片521(如图3所示),使滑轮52被卡住不能向外滑动。

控制主传动结构的变频电机21启动,主传动轮带动主传动链,使升降台31保持一定速度向上运动,到达胶印机上方的胶印装置(胶印装置在图中未详细画出)进行胶印。

当纸张快要传送完毕时,工人向置纸板32上的凹槽321中插入撑纸条9,使得撑纸条9抵在纸张下方。

抽出支撑杆41上的伸缩杆42,将伸缩杆42两端的弯钩421钩在滑道7内的升降块71(如图4所示)上,控制副传动结构的变频电机21启动,副传动轮带动副传动链,使两根支撑杆41保持一定速度向上运动,支撑杆41抵在撑纸条9上,代替置纸板32,继续让剩余的纸张进行胶印。

此时,升降台31向下运动,到达地面时,工人掰动制动卡片521,使滑轮52保持自由状态,置纸板32从第一滑轨6滑到第二滑轨62上并到指定上纸位置进行上纸,上纸完毕后沿原方向返回到升降台31上,工人将滑轮52处的制动卡片521掰下,卡住滑轮52。

这时,置于撑纸条9上的纸张传送完毕,取下撑纸条9,升降台31运动到传送位置后,置纸板32上的纸张继续进行送纸,主置纸台3与副置纸台4的交替运动,完成胶印机不停机送纸过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