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即用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9734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即食即用瓶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饮料瓶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即食即用瓶盖。



背景技术:

现在市售的饮料基本上都是把一些营养物质溶于水溶液,为了延长其保质期,往往添加防腐剂等物质。而有些如维他命族氨基酸类营养物往往在水溶液中不稳定,且瓶子往往是透明透光,容易降解,起不到营养作用。有些果汁,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等物质,但需要冷链的物流系统来保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实现将液态或者固态的营养物质与水暂时隔离,饮用时再将两者结合的即食即用瓶盖。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以上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提供一种即食即用瓶盖,用以通过螺纹连接于瓶体的瓶口上并对所述瓶口形成遮盖和/或密封,包括主体瓶盖、覆盖层、环形封口圈、切刀装置、控制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即食即用瓶盖的一种改进:主体瓶盖中设置有物料腔;覆盖层适配所述主体瓶盖形状的设置于所述主体瓶盖内预定位置,并封闭所述物料腔;环形封口圈设置于所述瓶口上,并通过同步结构与所述主体瓶盖连接,使所述环形封口圈于所述主体瓶盖转动时与所述主体瓶盖同步转动;切刀装置设置于所述环形封口圈上,所述切刀装置包括切刀,所述切刀可控制的于起始工位及工作工位之间切换,所述切刀处于所述工作工位时抬起,并伸入所述主体瓶盖连接于所述瓶口时所述覆盖层所处位置;控制结构连接于所述环形封口圈与所述切刀装置之间,使所述环形封口圈转动时控制所述切刀于所述起始工位及所述工作工位之间切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即食即用瓶盖的进一步改进:同步结构包括周向均布于所述主体瓶盖内壁上的复数个凹陷、周向均布于所述环形封口圈外壁上的复数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位置于所述凹陷对应,且所述第一凸起嵌设于对应的所述凹陷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即食即用瓶盖的进一步改进:切刀装置还包括固定环、固定环内壁上的凸缘、刀架以及压刀杆;固定环用以将所述切刀装置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环形封口圈的外壁上;周向环设于所述固定环内壁上的凸缘;刀架设置于所述固定环内壁;压刀杆与所述切刀一体成型且与所述切刀成预设角度,并配合所述控制结构控制所述切刀于所述起始工位及所述工作工位之间切换;所述切刀通过折叠凹槽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刀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即食即用瓶盖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结构包括环形封口圈的外壁上的复数个第二凸起、第二凸起以及复数凹陷;周向均布于所述环形封口圈的外壁上的复数个第二凸起用以配合所述凸缘防止所述固定环脱出;第二凸起设置于所述环形封口圈的内壁上,用以配合所述压刀杆使所述切刀处于所述工作工位;复位凹陷设置于所述环形封口圈的内壁上并靠近所述第二凸起,用以配合所述压刀杆使所述切刀处于所述起始工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即食即用瓶盖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环内壁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切刀背向所述主体瓶盖松开方向的一侧,所述限位凸起用以配合所述第二凸起使所述固定环随所述环形封口圈同步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即食即用瓶盖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切刀的水平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凸起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即食即用瓶盖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环外壁周向均布有止逆齿,用以防止所述固定环于受到小于预定值的外力时随所述主体瓶盖松开同步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即食即用瓶盖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覆盖层为铝箔或者塑料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即食即用瓶盖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设角度为9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即食即用瓶盖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物料腔中装有饮料的辅料。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应包括环形密封圈、主体瓶盖保险环以及密封毛边。环形密封圈是环状结构。一般由硅胶或者聚四氟乙烯等食品包装可以使用的材质组成,用以防止液体泄漏。主体瓶盖保险环用以证明水瓶是原装的。密封毛边在瓶口压紧时起到密封作用。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即食即用瓶盖,实际使用时,平时液态或者固态的营养物质被放置于盖体上部的主体瓶盖物料腔;当需要饮用时,旋转打开瓶盖时,带动铝箔切刀装置的切刀切开铝箔,使得液态或者固态的营养物质能通过瓶口与瓶体内的水相混合,从而配制出饮料。因此使用本发明实用新型的即食即用瓶盖,可以防止饮料中的营养成分在储藏过程中发生氧化变质,从而延长饮料的保质期。因为所灌装的饮料无需使用防腐剂等添加剂,所以能避免给人体带来危害,还能保持饮料原有的好风味,赋予了该饮料的天然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即食即用瓶盖整体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即食即用瓶盖主体瓶盖剖面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即食即用瓶盖主体瓶盖方框部分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即食即用瓶盖环形密封环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即食即用瓶盖环形封口圈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即食即用瓶盖环形封口圈上半部分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即食即用瓶盖环形封口圈下半部分剖视图;

图9-10是本实用新型即食即用瓶盖环形封口圈下半部分的方框部分平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即食即用瓶盖切刀装置剖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即食即用瓶盖切刀装置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即食即用瓶盖切刀起始位置平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即食即用瓶盖切刀在切割覆盖层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到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即食即用瓶盖,包括主体瓶盖1、覆盖层2、环形封口圈4、切刀装置5以及控制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体瓶盖1主要由瓶盖物料腔8、主体瓶盖保险环6、螺纹结构9和覆盖层2组成。主体瓶盖1由避光、低透氧、不透水和食品包装可以使用的材料制造,保证营养物质保持稳定。主体瓶盖物料腔8用来充填液态或者固态的营养物质,用覆盖层2封口,保证营养物质无泄漏。覆盖层2用来阻隔物料腔8内营养物质和瓶内的水和空气接触,确保营养物质稳定。为了更好的保证营养物质稳定延长保质期,主体瓶盖物料腔8在充填营养物质的同时,可以充氮或者抽真空保护,再用覆盖层2覆盖。螺纹9与瓶口7螺旋密封。主体瓶盖保险环6是用以证明水瓶是原装的。周向均布于所述主体瓶盖内壁上的复数个凹陷10是用来镶嵌咬合固定环形封口圈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环形密封圈3是环状结构。一般由硅胶或者聚四氟乙烯等食品包装可以使用的材质组成,用来防止水泄露。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环形封口圈4是一个环状结构。密封毛边11在瓶口7压紧时起到密封作用。第一凸起12与图4中凹陷10配套匹配,相互镶嵌,确保环形封口圈固定在主体瓶盖1上,并随主体瓶盖一起转动。内圈壁16有第二凸起13,这个第二凸起13用来套住切刀装置5,防止其脱离。内圈壁16不是同等高度,其中有一段凹陷和凸起且二者紧挨,这一段位置在图11所示。内陷是压刀杆17起始工位。凸起是压刀凸起14,通过这个工位是压力杆受阻,使切刀18 90度变向,同时这个工位的高度是内圈壁16的最高处,可以和切刀装置5中旋转限位凸起22相碰而限制铝箔切刀装置5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切刀装置5是一个环状整体结构。材质为食品包装可以使用的塑料材质,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它的周向环设于所述固定环内壁上的凸缘19部分的内径比之第二凸起13外径稍小,装配时靠外力挤压套在密封封口圈4的内圈壁16外面,外力消失时,切刀装置5不会掉落。环壁21的内径要稍大于第二凸起B 13外径,确保切刀装置可以转动。止逆齿20位置和结构,止逆齿有若干个,有足够阻力确保其单向转动。止逆齿的方向是单一的,与旋盖拧紧方向一致,与开盖方向相反。确保在开盖时,锁住切刀装置5不被主体瓶盖1带动。压刀杆17是柱形。装配瓶盖时,确保压刀杆17在图11所示的压刀杆起始工位14内。压刀杆17与切刀18不在一个水平线,有60度差异。切刀18的是一个扁平楔形刀形装置,刀刃薄且呈圆弧状,刀背厚呈直线状,有足够的强度可以切开覆盖层2。切刀18是与环壁21是平行的。切刀的长度足够,在90度变向时能够切破覆盖层2。在装配时,切刀18是水平的,圆弧形刀刃向下。切刀18圆弧状刀刃切割覆盖层2。压刀杆17和切刀18与类似三角形刀架24,有一道折叠凹槽23,刀架24与环壁21是垂直。当切刀杆17碰到压刀凸起15,压刀18能够沿着折叠凹槽23 90度变向,可以切割开覆盖层2。刀架24有合适的宽度,保证切刀18能够切破圆形铝箔2且保证切口够大,从而使营养物质容易快速和完全掉落,尤其是固态类的。在环壁21上还有一个旋转限位凸起22,在切刀18前面,与切刀18水平距离是一个压刀凸起15的宽度,在旋盖时,旋转限位凸起22碰到压刀杆起始工位14,切刀22停止切割,确保覆盖层2不会全部切下来。覆盖层2保留的宽度稍大于压刀凸起15的宽度。

具体使用给出如下:

1.装配时,首先装填液态或者固态的营养物质进入主体瓶盖物料腔8内。通过压力和加热将尺寸合适的覆盖层2封合在主瓶盖物料腔8腔口。放置环形密封圈3先将环形密封圈4和切刀装置5装配按要求装配完成,即切刀装置5中压刀杆17一定落在环形密封圈4的压刀杆起始工位14中。装配好的切刀装置5时可以与主体瓶盖一起同步旋紧方向转动。再将装配好的环形密封圈4和切刀装置5组合。同过环形密封圈上的第一凸起13与主体瓶盖1上的凹陷10互相镶嵌咬紧配合固定在主体瓶盖1上。主体瓶盖1装配完成。

2.将瓶盖系统旋转在合适的瓶口之上。

3.瓶盖在旋开时,首先主体瓶盖保险环6脱离。因环形封口圈4与主体瓶盖镶嵌咬合固定,所以随之同向转动。环形封口圈4上压刀凸起15碰动铝箔切刀装置5上的切刀杆17,因切刀装置上5上的止逆齿20的作用,铝箔切刀装置5不随之运动,切刀杆17受阻,切刀18沿着折叠凹槽23折叠变向90度,从而切开覆盖层2。随着主体瓶盖1的转动,覆盖层2的开口加大,营养物质随之掉落在瓶中的水中,快速分散溶解或混合悬浮成液体饮料。当旋转限位凸起22碰上压刀凸起15,带动铝箔切刀装置5,从而确保覆盖层2不被完全切割下来掉入瓶中,切刀装置5与主体瓶盖1一起转动离开瓶口,打开瓶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做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