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脱双吊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2314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脱双吊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防脱双吊钩。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吊钩吊具的发展运用越来越广泛,吊钩按照形状分为单钩和双钩,按照制造方法分为锻造吊钩与垫片式吊钩。

单钩制造简单、使用方便、但受力情况不太好,大都用于起重80千克以下的工作场合,起重量大时会选择采用受力对称的双钩。

随着机械化的发展,一般性的吊钩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生活中与工作中各种形状的物件吊装需求,在满足我们吊装需求的同时安全是我们考虑的第一要素,防脱装置是我们现代吊钩必不可少的装置。

目前我国吊钩上安装的防脱装置,太过单一,防脱系数较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双吊钩上的统一性防脱装置更加少,对于受力与吊装性、运用数量上都较好于单吊钩的双吊钩,更加应该注意其防脱性与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止脱钩的一种新型防脱双吊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防脱双吊钩,包括有钩体,所述钩体顶部设置有转动卡槽,所述钩体下端两侧对称设置有钩槽,所述钩槽的顶端面为倾斜面,所述钩体中部前后两面设置有螺纹槽,所述钩体中部设置有防脱壳,所述防脱壳中部通过螺钉与螺纹槽可拆卸连接,所述防脱壳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上下通透的柱孔,所述防脱壳两端前后侧面上设置有与柱孔相通的滑杆孔,所述滑杆孔下端设置有卡槽孔,所述柱孔内穿插有防脱柱,所述防脱柱上端设置有滑杆插孔,所述滑杆插孔内穿插设置有滑杆,滑杆下方所述防脱柱上穿插设置有弹簧,所述防脱柱的下端端面倾斜,且与钩槽端面相吻合。

所述滑杆插孔内设置有螺纹,所述滑杆中间设置有螺纹,且与滑杆插孔内部螺纹相匹配。

所述滑杆中间螺纹凸出滑杆表面1mm。

所述防脱壳与钩体穿插连接。

所述钩体与钩槽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在现社会中双吊钩的运用远超于单吊钩,而本装置的防脱柱通过滑杆落下与钩槽端部吻合后滑杆可卡入卡槽内,防止吊装物脱落,而且本装置实用性较强,操作简单,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连接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视结构连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钩体与钩槽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脱柱与滑杆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中,1、钩体 2、转动卡槽 3、钩槽 5、防脱壳 7、滑杆孔 8、卡槽孔 9、防脱柱 11、滑杆 12、弹簧。

图2中,1、钩体 2、转动卡槽 3、钩槽 9、防脱柱 11、滑杆。

图3中,1、钩体 5、防脱壳 6、柱孔 9、防脱柱 11、滑杆。

图4中,1、钩体 2、转动卡槽 3、钩槽 4、螺纹槽。

图5中,9、防脱柱 10、滑杆插孔 11、滑杆 13、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防脱双吊钩,包括有钩体1,所述钩体1顶部设置有转动卡槽2,所述钩体1下端两侧对称设置有钩槽3,所述钩槽3的顶端面为倾斜面,所述钩体1中部前后两面设置有螺纹槽4,所述钩体1中部设置有防脱壳5,所述防脱壳5中部通过螺钉与螺纹槽4可拆卸连接,所述防脱壳5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上下通透的柱孔6,所述防脱壳5两端前后侧面上设置有与柱孔6相通的滑杆孔7,所述滑杆孔7下端设置有卡槽孔8,所述柱孔6内穿插有防脱柱9,所述防脱柱9上端设置有滑杆插孔10,所述滑杆插孔10内穿插设置有滑杆11,滑杆11下方所述防脱柱9上穿插设置有弹簧12,所述防脱柱9的下端端面倾斜,且与钩槽3端面相吻合。

所述滑杆插孔10内设置有螺纹13,所述滑杆11中间设置有螺纹13,且与滑杆插孔10内部螺纹13相匹配。

所述滑杆11中间螺纹13凸出滑杆表面1mm。

所述防脱壳5与钩体1穿插连接。

所述钩体1与钩槽3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在不使用的情况下防脱柱与钩槽端面是分开的,使用时只需把需要吊装的物件悬挂于钩槽内,使滑杆下滑并卡合与卡槽内,务必确保卡合完全,滑杆卡合完全后可以吊装,在本实用新型在吊装物件时,其下方不允许逗留任何人员,以确保人身安全。

本装置使用完毕后可放置于干燥湿气少的地方或在吊梁表面涂油,定期保养,保证其不会生锈,留下安全隐患,影响下次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