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动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951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电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部分(1)、端部翻转小平台部分(2)、机架系统(3)、驱动升降系统(4)、滑架小车部分(5)、电控系统(6)和断绳防坠装置(7);

所述的工作平台部分(1)为线性框架式刚性结构,通过偶数个直立设置的该机架系统(3)与地面水平架空设置;该工作平台部分(1)的一端或左端的端头处连接有该端部翻转小平台部分(2);

所述的机架系统(3)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的驱动升降系统(4)安装在该机架系统(3)上,通过设置连接在该驱动升降系统(4)内的该滑架小车部分(5)与该工作平台部分(1)紧固连接固定;

所述的断绳防坠装置(7)固定在该滑架小车部分(5)上;

所述的电控系统(6)分别与该工作平台部分(1)、端部翻转小平台部分(2)、机架系统(3)、驱动升降系统(4)、滑架小车部分(5)和断绳防坠装置(7)电性连接;

形成由电控系统(6)控制分别设置在偶数个机架系统(3)上的该驱动升降系统(4)同步操作使该工作平台部分(1)水平上升或下降移动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工作平台部分(1)进一步包括桁架骨架(101)、防滑走台花纹板(102)、后侧栏杆(103)、侧面栏杆(104)、安全挂链装置(105)和通道门(106);

所述的桁架骨架(101)作为支撑台面水平设置,该支撑台面上面铺设该防滑走台花纹板(102);该支撑台面后侧直立设置呈平面框架结构的该后侧栏杆(103);该支撑台面的左端设置有呈平面框架结构的侧面栏杆(104)或安全挂链装置(105);该支撑台面的右端设置有呈平面框架结构的侧面栏杆(104)或安全挂链装置(105);该支撑台面后侧的后侧栏杆(103)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可用于出入的通道门(10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台面左右两端至少一端设置有安全挂链装置(105);该支撑台面左右两端至少一端设置有侧面栏杆(1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该端部翻转小平台部分(2)进一步包括翻转小平台(201),连接轴(202)和气缸(203);

所述的翻转小平台(201)主体为平面刚性矩形框架结构,该矩形框架结构矩形短边一侧通过该连接轴(202)与该工作平台部分(1)固定连接,该矩形框架结构矩形短边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翻转小平台(201)的侧体,该侧体为平面刚性框架结构且与主体相互成直角连接设置;

所述的气缸(203)分别连接该翻转小平台(201)主体矩形框架结构矩形长边一侧的底面和该工作平台部分(1)左端的端头;

形成通过该气缸(203)的往复运动实现该翻转小平台(201)主体沿该连接轴(202)为圆心做圆周运动进而实现该端部翻转小平台(2)在该工作平台部分(1)上沿该连接轴(202)翻转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该机架系统(3)进一步包括地脚螺栓(301),立柱(302),滚筒轴套(303),钢丝绳固定楔形套(304),钢丝绳楔形块(305)和减速器支座(306);

该驱动升降系统(4)进一步包括电机(401),减速器(402),驱动轴(403),卷筒(404),轴承座(405),钢丝绳(406),动滑轮(407),动滑轮支座(408),钢丝绳压板(409),压板螺钉(410)和平键(411);

该断绳防坠装置(7)进一步包括滑轮轴(701),U型连板(702),弹簧(703),销块(704),销轴(705)和齿条(706);

该立柱(302)为由两个直立的截面为工字型的结构钢相对平行设置而成,其底端紧固连接有法兰盘,其顶端设置有盖板;该法兰盘通过复数个地脚螺栓(301)紧固固定在地面基础上;组成该立柱(302)的一侧工字型结构钢的外侧紧固连接有成直角状的减速器支座(306),相对内侧在全长范围内设置有齿条(706),同时相对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该钢丝绳固定楔形套(304)并与该钢丝绳楔形块(305)配合使用固定钢丝绳(406);

与电机(401)机械传动连接的减速器(402)固定在该减速器支座(306)上;该驱动轴(403)穿过通过两个轴承座(405)固定在该立柱(302)顶端内侧的卷筒(404)后通过设置在该立柱(302)上的该滚筒轴套(303)支撑固定在该立柱(302)的顶端;该驱动轴(403)与卷筒(404)以平键(411)连接;该卷筒(404)外观为柱状结构,水平设置且外环表面设置有绳槽;该钢丝绳(406)通过钢丝绳压板(409)、压板螺钉(410)将绳头固定在该滚筒(404)的一端并使它在该滚筒(404)表面绳槽内缠绕;

所述的滑架小车部分(5)位于组成该立柱(302)的两个直立平行设置的工字型结构钢的内槽之间;

所述的动滑轮支座(408)机械固定连接在该滑架小车部分(5)上;该动滑轮(407)通过该滑轮轴(701)机械固定连接在该动滑轮支座(408)上;该钢丝绳(406)缠绕在该动滑轮(407)上;

形成通过该电机(401)带动该减速器(402)输出转速而带动该驱动轴(403)转动,进而带动该卷筒(404)转动,通过在卷筒(404)上缠绕的该钢丝绳(406),从而通过该动滑轮(407)带动该滑架小车部分(5)的起升或下降的结构;

所述的销块(704)为平板结构,该平板结构上凸设置有呈三角形位置设置的第一凸部,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该第一凸部,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位于同一平面;该第一凸部位于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之间;

所述的U型连板(702)的U型开口处机械连接该滑轮轴(701)的两端,U型封闭端机械连接该弹簧(703)的上端和该销块(704)的第三凸部;该弹簧(703)的下端与小车架(501)固定;该滑轮轴(701)穿过该动滑轮(407)的中心孔并机械固定连接在该动滑轮支座(408)上;该销块(704)的第一凸部固定在该小车架(501)上;该动滑轮支座(408)上的通孔设置为可使该滑轮轴(701)上下移动的长孔;该销轴(705)固定在该销块(704)的第二凸部上;

形成正常运行时,该钢丝绳(406)通过该动滑轮(407),该滑轮轴(701),该U型连板(702)拉动该弹簧(703)使该弹簧(703)被拉伸;同时该U型连板(702)拉动该销块(704)的第三凸部,使该销块(704)处于缩回状态以达到该滑架小车部分(5)可以正常上下滑动;当该钢丝绳(406)突然断裂时,在断裂瞬间该动滑轮(407)由于失去钢丝绳的拉力,此时该弹簧(703)向下拉动该滑轮轴(701),该U型连板(702)及该销块(704)第三凸部,使该销块(704)第二凸部旋转伸出,使该滑架小车部分(5)向下滑落至下方第一个齿槽时,固定在该销块(704)第二凸部的该销轴(705)将卡在该齿条(706)的齿槽内,以阻止该滑架小车部分(5)继续下落的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电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该滑架小车部分(5)进一步包括小车架(501),用来支撑该工作平台部分(1)的支撑拖杆(502),复数个车轮(503),轴承(504)和车轮轴(505);

所述的小车架(501)为立体矩形的框架式结构;该小车架(501)的正面连接固定有一对该支撑拖杆(502),该支撑拖杆(502)为柱形结构,相互平行设置在该小车架(501)的正面;该小车架(501)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且均匀分布的四个该车轮(503);该车轮(503)通过该轴承(504)和该车轮轴(505)固定在小车架(501)的侧面上;8个该车轮(503)分别与该机架系统(3)上所述立柱(302)的两个直立的截面为工字型的结构钢的内槽面滚动配合;

形成该滑架小车部分(5)整体在该立柱(302)形成的槽型轨道中移动的结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电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该电控系统(6)进一步包括固定在地面便于操作的电控箱(601),主操作按钮盒(602),次操作按钮盒(603),超载限制器(604),第一上限位开关(605),第二上限位开关(606),第一下限位开关(607),第二下限位开关(608),高度传感器(609),PLC系统(610)和变频器(611);

所述的主操作按钮盒(602)设置在该电控箱(601)上;所述的次操作按钮盒(603)设置在该工作平台部分(1)的后侧栏杆(103)上;

所述的PLC系统(610)和变频器(611)设置在该电控箱(601)上;

所述的超载限制器(604),第一上限位开关(605),第二上限位开关(606),第一下限位开关(607),第二下限位开关(608)分别与该电控箱(601)电性连接;

所述的超载限制器(604)卡在该驱动升降系统(4)上所述钢丝绳(406)的固定端上侧;该第一上限位开关(605)固定在该机架系统(3)上所述立柱(302)的左侧工字型结构钢的上内侧,该第二上限位开关(606)固定在该机架系统(3)上所述立柱(302)的右侧工字型结构钢的上内侧;该第一下限位开关(607)固定在该机架系统(3)上所述立柱(302)的左侧工字型结构钢的下内侧,该第二下限位开关(608)固定在该机架系统(3)上所述立柱(302)的右侧工字型结构钢的下内侧;

所述的高度传感器(609)设置在该驱动升降系统(4)上的所述卷筒(404)上;该高度传感器(609)与该PLC系统(610)和该变频器(611)电性连接配合形成闭环回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电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限位开关(605)与该第二上限位开关(606)位于不同的水平线上;该第一下限位开关(607)与该第二下限位开关(608)位于不同的水平线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