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油管挂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6338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油管挂放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橡胶油管挂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液压综合实验装置上都设计有存放橡胶油管的格子,但是存放空间狭小而且只能盘放。这种装置造成了油管内残油不易完全流出,并且会使其它橡胶油管浸上油液,造成二次污染,管接头极易露出柜外污染地面及产生油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油管挂放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橡胶油管不会被残油互相浸染造成二次污染,并避免油管存放操作时污染地面及油损的现象发生,结构简单实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橡胶油管挂放装置,它包括油管卡接件、支撑杆和接油箱,油管卡接件通过支撑杆架设在接油箱正上方一定距离处,所述的油管卡接件上设置有悬挂所述橡胶油管端部的卡槽,所述接油箱由漏油板、底座框架和接油斗组成,其中,支撑杆固定在漏油板上,漏油板上设置有多排开孔,漏油板固定在底座框架内的上部,接油斗可插装地安装在底座框架的内部,且接油斗位于漏油板上的开孔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油管卡接件为一槽形结构,所述卡槽一侧开口且成排状设置在所述槽形结构两侧的槽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油管卡接件相对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便于油管卡接件上油流向漏油板。

进一步地,漏油板在底座框架内的高度位于底座框架的侧壁边缘下方一定距离处。

进一步地,漏油板上的开孔的区域尺寸小于接油斗的开口尺寸,且所述开孔的孔径为Φ6mm。

进一步地,还包括万向轮和把手,所述万向轮固定在底座框架底部的四角处,所述把手固定在接油斗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接油斗数量为至少1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杆与漏油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橡胶软管竖挂,使油管内的残油可以充分流出,并不会浸到其它油管上造成再次污染;另外本实用新型漏油板比底座框架的侧壁边缘低一些,并且漏油板的平面面积比油管卡接件的平面投影面积大一些,以及漏油孔位置的选取可以保证下漏的油液全部滴入接油斗中,避免了油管存放操作时污染地面及油损的现象发生;本实用新型的抽屉式接油斗还方便收集残油,不仅减少了油损,还避免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橡胶油管挂放装置,它包括油管卡接件1、支撑杆2和接油箱,油管卡接件1通过支撑杆2架设在接油箱正上方一定距离处,所述的油管卡接件1上设置有悬挂所述橡胶油管端部的卡槽3,所述接油箱由漏油板4、底座框架5和接油斗6组成,其中,支撑杆2固定在漏油板4上,漏油板4上设置有多排开孔7,漏油板4固定在底座框架5内的上部,接油斗6可插装地安装在底座框架5的内部,且接油斗6位于漏油板4上的开孔7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油管卡接件1为一槽形结构,所述卡槽3一侧开口且成排状设置在所述槽形结构两侧的槽板8上。所述油管卡接件1相对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便于油管卡接件1上油流向漏油板4。漏油板4在底座框架5内的高度位于底座框架5的侧壁边缘下方一定距离处。漏油板4上的开孔7的区域尺寸小于接油斗6的开口尺寸,且所述开孔7的孔径为直径为6mm。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万向轮9和把手10,所述万向轮9固定在底座框架5底部的四角处,所述把手10固定在接油斗6的侧面。所述的接油斗6数量为2个。所述的支撑杆2与漏油板4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