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平台的防坠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8574阅读:1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平台的防坠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平台,尤其涉及到一种升降平台的防坠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升降平台是一种多功能起重装卸机械设备,其以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以及提升速度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正逐步代替以电动机为动力的传统升降平台。现有的液压升降平台一般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用于承载设备的固定平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提升固定平台的液压提升机构,为了防止在提升过程中放置在固定平台上的设备掉落,在固定平台上的两侧设置有围栏,围栏与固定平台之间通过支撑板固定。

为了防止液压升降平台中的固定平台在升降过程中突然坠落威胁设备及人员的安全,一般在液压升降平台上还设置有防坠安全器、安全钳等防坠落装置,同时配合电气设备一起使用。而现有的防坠落装置结构复杂且稳定性差,一般是以下坠速度触发,有些防坠落装置还需要足够大的高度差或者下降的速度达到装置的设定值时,装置才会启动,无法体现出安全机构应有的全方位保护作用;或者是与电气系统配合使用时,当电气系统停电或者是系统故障出现问题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安全作用,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平台的防坠保护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迅速且有效防止固定平台坠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升降平台的防坠保护装置,包括机架和固定平台,所述的固定平台的两侧对称竖直设置有至少一对支撑板,所述的机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至少一组防护机构,每个所述的防护机构包括竖直固定在所述的机架上的固定齿条和固定在所述的支撑板上的安装架,所述的安装架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的固定齿条啮合的运动齿条,所述的固定齿条的齿槽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为向上倾斜的斜面,所述的安装架和所述的运动齿条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的运动齿条和所述的固定齿条分离或啮合的弹簧机构;所述的固定平台带动所述的安装架向上运动时,所述的运动齿条在所述的弹簧机构作用下与所述的固定齿条分离;所述的固定平台和所述的安装架停止运动时,所述的弹簧机构控制所述的运动齿条重新与所述的固定齿条啮合。

所述的弹簧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架上的弹簧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的弹簧安装座内的弹簧以及与所述的弹簧同轴设置的导向螺栓,所述的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的运动齿条的背面,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弹簧安装座的底部,所述的弹簧安装座额底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导向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的通孔和所述的弹簧后固定在所述的运动齿条的背面。当安装架向上运动时,运动齿条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斜向上滑出固定齿条的齿槽,并且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固定齿条分离,弹簧沿着导向螺栓的轴向方向被压缩,当安装架停止运动时,运动齿条的齿牙对准固定齿条的齿槽,弹簧复位,推动运动齿条与固定齿条啮合,采用这种方式,结构简单,可快速实现运动齿条和固定齿条的配合。

所述的弹簧安装座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架上。每个弹簧安装座内均设置有弹簧,其好处在于使运动齿条受力均匀,保证运动过程稳定。

所述的安装架与所述的运动齿条之间设置有使所述的运动齿条和所述的固定齿条保持在分离状态的锁定机构。当需要使固定平台顺利下降时,锁定机构使运动齿条和固定齿条保持在分离状态,运动齿条不与固定齿条啮合,从而实现固定平台可以顺利下降。

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拨动杆,所述的拨动杆上垂直设置有限位杆,所述的安装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限位杆相适配的条形通孔,所述的拨动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的条形通孔后螺接在所述的运动齿条的背面;所述的限位杆位于所述的条形通孔内时,所述的运动齿条与所述的固定齿条啮合;所述的限位杆移出所述的条形通孔,转动所述的拨动杆时,所述的限位杆抵接在所述的安装架上,此时所述的运动齿条与所述的固定齿条分离。拉动拨动杆,使限位杆移出条形通孔,运动齿条和固定齿条分离,然后转动拨动杆,使限位杆也跟着转动,限位杆与条形通孔相错开,抵接在安装架上,此时,运动齿条完全处于凹槽内,没有外力的作用下,运动齿条始终与固定齿条分离,不会自动与固定齿条啮合。

所述的拨动杆的另一端垂直设置有拉杆,所述的拉杆位于所述的安装架的外侧。其好处在于方便拉出拨动杆。

所述的固定齿条的齿槽的上端面与水平面呈60°斜向上设置,所述的固定齿条的齿槽的下端面与水平面呈5°斜向上设置。这种形状的齿槽一方面使固定齿条和运动齿条的啮合更可靠,不易滑落,另一方面保证在上升过程中,运动齿条运动顺畅。

所述的运动齿条与所述的凹槽上下之间各留有1mm的间隙。其主要目的是当固定平台下坠时,运动齿条根部端与安装架卡住,且起到保护作用反应时间极短,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固定平台平衡性。

所述的凹槽的一侧覆盖有侧挡板,所述的侧挡板与所述的运动齿条之间留有1mm的间隙。采用侧挡板主要为了防止运动齿条滑出,同时保证侧挡板与运动倒齿条之间存在1mm间距,具有一定的自由性。

所述的机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防护机构。其好处在于防坠效果进一步得到提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固定齿条固定在机架上,安装架安装在固定平台的支撑板上,当固定平台带动安装架向上运动时,由于弹簧机构的作用和安装架向上的作用力,运动齿条斜向上与固定齿条分离;当固定平台停止上升时,弹簧机构复位,推动运动齿条与固定齿条啮合,此时由于运动齿条是与固定齿条卡住的,能够对固定平台起到及时保护作用,防止其坠落,且在提升过程中不影响固定平台的提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纯机械机构,简单方便,防坠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运动齿条与固定齿条配合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运动齿条与固定齿条分离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结构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升降平台的防坠保护装置,包括机架1和固定平台2,固定平台2的两侧对称竖直设置有一对支撑板21,机架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组防护机构3,每个防护机构3包括竖直固定在机架1上的固定齿条31和固定在支撑板21上的安装架32,安装架32上设置有一凹槽33,凹槽33内设置有与固定齿条31啮合的运动齿条34,固定齿条31的齿槽311的上端面312和下端面313均为向上倾斜的斜面,安装架32和运动齿条34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运动齿条34和固定齿条31分离或啮合的弹簧机构4;固定平台2带动安装架32向上运动时,运动齿条34在弹簧机构4作用下与固定齿条31分离;固定平台2和安装架32停止运动时,弹簧机构4控制运动齿条34重新与固定齿条31啮合。

实施例二: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升降平台的防坠保护装置,包括机架1和固定平台2,固定平台2的两侧对称竖直设置有两对支撑板21,机架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防护机构3(即四个防护机构),每个防护机构3包括竖直固定在机架1上的固定齿条31和固定在支撑板21上的安装架32,安装架32上设置有一凹槽33,凹槽33内设置有与固定齿条31啮合的运动齿条34,固定齿条31的齿槽311的上端面312和下端面313均为向上倾斜的斜面,安装架32和运动齿条34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运动齿条34和固定齿条31分离或啮合的弹簧机构4;固定平台2带动安装架32向上运动时,运动齿条34在弹簧机构4作用下与固定齿条31分离;固定平台2和安装架32停止运动时,弹簧机构4控制运动齿条34重新与固定齿条31啮合。

本实施例中,弹簧机构4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在安装架32上的弹簧安装座41、设置在弹簧安装座41内的弹簧43以及与弹簧43同轴设置的导向螺栓42,弹簧43的一端连接在运动齿条34的背面,另一端固定在弹簧安装座41的底部,弹簧安装座41上还设置有通孔,导向螺栓42的一端穿过通孔后固定在运动齿条34的背面。

本实施例中,安装架32与运动齿条34之间设置有使运动齿条34和固定齿条31保持在分离状态的锁定机构5。锁定机构5包括拨动杆51,拨动杆51上垂直设置有限位杆52,安装架32上设置有与限位杆52相适配的条形通孔53,条形通孔53位于两个弹簧安装座41的中间,拨动杆51的一端穿过条形通孔53后螺接在运动齿条34的背面;限位杆52位于条形通孔53内时,运动齿条34与固定齿条31啮合;限位杆52移出条形通孔53,转动拨动杆51时,限位杆52抵接在安装架32上,此时运动齿条34与固定齿条31分离。

本实施例中,拨动杆51的另一端垂直设置有拉杆54,拉杆54位于安装架32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固定齿条31的齿槽311的上端面312与水平面呈60°斜向上设置,固定齿条31的齿槽311的下端面313与水平面呈5°斜向上设置。

本实施例中,运动齿条34与凹槽33上下之间各留有1mm的间隙。

本实施例中,凹槽33的一侧覆盖有侧挡板6,侧挡板6与运动齿条34之间留有1mm的间隙。

当固定平台2上升时,支撑板21带动安装架32向上运动,此时运动齿条34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斜向上滑出固定齿条31的齿槽311,并且在弹簧43的作用下与固定齿条31分离,而弹簧43沿着导向螺栓42的轴向方向被压缩,当安装架32停止运动时,运动齿条34的齿牙对准固定齿条31的齿槽311,弹簧43复位,推动运动齿条34自动与固定齿条31啮合,由于运动齿条34是与固定齿条31卡住的,一旦固定平台2发生坠落,能够对固定平台2起到及时保护作用,防止其坠落,且在提升过程中不影响固定平台2的提升。而需要使固定平台2顺利下降时,拉动拉杆54,使限位杆52移出条形通孔53,运动齿条34和固定齿条31分离,然后转动拨动杆51,使限位杆52也跟着转动,限位杆52与条形通孔53相错开,抵接在安装架32上,此时,运动齿条34完全处于凹槽33内,没有外力的作用下,运动齿条34始终与固定齿条31分离,不会自动与固定齿条31啮合,从而固定平台2顺利下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