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施工升降机上的滚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9997阅读:1380来源:国知局
用于施工升降机上的滚轮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升降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上的滚轮组件。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又叫建筑用施工电梯,也可以称为室外电梯,工地提升吊笼。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的内外装修、桥梁、烟囱等建筑的施工。由于其独特的箱体结构让施工人员乘坐起来既舒适又安全。施工升降机在工地上通常是配合塔吊使用。一般的施工升降机载重量在1-10吨,运行速度为1-60m/min。施工升降机的种类很多,按运行方式分有:无对重和有对重两种;按控制方式分为手动控制式和自动控制式。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添加变频装置和PLC控制模块,另外还可以添加楼层呼叫装置和平层装置。

施工升降机一般包括底架、基础节、标准节、地面防护围栏、吊笼、驱动小车等几个部分,安装时,先将地面平整、压实,再将底架安装在地面上,基础节有一节,其竖直安装在底架上,标准节数量较多,其竖直堆叠安装在基础节上面,标准节整体组成滑动轨道,地面防护围栏设置在底架的外围。

一台施工升降机一般配备两个吊笼,吊笼分别设置在滑动轨道的两侧,驱动小车带动吊笼上、下运动,滑动轨道上连接有齿条,驱动小车带有能与齿条啮合的主动齿轮,吊笼上与主动齿轮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靠轮,靠轮和主动齿轮之间留有供齿条穿过的间隙。驱动小车工作时带动主动齿轮旋转,进而为吊笼提供在滑动轨道上上下运动的驱动力,同时吊笼上带有至少八个的滚轮,滚轮配合能使吊笼卡接于滑动轨道并能沿滑动轨道上下滑动。

先有施工升降机常用的滚轮包括滚轮轴、轴承以及滚轮套,滚轮套在使用中要承受较大的力,受力最终被传递到滚轮轴上,长时间的受力使滚轮轴容易弯曲甚至断裂,进而使吊笼失去某部分的支撑,发生倾斜给人们带来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上的滚轮组件,它具有结构更为稳固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上的滚轮组件,包括双轮支架、连接于双轮支架两端的两个滚轮以及连接于双轮支架中部的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包括螺杆、套设于螺杆上的衬套、套设于螺杆且内径与衬套内径相同的隔套以及配合于螺杆且用于对衬套和隔套进行限位的螺母,双轮支架的中部开设有连通孔,螺杆穿设于连通孔中且衬套与连通孔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组件中设置有两个滚轮,并通过其中的双轮支架、连接底座连接于吊笼上,使用时两个滚轮同时接触滑动轨道,共同分担吊笼施加的在该处的力,滚轮轴承受的力量较小,不易发生弯曲、断裂。即使有一个滚轮轴发生断裂,另一个滚轮依然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吊笼不会因为使用支撑而发生倾斜,使用较为安全。两个滚轮的结构相比原有的单一滚轮的结构支撑面积更大,支撑更为稳固,吊笼的上下运动更为平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衬套外圈套设有尼龙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套利用自身较好的弹性形变能力,使得双轮支架与连接底座之间留有一定的调节间隙,进而使得滚轮组件与滑动轨道之间留有一定的调节间隙,相对于连接于吊笼上的所有滚轮组件来说,每个滚轮组件的受力更为均衡,滚轮轴更加不容易弯曲或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轮支架连接有环形护套,环形护套与连通孔同轴线,尼龙套与环形护套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护套相当于延长了双轮支架与连接底座的连接部分,使得双轮支架与连接底座的连接更为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轮包括偏心轴、连接于偏心轴上的两个滚轮轴承、设置在两个滚动轴承之间的套环、连接于偏心轴上用于对轴承进行限位的外卡簧以及套设于滚轮轴承外圈的滚轮套,滚轮套的外圈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圆弧形过渡区用于和滑动轨道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组件中因为制造或者滑动轨道本身的关系,两个滚轮与滑动轨道的间隙可能并不相同,这时两个滚轮的受力不同。通过设置偏心轴后,能使滚轮和滑动轨道留有一定的调节间隙,在吊笼和滑动轨道压力的作用下两个滚轮能通过偏心轴调节至两者受力相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轮还包括用于密封轴承的端盖,端盖的外圈和滚轮套的内圈配合,滚轮套的内圈卡装有内卡簧用于对端盖进行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盖能够防止灰尘、异物进入轴承滚子中,进而对轴承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端盖上还设置有加油孔,并设置有与加油孔配合的油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油盖从加油孔处能为轴承添加润滑油,进而对轴承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双轮支架的两端开设有连接孔用于和滚轮的偏心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偏心轴的端部穿入通孔并通过螺母固定,这样能够方便滚轮的拆装以及更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滚轮组件中设置有两个滚轮,并通过其中的双轮支架、连接底座连接于吊笼上,使用时两个滚轮同时接触滑动轨道,共同分担吊笼施加的在该处的力,滚轮轴承受的力量较小,不易发生弯曲、断裂。即使有一个滚轮轴发生断裂,另一个滚轮依然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吊笼不会因为使用支撑而发生倾斜,使用较为安全。两个滚轮的结构相比原有的单一滚轮的结构支撑面积更大,支撑更为稳固,吊笼的上下运动更为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施工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吊笼、支架以及齿条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常规滚轮、滚轮组件配合连接在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为了显示滚轮组件的结构所做的图3的A部的放大图;

图5是滚轮组件的爆炸图;

图6是滚轮组件的剖视图。

图中,1、施工升降机;100、底架;101、滑动轨道;102、齿条;103、吊笼;2、支架;3、常规滚轮;4、滚轮组件;40、双轮支架;400、连通孔;401、连接孔;402、环形护套;41、滚轮;410、偏心轴;411、滚轮轴承;412、套环;413、外卡簧;414、滚轮套;415、端盖;416、内卡簧;417、加油孔;418、油盖;42、连接底座;420、螺杆;421、衬套;422、尼龙套;423、隔套;42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上的滚轮组件,参照图1,施工升降机1包括底架100、竖直设置在底架100上的滑动轨道101、竖直设置在滑动轨道101上的齿条102、连接于滑动轨道101的吊笼103。

结合图2、图3,吊笼103通过支架2与滑动轨道101连接,支架2一侧连接吊笼103,另一侧连接多组常规滚轮3以及滚轮组件4,四个常规滚轮3以及两组滚轮组件4配合使得支架2能滑移连接在滑动轨道101上。

结合图4、图5、图6,滚轮组件4包括双轮支架40、连接于双轮支架40两端的两个滚轮41以及连接于双轮支架40中部的连接底座42。

双轮支架40呈长条板状,其中部设置有连通孔400,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连接孔401。在双轮支架40位于连通孔400处焊接有环形护套402,环形护套402与连通孔400同轴线。

滚轮41包括偏心轴410、连接于偏心轴410上的两个滚轮轴承411、套设于偏心轴410且位于两个滚轮轴承411之间的套环412、卡接于偏心轴410上用于对滚轮轴承411进行限位的外卡簧413以及套设于滚轮轴承411外圈的滚轮套414,滚轮套414与滚轮轴承411过盈配合,滚轮套414的外圈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圆弧形过渡区用于和滑动轨道101配合。

为了防止灰尘、异物进入滚轮轴承411的滚子中,在滚轮41中设置端盖415用于对滚轮轴承411进行密封,端盖415的外圈和滚轮套414的内圈配合,滚轮套414的内圈卡装有内卡簧416用于对端盖415进行限位。为了便于为滚轮轴承411添加润滑油,在端盖415上开设了加油孔417,加油孔417上配合有油盖418。

滚轮41的偏心轴410穿设于双轮支架40的连接孔401中,端部使用螺母424固定。

连接底座42包括螺杆420、套设于螺杆420上的衬套421、套设于螺杆420外圈的尼龙套422、套设于螺杆420且内径与衬套421内径相同的隔套423以及配合于螺杆420且用于对衬套421和隔套423进行限位的螺母424,螺杆420穿设于连通孔400中且尼龙套422与连通孔400过盈配合。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