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9991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电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的出现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的历史中,全球电梯技术飞速发展。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交通设备,承担着高层建筑中大量的人流和物流的输送任务,其作用在建筑业中至关重要。中高层写字楼、办公楼、医院、住宅楼、服务性场所和生产部门等,拥有大量的客梯、货梯、医用电梯、观光电梯、汽车电梯和消防电梯等各类电梯。电梯生产情况和使用数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分布越来越密集,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世界各大城市竞相建造摩天大楼,高层建筑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但是,现有的电梯设计过于单一,工作稳定性差,时常会发生意外,不再符合现实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电梯,能够缓冲电梯厢发生意外坠落时的重力能,确保乘客的安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电梯,包括电梯厢、导向机构、螺旋轮、电机和滚动轮;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架、导向轮、导向条和导向轮架;

所述导向架包括两块侧板和一块底板,两块所述侧板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两侧,组成U型的所述导向架;

所述导向条的数量为二,其分别固定于两块所述侧板的内侧;

所述导向轮分别安装于所述导向轮架的两侧,所述导向轮架设于所述导向架内,所述导向轮架两侧的所述导向轮分别和两条所述导向条相配合;

所述导向轮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电机安装于其中两个所述导向轮架之间,所述螺旋轮可转动安装于另外两个所述导向轮架之间,所述电梯厢安装于最上方的那两个所述导向轮架之间,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螺旋轮转动;

所述滚动轮的数量为多个,其等间距且呈直线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内侧面,所述滚动轮啮合于所述滚动轮;

所述螺旋升降电梯还包括安全缓冲装置,其包括底座和弹性件;

所述底座设于所述导向架的底部,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均设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多个所述弹性件的顶部均朝向电梯厢的底部。

进一步,位于最上方的那两个导向轮架的外侧设有多条支撑肋,所述支撑肋横向等间距地分布于所述导向轮架的外侧,多条所述支撑肋分别固定于所述电梯厢的底部和顶部。

进一步,每一个所述导向轮架的外侧的所述支撑肋的数量为四,且所述支撑肋为三角形的,所述支撑肋的一边固定于所述导向轮架的外侧,所述支撑肋的另一边固定于所述电梯厢,且固定于所述电梯厢的那一边较固定于所述导向轮架的外侧的那一边长。

进一步,所述导向轮架的两侧设有U型口,并且每个所述U型口内可转动地安装有两个所述导向轮,两个所述导向轮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条的前方和后方,与所述导向条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多个螺栓,所述螺栓从所述导向条的左侧穿过其右侧,并将所述导向条固定于所述侧板的内侧。

进一步,所述螺旋轮包括旋转轴、旋转体和螺纹;

所述旋转轴从所述旋转体底部中心贯穿至所述旋转体的顶部中心,所述旋转体为圆柱形的,所述螺纹从所述旋转体的外壁的底部延伸至其外壁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旋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于两个所述导向架上,所述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旋转轴的底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四,四个所述弹性件呈方形分布,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安全电梯,能够缓冲电梯厢发生意外坠落时的重力能,确保乘客的安全。

使用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螺旋轮转动,所述螺旋轮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滚动轮给予所述螺旋轮垂直支撑,使得正向转动的所述螺旋轮与多个所述滚动轮啮合不断往上攀升,从而使得所述电梯厢不断攀升;因为在所述电梯厢攀升的过程中,所述螺旋轮始终与多个所述滚轮轮啮合,即每时每刻都有所述滚轮轮作为垂直方向的支撑,所以不会出现所述电梯厢打滑坠落或冲顶的事故,安全性高。

在所述电梯厢上升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导向轮对所述导向条的夹持配合,使得所述导向轮架水平方向被约束,不会出现水平方向移动及旋转,然而通过五个所述导向轮架对所述螺旋轮、电机和电梯厢的约束,使得所述螺旋升降电梯水平方向被约束,只能垂直方向的移动,则其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更高。

即使发生意外情况,例如所述电梯厢发生坠落等情况,多个所述弹性件能够缓冲所述电梯厢下落时的重力,从而确保在所述电梯厢内的乘客的安全,避免所述电梯厢与地面发生硬性碰撞而伤害到乘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螺旋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电梯厢1、导向机构2、导向架21、侧板211、底板212、导向轮22、导向条23、导向轮架24、支撑肋241、U型口242、螺旋轮3、旋转轴31、旋转体32、螺纹33、电机4、滚动轮5、安全缓冲装置6、底座61、弹性件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电梯,包括电梯厢1、导向机构2、螺旋轮3、电机4和滚动轮5;

所述导向机构2包括导向架21、导向轮22、导向条23和导向轮架24;

所述导向架21包括两块侧板211和一块底板212,两块所述侧板211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212的两侧,组成U型的所述导向架21;

所述导向条23的数量为二,其分别固定于两块所述侧板211的内侧;

所述导向轮22分别安装于所述导向轮架24的两侧,所述导向轮架24设于所述导向架21内,所述导向轮架24两侧的所述导向轮22分别和两条所述导向条23相配合;

所述导向轮架24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电机4安装于其中两个所述导向轮架24之间,所述螺旋轮3可转动安装于另外两个所述导向轮架24之间,所述电梯厢1安装于最上方的那两个所述导向轮架24之间,所述电机4驱动所述螺旋轮3转动;

所述滚动轮5的数量为多个,其等间距且呈直线安装于所述底板212的内侧面,所述滚动轮5啮合于所述滚动轮5。

所述螺旋升降电梯还包括安全缓冲装置6,其包括底座61和弹性件62;

所述底座61设于所述导向架21的底部,所述弹性件62的数量为多个,均设于所述底座61的上表面,多个所述弹性件62的顶部均朝向电梯厢1的底部。

本实施例的所述导向轮架24的数量为五,从下至上分别为第一导向轮架、第二导向轮架、第三导向轮架、第四导向轮架和第五导向轮架;所述电机4安装于第一导向轮架和第二导向轮架之间,所述螺旋轮3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三导向轮架和第四导向轮架之间,所述电梯厢1安装于第四导向轮架和第五导向轮架之间。使用时,所述电机4驱动所述螺旋轮3转动,所述螺旋轮3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滚动轮5给予所述螺旋轮3垂直支撑,使得正向转动的所述螺旋轮与多个所述滚动轮5啮合不断往上攀升,从而使得所述电梯厢1不断攀升;因为在所述电梯厢1攀升的过程中,所述螺旋轮3始终与多个所述滚轮轮5啮合,即每时每刻都有所述滚轮轮5作为垂直方向的支撑,所以不会出现所述电梯厢1打滑坠落或冲顶的事故,安全性高。

在所述电梯厢1上升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导向轮22对所述导向条23的夹持配合,使得所述导向轮架24水平方向被约束,不会出现水平方向移动及旋转,然而通过五个所述导向轮架24对所述螺旋轮3、电机4和电梯厢1的约束,使得所述螺旋升降电梯水平方向被约束,只能垂直方向的移动,则其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更高。

通过两块所述侧板211和一块底板212组成的U型的所述导向架21结构简单耐用,所述导向轮22分别安装于所述导向轮架24的两侧,保证两条所述导向条23能够与所述导向轮22相配合。所述滚动轮5的数量为多个,其等间距且呈直线安装于所述底板212的内侧面,保证所述螺旋轮3能够稳定地攀升。

进一步,位于最上方的那两个导向轮架24的外侧设有多条支撑肋241,所述支撑肋241横向等间距地分布于所述导向轮架24的外侧,多条所述支撑肋241分别固定于所述电梯厢1的底部和顶部。

即使发生意外情况,例如所述电梯厢1发生坠落等情况,多个所述弹性件62能够缓冲所述电梯厢1下落时的重力,从而确保在所述电梯厢1内的乘客的安全,避免所述电梯厢1与地面发生硬性碰撞而伤害到乘客。

所述弹性件62的数量为四,四个所述弹性件62呈方形分布,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所述弹簧具有很好的缓冲作用,能够有效地将重力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四个所述弹性件62呈方形分布,既节省成本,又能够有效地缓冲发生意外时所述电梯厢1下坠的重力能,保证所述电梯厢1内的乘客安全。

通过设置多条所述支撑肋241,能够使所述电梯厢1安装得更稳,使其升降时更加安全。

进一步,每一个所述导向轮架24的外侧的所述支撑肋241的数量为四,且所述支撑肋241为三角形的,所述支撑肋241的一边固定于所述导向轮架24的外侧,所述支撑肋241的另一边固定于所述电梯厢1,且固定于所述电梯厢1的那一边较固定于所述导向轮架24的外侧的那一边长。

在保证所述支撑肋241对所述电梯厢1的支撑强度的情况下,每一个所述导向轮架24的外侧的所述支撑肋241的数量为四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所述支撑肋241为三角形的,其对所述电梯厢1的支撑效果更好;所述支撑肋241的一边固定于所述导向轮架24的外侧,所述支撑肋241的另一边固定于所述电梯厢1,且固定于所述电梯厢1的那一边较固定于所述导向轮架24的外侧的那一边长,这样的话,能够进一步提高其支撑效果。

进一步,所述导向轮架24的两侧设有U型口242,并且每个所述U型口242内可转动地安装有两个所述导向轮22,两个所述导向轮22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条23的前方和后方,与所述导向条23相配合。

所述U型口242能够给到所述导向轮22安装空间,并且每个所述U型口242内可转动地安装有两个所述导向轮22,两个所述导向轮22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条23的前方和后方,与所述导向条23相配合,这样的话能够在水平方向约束所述导向轮架24,使其更加有效地在垂直方向上运动。

进一步,所述导向机构2还包括多个螺栓,所述螺栓从所述导向条23的左侧穿过其右侧,并将所述导向条23固定于所述侧板211的内侧。

利用螺栓更加方便对所述导向条23的拆装或者维修;所述螺栓从所述导向条23的左侧穿过其右侧,既能将所述导向条23很好地固定,又能避免所述螺栓与位于所述导向条23的前方和后方的所述导向轮22发生位置的干涉,以免阻碍所述导向轮22的运动。

进一步,多个所述螺栓为呈直线等间距分布的。

保证所述导向条23安装时受力更加均匀,增加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螺旋轮3包括旋转轴31、旋转体32和螺纹33;

所述旋转轴31从所述旋转体32底部中心贯穿至所述旋转体32的顶部中心,所述旋转体32为圆柱形的,所述螺纹33从所述旋转体32的外壁的底部延伸至其外壁的顶部。

通过所述旋转轴31、旋转体32和螺纹33组成的所述螺旋轮3结构更加紧凑使用;所述旋转体32为圆柱形的,更加利于其旋转,也利于所述螺纹33从所述旋转体32的外壁的底部延伸至其外壁的顶部;所述旋转轴31从所述旋转体32底部中心贯穿至所述旋转体32的顶部中心,方便所述旋转轴31与所述电机4连接,以便所述电机4驱动所述螺旋轮3的转动。

进一步,所述旋转轴31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于两个所述导向架21上,所述电机4的驱动端与所述旋转轴31的底端连接。

所述轴承既能够支撑所述旋转轴31又能够降低所述连接轴转动时的摩擦,因为所述电机4位于所述螺旋轮3的下方,所述电机4的驱动端与所述旋转轴31的底端连接的话,更加方便所述电机4驱动所述螺旋轮3的转动。

进一步,所述滚动轮5为从其后方向前方逐渐收窄的柱体。

所述滚动轮5的中心截面为等腰梯形,这样的话,更加利于所述滚动轮5与所述螺旋轮3的螺纹33的啮合。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