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7979发布日期:2018-07-31 23:0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梯系统和用于操作电梯系统的方法,该电梯系统具有至少两个竖直电梯井道和至少一个电梯轿厢,其中,竖直延伸的轨道设置在每一个电梯井道中,电梯轿厢沿着竖直延伸的轨道可移动。



背景技术:

电梯轿厢通常限制在电梯系统中的特定电梯井道中并且通常仅仅能够在所述电梯井道的内侧移动。当然已知电梯轿厢可以在不同的电梯井道之间转换的电梯系统,然而,这种转换通常与巨大的花费关联。

用于移动电梯轿厢的各种元件(例如,驱动器、载体缆绳或导轨)通常布置在电梯井道中。如果电梯轿厢将要从第一电梯井道转换到第二电梯井道,则电梯轿厢首先与第一电梯井道中的所有这种元件分离,从第一电梯井道传输进入第二电梯井道并且连接到第二电梯井道中的相应元件。在这种情形下,通常可以通过昂贵的机构在电梯井道之间传输电梯轿厢。

因此,电梯轿厢的这种转换与极大的花费关联并且耗时。在应用时,在转换期间整个电梯系统需要停止操作。

因此,期望电梯轿厢能够以低花费、柔性的方式在电梯井道之间切换。

一种可能的方式在jph06-48672a中示出,其公开了通过可旋转轨道元件在电梯井道之间转换。此外,优先权日之后随即公布的de102014104458a1描述了具有两个电梯井道的电梯系统。电梯轿厢通过可旋转部段在两个井道之间可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研究这种电梯系统从而能够以无故障、舒适的方式输送乘客。

根据本发明提出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电梯系统和用于操作电梯系统的方法。有益的构造是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描述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电梯井道和至少一个电梯轿厢,至少一个电梯轿厢具有轿舱和机架装置,其中,轿舱安装为相对于机架装置绕水平旋转轴线可旋转。竖直延伸轨道设置在每一个电梯井道中,电梯轿厢沿着竖直延伸轨道可移动。

每一个所述轨道实现为具有可旋转部段。在该情形下,所述可旋转部段相对于彼此可对齐使得电梯轿厢沿着部段在电梯井道之间可移动。

具体地,可旋转部段旋转90°。由于使得部段旋转,所以形成水平轨道,电梯轿厢沿着水平轨道水平地移动。部段还可以进一步旋转、具体为旋转合适的角度。因此形成倾斜轨道,即,相对于电梯井道倾斜合适角度的轨道。电梯轿厢沿着所述倾斜轨道以相对于电梯井道的角度移动。因此,例如,电梯轿厢不仅可以移动进入不同的电梯井道还可以同时移动到不同的楼层上。

电梯轿厢沿着旋转部段在两个电梯井道之间的移动在以下描述中称为电梯轿厢“水平地移动”。在该情形下,这不应当理解为必须准确地在水平方向上,而是电梯轿厢的移动包括在水平方向的至少一个分量。

此外,电梯系统包括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其中,第一装置设置为用于电梯轿厢的轿舱相对于机架装置进行锁定,以及,第二装置设置为用于将轿舱保持在相对于电梯井道的适当位置中。

第一装置确保电梯轿舱在沿着电梯井道运行期间或在两个电梯井道之间运行期间不相对于机架装置以不期望的方式旋转。具体地,这防止轿舱倾斜,例如,由乘客上下电梯时重心偏移导致的倾斜。这还避免轿舱在运行时进入钟摆运动。因此,乘客持续具有舒适、平稳运行的印象。

第二装置确保、甚至在机架装置和可旋转部段相对于轿舱绕水平旋转轴线旋转期间也能确保轿舱保持稳定的位置。因此,乘客体验、甚至在所述部分运行的情形下体验舒适、平稳的输送。

具体地,第一装置实现为用于将轿舱相对于机架装置锁定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在该情形下,轿舱相对于机架装置的第一位置使得能够实现沿着所述电梯井道的可移动性。轿舱相对于机架装置的第二位置使得能够实现在电梯井道之间的可移动性。其优势是单个装置(第一装置)能够实现沿着电梯井道(第一位置)的无障碍运行和在电梯井道之间(第二位置)的无障碍运行。因此,与用于两个不同位置的两个装置的方式相比,减少运动部件的数量。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系统不易产生故障以及由此需要较少量的维护。

明显地,第一装置还可以实现为使得轿舱可以在相对于机架装置的多于两个位置中进行锁定。例如,为了使得轿舱能够竖直地、水平地以及以某角度运行,设置针对在相对于水平方向的方向上产生运动的每一个角度的锁定位置。

具体地,第一装置包括第一阻挡元件和相应的第一接合元件。在该情形下,第一阻挡元件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可移动。设置致动装置,其连接到第一阻挡元件并且用于第一阻挡元件的运动。阻挡元件在锁定位置与接合元件协作使得阻止阻挡元件和接合元件相对于彼此的运动。

所述阻止可以例如通过刚性锁定确保阻挡元件(实现为锁定条)接合在容纳装置中。在该情形下,容纳装置形成接合元件。

为了实现在两个不同位置中的锁定,以下变型例是有用的,其中,第一阻挡元件实现为锁定条以及第一接合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相应容纳装置和一个第二相应容纳装置。以这种方式,通过锁定条移动以接合第一容纳装置,轿舱相对于机架装置可锁定在第一位置中,以及通过锁定条移动以接合第二容纳装置,轿舱相对于机架装置可锁定在第二位置中。

作为替换例,还可以由摩擦锁定确保阻止。为此,例如,实现为制动瓦的第一阻挡元件在锁定位置被压在制动表面上使得制动瓦倚靠第一接合元件。制动表面形成第一接合元件。在该情形下,轿舱由于摩擦锁定相对于机架装置锁定。

根据优选实施例,第一阻挡元件连接到机架装置以及第一接合元件连接到轿舱。

优选地,第二装置包括第二阻挡元件和相应的第二接合元件,其中,第二阻挡元件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可移动。设置致动装置,其连接到第二阻挡元件并且用于移动第二阻挡元件。在锁定位置中,阻挡元件与接合元件协作使得阻止阻挡元件和接合元件相对于彼此的运动。与此对比,在释放位置不阻止第二阻挡元件和第二接合元件之间的特定相对运动。

例如,由刚性锁定确保所述阻止,实现为锁定条的阻挡元件接合在容纳装置中。在该情形下,容纳装置形成接合元件。

作为替换例,还可以由摩擦锁定确保阻止。为此,例如,实现为制动瓦的第二阻挡元件在锁定位置被压在制动表面上使得制动瓦倚靠制动表面。制动表面形成第二接合元件。在该情形下,轿舱由于摩擦锁定相对于机架装置锁定。

在电梯系统的优选变型例的情形下,第二阻挡元件连接到电梯井道。其优势是,第二装置的所有移动部件以及由此还有用于移动第二阻挡元件的致动装置可以布置在电梯井道上。因此,仅从动部件留在电梯轿舱上。这是特别重要的,因为优选方式为电梯轿舱实现为尽可能轻质。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系统不包括对重,所以电梯轿舱的整个重量需要由电梯驱动器克服。为此,当尽可能少的部件留在电梯轿舱上时,由于其减少了电梯轿舱的重量所以是特别有益的。该要求可以由分布第二装置使得第二阻挡元件连接到电梯井道以及第二接合元件连接到电梯轿舱来满足。另外的优势是,由于用于移动第二阻挡元件的致动装置连接到电梯井道以及由此以静止的方式安装所以易于致动。

具体地,第二装置实现为用于阻止轿舱绕水平旋转轴线在仅仅一个旋转方向上的旋转。其结果是在机架装置绕水平旋转轴线旋转期间防止轿舱被带走。

在优选变型例的情形下,第二阻挡元件实现为端部止挡部,端部止挡部与第二接合元件相互作用以阻止轿舱绕水平旋转轴线在仅仅一个旋转方向上的旋转,其中,第二接合元件实现为止挡表面。由于轿舱壁的一部分以特别简单的方式用作止挡表面,所以能够特别简单且成本有效地实现上述变型例。

在替换变型例中,第二阻挡元件实现为锁定条,锁定条移动以接合第二接合元件从而阻止轿舱绕水平旋转轴线在两个旋转方向上的旋转,其中,第二接合元件实现为凹陷部。这确保转换操作期间轿舱的特别牢固、稳定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另外替换实施例中,第二装置包括用于使轿舱相对于机架装置绕水平旋转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器,当机架装置绕水平旋转轴线旋转时,旋转驱动器设置为用于实施相应的反转从而将轿舱相对于所述电梯井道保持在合适的位置。在该情形下,当机架装置旋转时,轿舱相对于电梯井道的位置不通过机械联接件、而是通过轿舱相对于机架装置的受控制的反转固定到井道壁。其优势是,不需要产生对电梯井道的连接并且所有部件可以布置在电梯轿厢上。因此,不需要在电梯井道上以高度准确的方式调节第二装置的部件。这减少了组装费用。

在所述变型例的进一步研究的情形下,还可以省去第一装置,该第一装置用于将电梯轿厢的轿舱相对于机架装置进行锁定。所述目标也可以通过用于使轿舱相对于机架装置旋转的旋转驱动器来实现。在所述情形下,电梯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电梯井道和至少一个电梯轿厢,至少一个电梯轿厢具有轿舱和机架装置,其中,轿舱安装为相对于机架装置绕水平旋转轴线可旋转。为此,竖直延伸轨道设置在每一个电梯井道中,电梯轿厢沿着竖直延伸轨道可移动。此外,每一个轨道实现为具有可旋转部段,其中,可旋转部段相对于彼此可对齐使得电梯轿厢沿着部段在电梯井道之间可移动。此外,电梯系统包括旋转驱动器,旋转驱动器用于使轿舱相对于机架装置绕水平旋转轴线旋转,当机架装置绕所述水平旋转轴线旋转时,旋转驱动器设置为用于实施相应的反转从而将轿舱相对于电梯井道保持在合适的位置。

例如在竖直或水平运行期间,一旦轿舱进入电梯轿厢绕水平轴线的钟摆运动(例如由沿着导轨的轻微不均匀性导致),以合适的方式激活旋转驱动器以抵消钟摆运动。旋转驱动器由此可以作为用于轿舱不期望旋转的阻尼装置操作。旋转驱动器还可以抵消由不均匀载荷导致的倾斜。一旦导致倾斜的相应转矩作用在轿舱上,旋转驱动器就被致动以产生相应的反转矩。

在第一实施例的情形下由第一装置吸收的所有力等于在所述变型例的情形下由旋转驱动器的相应转矩产生的力。以这种方式,用于在机架装置绕水平旋转轴线旋转时实施相应反转的相同旋转驱动器可以在正常运行的情形下用作锁定装置。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上述电梯系统进行操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电梯井道中的电梯轿厢沿着竖直延伸轨道移动到可旋转部段,同时电梯轿厢的轿舱通过第一装置相对于机架装置锁定,

·通过第二装置相对于电梯井道固定轿舱,

·释放第一装置,

·使可旋转部段和机架装置相对于轿舱绕水平旋转轴线旋转,

·通过第一装置相对于机架装置锁定轿舱,

·释放第二装置,

·使电梯轿厢在电梯井道之间沿着可旋转部段移动,同时电梯轿厢的轿舱通过第一装置相对于机架装置锁定。

方法步骤的所述顺序确保轿舱通过两个装置中一者一直保持固定。设置、具体利用软件技术设置电梯系统的合适的计算机、具体为控制装置,以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为此,控制装置以发送信号的方式连接到除其他装置之外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

明显地,以上指出的特征与以下指出的特征不仅仅可以在相应的规定组合中使用,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框架的情形下还可以在其他组合或者单独地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电梯系统的示意图,轿舱相对于机架装置位于第一位置;

图2示出电梯系统的示意图,轿舱相对于机架装置位于第二位置;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系统的侧视图;

图4示出锁定在第一位置中的第一装置的放大图;

图5示出锁定在第二位置中的第一装置的放大图;

图6示出在第二实施变型例中的第一装置的放大图;

图7示出在第一实施变型例中的第二装置的放大图;

图8示出在第二实施变型例中的第二装置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系统的优选构造的示意图,其被标示为附图标记100。电梯系统100包括两个电梯井道101a和101b。在电梯井道101a和101b之间可以至少部分地实现物理障碍102,例如,分割部或壁。然而,在电梯井道101a和101b之间还可以免除物理障碍102。

第一轨道110a布置在第一电梯井道101a中,第二轨道110b布置在第二电梯井道101b中。位于电梯井道101a或101b中的电梯轿厢200沿着所述轨道110a或110b可移动。

电梯轿厢200包括轿舱210和框架或机架装置220。机架装置220用作用于轿舱210的悬挂装置。轿舱210设计为所谓的背包式悬挂部并且包括l形载体结构215。在这种连接中,载体结构215通过其短腿部吸收轿舱210的重量。作为对比,l形载体结构215的长腿部通过机架装置220连接到第一轨道110a。所述背包式实施例的优势是仅仅在轿舱210的一侧上需要轨道。

机架装置220通过水平旋转轴线121a连接到轿舱210。在这种情形下,轿舱210安装为相对于机架装置220绕水平旋转轴线121a可旋转。轿舱210可以通过第一装置230锁定在机架装置220上,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机架装置220不能产生绕水平旋转轴线121a的旋转。

电梯轿厢200通过直线驱动器300沿着轨道110a或110b可移动。在这种情形下,轨道110a或110b形成所述直线驱动器300的第一元件310。在这种情形下,所述第一元件310具体地作为直线驱动器300的主要部分、特别是作为纵向定子310来实现。

直线驱动器300的第二元件320布置在电梯轿厢200的机架装置220上。所述第二元件320具体地作为直线驱动器300的次级部分或反应部分来实现。例如,第二元件320作为永磁体来实现。

轨道110a和110b不仅可以作为直线驱动器300的第一元件310来实现,同时还可以作为用于电梯轿厢200的导轨来实现。轨道110a或110b具体地包括用于上述目的的合适的引导元件410。引导辊子420(在电梯轿厢200的机架装置220上实现)接合所述引导元件410。

电梯轿厢200包括背包式悬挂装置。机架装置220和轨道110a或110b布置在电梯轿厢200的一侧上、具体为后侧上。在这种情形下,所述后侧与电梯轿厢200的入口侧相对。电梯轿厢200的入口侧包括门211。由于轨道110a或110b用作导轨和直线驱动器300的一部分这两者,所以在电梯井道110a或110b中不需要额外的元件以移动电梯轿厢200。根据本发明,电梯轿厢200未被限制为仅仅在电梯井道110a或110b中的一者内侧移动,而是能够在两个电梯井道110a和110b之间移动。

设置、具体地利用程序技术设置控制装置600(在图中以纯示意的方式示出)以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操作电梯系统100的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目的。在这种情形下,控制装置600致动直线驱动器300并且移动电梯轿厢200。此外,控制装置601控制电梯轿厢200在电梯井道110a和110b之间的转换或移动。

通过图1和2,以下描述示例,电梯轿厢200首先在电梯井道101a中移动,并且之后从第一电梯井道101a传输进入第二电梯井道101b。

在这种情形下,产生、具体地在转换平面500中在电梯井道101a和101b之间的转换。在所述转换平面500的区域中,障碍102包括开口103。电梯轿厢200能够移动穿过电梯井道101a和101b之间的所述开口103。

在转换平面500的区域中,第一轨道110a包括第一可旋转部段120a并且第二轨道120b包括第二可旋转部段120b。第一部段120a或第二部段120b安装为绕第一水平旋转轴线121a或绕第二水平旋转轴线121b可旋转。可旋转部段120a或120b还由控制装置600致动。

在图中示出作为示例的矩形形式的可旋转部段120a和120b。部段120a和120b还可以在其端部处实现为圆弧形式的弯曲状,在该端部处,部段120a和120b与轨道110a或110b的其余部分邻接。相应地,轨道110a或110b还能够在邻接部段120a或120b处的点处以圆弧形式在相反方向上弯曲。因此,这确保部段120a或120b在旋转期间不敲打或楔入轨道110a或110b的其余部分。

为了将电梯轿厢200从第一电梯井道101a传输进入第二电梯井道101b,部段120a和120b从竖直对齐(如图1所示)旋转到水平对齐(如图2所示),以下将进一步详细地阐释。

此外,补偿轨道元件125布置在轨道110a和110b之间的转换平面500的区域中。所述补偿轨道元件125用于桥接已经旋转到水平对齐的部段120a和120b之间的空间或间隙。与轨道110a和110b类似地,补偿轨道元件125用作直线驱动器300的第一元件310并且包括引导元件410以同时用作针对电梯轿厢200的水平导轨。

与轨道110a或110b类似地,补偿轨道元件125还可以实现为在其端部处以圆弧形式的弯曲状、具体为与部段120a或120b的相应端部相反方向上的弯曲状。

电梯轿厢200首先沿着第一轨道110a移动进入转换平面500并且由此到可旋转部段120a。在所述移动操作期间,电梯轿厢的轿舱通过第一装置230在相对于机架装置的第一位置中锁定。图1示出电梯轿厢200已经位于所述转换平面500中。

之后,电梯轿厢200的轿舱210通过第二装置235a相对于第一电梯降到101a锁定。之后,释放第一装置230。之后,与绕第一水平旋转轴线121a相关地,轿舱210从机架装置220解除联接。之后,机架装置220可以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而轿舱210不同时旋转。

第一轨道110a的第一部段120a绕第一水平旋转轴线121a旋转90°。这由箭头104标示。此外,第二轨道110b的第二部段120绕第二水平旋转轴线121b旋转90°。随着第一部段120a的旋转,电梯轿厢200的机架装置220也旋转90°。在这种情形下,由于轿舱210通过第二装置235a相对于第一电梯井道110a锁定,所以轿舱210保持为相对于电梯井道101a对齐。

图2示出与图1类似的电梯系统100的示意图,在每一种情形下,第一部段120a和第二部段120b旋转90°到水平对齐。轿舱210位于相对于机架装置220的第二位置。

如图2所示,已经旋转到水平对齐的第一部段120a、已经旋转到水平对齐的第二部段120b和补偿轨道元件125形成水平轨道115。水平轨道115(大致)是闭合轨道并且(大致)实现为无间隔。之后,轿舱再次通过第一装置230锁定在相对于机架装置的第二位置。轿舱210通过第二装置235a已经相对于电梯井道101a锁定,之后,第二装置235a被释放使得轿舱210从电梯井道101a解除联接。

之后,电梯轿厢200沿着水平轨道115移动。直线驱动器300的在电梯轿厢200上的第二元件320与直线驱动器的第一元件310(这里即水平轨道115)相互作用。

现在,电梯轿厢200可以从第一电梯井道101a移动进入第二电梯井道101b以及因此在电梯井道101a和101b之间转换。

到达第二电梯井道101b时,以类似的方式在相反顺序上实施所述移动。因此,轿舱210首先通过第二装置235b相对于电梯井道锁定。之后,释放第二装置230并且可旋转部段120b和机架装置220绕水平旋转轴线121b一起旋转90°离开第二位置返回到第一位置。之后,轿舱210通过第一装置230锁定在相对于机架装置220的第一位置。之后,第二装置235b被释放使得轿舱210从电梯井道101b解除联接并且电梯轿厢200能够在电梯井道101b中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系统100的侧视图。为此,电梯系统100的设计与图1中示出的电梯系统基本相同。由于侧视图,所以能够在图3中更好地观察轿舱210通过载体结构215的背包式悬挂装置。图3中示出的变型例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第二装置236的位置。在图1中,第二装置235a或235b相对于电梯轿舱210侧向地布置,根据图3的实施例的第二装置236与电梯轿舱210的后侧相对地位于入口侧237上。在所述情形中,根据图8的描述配置第二装置236。

图4和5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装置230的放大图。为此,还选择与图1和2类似的正视图。图4示出在第一位置的锁定以及图5示出在第二位置的锁定。

第一装置230包括第一阻挡元件240和相应的第一接合元件250。在该情形下,第一阻挡元件240实现为锁定条242。第一接合元件250包括第一相应容纳装置252和第二相应容纳装置254。锁定条242可以通过致动装置244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图4中锁定条242示为在锁定位置中。

载体结构215以及由此轿舱(未示出)安装为相对于机架装置220绕旋转轴线121可旋转。锁定条242通过致动装置244固定地连接到机架装置220。在锁定位置中,锁定条242接合第一容纳装置252以及由此刚性锁定从而防止机架装置220相对于载体结构215绕旋转轴线121旋转。为了释放锁定,锁定条242被致动装置244往回拉直到其不再接合第一容纳装置252。所述位置指定为释放位置。之后,机架装置220相对于载体结构215以及由此相对于轿厢绕旋转轴线121可旋转。

图5示出机架装置220相对于载体结构215绕旋转轴线121旋转90°之后的位置。现在,锁定条242已经再次从释放位置移动进入锁定位置,在锁定位置中,锁定条242接合第二容纳装置254。由于刚性锁定接合,防止机架装置220相对于载体结构215以及由此相对于轿舱的旋转。

图6示出替换实施例中的第一装置230的放大图。比之前的实施例相比,第一阻挡元件240实现为制动瓦246的形式。在示出的锁定位置中,制动瓦246倚靠载体结构215的制动表面248。因此,制动表面248形成第一接合元件250。因此,在这种情形下,由于摩擦锁定所以确保机架装置对载体结构215以及由此对轿厢的锁定。制动瓦246通过第一致动装置244可移动离开制动表面248。之后,在释放位置的第一装置处于所述状态。

图7示出第二装置235a或235b的放大图的侧视图。第二装置包括第二阻挡元件256和第二致动装置258。第二阻挡元件256实现为端部止挡部257。第二阻挡元件256可以通过第二致动元件258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端部止挡部257倚靠止挡表面259。止挡表面259形成第二接合元件260。端部止挡部257与止挡表面259相互作用以阻止轿舱210绕旋转轴线在仅仅一个旋转方向261上的旋转。

第二致动装置258和端部止挡部257连接到电梯井道101。因此,第二装置235的所有移动部件连接到电梯井道101。仅仅止挡表面259留在电梯轿舱210上。因此,所有沉重的部件连接到电梯井道101。这支持电梯轿舱210的轻质构造。

图8示出替换实施例中第二装置236的放大图。该图示出穿过电梯井道101的水平部分。第二装置236布置在电梯轿厢200的入口侧237上。在所述实施例的情形下,第二装置236还包括第二阻挡元件256和第二致动装置258。第二阻挡元件256实现为锁定条262。锁定条262可以通过第二致动元件258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中,锁定条262接合电梯轿舱210的凹陷部263。在该情形下,凹陷部263形成第二接合元件260。在本情形下,凹陷部263布置在电梯轿厢200的入口侧上。作为其替换例,还可以将凹陷部263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后侧。锁定条262与凹陷部263相互作用而导致刚性锁定从而阻止轿舱210绕水平旋转轴线在两个旋转方向上的旋转。在机架装置绕水平旋转轴线的旋转的情形中,轿舱210将被至少部分地夹带使得在示出的截面中轿舱210在旋转方向261上存在运动。由于锁定条262接合凹陷部263所以阻止所述运动。在所述实现的变型例的情形下,相对于图7,还阻止轿舱210在相反方向上的运动。

附图标记列表

电梯系统100

第一电梯井道101a

第二电梯井道101b

障碍102

开口103

箭头104

第一轨道110a

第二轨道110b

水平轨道115

第一可旋转部段120a

第二可旋转部段120b

第一旋转轴线121a

第二旋转轴线121b

补偿轨道元件125

电梯轿厢200

轿舱210

门211

载体结构215

机架装置220

第一装置230

第二装置(第一井道)235a

第二装置(第二井道)235b

第二装置236

第一阻挡元件240

锁定条242

制动瓦246

制动表面248

第一致动装置244

第一接合元件250

第一容纳装置252

第二容纳装置254

第二阻挡元件256

端部止挡部257

第二致动装置258

止挡表面259

第二接合元件260

旋转方向261

锁定条262

凹陷部263

直线驱动器300

直线驱动器的第一元件310

直线驱动器的第二元件320

引导元件410

引导辊子420

转换平面500

控制装置60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