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包膜包边机的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642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包膜包边机的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包膜包边机的入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极板。极板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在传输和存储中,需要用隔板纸将正极板和负极板分隔,这个过程称之为包板或者成为包边,通常,往往是将正极板进行包边,随后在正极板上方或者下方,放置负极板。

包边后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称为一个单元。而在实际生产中,要将多个单元的极板有续叠加在一起,并包裹住透明塑料膜,这个工序称之为包膜。

传统的包板工艺为人工将正极板拿起,手工将正极板周围包裹隔板纸,从而与负极板分隔,包板速度慢,效率低,且手工误差度较高,会出现隔板纸与极板贴合度不高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包膜包边机的入料装置,无需工人手动进行极板的传输和对位,全程自动入料,效率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包膜包边机的入料装置,包含主机架,还包含用于存放极板的供料装置、位于所述主机架上且用于传送极板的传送装置和用于将极板从所述供料装置上转移到所述传送装置上的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装置上设有吸盘,所述传送装置包含开设在所述主机架上的中缝、位于所述中缝中的传送链条和连接在所述传送链条且用于推动极板的推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供料装置包含正极板供料装置和负极板供料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供料装置包含传送架和位于所述传送架上的链条,极板置放在所述链条上,所述传送架上开设有滤粉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链条为金属链条,所述链条上置放有压块,所述压块底面与所述链条吸附,侧面与所述极板抵触,驱使所述极板竖直方向放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压块与所述极板抵触的一面倾斜,为抵板斜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转移装置包含可相对所述主机架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吸盘连接,带动所述吸盘靠近或远离所述供料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转移装置还包含可受驱动旋转的转盘和一端与所述转盘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的铰接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滑块铰接有移动架,所述吸盘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架上,还包含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上设有导向轨道,所述移动架能根据所述导向轨道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导向轨道包含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平移一段、在水平方向延伸的且高度高于所述平移一段的平移二段和连接所述平移一段与所述平移二段的转向段,所述平移二段最为靠近所述供料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转移装置还包含用于感应所述移动架是否已转动到位的感应器,转动到位后,所述吸盘放开极板,所述极板掉落在所述传送装置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转移装置能对吸住极板进行自动移位。

2、正极板供料装置和负极板供料装置分开,独立运作,自动化供料。

3、压块在传送架上移动便捷,并能提供抵板斜面给极板倚靠。

4、通过转盘和铰接轴带动滑块滑行,使得滑块的移动行程固定。

5、导向件和导向轨道能调整吸盘的角度,使得吸盘可以倾斜,也可以竖直,从而始终保证与极板的垂直接触,保证接触效果。

6、正极板和负极板在传送装置上变成一个单元自动行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图1A处细节放大图;

图4是图1B处细节放大图;

图5是图2C处细节放大图。

图中:

1、供料装置,14、正极板供料装置,15、负极板供料装置,11、传送架,111、滤粉孔,12、链条,13、压块,131、抵板斜面,2、转移装置,21、转盘,22、铰接轴,23、滑块,24、移动架,25、吸盘,26、感应器,27、导向件, 271、平移一段,272、转向段,273、平移二段,3、传送装置,31、传送架,32、中缝,33、传送链条,34、推头,341、前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所示,设有供料装置1,供料装置1包含两个部分,分别是正极板供料装置14和负极板供料装置15,分别用于置放正极板和负极板。每一个供料装置的具体结构都如图3所示,包含有传送架11,传送架11上都开设有滤粉孔111,用于抖落铅粉,增加设备和极板的清洁性。传送架11上都设有链条12,链条12被链轮之类的驱动件驱动,进行移动。而多个极板都堆叠这放置在链条12上,被带动前进。较佳的,链条12为金属链条,上面放置着压块13.压块13底部有磁性,可轻易吸附在链条12上,便于移动和操作。压块13的作用是为堆叠的极板提供一个倚靠,极板倚靠在压块13上,才不会水平躺着,而是近乎在竖直面上竖立着。此外,为了增加极板竖立的稳定性,压块13的一面,即和极板接触的一面,抵板斜面131,为倾斜设置,极板是倾斜着倚靠在压块13上的,与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

在供料装置1上,尤其是在靠近主机架的位置,可以设有感应器,感应这个位置是否有极板,若没有极板,就可以控制链条12转动,带动极板传输到指定位置。

传输到指定位置后,就需要转移装置2运作了。如图2所示,转移装置位于主机架上方,也位于传送装置3的上方。而供料装置1位于主机架的侧方向上,转移装置2的作用即是将极板从供料装置1上转移到传送装置3上。由于有两套供料装置,即正极板供料装置14和负极板供料装置15,每套供料装置都单独配一套转移装置2.

如图5所示,图5显示的是转移装置2的具体结构。在电机和链条的驱动下,带动转盘21旋转,转盘21上铰接有铰接轴22,而铰接轴22的另一端又与滑块23铰接着。在转盘21的不断转动下,滑块23就会在水平方向上不断的来回移动,由于转盘21的直径固定,滑块23在水平方向上的滑动行程也是固定的。滑块23连接着移动架24,移动架24上连接着吸盘25,从而带动吸盘靠近供料装置1,吸附极板,远离供料装置1,靠近传送装置3,放下极板,循环往复。

较佳的,考虑到极板的角度,特设有导向件27.由于极板放置在传送装置3上的时候,极板是水平放置的,而极板还在供料装置1上的时候,是倾斜竖直放置的,倾斜角度和压块13上的抵板斜面131有关。而吸盘在接触极板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吸附效果,最好是垂直接触极板,所以在整个吸盘25的角度调整,这个角度调整就需要使用到导向件27.

导向件27上开设有导向轨道,而移动架24可采用两点式连接固定。其中一个点和滑块23铰接,而另一个点可以导向轨道中滑动,由于滑块23可设置滑行路线为水平,当导向轨道存在高度变化的时候,那么移动架24就可以转动,从而改变吸盘25的延伸角度。

具体的,导向轨道设有三段行程,最靠近传送装置3的为平移一段271,这一段可以水平设置,主要是调整吸盘25相对于传送装置3的水平位置,当滑动到平移一段271最末端,即最远离供料装置1的位置的时候,吸盘应该在竖直方向上延伸。而当移动架24移动到下一段,即转向段272的时候,吸盘25不再是竖直方向延伸,而是开始逐渐上扬转动,倾斜。转向段272与平移一段271连接,且按靠近供料装置1的方向逐渐升高,而在转向段272的另一端,靠近供料装置1的方向,设有水平延伸的平移二段273.当移动架24在此段移动的时候,已经调整好吸盘25的角度,已经是倾斜设置,从而靠近极板。

此外,在平移一段271附近可设有感应器26,当感应器26感应到移动架24滑动到传送装置3的上方的时候,即可控制吸盘25松开极板,极板掉落在传送装置3上。

传送装置3,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主机架上中部位置设有传送架31,极板掉落在传送架31上。而传送架31中部设有传送链条33,传送链条33上连接有外凸的推头34,传送链条33在电机和链轮的作用下移动,带动推头34移动,而推头34推动着极板往前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正极板供料装置14与负极板供料装置15相对于传送装置3对极板的传送方向,是设在这个传送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上的。在正极板供料装置14与负极板供料装置15之间,设有包片装置,即对正极板进行包片。一个完整的自动化流程是,正极板被转移装置2从正极板供料装置14转移到传送装置3上,随后正极板被自动包片处理,处理之后往前传送,负极板被转移装置2转移到被传送过来的正极板上方,与已经被包片处理的正极板进行叠加,以一个单元的形式往前传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