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管道连续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247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管道连续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动管道连续传输系统,按照国际专利分类表划分属于物流管道传输系统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多发送工作站或远传输距离的多瓶并行传输的高效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气动管道传输设备多应用于样品输送领域,如在物料(如矿石、煤炭)样品的采样、制样、化验工作中,需要将采制好的样品从本环节的工位(实验室)转运输送至下一环节的工位(实验室)以进行下阶段工作。气动管道传输在样品的转运输送这一过程中,具有样品的质量精度控制好、转运输送速度快、效能高的优点。

现有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将传输器(即盛装有待传输物品的封闭容器)放入发送工作站后,将发送工作站处的盖体盖好,启动发送工作站处鼓风装置,如鼓风机等,鼓风装置向所述发送工作站吹入正气压,所述传输器在所述正气压的作用下从所述发送工作站进入气动管道,并在接收工作站处被拦截停止,由操作人员从所述接收工作站处取出所述传输器。

而现有气动管道传输中,常常存在如下系统需求:

1、中转收发系统4的n个发送站点在下班时,需集中发送传输瓶到接收站点2,每个发送站点要等待很长时间,假设每个传输瓶的单向传输时间为t,则中转收发系统4某个发送站点的最短等待时间为t,最长等待时间为t*(n-1);

2、每个传输瓶只能分时使用单一长距离的传输管道,传输设备连续运行时间长,增加系统设备的故障几率。

而现有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只能实现单个发送工作站与单个接收工作站之间点对点传输,且必须完成一次传输(一般为一个传输瓶平)而后才能进行下一次传输。

为实现传输器的连续传输,提高传输效率,公开(公告)号cn101850904b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传输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包括接收工作站和发送工作站,接收工作站和发送工作站通过管道相连,接收工作站和发送工作站分别与鼓风装置相连;接收工作站包括工作站腔体,工作站腔体一端与传输管道连通,另一端具有敞开口;在所述工作站腔体上开设有取出或放入传输器的开口,在所述开口处枢接有盖体;其中,所述盖体具有一封闭端,在所述盖体的封闭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鼓风装置连接在所述盖体封闭端的进风口处;所述盖体的封闭端与所述工作站腔体具有敞开口的端部对应设置。

该技术方案实现了接收工作站传输器的自动排出,无需等待所述传输器由操作人员从所述接收工作站处取出后,即能进行下一个传输器的传输。

但传输器或传输瓶在气动管道之间还是单点对单点传输,未解决多点对多点的传输,其传输占用时间长,仍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气动管道连续传输系统,以解决现有气动管道传输系统传输效率低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气动管道连续传输系统,包括接收工作站、至少一个发送工作站以及一主风机,该接收工作站和发送工作站通过一主管道相连,且该接收工作站和发送工作站均通过该主管道与该主风机相连;还包括一中转收发系统,该中转收发系统串接入该主管道,该主管道与中转收发系统连接的两端分别为主管道第一端和主管道第二端,在传输方向上,该主管道第一端设于该主管道第二端之后;该中转收发系统包括第一转换器、第二转换器、临存管道以及中转风机,且该第一、第二转换器先串接后再串接入该主管道,该临存管道与该第一转换器连接,该中转风机与该第二转换器连接;该第一转换器被配置为至少切换该第二转换器与该主管道第一端或临存管道的联通通道,该第二转换器被配置为至少切换该第一转换器与主管道第二端或中转风机的联通通道。

进一步的,该临存管道的末端设有一单向进气阀,距该单向进气阀一定距离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单向排气阀,该临存管道上单向进气阀、单向排气阀之间的区域以作为存储区;该临存管道的首端连接至该第一转换器上。

进一步的,该第一转换器为多向转换器,具有一第一主口以及多个第一支口,该临存管道以及主管道均连接于一个该第一支口上;该第二转换器为两向转换器,具有一第二主口以及两第二支口,该两第二支口分别连接至该中转风机以及该主管道;该第一主口与该第二主口相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该第一转换器的其它第一支口均通过管道有一发送工作站。

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个次级发送区,每一该次级发送区均包括一次级多向转换器以及多个与该次级多向转换器管道连接的发送工作站;当该次级发送区不少于两个,多个该次级多向转换器通过主管路依次串联,最前端的该次级多向转换器通过主管路连接至该第一转换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存储转换器,该存储转换器包括一存储主口以及多个存储支口;该存储主口以及一个存储支口接入该主管路,以实现与该主风机和该第二转换器的连接;多个与接收工作站分别与一个该存储支口相连接。

进一步的,该中转收发系统的临存管道有两条,两该临存管道均连接于该第一转换器上。

本发明通过在发送工作站和接收工作站之间设置中转收发系统,可实现如下功能:

(1)多个待发站点的传输瓶就地收集汇总至中转收发系统,而后经由该中转收发系统发送至接收工作站,实现了多站点汇总;

(2)多个发送站点的传输瓶发送至中转收发系统,在此同时,中转收发系统至接收工作站之间的主管路同时可运输传输瓶,其传递效率大为提高,实现了原距离传输;

(3)主风机旁通管加长,可满足批量缓冲2-4个传输瓶,在主风机风量高的情况下,中转收发系统至主风机之间可以进行同批次多瓶批量传输,其传输效率大为增加。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示出了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所使用临存管道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所示,现有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包括一个接收工作站2、多个发送工作站31-35、发送工作站3,以及一主风机1,该接收工作站2和各个发送工作站通过一主管道10相连。

由于发送工作站过多,为实现各个发送工作站的依次选择工作,在远离该主风机1的方向上,该主管道10上依次串接有存储转换器12、四向转换器13以及四向转换器14,以实现发送工作站三级分组。

主风机1通过主管道10连接至存储转换器12的主口端,且主风机1至存储转换器12之间的主管道上还设有主旁通管11,而后发送工作站3、接收工作站2分别连接于该存储转换器12的一支口端上;同理,发送工作站31、32、33分别连接于四向转换器14上,发送工作站34、35连接于四向转换器13上。

根据图1可见,任一发送工作站工作过程中,必须通过主管道10连通主风机1,实现了管道占用;当发送工作站31工作,其距离主旁通管11距离远,单向工作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下。

实施例一

该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动管道连续传输系统,包括一个接收工作站2、一个发送工作站31以及一主风机1,该接收工作站2和发送工作站31之间通过一主管道10相连,且该接收工作站2和发送工作站31均通过该主管道10连接一存储转换器12,而后通过该存储转换器12后与该主风机1相连,且该主风机1至存储转换器12之间的主管道10上还设有主旁通管11。

该主管道1上串接有一中转收发系统4,该中转收发系统4包括第一转换器43、第二转换器42、临存管道44以及中转风机41:

该第一、第二转换器43、42先串接,而后再串接入该主管道10,该临存管道44与该第一转换器43连接,该中转风机41与该第二转换器42连接;

该主管道10用于连接该第一转换器43的一端为主管道第一端,该主管道用于连接该第二转换器42的一端为主管道的第二端;在物品沿主管道10的传输方向上,该主管道第一端设于该主管道第二端之后,即使物品由发送工作站31经由主管道第一端输出至该中转收发系统4,而后,该主管道第二端吸取该中转收发系统4内的物品,实现物品的持续传输。

为实现物品的中转,该第一转换器43为两向换向器,具有一主口以及两支口,该两支口分别连接临存管道44以及主管道第一端,主口连接第二转换器42,实现了切换该第二转换器42与该主管道第一端或临存管道44的联通通道;该第二转换器也为两向换向器,具有一主口以及两支口,该主口连接第一转换器43,两支口分别连接中转风机41以及主管道第二端,进而实现了切换该第一转换器43与主管道第二端或中转风机41的联通通道。

在该实施例主要工作步骤如下:

a)第二转换器42切换中转风机1连通第一转换器43,启动中转风机1,将预定发往主旁通管11的发送工作站31站点传输瓶就近传送到中转收发系统4的临存管道44;

b)通过第二转换器42切换路径,使第一转换器43连通主管路第二端,使主风机1启动,将临存管道44的这些传输瓶批量传送到主旁通管11目标站点;

c)主风机1传送期间,再次通过第二转换器42切换路径回到中转收发系统4,同时启动中转收发系统4的风机,将下一批准备发往主旁通管11的几个站点传输瓶按步骤a)重复执行,直到所有待发站点都处理完毕。

实施例二

结合图3所示,该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动管道连续传输系统,包括接收工作站2、发送工作站3、发送工作站31-35、主风机1,接收工作站2和各个发送工作站通过一主管道10相连,且该接收工作站2和各个发送工作站均通过该主管道10与该主风机1相连;具体的,主风机1通过主管道10依次串联连接有存储转换器12以及四向转换器14,而后通过该存储转换器12以及四向转换器14连接各个发送工作站以及接收工作中2;该实施例中同样设置主旁通管11,以实现传输物的接收以及发送。

该存储转换器12与四向转换器14之间还还连接有一中转收发系统4,该中转收发系统4其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临存管道44、第一转换器43、第二转换器42以及中转风机41。

在该实施例中,该第一转换器43为多向转换器,优选的,为一个四向转换器,具有一个第一主口以及四个第一支口,该临存管道44以及该第一转换器43至四向转换器14之间的主管道10均连接于一个该第一支口上;该第二转换器42为两向转换器,具有一第二主口以及两个第二支口,该两第二支口分别连通该中转风机1以及该中转收发系统4至存储转换器12之间的主管道10段;而后该第一转换器43的第一主口与该第二转换器42的第二主口相管道连接。

结合图5所示,该临存管道44为一圆筒,包括一贯通的圆管440,该圆管440的末端设有一单向进气阀441,距该单向进气阀441一定距离处该圆管440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单向排气阀442,该临存管道44上单向进气阀441、单向排气阀442之间的区域以作为存储区;传输瓶5由单向排气阀441一端进入该存储区,且能由该存储区被中转风机41所抽离至该第一转换器上。

该第一转换器43的另外两第一支口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有发送工作站34以及发送工作站35,且通过一第一支口连通至四向转换器14,在该实施例中,四向转换器14构建为一个次级发送区,发送工作站31、32、33分别通过管道与该四向转换器14连接;当然,次级发送区还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的,当该次级发送区不少于两个,多个该次级多向转换器通过主管路依次串联,最前端的该次级多向转换器通过主管路连接至该第一转换器43。

还包括一存储转换器12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该存储转换器12包括一存储主口以及多个存储支口;该存储主口以及一个存储支口接入该主管路10,以实现与该主风机1和该第二转换器42的连接;一个与接收工作站2以及发送工作站3分别与一个该存储支口相连接。

该实施例工作过程如下:

a)先启动中转风机1,将预定发往主旁通管11的发送工作站31-33站点传输瓶就近传送到中转收发系统4的临存管道44,就近传输时间分别为t31,t32,t33,t34。

b)通过第二转换器42切换路径,使主风机1启动,将临存管道44的这些传输瓶批量传送到主旁通管11目标站点,批量传输时间为tb。

c)主风机1批量传送期间,再次通过第二转换器42切换路径回到中转收发系统4,同时启动中转收发系统4风机,将下一批准备发往主旁通管11的几个站点传输瓶按步骤a)重复执行,直到所有待发站点都处理完毕。

实施例三

结合图4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为: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转换器43所连接的临存管道有两条,分别为临存管道44以及临存管道45;且主旁通管11加长,可满足批量缓冲2-4个传输瓶。

若中转收发系统多个站点就近传送到临存区的总时间t31+t32+t33+t34仍小于批量传输时间tb(中转收发系统主旁通管11距离很远时),可增加多个中转收发系统,一个中转收发系统传满了可继续传送到下一个中转收发系统。

发往主旁通管11同一个目的站,如接收工作站2,的传输瓶可先传送到同一个临存管道,如临存管道44或临存管道45,提前做分拣和汇总,进一步提升批量传输的效率。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