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式电梯维保监管装置及监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01607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梯维保监管装置,具体是一种曳引式电梯维保监管装置及监管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对电梯的维护保养还缺乏有效监管,具体表现如下:1)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的构造及维护保养项目了解不够,无法对维保人员的工作达到监督作用,维保人员到达现场,告知使用单位后,便自行进行电梯的维护保养。一般使用单位不会全程监督,只有在维保工作后,维保人员会在现场的维保记录中记录一些相关的问题并双方签字确认。2)电梯轿厢内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能够让电梯乘客了解该电梯的年检合格情况。但电梯乘客对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情况无任何了解渠道,电梯乘客与电梯使用单位及维保单位容易产生误解,质疑电梯安全。3)维保公司只是安排维保工人定期到现场进行维保工作,也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管机制,确保维保人员能够及时到达电梯处进行有效的维护保养工作。甚至有的维保公司不会在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维护保养,而是当电梯出现故障后才到达现场进行维修。现场的维保记录都是为应付监督管理部门的查验而临时补写。4)检验人员只有在年度检验时以及监督管理人员只有在巡查时查验日常维保记录中的维保信息及相关人员签字。无法准确了解电梯在日常的运行中维保情况。

由于电梯的维护保养得不到有效监管,致使一些维保公司或维保个人钻监管的空子,以牟利、省心、省事、省成本为主,而使电梯陷入无人维保或走形式维保,带隐患运行的危险状况。

现有的电梯维保监管系统多以扫描二维码或读取电子标签方式以及gps无线定位等方式考查电梯维保人员到位情况,并不能监管电梯维保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中国专利cn104555639a公开了一种“电梯维保监察装置及监察方法”,虽然能够自动监测电梯维保是否落实,但需要对每个开关进行并联接线,影响回路电流状况,对电梯的正常运行会造成影响,现场布线复杂,系统成本高,不能检测出维保人员对电梯进行的试验类别。故亟需开发一种布线简单,不影响电梯电路,并能够准确监测电梯维保项目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曳引式电梯维保监管装置及监管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电梯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保而导致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同时解决为检测电梯开关状态而接入电梯电路导致安全隐患的技术难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曳引式电梯维保监管装置,包括:监测终端,辅助监测终端,设在电梯的主电源、安全回路、门锁回路、抱闸电路中的传感器,设在曳引轮处的旋转编码器,手持操作器以及微型打印机;

所述监测终端与所述电梯的主电源、安全回路、门锁回路、抱闸电路中的传感器和所述旋转编码器有线连接,接收电梯的电路及运行信号;

所述监测终端与所述手持操作器通过无线方式连接,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辅助监测终端与设在电梯底坑内的急停开关、缓冲器开关、张紧轮开关的辅助触点连接,监测各开关状态;

所述辅助监测终端与所述手持操作器通过无线方式连接,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微型打印机与所述手持操作器有线连接,进行数据打印。

利用上述曳引式电梯维保监管装置的监管方法,包括:

监测电梯的主电源、安全回路、门锁回路、抱闸电路的电流状态;

监测电梯运行速度及方向;

监测电梯进行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

监测电梯进行曳引能力试验;

监测电梯进行上行制动试验;

监测无线信号强度值,测定被检修层门的位置;

依据维保人员选择的维保种类,该种类包括半月维保、季度维保、半年维保、年度维保及年度自行检查,判定维保人员完成的工作内容是否与预定要求相符;

打印维保有效性结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通过监测维保过程中电梯的主电源、安全回路、门锁回路、抱闸电路的电流状态,电梯运行的速度及方向,相关安全开关的状态,层门的开闭情况,综合判定出维保的内容是否与维保人员在手持操作器上选择的维保种类匹配,准确监管电梯维保工作的落实。避免了维保行业的恶性竞争,使在用电梯得到及时有效的维保,使电梯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尤其是本发明采用非接入电路方式监测电梯各电路电流状态,不会影响电梯安全运行;采用无线通讯获取信号强度值测算电梯被检修层门位置,减小了传感器的数量,避免了长距离布线。因此本发明具有方便易用、安全可靠、系统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如下:

监测终端安装在电梯井道上端部,供电电源引自电梯主开关上端。

监测终端引出一个自复位按钮,通过自复位按钮进行电源自锁。

电梯的主电源、安全回路、门锁回路、抱闸电路中的传感器均为母线式电流传感器。

电梯的主电源、安全回路、门锁回路、抱闸电路中的传感器,对于交流线路以电磁感应方式检测电流状态,对于直流线路以电磁平衡方式检测电流状态。

旋转编码器装设在电梯曳引轮或曳引绳上,通过配置电梯曳引比测量电梯运行的速度及方向,判别电梯处于正常速度上行或下行和处于检修速度上行或下行。

辅助监测终端安装在电梯井道的底坑位置,供电电源引自电梯底坑的插座处。

辅助监测终端引出一个自复位按钮,通过自复位按钮进行电源自锁。

依据维保人员在所述手持操作器选择的维保种类,综合监测终端及辅助监测终端采集的数据信息,判定电梯维保是否有效;其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维保人员处于机房或控制屏处操作电梯进行的试验是否达到已选择维保种类的相应要求;

判断所述维保人员处于机房或控制屏处操作电梯检修上行时间是否达到标准;

判断所述维保人员处于机房或控制屏处操作电梯检修下行时间是否达到标准;

判断所述维保人员处于机房或控制屏处电梯安全回路断开及复位次数是否达到已选择维保种类的相应要求;

判断所述维保人员处于轿顶处操作电梯检修上行时间是否达到标准;

判断所述维保人员处于轿顶处操作电梯检修下行时间是否达到标准;

判断所述维保人员处于轿顶处电梯安全回路断开及复位次数是否达到已选择维保种类的相应要求;

判断所述维保人员处于每层层门处电梯门锁回路是否断开及复位一次以上;

判断所述维保人员处于底坑处电梯安全开关的断开及复位是否达到已选择维保种类的相应要求;

以上条件均为是,则判定电梯维保有效,否则判定电梯维保无效;

微型打印机打印出的维保有效性信息,保存在维保记录中和所述电梯轿厢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曳引式电梯维保监管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参见图1,一种曳引式电梯维保监管装置,由监测终端01、辅助监测终端02、传感器03、旋转编码器04、手持操作器05、微型打印机06构成;其中,传感器03分别设在电梯的主电源11、安全回路12、门锁回路13、抱闸电路14中,旋转编码器04设在曳引轮15处。

监测终端01分别与设在电梯的主电源11、安全回路12、门锁回路13、抱闸电路14中的传感器03和旋转编码器04有线连接,接收电梯的电路及运行信号;监测终端01与手持操作器05通过无线方式连接,进行数据交互;辅助监测终端02与设在电梯底坑内的急停开关21、缓冲器开关(如果有)22、张紧轮开关23的辅助触点连接,监测各开关状态;辅助监测终端02与手持操作器05通过无线方式连接,进行数据交互;微型打印机06与手持操作器05有线连接,进行数据打印。

监测终端01安装在电梯井道上端部,供电电源引自电梯主开关上端,故在断开电梯主开关时,监测终端01不会断电。监测终端01引出一个自复位按钮,当维保人员携带手持操作器05按下自复位按钮时,监测终端01通过自复位按钮进行电源自锁,并与手持操作器05无线通讯。维保人员结束维保工作后,监测终端01收到手持操作器05的无线指令,自动断开供电电源继电器。实现了电梯正常运行时,该曳引式电梯维保监管装置处于关闭状态,不存在影响电梯正常运行的可能。

因电梯厂家设计不同,不同电梯的主电源、安全回路、门锁回路、抱闸电路有的为交流线路,有的为直流线路。对于交流线路可通过电磁感应方式检测电流状态,一般采用交流电流互感器;对于直流线路可通过电磁平衡方式检测电流状态,一般采用漏电流直流传感器。传感器03均为母线式电流传感器,传感器03本身具有高度绝缘性,被测电缆也具有足够绝缘强度,故解决了不接入电梯电路而监测电梯电路状况的技术难点。

旋转编码器04,装设在电梯曳引轮15或曳引绳上,通过配置电梯曳引比测量电梯运行的速度及方向,可判别电梯处于正常速度上行或下行和处于检修速度上行或下行。

辅助监测终端02安装在电梯井道的底坑位置,供电电源引自电梯底坑的插座处。辅助监测终端02引出一个自复位按钮,当维保人员携带手持操作器05按下自复位按钮时,辅助监测终端02通过自复位按钮进行电源自锁,并与手持操作器05无线通讯。辅助监测终端02与底坑内的急停开关、缓冲器开关(如果有)、张紧轮开关的辅助触点连接,当维保人员人为动作以上开关时,辅助监测终端02可检测出具体哪个开关动作,同时位于井道上端部的监测终端01通过获取电梯安全回路的传感器03状态,判断底坑开关是否被短接。

手持操作器05是电梯维保人员进行维保工作时携带的设备,维保人员通过选择手持操作器05上的维保种类确定需要匹配的维保内容,监测终端01将获取到的各路传感器信号及旋转编码器04信号通过无线zigbee方式发送给手持操作器05;在进行层门检修过程中,手持操作器05实时检测出与监测终端的无线zigbee信号强度值,确定被检修的层门位置。

微型打印机06与手持操作器05对接后,将手持操作器05上的记录数据打印出来,记录数据中包含电梯以下参数:注册代码、登记证号、使用地点、内部编号、维保有效性结论。打印结果上需要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签字和电梯维保人员签字。

打印结果一式两份,一份张贴在电梯轿厢内,供电梯用户随时查看;一份备份在电梯日常维保记录中,供电梯的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监察单位、检验单位随时查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