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纺织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663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纺织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纺织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是一种服务于人类穿着的手工行业,纺纱织布,制作衣服是人们最基础的生活生活条件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衣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生产设备需求也在逐步增多绕线机就是其中一种。目前的绕线设备一般都结构单一,功能性差,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给使用者造成极大的困难,并且在绕线时会导致跟换麻烦,影响绕线的整体进程,另外,在绕线的时候,绕线筒容易从绕线筒轴上脱落,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人工进行调整,增加了劳动量的支出,提高了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纺织绕线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自动纺织绕线装置,包括由第一机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机体右侧的第二机体组成的绕线机体,所述第一机体右侧顶部端面内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的所述第二机体左侧端面内设有第一沉槽,所述第一沉槽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齿形轮,所述第一齿形轮顶部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沉槽右侧的所述第二机体内设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内设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顶部与第二电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沉槽下方的所述第二机体内设有向左右两侧延伸设置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过渡配合连接有向左右两侧延伸设置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滑动槽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二滑动槽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槽内的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周向固设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二螺纹杆上方的所述第二滑动槽内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右侧底部设有伸入所述第三滑动槽内且与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的滑动凸块,所述滑动杆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二沉槽,所述第二沉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锥形轮,所述第二锥形轮底部最大外接圆位于所述滑动杆底部端面外,所述第二锥形轮右侧端与第三电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槽内的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动结构,所述第二机体左侧端面上方设有接合凸块,所述绕线机体上设置有光感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第一沉槽顶部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形轮左侧最大外接圆伸入所述第一滑动槽内。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第三滑动槽顶部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底部延伸端与所述第三滑动槽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贯穿孔左侧端与所述第一滑动槽相贯穿设置,所述贯穿孔右侧端与所述第二滑动槽底部段相贯穿设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第二沉槽的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螺纹杆上方的所述滑动结构内设有第三沉槽,所述第三沉槽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顶部延伸段贯穿所述滑动结构顶部端面外且末端固定设有第一卡合件,所述第三沉槽内的所述转动轴上周向固定设有第二齿形轮,所述第二齿形轮右侧啮合连接有第三齿形轮,所述第三齿形轮与所述第三沉槽上下内壁转动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接合凸块底部端面内设有第四滑动槽,所述第四滑动槽右侧上方的所述接合凸块内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右侧端与所述第二滑动槽顶部延伸段相贯穿设置,所述滑动杆顶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传动腔内,且所述滑动杆伸入所述传动腔内的前侧端面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四滑动槽内设有锁合滑动块,所述锁合滑动块右侧端面底部设有伸入所述传动腔内的第二连接件,所述传动腔内底壁中间位置设有导引滚轮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导引滚轮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依次连接有导引绳,所述锁合滑动块底部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卡合件,所述第四滑动槽上方的所述接合凸块内设有导引腔,所述导引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导引块,所述导引块底部固定设有向下延伸设置导引杆,所述导引杆贯穿所述导引腔与所述第四滑动槽之间的所述接合凸块壁体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导引杆底部末端与所述锁合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导引杆底部的所述导引杆外表面环绕设有顶压弹簧。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合件顶部和所述第二卡合件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卡合头和第二卡合头,所述第一卡合件上方安装有绕线筒。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绕线筒由绕线柱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绕线柱体上下两侧末端的挡线板组成,所述绕线柱体上下两侧端面内均设有卡合槽。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光感装置包括光感器和照明灯,所述光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机体顶部端面中间位置,所述照明灯固定设置在所述接合凸块下端面,所述照明灯与所述第二机体相接触,所述光感器和所述照明灯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滑动槽内的第二机体左侧端面内设第一沉槽,第一沉槽转动配合连接第一齿形轮,第一齿形轮顶部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第二螺纹杆上方的滑动结构内设第三沉槽,第三沉槽内设上下延伸设置的转动轴,转动轴顶部延伸段贯穿滑动结构顶部端面外且末端固定设第一卡合件,第三沉槽内的转动轴上周向固定设第二齿形轮,第二齿形轮右侧啮合连接第三齿形轮,第三齿形轮与第三沉槽上下内壁转动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传动控制绕线工作。

2.通过第一沉槽右侧的第二机体内设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滑动槽,第二滑动槽右侧内壁内设第三滑动槽,第三滑动槽内设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顶部与第二电机配合连接,第一沉槽下方的第二机体内设向左右两侧延伸设置的贯穿孔,贯穿孔过渡配合连接向左右两侧延伸设置的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左侧延伸末端与第一滑动槽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二螺纹杆右侧延伸末端与第二滑动槽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二滑动槽内的第二螺纹杆上周向固设第一锥形轮,第二螺纹杆上方的第二滑动槽内设向上延伸设置的滑动杆,滑动杆右侧底部设伸入第三滑动槽内且与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的滑动凸块,滑动杆底部端面内设第二沉槽,第二沉槽内转动配合连接第二锥形轮,从而实现自动滑动结构左右移动以及锁合滑动块上下滑动的切换传动工作。

3.通过第一连接件、导引滚轮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依次连接导引绳,锁合滑动块底部转动配合连接第二卡合件,第四滑动槽上方的接合凸块内设导引腔,导引腔内滑动配合连接导引块,导引块底部固定设向下延伸设置导引杆,导引杆贯穿导引腔与第四滑动槽之间的接合凸块壁体且滑动配合连接,导引杆底部末端与锁合滑动块固定连接,导引杆底部的导引杆外表面环绕设顶压弹簧,从而实现锁合滑动块沿第四滑动槽上下方向滑动,使锁合滑动块底部的第二卡合件伸入伸出,实现自动稳固卡合以及自动脱离工作,方便绕线筒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提高绕线整体进程。

4.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自动安装和锁合绕线筒防止脱落,从而提高安装稳定性,能实现滑动结构的自动伸入伸出方便快速拆装,提高绕线筒的更换速度,提高整体绕线进程,减少工作人员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纺织绕线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纺织绕线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滑动结构移动到第一滑动槽内的最右侧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卡合件与绕线筒顶部卡合槽配合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b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纺织绕线装置,包括由第一机体51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机体51右侧的第二机体52组成的绕线机体5,所述第一机体51右侧顶部端面内设有第一滑动槽511,所述第一滑动槽511内的所述第二机体52左侧端面内设有第一沉槽512,所述第一沉槽512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齿形轮5120,所述第一齿形轮5120顶部与第一电机5121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沉槽512右侧的所述第二机体52内设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滑动槽521,所述第二滑动槽521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三滑动槽523,所述第三滑动槽523内设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螺纹杆5231,所述第一螺纹杆5231顶部与第二电机5232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沉槽512下方的所述第二机体52内设有向左右两侧延伸设置的贯穿孔513,所述贯穿孔513过渡配合连接有向左右两侧延伸设置的第二螺纹杆5110,所述第二螺纹杆5110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滑动槽511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5110右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二滑动槽521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槽521内的所述第二螺纹杆5110上周向固设有第一锥形轮5210,所述第二螺纹杆5110上方的所述第二滑动槽521内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滑动杆522,所述滑动杆522右侧底部设有伸入所述第三滑动槽523内且与所述第一螺纹杆5231螺纹配合连接的滑动凸块5221,所述滑动杆522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二沉槽5222,所述第二沉槽5222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锥形轮5224,所述第二锥形轮5224底部最大外接圆位于所述滑动杆522底部端面外,所述第二锥形轮5224右侧端与第三电机5223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槽511内的所述第二螺纹杆5110上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动结构514,所述第二机体52左侧端面上方设有接合凸块53,所述绕线机体5上设置有光感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5121外表面嵌于所述第一沉槽512顶部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形轮5120左侧最大外接圆伸入所述第一滑动槽511内,从而实现第一齿形轮5120左侧端伸入第三沉槽515内与第三沉槽515内的第三齿形轮5155啮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绕线工作。

其中,所述第二电机5232外表面嵌于所述第三滑动槽523顶部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5231底部延伸端与所述第三滑动槽523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贯穿孔513左侧端与所述第一滑动槽511相贯穿设置,所述贯穿孔513右侧端与所述第二滑动槽521底部段相贯穿设置。

其中,所述第三电机5223外表面嵌于所述第二沉槽5222的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螺纹杆5110上方的所述滑动结构514内设有第三沉槽515,所述第三沉槽515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转动轴5151,所述转动轴5151顶部延伸段贯穿所述滑动结构514顶部端面外且末端固定设有第一卡合件5153,所述第三沉槽515内的所述转动轴5151上周向固定设有第二齿形轮5152,所述第二齿形轮5152右侧啮合连接有第三齿形轮5155,所述第三齿形轮5155与所述第三沉槽515上下内壁转动配合连接,从而实现传动控制绕线工作。

其中,所述接合凸块53底部端面内设有第四滑动槽532,所述第四滑动槽532右侧上方的所述接合凸块53内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传动腔531,所述传动腔531右侧端与所述第二滑动槽521顶部延伸段相贯穿设置,所述滑动杆522顶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传动腔531内,且所述滑动杆522伸入所述传动腔531内的前侧端面上设有第一连接件5225,所述第四滑动槽532内设有锁合滑动块533,所述锁合滑动块533右侧端面底部设有伸入所述传动腔531内的第二连接件5331,所述传动腔531内底壁中间位置设有导引滚轮件5311,所述第一连接件5225、导引滚轮件5311和第二连接件5331之间依次连接有导引绳5312,所述锁合滑动块533底部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卡合件5332,所述第四滑动槽532上方的所述接合凸块53内设有导引腔534,所述导引腔534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导引块5341,所述导引块5341底部固定设有向下延伸设置导引杆5342,所述导引杆5342贯穿所述导引腔534与所述第四滑动槽532之间的所述接合凸块53壁体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导引杆5342底部末端与所述锁合滑动块533固定连接,所述导引杆5342底部的所述导引杆5342外表面环绕设有顶压弹簧5343,从而实现锁合滑动块533沿第四滑动槽532上下方向滑动,使锁合滑动块533底部的第二卡合件5332伸入伸出,实现自动稳固卡合以及自动脱离工作,方便绕线筒6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提高绕线整体进程。

其中,所述第一卡合件5153顶部和所述第二卡合件5332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卡合头5154和第二卡合头5333,所述第一卡合件5153上方安装有绕线筒6,从而实现绕线筒6的初步定位安装以及绕线锁合连接,提高绕线筒6的绕线稳定性。

其中,所述绕线筒6由绕线柱体61以及固定在所述绕线柱体61上下两侧末端的挡线板62组成,所述绕线柱体61上下两侧端面内均设有卡合槽610,从而方便安装和拆卸。

其中,所述光感装置包括光感器31和照明灯32,所述光感器3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机体52顶部端面中间位置,所述照明灯32固定设置在所述接合凸块53下端面,所述照明灯32与所述第二机体52相接触,所述光感器31和所述照明灯32电连接,当环境光线较暗时,所述光感器31控制所述照明灯32亮起方便作业。

初始状态时,滑动结构514位于第一滑动槽511内的最左侧位置,此时,滑动结构514内的第三齿形轮5155最大程度远离第一齿形轮5120,同时,滑动凸块5221位于第三滑动槽523内的最底部位置,此时,滑动凸块5221带动滑动杆522底部端面内的第二锥形轮5224与第一锥形轮5210啮合连接,同时,锁合滑动块533受到顶压弹簧5343的顶压力,使锁合滑动块533最大程度位于第四滑动槽532内的顶部位置,同时,锁合滑动块533底部的第二卡合件5332完全位于第四滑动槽532内。

当需要绕线使用时,首先通过绕线筒6底部的卡合槽610与第一卡合件5153顶部的第一卡合头5154配合连接,然后通过第三电机5223带动第二锥形轮5224转动,由第二锥形轮5224带动第一锥形轮5210转动,进而由第二螺纹杆5110带动第二螺纹杆5110转动,由第二螺纹杆5110带动滑动结构514逐渐沿第一滑动槽511右侧方向移动,直至如图3所示滑动结构514移动到第一滑动槽511内的最右侧位置时,此时,第一齿形轮5120右侧端最大程度伸入第三沉槽515内且与第三沉槽515内的第三齿形轮5155啮合连接,同时,绕线柱体61顶部的卡合槽610与第二连接件5331底部的第二卡合头5333处于相对位置,然后控制第三电机5223停止转动,同时,通过第二电机5232带动第一螺纹杆5231转动,由第一螺纹杆5231带动滑动凸块5221逐渐沿第三滑动槽523顶部方向滑动,同时,由滑动凸块5221带动滑动杆522逐渐沿第二滑动槽521顶部方向滑动,此时,滑动杆522底部端面内的第二锥形轮5224逐渐远离第一锥形轮5210,同时,滑动杆522顶部前端面上的第一连接件5225带动导引绳5312经过导引滚轮件5311后拉动锁合滑动块533上的第二连接件5331向下移动,使锁合滑动块533带动导引杆5342顶部的导引块5341克服顶压弹簧5343的顶压力逐渐沿导引腔534底部方向向下移动,直至如图5所示滑动凸块5221移动到第三滑动槽523,锁合滑动块533带动第二卡合件5332伸出接合凸块53底部端面外,同时使第二卡合件5332底部的第二卡合头5333完全伸入绕线柱体61顶部的卡合槽610内,然后控制第二电机5232停止转动,此时通过第一电机5121带动第一齿形轮5120转动,由第一齿形轮5120带动第三沉槽515内的第三齿形轮5155转动,进而由第三齿形轮5155带动第二齿形轮5152转动,由第二齿形轮5152带动转动轴5151转动,最后由转动轴5151带动第一卡合件5153以及第一卡合件5153顶部的绕线筒6转动,从而实现绕线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滑动槽内的第二机体左侧端面内设第一沉槽,第一沉槽转动配合连接第一齿形轮,第一齿形轮顶部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第二螺纹杆上方的滑动结构内设第三沉槽,第三沉槽内设上下延伸设置的转动轴,转动轴顶部延伸段贯穿滑动结构顶部端面外且末端固定设第一卡合件,第三沉槽内的转动轴上周向固定设第二齿形轮,第二齿形轮右侧啮合连接第三齿形轮,第三齿形轮与第三沉槽上下内壁转动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传动控制绕线工作。

2.通过第一沉槽右侧的第二机体内设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滑动槽,第二滑动槽右侧内壁内设第三滑动槽,第三滑动槽内设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顶部与第二电机配合连接,第一沉槽下方的第二机体内设向左右两侧延伸设置的贯穿孔,贯穿孔过渡配合连接向左右两侧延伸设置的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左侧延伸末端与第一滑动槽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二螺纹杆右侧延伸末端与第二滑动槽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二滑动槽内的第二螺纹杆上周向固设第一锥形轮,第二螺纹杆上方的第二滑动槽内设向上延伸设置的滑动杆,滑动杆右侧底部设伸入第三滑动槽内且与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的滑动凸块,滑动杆底部端面内设第二沉槽,第二沉槽内转动配合连接第二锥形轮,从而实现自动滑动结构左右移动以及锁合滑动块上下滑动的切换传动工作。

3.通过第一连接件、导引滚轮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依次连接导引绳,锁合滑动块底部转动配合连接第二卡合件,第四滑动槽上方的接合凸块内设导引腔,导引腔内滑动配合连接导引块,导引块底部固定设向下延伸设置导引杆,导引杆贯穿导引腔与第四滑动槽之间的接合凸块壁体且滑动配合连接,导引杆底部末端与锁合滑动块固定连接,导引杆底部的导引杆外表面环绕设顶压弹簧,从而实现锁合滑动块沿第四滑动槽上下方向滑动,使锁合滑动块底部的第二卡合件伸入伸出,实现自动稳固卡合以及自动脱离工作,方便绕线筒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提高绕线整体进程。

4.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自动安装和锁合绕线筒防止脱落,从而提高安装稳定性,能实现滑动结构的自动伸入伸出方便快速拆装,提高绕线筒的更换速度,提高整体绕线进程,减少工作人员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