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膜裁切机的收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1751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覆膜裁切机的收料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品的收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膜裁切机的收料机构。



背景技术:

印刷品是使用印刷技术生产的各种成品的总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报纸、书刊杂志、地图、海报、广告、信封、信笺、档案袋、商标、标签、名片、请柬、钞票、贺卡、台历、挂历、画册、各种证卡、包装盒、礼盒、电路板等都属于印刷品的范畴,因此,印刷品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衣食住行当中。而覆膜裁切机作为印刷品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专用裱膜设备,其覆膜以及裁切工艺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产品的生产质量,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覆膜裁切机的整体性能不断提高,但是,现有的印刷品覆膜裁切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目前,为使信笺、名片、请柬、贺卡、挂历以及画册等印刷品的外观更加美观且耐用,在其生产过程中往往进行覆膜等处理,该工艺结束后大多采用输送带叠加式收料,从而实现印刷品批量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收集,然而,输送带收料等方式仅使得印刷品随意堆放至一起,后续仍需人工进行整理收集,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具有收料整理功能的装置大多采用左右侧板移动、前面板或后面板阻挡的方式进行印刷品的整理,该方法能够对印刷品完成简单的收集处理操作,但是由于前面板或后面板仅起阻挡作用,因此并不能保证收集印刷品的良好整理效果。

3、印刷品整理完成后,进行下一工序或者最终收集成品时,通常直接将整理好的印刷品搬运至目的地,而该过程中由于震动等因素易使得整理完成的印刷品出现散乱情况,故需再次进行整理,费时费力且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覆膜裁切处理后印刷品的良好收集整理,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方便下一工序的顺利进行,同时可对整理后的印刷品固定夹紧,以避免再次移动过程中震动等因素造成的散乱问题的覆膜裁切机的收料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覆膜裁切机的收料机构,其中所述覆膜裁切机的收料机构包括导轨、收料部分和辅助整理部分,所述导轨设置于覆膜裁切机输送带的前端下侧,且该导轨上滑动设置所述收料部分,所述辅助整理部分跨设于所述导轨上;

所述收料部分设置为第一收料装置与第二收料装置,所述第一收料装置设置于覆膜裁切机输送带的前端下侧,所述第二收料装置设置于所述辅助整理部分的下侧,所述第二收料装置中盛装满收集的完工印刷品,所述第一收料装置与所述第二收料装置均设置为包括左挡板、前挡板、底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与所述前挡板均竖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前挡板上开设一矩形槽,所述矩形槽设置为与所述前挡板共轴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平行其轴线方向相对应设置两滑轨,所述滑轨上竖直滑动设置多个所述右挡板,所述右挡板的前端中心均设置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前端设置为穿过所述矩形槽;

所述辅助整理部分包括门型支架、纵梁和辅助整理装置,所述门型支架平行所述导轨的轴线且相对应设置于其两侧,所述两纵梁相对应垂直设置于所述门型支架的顶端,且所述两纵梁的上表面均共轴线设置齿条,所述辅助整理装置设置为由旋转电机、左滑动座、右滑动座、横梁、固定杆和若干竖直挡板组成,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所述左滑动座的外侧壁上,所述左滑动座与所述右滑动座相对应且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两纵梁上,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左滑动座与所述右滑动座的侧壁上,所述横梁的两端各套设一齿轮,且该横梁的左端设置为连接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所述齿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左滑动座与所述右滑动座的内腔的轴线上,所述齿轮设置为同等规格且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所述固定杆水平设置,且该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左滑动座与所述右滑动座的侧壁上,所述竖直挡板均匀且共轴线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前挡板的上端均匀设置多个压紧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伸缩杆、弹簧和压片,所述伸缩杆的底端设置于所述前挡板上,且该伸缩杆的下端共轴线套设所述弹簧,所述压片的后端设置于所述弹簧的上端,且该压片的后端还套设于所述伸缩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挡板的宽度设置为小于所述右挡板的宽度,且所述竖直挡板的高度设置为高于所述前挡板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两纵梁的左、右侧壁上平行其轴线方向相对应设置一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左滑动座与所述右滑动座的侧壁的内表面上均设置滑块,所述滑块的结构设置为与所述滑槽的结构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为手柄或电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通过第一收料装置与第二收料装置的设置,第一收料装置用于收集覆膜裁切机上加工完成的印刷品,第二收料装置中盛装满收集的完工印刷品,配合辅助整理部分实现收集印刷品的良好整理,从而能够实现完工印刷品收集与整理的同时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2)通过第一收料装置与第二收料装置的左挡板、前挡板、底板和右挡板设计,底板上表面平行其轴线方向相对应的两滑轨,以及多个右挡板竖直滑动设置于滑轨上,由驱动装置调节右挡板与左挡板之间和任意两右挡板之间的距离,以完成对印刷品左右方向的整理。

(3)通过门型支架、纵梁和辅助整理装置的旋转电机、左滑动座、右滑动座与横梁的配合,带动固定杆以及其上的竖直挡板直线移动,推动收集印刷品完成前后方向的整理。

(4)通过前挡板的上端均匀设置的多个压紧装置,从而由压紧装置对整理后的印刷品进行夹紧,避免转移过程中碰撞或震动等导致的印刷品再次散乱问题,节约生产成本。

(5)通过两纵梁的左、右侧壁上平行其轴线方向相对应的滑槽,以及左滑动座与右滑动座的侧壁的内表面上相配合的滑块结构,保证了横梁的平稳滑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收料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收料部分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辅助整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导轨,20-收料部分,201-第一收料装置,202-第二收料装置,203-左挡板,204-前挡板,205-底板,206-右挡板,207-矩形槽,208-滑轨,209-驱动装置,210-压紧装置,211-伸缩杆,212-弹簧,213-压片,30-辅助整理部分,301-门型支架,302-纵梁,303-齿条,304-旋转电机,305-左滑动座,306-右滑动座,307-横梁,308-固定杆,309-竖直挡板,310-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4所示,一种覆膜裁切机的收料机构,包括导轨10、收料部分20和辅助整理部分30,导轨10设置于覆膜裁切机输送带的前端下侧,且该导轨10上滑动设置收料部分20,辅助整理部分30跨设于导轨10上。

收料部分20设置为第一收料装置201与第二收料装置202,第一收料装置201设置于覆膜裁切机输送带的前端下侧,第一收料装置201用于收集覆膜裁切机上加工完成的印刷品,第二收料装置202设置于辅助整理部分30的下侧,第二收料装置202中盛装满收集的完工印刷品,配合辅助整理部分30实现收集印刷品的良好整理,第一收料装置201与第二收料装置202均设置为包括左挡板203、前挡板204、底板205和右挡板206,左挡板203与前挡板204均竖直设置于底板205上,前挡板204上开设一矩形槽207,矩形槽207设置为与前挡板204共轴线,底板205的上表面平行其轴线方向相对应设置两滑轨208,滑轨208上竖直滑动设置多个右挡板206,右挡板206的前端中心均设置驱动装置209,驱动装置209的前端设置为穿过矩形槽207,通过驱动装置209使得右挡板206在滑轨208上滑移,从而调节右挡板206与左挡板203之间以及任意两右挡板206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对印刷品左右方向的整理。

辅助整理部分30包括门型支架301、纵梁302和辅助整理装置,门型支架301平行导轨10的轴线且相对应设置于其两侧,两纵梁302相对应垂直设置于门型支架301的顶端,且两纵梁302的上表面均共轴线设置齿条303,辅助整理装置设置为由旋转电机304、左滑动座305、右滑动座306、横梁307、固定杆308和若干竖直挡板309组成,旋转电机304固定于左滑动座305的外侧壁上,左滑动座305与右滑动座306相对应且分别滑动设置于两纵梁302上,横梁307的两端分别穿设于左滑动座305与右滑动座306的侧壁上,横梁307的两端各套设一齿轮310,且该横梁307的左端设置为连接旋转电机304的输出轴,齿轮310分别设置于左滑动座305与右滑动座306的内腔的轴线上,齿轮310设置为同等规格且与齿条303啮合传动,由旋转电机304驱动横梁307旋转,并配合齿轮310与齿条303结构,实现左滑动座305与右滑动座306在两纵梁302上的同步直线滑移,固定杆308水平设置,且该固定杆308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左滑动座305与右滑动座306的侧壁上,竖直挡板309均匀且共轴线设置于固定杆308的下端,通过旋转电机304、左滑动座305、右滑动座306与横梁307的配合,带动固定杆308以及其上的竖直挡板309直线移动,推动收集印刷品完成前后方向的整理,为保证印刷品的整理精度,同时避免过度整理对印刷品边角等造成的损伤,可在右挡板206以及竖直挡板309上设置传感器,以实时检测挡板面之间的距离,根据预先设定的印刷品的规格,由控制部分控制右挡板206与竖直挡板309的运动情况,高效无损完成对收集印刷品的整理工作。

前挡板204的上端均匀设置多个压紧装置210,压紧装置210用于对整理后的印刷品进行夹紧操作,避免转移过程中碰撞或震动等导致的印刷品再次散乱问题,节约生产成本。

压紧装置210包括伸缩杆211、弹簧212和压片213,伸缩杆211的底端设置于前挡板204上,且该伸缩杆211的下端共轴线套设弹簧212,压片213的后端设置于弹簧212的上端,且该压片213的后端还套设于伸缩杆211上,旋转压片213使其前端轴线靠近整理完成后的印刷品的中心,通过按压压片213的后端使其前端翘起,并保证翘起高度略高于整理完成印刷品的高度,然后放开压片213的后端,实现其前端对印刷品的夹紧,结构简单。

竖直挡板309的宽度设置为小于右挡板206的宽度,且竖直挡板309的高度设置为高于前挡板204的高度,以配合右挡板206完成对多种规格印刷品的高效整理。

两纵梁302的左、右侧壁上平行其轴线方向相对应设置一滑槽。

左滑动座305与右滑动座306的侧壁的内表面上均设置滑块,滑块的结构设置为与滑槽的结构相配合,保证了横梁307的平稳滑移。

驱动装置209设置为手柄或电机,由人工通过手柄推动或者电机驱动右挡板206滑动,从而使得滑动挡板对印刷品进行左右方向的整理。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覆膜裁切机的收料机构,能够实现覆膜裁切处理后印刷品的良好收集整理,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方便下一工序的顺利进行,同时可对整理后的印刷品固定夹紧,以避免再次移动过程中震动等因素造成的散乱问题。当该收料机构工作时,导轨10上的第二收料装置202先在覆膜裁切机输送带的前端下侧进行印刷品的收集,待其内腔收集满印刷品之后,使得第二收料装置202滑动至辅助整理部分30的下侧,同时第一收料装置201位于覆膜裁切机输送带的前端下侧,该过程可由控制部分控制传动机构实现第一收料装置201与第二收料装置202在导轨10上的滑动,或者人工进行其位置的移动,此时,第一收料装置201继续进行收料,而第二收料装置202与辅助整理装置的旋转电机304、左滑动座305、右滑动座306、横梁307、固定杆308和若干竖直挡板309相配合,调节右挡板206与左挡板203之间以及任意两右挡板206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对印刷品左右方向的整理,并在旋转电机304的带动下,使得固定杆308以及其上的竖直挡板309直线移动,推动收集印刷品进行前后方向的整理,第二收料装置202内的印刷品整理完成后,再由压紧装置210进行夹紧操作,以避免转移过程中碰撞或震动等导致的印刷品再次散乱问题,节约生产成本,最后将第二收料装置202内的印刷品进行收集处理,完成一次收集整理过程,然后使其在导轨10上等待,在第一收料装置201收集满之后进行替换,重复上述步骤,即可进行印刷品批量生产过程的收料和整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