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端限绞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1937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端限绞绳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攀岩、爬树、探洞、救援及登山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运送装备、人员,可实现上升、下降功能的绳索上的绞绳器。



背景技术:

无论是在极限运动,消防救援或者野外救援,诸如攀岩、登山等,或者是探险、消防、救援的行动中,需要向高处攀登或者运输物资,在该过程中,均需要采用提升系统,目前都是采用组合滑轮形式或者制作省力系统,比如一个人需要将200斤物资提升50米,中途不容许停留,一次性提升,按照平行拉力40斤(包含摩擦系数)计算,需要做一个1:5的滑轮组,至少需要260米绳索跟几个滑轮来完成,如果没有准备这么多的绳索,那就需要中途反复安装系统,不管采取何种方法,都需要大量的绳索和装备来完成,劳民伤财,费时费力,安装次数越多,安全系数越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仅设置单滑轮,单滑轮可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实现上升或下降功能的无端限绞绳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端限绞绳器,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

滑轮,设于第一、第二侧板之间且可相对二者转动,滑轮的圆周面内设有绞绳槽,在滑轮其中一表面内设有变速内齿腔,变速内齿腔的圆周面设有复数个齿部,滑轮设置变速内齿腔的表面与第一侧板的内表面相贴合;

连接轴,用于将第一、第二侧板及滑轮连接在一起,所述滑轮套设于连接轴上;

小齿轮轴及小齿轮,小齿轮轴设于第一侧板上,小齿轮设于小齿轮轴的内端部上,且小齿轮位于变速内齿腔内并与齿部相啮合,小齿轮轴的外端部设于径向的操纵杆锁销孔,小齿轮轴及小齿轮均可相对第一侧板转动;

棘爪装置,包括设于第一侧板上的转动杆,设于转动杆外端部的控制开关手柄,设于转动杆内端部的棘爪,一端设于第一侧板内表面上的回位弹簧,回位弹簧另一端与棘爪的下端相连接,棘爪位于变速内齿腔内;

定位锁销,一端设于第二侧板内表面上,另一端与设于第一侧板其中一端的锁销缺口相结合;

制动销,设于第二侧板的内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另一端部设有第一上挂孔,所述第一上挂孔与设于第二侧板其中一端部的第二上挂孔对齐;第二侧板的另一端部设有下挂孔。

优选地,所述绞绳槽截面形状呈V型,在绞绳槽的两侧内壁上设有复数个斜向的涡旋偏心槽。

优选地,所述定位锁销的自由端部设有环形槽,第一侧板上的锁销缺口的边缘与环形槽相结合;定位锁销的锁杆段上套设有一个导绳轴承。

滑轮的中心轴孔内设有一个轴套,所述轴套设于连接轴上。

所述棘爪上端与变速内齿腔内的齿部相啮合,此时,小齿轮轴只能顺时针或逆时针单向旋转,并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带动滑轮顺时针或逆时针单向转动,滑轮转动时,棘爪上端在齿部的上端面上滑动。

有益技术效果:利用杠杆原理,在小齿轮轴的操纵杆锁销孔处插接操纵杆,操纵杆长度可调整,一般为小齿轮轴直径的数倍,操纵杆带动小齿轮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用较小的力即可带动与小齿轮相啮合的齿部转动,此时棘爪上端与齿腔内的齿部相啮合,滑轮只能在一个方向转动,还可防止滑轮在重物作用下反向转动,滑轮带动设于绞绳槽上的绳索向上移动;绞绳槽自身截面呈V型,在绞绳槽的两侧内壁上设有复数个斜向的涡旋偏心槽,位于绞绳槽内的绳索段在重力的作用下向绞绳槽底部挤压,涡旋偏心槽与绳索两侧相接触,每个涡旋偏心槽的内端均斜着指向绞绳槽底部,外端开口位于滑轮的圆周面上,所有的涡旋偏心槽形成一个涡旋状的容纳绳索的空间;提升重物时,位于绳索与滑轮相互接触且受力的起点位置的涡旋偏心槽的外端都是往上斜,内端斜着指向滑轮中心,也就是绞绳槽底部,涡旋偏心槽受力,将绳索铰向绞绳槽底部卡死,防止绳索在滑轮上打滑;当绳索继续运行到终点位置时,此时绳索与绞绳槽即将分离,终点处的涡旋偏心槽外端则都是往下斜,终点位置的涡旋偏心槽因受力方向改变与绳索的咬合力变小,在导绳轴承的作用下将绳索与绞绳槽分离,从而将挂在绳索上面的重物拉升到指定位置;下放重物时,转动控制开关手柄,使棘爪上端与齿部脱离,解除棘爪对滑轮的单向锁定,将绳索挂在制动锁销上,利用摩擦力,结合挂在下挂孔上面的下降器共同完成,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多个滑轮组成的提升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省力,所需绳索长度较短,而且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侧板内表面所设置零件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上升时的实施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下降时的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与滑轮相结合后,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上与滑轮贴合的表面为内表面,反之为外表面。相应地,其他零部件位于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之间的一端则定义为内端部,反之则为外端部。

如图1-6所示,无端限绞绳器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

滑轮3,设于第一、第二侧板1、2之间且可相对二者转动,滑轮3的圆周面内设有绞绳槽301,在滑轮其中一表面内设有变速内齿腔302,变速内齿腔302的圆周面设有复数个齿部303,滑轮3设置变速内齿腔的表面与第一侧板1的内表面相贴合;

连接轴4,用于将第一、第二侧板1、2及滑轮3连接在一起,所述滑轮3套设于连接轴上;

小齿轮轴5及小齿轮6,小齿轮轴5设于第一侧板1上,小齿轮6设于小齿轮轴5的内端部上,且小齿轮6位于变速内齿腔302内并与齿部303相啮合,小齿轮轴5的外端部设于径向的操纵杆锁销孔501,小齿轮轴5及小齿轮6均可相对第一侧板1转动;

棘爪装置,包括设于第一侧板上的转动杆7,设于转动杆外端部的控制开关手柄8,设于转动杆内端部的棘爪9,一端设于第一侧板1内表面上的回位弹簧10,回位弹簧另一端与棘爪的下端相连接,棘爪9位于变速内齿腔302内;

定位锁销11,一端设于第二侧板2内表面上,另一端与设于第一侧板1其中一端的锁销缺口101相结合;

制动销12,设于第二侧板2的内表面上。

回位弹簧10,起分离和连接作用,当控制开关手柄8位于“开”的位置时,即棘爪9与变速内齿腔内的齿部303分离,整个系统起变速滑轮作用;当控制开关手柄8位于“合”的位置时,棘爪9与变速内齿腔内的齿部303啮合,在回位弹簧10给棘爪上施加作用力,滑轮3只能单方向运行,整个系统起单向滑轮作用。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侧板1另一端部设有第一上挂孔102,所述第一上挂孔与设于第二侧板2其中一端部的第二上挂孔201对齐;第二侧板2的另一端部设有下挂孔202。

所述绞绳槽301两侧内壁上设有复数个涡旋偏心槽301a。

所述定位锁销11的自由端部设有环形槽1101,第一侧板上的锁销缺口101的边缘与环形槽相结合;定位锁销的锁杆段上套设有一个导绳轴承13。

滑轮的中心轴孔304内设有一个轴套14,所述轴套设于连接轴4上。轴套14是一个自带润滑油的铜套,其相当于一个轴承,铜套是镶在滑轮的中心轴孔内,当连接轴4穿过滑轮时,轴套设于连接轴上,并配合连接轴转动。

当需要提升重物时,所述棘爪9上端与变速内齿腔内的齿部303上端面相接触,此时,小齿轮轴5只能顺时针旋转并带动小齿轮6转动,小齿轮带动滑轮3顺时针转动,滑轮3转动时,棘爪9上端在齿部303的上端面上滑动。

定位锁销11,起连接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的作用,定位锁销上的导绳轴承13,当绳索负重上升受力铰在绞绳槽301上面,导绳轴承13起到将绳索与绞绳槽301分离的作用,同时对绳索起导向作用。

制动销12,当绳索负重下降时,将上端的绳索用力横向拉向制动销,这时绳索在制动销12的作用下变成L形,利用增加摩擦力的原理降低下降速度,如图8所示。

本实施例中,采用顺时针转动实现重物提升,很显然,调整滑轮3安装方向及棘爪装置的棘爪9,也可通过逆时针方向转动小齿轮轴,进而带动滑轮逆时针转动实现重物提升。

利用杠杆原理,在小齿轮轴5的操纵杆锁销孔处501插接操纵杆,操纵杆长度可调整,一般为小齿轮轴直径的数倍,操纵杆带动小齿轮6顺时针转动,用较小的力即可带动与小齿轮6相啮合的齿部303转动,此时棘爪9上端与齿腔内的齿部303相啮合,滑轮3只能在一个方向转动,还可防止滑轮在重物作用下反向转动,滑轮3带动设于绞绳槽上的绳索15向上移动;绞绳槽301自身截面呈V型,在绞绳槽的两侧内壁上设有复数个斜向的涡旋偏心槽301a,位于绞绳槽301内的绳索段在重力的作用下向绞绳槽底部挤压,涡旋偏心槽301a与绳索两侧相接触,每个涡旋偏心槽的内端均斜着指向绞绳槽底部,从而使作用于操纵杆上面的力带动小齿轮、联动的齿部、滑轮上面的绞绳槽采取向心滑动的原理对绳索进行铰死,外端开口位于滑轮3的圆周面上,所有的涡旋偏心槽301a形成一个涡旋状的容纳绳索的空间。

如图2及图6-7所示,提升重物时,位于绳索15与滑轮相互接触且受力的起点位置a的涡旋偏心槽301a的外端都是往上斜,内端斜着指向滑轮中心,也就是绞绳槽底部,涡旋偏心槽受力,将绳索15铰向绞绳槽底部卡死,防止绳索15在滑轮3上打滑;当绳索继续运行到终点位置b时,此时绳索15与绞绳槽301即将分离,终点处的涡旋偏心槽301a外端则都是往下斜,终点位置的涡旋偏心槽因受力方向改变与绳索的咬合力变小,在导绳轴承13的作用下将绳索与绞绳槽301分离,从而将挂在绳索上面的重物拉升到指定位置。

如图8所示,下放重物时,转动控制开关手柄8,使棘爪9上端与齿部脱离,解除棘爪9对滑轮的单向锁定,将绳索15挂在制动销12上,利用摩擦力,结合挂在下挂孔上面的下降器16共同完成。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