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拉链机传输拉链带的摩擦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8303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用于拉链机传输拉链带的摩擦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拉链机传输拉链带的摩擦轮装置。



背景技术:

拉链机是一种将拉链带安装上拉链头的设备,拉链带安装拉链头时,先将拉链的拉链带进行分带操作,两条拉链带分离开,拉链机将分离开的拉链带传送至安装拉链头位置,再通过拉链机将两条拉链带上的拉链齿分别嵌入拉链头的拉链槽内,完成拉链带的并链以及实现拉链头的安装。

一般的拉链机在传送拉链带时,将拉链带置于普通的滚轮上,滚轮的阻力较小,拉链带的传送速度过快,不利于拉链头的安装,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拉链机传输拉链带的摩擦轮装置,其具有较大的阻力,防止拉链带传送过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拉链机传输拉链带的摩擦轮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摩擦轮以及用于安装摩擦轮的夹紧组件,所述摩擦轮上设有供拉链带抵触传送的抵触外周面,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将拉链带压设在摩擦轮上的抵压件,所述抵压件上设有延伸至摩擦轮的抵触外周面上的抵压部,所述抵压件的抵压部与摩擦轮的抵触外周面抵触设置。

通过上述方案可知,摩擦轮通过夹紧组件设置在安装板上,拉链带在传送的时候,其两条布带分别抵触在摩擦轮的抵触外周面上,抵压件的抵压部延伸至摩擦轮的抵触外周面,抵压件可将拉链带的布带抵压在摩擦轮的抵触外周面上,增大拉链带的传送阻力,防止拉链带传送过快,便于拉链头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安装杆、垫圈和第一螺母,所述安装杆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杆上设有肩阶,所述摩擦轮套设在安装杆上,摩擦轮靠近肩阶的端面与肩阶相抵触,所述垫圈套设在安装杆上,垫圈与摩擦轮相抵触,所述垫圈远离摩擦轮的一侧设有与第一螺母形状适配的第一容置槽,所述安装杆上设有外螺纹,其与第一螺母相配合。

通过上述方案可知,安装杆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摩擦轮套设在安装杆上,垫圈将摩擦轮压设在安装杆的肩阶上,垫圈上设有第一容置槽,安装杆通过旋接第一螺母,使得第一螺母抵压第一容置槽的底面,防止垫圈松动,便于摩擦轮的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抵压件通过支撑杆与安装板连接,支撑杆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抵压件套设在支撑杆上,所述抵压件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置于第二容置槽内,所述第一轴承一侧与支撑杆相抵触,另一侧与第二容置槽的底面相抵触,所述支撑杆上还设有用于抵压第二轴承的第二螺母。

通过上述方案可知,抵压件通过安装部套设在支撑杆上,安装部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置于第二容置槽内,抵压件可进行转动调节其位置,当旋紧第二螺母时,第二螺母将第二轴承抵压在第二容置槽底壁,抵压件再将第一轴承抵压在支撑杆上,实现抵压件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抵压件的抵压部与安装部固定或一体设置,所述抵压部为两条平行设置的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与摩擦轮抵触的端部呈弧形设置,所述摩擦轮的中部设有供拉链带的拉链齿通过的凹槽,所述抵触外周面分别置于凹槽的两侧,两个延伸臂的弧形端部的外弧面分别与抵触外周面相抵触。

通过上述方案可知,抵压件的抵压部为两条平行设置的延伸臂,延伸臂的端部呈弧形设置,摩擦轮的中部设有凹槽,抵触外周面分别置于凹槽的两侧,拉链带的拉链齿部分可置于凹槽内传送,而拉链带的布带部分可置于凹槽两侧的抵触外周面,通过延伸臂的弧形端部将布带部分压设在摩擦轮上,能有效的增大阻力,减小拉链带的传送速度,延伸臂的弧形端设置,其外弧面与拉链带抵触,使得拉链带传送平滑。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夹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安装杆、垫圈和第一螺母配合示意图;

图5为摩擦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支撑杆与轴承配合示意图;

图7为抵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一种用于拉链机传输拉链带的摩擦轮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上设有摩擦轮2以及用于安装摩擦轮2的夹紧组件3,摩擦轮2上设有供拉链带抵触传送的抵触外周面21,抵触外周面21粗糙设置,具有较大的阻力,安装板1上还设有将拉链带压设在摩擦轮2上的抵压件4,抵压件4上设有延伸至摩擦轮2的抵触外周面21上的抵压部41,抵压件4的抵压部41与摩擦轮2的抵触外周面21抵触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夹紧组件3包括安装杆31、垫圈32和第一螺母33,安装杆31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上,安装杆31上设有肩阶311,摩擦轮2套设在安装杆31上,摩擦轮2靠近肩阶311的端面与肩阶311相抵触,垫圈32套设在安装杆31上,垫圈32与摩擦轮2相抵触,垫圈32远离摩擦轮2的一侧设有与第一螺母33形状适配的第一容置槽321,安装杆31上设有外螺纹312,其与第一螺母33相配合。用于固定摩擦轮还可以是其他夹紧结构,以实现摩擦轮2的定位安装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抵压件4通过支撑杆5与安装板1连接,支撑杆5固定或一体设置在连接板6上,连接板6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上,抵压件4套设在支撑杆5上,抵压件4包括安装部42,安装部42的两端对称设有第二容置槽421,支撑杆5上套设有第一轴承71和第二轴承72,第一轴承71和第二轴承72分别置于安装部42两端的第二容置槽421内,第一轴承71一侧与支撑杆5相抵触,另一侧与第二容置槽421的底面相抵触,支撑杆5上还设有用于抵压第二轴承72的第二螺母8,第二轴承72一侧与第二螺母8相抵触,另一侧与第二容置槽421的底面相抵触。

在本实施例中,抵压件4的抵压部41与安装部42固定或一体设置,抵压部41为两条平行设置的延伸臂,延伸臂与摩擦轮2抵触的端部411呈弧形设置,摩擦轮2的中部设有供拉链带的拉链齿通过的凹槽22,抵触外周面21分别置于凹槽22的两侧,两个延伸臂的弧形端部411的外弧面分别与抵触外周面21相抵触。该抵压部还可以设置成弹性变形材料,可将安装部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安装拉链带时,可抬起抵压部,安装完拉链带,抵压部复原。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