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道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8370阅读:2055来源:国知局
电梯井道通风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井道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通常的,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电梯井道内的导轨上。电梯井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一旦雨水或者生活用水进入井道,使得电梯井道湿度变得相对较大,日积月累容易使设于电梯井道内的轿厢设备,以及其他零部件容易生锈或腐蚀。

现有技术中,在电梯井道进水的情况下,人们通常通过给电梯井道排水,刷防护层来对电梯井道,以及电梯井道内设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井道施工难度增大,并且防护层容易带来异味,污染环境,影响业主的生活。

因此,如何使电梯井道内空气流通,保持相对干燥的环境,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梯井道通风装置,使得电梯井道内保持相对干燥的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井道信息采集模块,轿厢主控器模块,以及设于电梯井道内的通风设备,所述井道信息采集模块与轿厢主控器模块相连接,所述轿厢主控器模块与通风设备相连 接。

优选地,所述井道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前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湿度传感器模块、电源转换电路模块,以及前端通信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与前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模块与前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模块,以及前端通信模块与前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轿厢主控器模块包括终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终端通信模块,以及风扇控制模块,所述终端通信模块与终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风扇控制模块与终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轿厢主控器模块还包括用于快速处理数据的数据运算处理模块,所述数据运算处理模块与终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前端通信模块和终端通信模块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信。

优选地,所述通风设备为设于电梯井道顶部的第一风扇和设于电梯井道底部的第二风扇。

优选地,所述第二风扇距离地面不小于110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为电梯井道提供通风装置,使得风扇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开启,使电梯井道内保持通风,从而保持干燥状态,保护轿厢设备及其他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梯井道通风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井道信息采集模块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轿厢主控器模块结构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终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处理流程成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梯井道通风装置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1、井道信息采集模块,2、轿厢主控器模块,3、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11、前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12、温度传感器模块,13、湿度传感器模块,14、前端通信模块,15、电压转换电路模块,21、终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22、终端通信模块,23、风扇控制模块,24、数据运算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电梯井道通风装置,包括井道信息采集模块1,轿厢主控器模块2,以及设于电梯井道内的通风设备,所述井道信息采集模块1与轿厢主控器模块2相连接,将采集到的电梯井道内的环境信息发送至轿厢主控器模块2中,所述轿厢主控器模块2与通风设备相连接,所述轿厢主控器模块2根据井道信息采集模块1采集到的环境信息进一步处理,启动相应的通风设备执行不同的动作,使电梯井道保持干燥通风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风设备包括设于电梯井道顶部的第一风扇3,设于电梯井道底部的第二风扇4,优选地,设于底部的第二风扇4距离地面不小于1100毫米。

如图2所示,井道信息采集模块1设于电梯井道内,包括前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11,以及与所述前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11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模块12、湿度传感器模块13、前端通信模块14和电源转换电路模块15,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12用于测量电梯井道内的空气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模块13用于测量电梯井道内的空气湿度,并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发送至前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11中,前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11将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进一步处理后,通过前端通信模块14发送至轿厢主控制器模块2中。本实施例中,前端通信模块14优选为无线通信模块,包括Lora 无线通信模块、ZigBee无线通信模块等,具有长距离通信、功耗低的优点。所述电源转换电路模块15能够将电梯安全回路中的电压转换为前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11的工作电压,确保井道信息采集模块1能够保持正常工作。

如图3所示,轿厢主控器模块2设于电梯轿厢内,包括终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21,以及与所述终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21相连接的终端通信模块22和风扇控制模块23,所述终端通信模块22与前端通信模块14相配合,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信,优选采用无线通信模块,包括Lora无线通信模块、ZigBee无线通信模块等,终端通信模块22接收所述前端通信模块14发送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并将所述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发送至终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21中,所述终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21根据所述温度和湿度数据进行处理和判断,开启相应的风扇,具体的,如图4所示流程图,若温度超出阈值但湿度保持正常,则开启设于电梯井道顶部的第一风扇3进行进风,开启设于电梯井道底部的第二风扇4进行排风,从而使得电梯井道内的空气流通,进一步降温;若温度保持正常范围但湿度超出阈值范围,则开启设于电梯井道顶部的第一风扇进行排风,开启设于电梯井道底部的第二风扇进行进风,使得电梯井道内的空气流通,进一步使电梯井道内的水汽减少,最终使电梯井道内的湿度恢复正常范围;若温度超出阈值且湿度也超出阈值范围,则开启设于电梯井道顶部的第一风扇进行进风,开启设于电梯井道底部的第二风扇进行排风;若温度正常和湿度正常,则返回继续对电梯井道内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

所述轿厢主控器模块2还包括数据运算处理模块24,当楼层较多时,可能需要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模块12和湿度传感器模块13,采集到的数据量比较多,通过设置数据运算处理模块24对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处理后再输入至终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21,进而控制相应的风扇进行排风或进风处理,调整电梯井道内的环境,使电梯井道内保持干燥状态。

如图5所示,电梯井道通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湿度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和湿度数据发送至前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

S2,所述前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将数据处理后通过前端通信模块和终端通信模块将数据发送至终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中进行判断;

S3,若温度超出阈值且湿度正常,则开启第一风扇进行进风,第二风扇进行排风;若温度正常且湿度超出阈值,则开启第一风扇进行排风,设第二风扇进行进风;若温度超出阈值且湿度超出阈值,则开启第一风扇进行进风,第二风扇进行排风;若温度正常和湿度正常,则执行步骤S1~S3。

具体的,温度传感器模块12,以及湿度传感器模块13设于电梯井道内,采集电梯井道内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至前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11中,前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11将采集到的数据进一步处理后,通过前端通信模块14发送至轿厢主控器中。

轿厢主控器模块2中的终端通信模块22接收温度和湿度数据,并将数据发送至终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21,终端微处理器控制模块21对接收到数据进一步处理,通过风扇控制模块23开启相应的风扇,具体的,若温度超出阈值但湿度保持正常,则开启设于电梯井道顶部的第一风扇3进行进风,开启设于电梯井道底部的第二风扇4进行排风,从而使得电梯井道内的空气流通,进一步降温;若温度保持正常范围但湿度超出阈值范围,则开启设于电梯井道顶部的第一风扇3进行排风,开启设于电梯井道底部的第二风扇4进行进风,使得电梯井道内的空气流通,进一步使电梯井道内的水汽减少,最终使电梯井道内的湿度恢复正常范围;若温度超出阈值且湿度也超出阈值范围,则开启设于电梯井道顶部的第一风扇3进行进风,开启设于电梯井道底部的第二风扇4进行排风;若温度正常和湿度正常,则返回继续对电梯井道内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优选地,第二风扇距离地面不小于1100毫米。

本实用新型通过为电梯井道提供通风装置,使得风扇在不同条件下进 行开启,使电梯井道内保持通风,从而保持干燥状态,保护轿厢设备及其他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