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卧式高速拉丝漆包机收线自动换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3969阅读:1121来源:国知局
立卧式高速拉丝漆包机收线自动换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盘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立卧式高速拉丝漆包机收线自动换盘装置。



背景技术:

MD卧式高速拉丝漆包机收线自动换盘技术,能在无操作工人的情况下,自行完成从一个收线满盘切换到另一个空盘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生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为漆包线的高速生产做出了保证,大大提高了漆包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了满足使用要求,现提出立卧式高速拉丝漆包机收线自动换盘装置,同时满足自动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立卧式高速拉丝漆包机收线自动换盘装置,从而可以实现无人换盘,工作可靠性好,工作效率高,无需人工操作,实现自动化程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立卧式高速拉丝漆包机收线自动换盘装置,包括收线机架,所述收线机架的上部对称安装有一对收线托盘,所述收线托盘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收线盘和第二收线盘,位于第一收线盘和第二收线盘的中部下方安装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同样固定在收线机架上,与扇形齿轮同轴安装有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端头同轴安装有被动齿轮,所述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收线机架的下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与第一摆臂固定,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主动齿轮;所述第一摆臂的端头同轴还安装有第二摆臂,所述第二摆臂的另一端安装有收线机架,并安装有勾线轮;位于第一收线盘和第二收线盘的中部上方安装有导轮;所述收线机架上还固定有挡线板、夹线装置和刀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夹线装置通过互相连接的下卡片、中卡片和上卡片组成。

所述下卡片的结构为:包括下卡片本体,所述下卡片本体的顶部延伸有上部端口结构,所述上部端口结构与下卡片本体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下卡片本体的下部开有两个第一长圆孔。

所述中卡片的结构为:包括中卡片本体,所述中卡片本体的顶部形成有斜面和圆弧槽,所述中卡片本体的下部开有第二长圆孔,位于一端的第二长圆孔倾斜设置。

所述上卡片的结构为:包括上卡片本体,所述上卡片本体的顶部延伸有梯形结构,所述上卡片本体的下部开有两个第三长圆孔。

所述安装第二收线盘处的收线机架上安装有接近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收线盘与传动部件的配合工作,在挡线板和刀片的作用下,可以方便的完成收线自动换盘的操作,自动化操作,无需操作工人工作,工作可靠性好,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线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卡片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卡片的主视图。

图8为图7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上卡片的主视图。

图10为图9的侧视图。

其中:1、挡线板;2、夹线装置;3、第一收线盘;4、收线托盘;5、电机;6、第二收线盘;7、接近开关;8、扇形齿轮;9、被动齿轮;10、第二摆臂;11、主动齿轮;12、勾线轮;13、第一摆臂;14、收线机架;15、刀片;16、下卡片;17、中卡片;18、上卡片;19、导轮;

1601、下卡片本体;1602、第一长圆孔;1603、上部端口结构;

1701、中卡片本体;1702、第二长圆孔;1703、斜面;1704、圆弧槽;

1801、上卡片本体;1802、第三长圆孔;1803、梯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立卧式高速拉丝漆包机收线自动换盘装置,包括收线机架14,收线机架14的上部对称安装有一对收线托盘4,收线托盘4 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收线盘3和第二收线盘6,位于第一收线盘3和第二收线盘 6的中部下方安装有扇形齿轮8,扇形齿轮8同样固定在收线机架14上,与扇形齿轮8同轴安装有第一摆臂13,第一摆臂13的端头同轴安装有被动齿轮9,被动齿轮9与主动齿轮11啮合,收线机架14的下部安装有电机5,电机5与第一摆臂13固定,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主动齿轮11;第一摆臂13的端头同轴还安装有第二摆臂10,第二摆臂10的另一端安装有收线机架14,并安装有勾线轮12;位于第一收线盘3和第二收线盘6的中部上方安装有导轮19;收线机架14上还固定有挡线板1、夹线装置2和刀片15。

夹线装置2通过互相连接的下卡片16、中卡片17和上卡片18组成。

下卡片16的结构为:包括下卡片本体1601,下卡片本体1601的顶部延伸有上部端口结构1603,上部端口结构1603与下卡片本体1601之间形成有夹角,下卡片本体1601的下部开有两个第一长圆孔1602。

中卡片17的结构为:包括中卡片本体1701,中卡片本体1701的顶部形成有斜面1703和圆弧槽1704,中卡片本体1701的下部开有第二长圆孔1702,位于一端的第二长圆孔1702倾斜设置。

上卡片18的结构为:包括上卡片本体1801,上卡片本体1801的顶部延伸有梯形结构1803,上卡片本体1801的下部开有两个第三长圆孔1802。

安装第二收线盘6处的收线机架14上安装有接近开关7。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扇形齿轮8固定在收线机架14上,主动齿轮 11安装在蜗轮减速电机5上,电机5固定在第一摆臂13上,第一摆臂13可绕扇形齿轮8圆心转动,被动齿轮9安装在第一摆臂13上,第二摆臂10转动中心与被动齿轮9旋转中心同步,勾线轮12安装在第二摆臂10上自由转动。两个收线盘装在两个收线托盘4上,朝相反方向旋转,夹线装置2固定在收线托盘4上,夹线装置2由下卡片16、中卡片17、上卡片18组成。挡线板1和刀片15分别固定在收线机架14上。箭头A、B表示两个收线盘的转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主动齿轮11与扇形齿轮8,被动齿轮9分别啮合,图示位置为第二收线盘 6工作时位置,漆包线是从导轮19下引到收线盘上的,如果要换到第一收线盘 3上时,主动齿轮11通过蜗轮减速电机5动力,沿扇形齿轮8逆时针摆动,被动齿轮9跟主动齿轮11摆动的同时,带动第二摆臂10转动,俯视图所示虚线圆圈就是勾线轮12所走轨迹,勾线轮12在导轮19处把漆包线勾住,往刀片 15方向走,挡线板1把漆包线压到第一收线盘3上夹线装置2所能夹线的位置,第一收线盘3在勾线轮12行走时已开始转动,夹线装置2在瞬间把漆包线夹在下卡片16和中卡片17之间,夹线装置2夹住漆包线旋转,碰到刀片15,因为勾线轮12与夹线装置2之间的漆包线是绷紧的,所以漆包线被刀片15在夹线装置2的拉力下割断了。夹线装置2夹住漆包线继续旋转,这样漆包线就绕在了第一收线盘3上了。主动齿轮11摆动的行程终点靠两个接近开关7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能在收线盘高速转动的情况下,实现无人换盘,它巧妙的利用了复合运动。漆包线的高速生产,自动换盘是先决条件,把工人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该装置对照以前的产品来说,是一次革命。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