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木材捆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136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木材捆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全自动木材捆扎装置,属于木材加工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木材技术包括木材切削、木材干燥、木材胶合、木材表面装饰等基本加工技术,以及木材保护、木材改性等功能处理技术。切削有锯、刨、铣、钻、砂磨等方法。由于木材组织、纹理等的影响,切削的方法与其他材料有所不同。木材含水率对切削加工也有影响,如单板制法与木片生产需湿材切削,大部加工件则需干材切削等。干燥通常专指成材干燥。其他木质材料如单板、刨花、木纤维等的干燥,都分别是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制造工艺的组成部分。木材胶粘剂与胶合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不仅是木材加工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也是再造木材和改良木材,如各种层积木、胶合木等产品生产的前提。木材表面涂饰最初是以保护木材为目的,如传统的桐油和生漆涂刷;后来逐渐演变为以装饰性为主,实际上任何表面装饰都兼有保护作用。人造板的表面装饰,可以在板坯制造过程中同时进行。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CN201220491172.X的一种木材捆扎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木材进行打包时,存在费时费力、延迟了木材的出厂时间、生产总量较低的问题。该木材捆扎系统包括:滑行轨道,其第一端设置有复位动力装置;捆扎机,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行轨道上,所述捆扎机的木材输入口正对外部木材加工装置的木材输出口,所述捆扎机在朝着所述滑行轨道的第一端滑动到预定位置时,所述复位动力装置推动所述捆扎机朝着所述滑行轨道的第二端滑动。该木材捆扎系统加快了木材捆扎速度,加快了木材的出厂时间,提高了生产总量。但是,现有技术由于无法在捆扎过程中,自动调节设备的转位与定位、变速、高频运转等动作,可能导致设备工作的效率过低等后果,智能化程度不足。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木材捆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无法在捆扎过程中,自动调节设备的转位与定位、变速、高频运转等动作,可能导致设备工作的效率过低等后果,智能化程度不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全自动木材捆扎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主体、装设台、连接架、电控箱、无段式电磁离合器、竖向连接架、防护罩、传动大齿轮、结节器,所述支撑主体的上表面垂直焊接有装设台,所述支撑主体的下表面、装设台的左端表面焊接有连接架,所述支撑主体的前端表面通过电连接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下端设有无段式电磁离合器,所述无段式电磁离合器由外壳、电磁铁线圈、接线螺栓、从动轴组成,所述电磁铁线圈贯穿于外壳的内表面,所述接线螺栓贯穿于电磁铁线圈的内表面,所述电磁铁线圈与接线螺栓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从动轴活动连接于电磁铁线圈的左端表面,所述竖向连接架垂直焊接于装设台的上表面,所述竖向连接架的上表面固定焊接有防护罩,所述支撑主体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传动大齿轮,所述传动大齿轮的上端活动连接有传动链条,所述支撑主体的左端表面通过电连接有结节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主体的左端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贯穿入脚踏控制板的内部,所述支撑主体的下端左、右侧表面均固定焊接有底部连接架。进一步的,所述底部连接架的数量为2个,它们之间的距离为40cm。进一步的,所述接线螺栓的半径为8-12mm。进一步的,所述装设台是长度为90cm的矩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的形状为半圆形,其半径为45cm。进一步的,所述装设台的材质为镍钼合金钢/中碳合金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无段式电磁离合器,可以在设备捆扎的过程中,自动调节电机的转位与定位、变速、高频运转等动作,保证了设备的工作效率,有效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程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木材捆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段式电磁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主体-1、装设台-2、连接架-3、电控箱-4、无段式电磁离合器-5、竖向连接架-6、防护罩-7、传动大齿轮-8、结节器-9、外壳-50、电磁铁线圈-51、接线螺栓-52、从动轴-53、传动链条-80、连接线-10、脚踏控制板-11、底部连接架-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木材捆扎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主体1、装设台2、连接架3、电控箱4、电磁离合器5、竖向连接架6、防护罩7、传动大齿轮8、结节器9,所述支撑主体1的上表面垂直焊接有装设台2,所述支撑主体1的下表面、装设台2的左端表面焊接有连接架3,所述支撑主体1的前端表面通过电连接有电控箱4,所述电控箱4的下端设有电磁离合器5,所述电磁离合器5由外壳50、电磁铁线圈51、接线螺栓52、从动轴53组成,所述电磁铁线圈51贯穿于外壳50的内表面,所述接线螺栓52贯穿于电磁铁线圈51的内表面,所述电磁铁线圈51与接线螺栓52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从动轴53活动连接于电磁铁线圈51的左端表面,所述竖向连接架6垂直焊接于装设台2的上表面,所述竖向连接架6的上表面固定焊接有防护罩7,所述支撑主体1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传动大齿轮8,所述传动大齿轮8的上端活动连接有传动链条80,所述支撑主体1的左端表面通过电连接有结节器9,所述支撑主体1的左端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线10,所述连接线10的另一端贯穿入脚踏控制板11的内部,所述支撑主体1的下端左、右侧表面均固定焊接有底部连接架12,所述底部连接架12的数量为2个,它们之间的距离为40cm,所述接线螺栓52的半径为8-12mm,所述装设台2是长度为90cm的矩形结构,所述防护罩7的形状为半圆形,其半径为45cm,所述装设台2的材质为镍钼合金钢/中碳合金钢。本专利所说的无段式电磁离合器在起动发动机时,电磁开关通电后产生磁力吸动起动机单向啮合器与飞轮结合,带动飞轮转动从而起动发动机.断电后回位弹簧将其推回。使用时,首先检查各部分是否稳固连接,确认设备完好之后,将设备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将待捆扎木材置于装设台上,开启设备的电机与电磁离合器,调节设备的电控箱,之后该设备即可开始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主体-1、装设台-2、连接架-3、电控箱-4、无段式电磁离合器-5、竖向连接架-6、防护罩-7、传动大齿轮-8、结节器-9、外壳-50、电磁铁线圈-51、接线螺栓-52、从动轴-53、传动链条-80、连接线-10、脚踏控制板-11、底部连接架-1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由于无法在捆扎过程中,自动调节设备的转位与定位、变速、高频运转等动作,可能导致设备工作的效率过低等后果,智能化程度不足,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设有无段式电磁离合器,可以在设备捆扎的过程中,自动调节电机的转位与定位、变速、高频运转等动作,保证了设备的工作效率,有效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具体如下所述:所述电控箱4的下端设有电磁离合器5,所述电磁离合器5由外壳50、电磁铁线圈51、接线螺栓52、从动轴53组成,所述电磁铁线圈51贯穿于外壳50的内表面,所述接线螺栓52贯穿于电磁铁线圈51的内表面,所述电磁铁线圈51与接线螺栓52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从动轴53活动连接于电磁铁线圈51的左端表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所述接线螺栓的半径为8mm,所述装设台的材质为镍钼合金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所述接线螺栓的半径为12mm,所述装设台的材质为中碳合金钢。实施例1实施例2调控灵敏度一般高捆扎效率高很高综上所述,当本实用新型的接线螺栓的半径采用12mm,装设台的材质采用中碳合金钢时,本实用新型的调控灵敏度较高,捆扎效率达到最佳状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