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钢片的输送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349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钢片的输送带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钢片的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硅钢片的输送带机构。



背景技术:

硅钢片加工时,是将成卷的硅钢条剪切成短的硅钢片,在成卷的硅钢条放卷时,带有一定的弯曲度,采用传统的皮带输送带输送时,容易刮伤带面,同时,硅钢条容易走位,定位不准确,另外,因为普通的输送带的宽度较宽,而硅钢片的宽度窄,所以在输送时,输送带面上还有很多空余的位置,为了适应硅钢片的生产速度,输送带的速度就要加快,浪费了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硅钢片的输送带机构,采用两端不同的输送带结构,前输送带采用滚筒,不易挂伤,后输送带采用皮带,送料平稳,而且后输送带可沿机架的宽度方向移动,使得后输送带上沿其宽度可以放多排的硅钢片,输送效率高,一次输送的硅钢片的数量多,前输送带前、后的两根滚筒上分别带有磁性,可以吸住硅钢片,避免硅钢片移动错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硅钢片的输送带机构,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前后两段的前输送带与后输送带,所述前输送带与所述后输送带之间设有加工机构用于将硅钢片切断,所述前输送带由多根滚筒组成,所述后输送带为输送皮带,所述后输送带的安装座与所述机架沿其宽度方向组成滑动连接,并由一连接有螺杆的伺服电机带动,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于所述后输送带的安装座并控制其移动。

进一步而言,所述前输送带的前、后两根所述滚筒均带有磁性。

进一步而言,所述前输送带与后输送带的上表面高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采用两端不同的输送带结构,前输送带采用滚筒,不易挂伤,后输送带采用皮带,送料平稳。

2.后输送带可沿机架的宽度方向移动,使得后输送带上沿其宽度可以放多排的硅钢片,输送效率高,一次输送的硅钢片的数量多。

3.前输送带前、后的两根滚筒上分别带有磁性,可以吸住硅钢片,避免硅钢片移动错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架、前输送带和后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1-机架;2-前输送带;21-滚筒;3-加工机构;4-后输送带;5-螺杆;6-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硅钢片的输送带机构,包括机架1,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前后两段的前输送带2与后输送带4,所述前输送带2与所述后输送带4之间设有加工机构3用于将硅钢片切断,所述前输送带2由多根滚筒21组成,多根滚筒21可自由滚动,而滚筒21的材料为不锈钢,这样就不会出现刮花的现象,所述后输送带4为输送皮带,切断后的硅钢片长度短,采用输送平带输送,输送得稳定。所述后输送带4的安装座与所述机架1沿其宽度方向组成滑动连接,采用的是两根平行的滑轨,所以滑动起来平稳,所述后输送带4的安装座由一连接有螺杆5的伺服电机6带动,所述伺服电机6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螺杆5螺纹连接于所述后输送带4的安装座并控制其移动,硅钢片加工后落下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改变后输送带4的位置,就可以让硅钢片布满后输送带4的带面,输送的效率高。

硅钢片进料时,因为是长长的硅钢条,为了使得硅钢条进料的稳定,所述前输送带2的前、后两根所述滚筒21均带有磁性,吸住硅钢条,以便进料稳定,当前、后的滚筒21吸住硅钢条后,因为滚筒21在转动,所以不会影响硅钢条的输送。

为了使得输送的稳定,所述前输送带2与后输送带4的上表面高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硅钢条从前输送带2送入,在加工机构3处加工并完成剪切后,落入后输送带4的带面上,后输送带4在伺服电机6的带动下,沿机架宽度方向移动,此时后输送带4并不转动,待后输送带4铺了几排硅钢片后,后输送带4再转动,后输送带4前行一段后停止,并进行铺放硅钢片,一次伺服电机6是先正转,再反转,而后输送带4是间断性地往前送料的。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