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6349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特别是指一种具有侧向启闭功能之包装盒结构创新形态。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可见的包装盒结构形态相当丰富多样,针对不同商品的包装需求,相关业界研发出具有不同功能属性的结构形态以为因应。

包装盒结构形态中,若以容置蛋糕的矩型包装盒为例,其传统典型设计具有一底板部以及围设于底板部上之一框形侧壁,由于框形侧壁形状固定无法打开,且与内部容置的蛋糕之间距狭小,造成使用者取用蛋糕相当不便的问题;有鉴于此,后续遂有相关业界研发出一种其框形侧壁的一侧具有可启闭功能之另一种包装盒形态以为因应,其作法主要是令所述具有可启闭功能之侧壁板的相对二侧边与相临的其它侧壁之间连设有可折迭式连接片,如此一来,当侧壁板呈立向关闭状态时,所述可折迭式连接片呈折合状态,而当侧壁板呈横向打开状态时,所述可折迭式连接片则呈展开状态,此状态即可方便使用者通过横向打开状态的侧壁板进行蛋糕的置入或取出;又侧壁板呈立向关闭之状态,则是通过一盒盖罩盖于整体框形侧壁的顶部而获得定位。

前段所述包装盒结构形态于实际使用经验中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点,举例而言,因为侧壁板呈立向关闭之状态是通过盒盖罩盖于整体框形侧壁顶部获得定位,所以一旦罩盖被拿起时,侧壁板就会丧失定位而由立向关闭状态自动外开变成展开状态,然而此时未必是使用者想要打开侧壁板的时机,如此而造成使用上的问题;再者,所述可折迭式连接片会在框形侧壁的顶部形成曲折端面形状,视觉上颇为杂乱不雅,对于产品的质量与价值感而言均造成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装盒包括底板部、设于底板部上之框形侧壁及罩盖于框形侧壁顶部之盒盖,框形侧壁包括四个侧板,且至少包括一可启闭式侧板,可启闭式侧板可选择性折动而具有立向关闭状态及横向打开状态,可启闭式侧板二侧边与其相临其它侧板之间各别连设有可折迭式连接片,且可启闭式侧板上端连设有反折片,反折片与可启闭式侧板之间具预折线,于可启闭式侧板呈立向关闭状态时,反折片可选择性向内且向下反折而位于可启闭式侧板内侧,并迭靠于可折迭式连接片内侧,且反折片二侧边凸设有定位片,框形侧壁与其相对应的侧板则配合设有嵌卡定位部,以令反折片之反折状态定位;又反折片于反折状态下的立向高度,介于可启闭式侧板于立向关闭状态下立向高度的1/2至1/6之间。

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使包装盒在具备侧向启闭功能条件下,能通过反折片的增设以定位可折迭式连接片的折合状态,由使用者精准控制可启闭式侧板的打开或关闭状态,且所述反折片能将可折迭式连接片形成的曲折状杂乱端面加以覆盖隐藏达到修饰美观效果,而能达到提升包装盒产品的质量与价值感之优点;又所述反折片相对于可启闭式侧板的立向高度而言属短小形态,因此其翻掀折动过程中不致碰触到包装盒的内容物而特具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包装盒较佳实施例之盒盖打开状态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反折片打开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可启闭式侧板呈横向打开状态以供横向置入内容物之实施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侧板所设嵌卡定位部为长形透孔形态以供反折片侧边凸设的定位片对位嵌入之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框形侧壁包括二可启闭式侧板之实施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底板部与框形侧壁展开状态较佳实施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侧板所设嵌卡定位部为藉一剖缝形成抵挡缘以供反折片所设定位片曲折对位卡抵定位实施例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侧板所设嵌卡定位部为藉一剖缝形成抵挡缘以供反折片所设定位片曲折对位卡抵定位实施例图二。

图9是承图7、8所示实施例之抵挡缘形态另一实施例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盒盖罩盖深度状态足以将框形侧壁的侧板所设嵌卡定位部加以遮盖隐藏之实施例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反折片向下反折的一侧边更设有一内凹缘之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3、4及6,本实用新型包装盒包括一底板部10、设于底板部10上之一框形侧壁20以及罩盖于框形侧壁20顶部之一盒盖30,框形侧壁20包括四个侧板21、22,且至少包括一可启闭式侧板21,可启闭式侧板21可选择性折动而具有一立向关闭状态(如图1所示)及一横向打开状态(如图3所示),可启闭式侧板21的二侧边与其相临的其它侧板22之间各别连设有一可折迭式连接片40,且其中,可启闭式侧板21的上端连设有一反折片50,反折片50与可启闭式侧板21之间具有预折线51,于可启闭式侧板21呈所述立向关闭状态时,反折片50可选择性向内且向下反折而位于可启闭式侧板21内侧,并迭靠于可折迭式连接片40内侧,且反折片50的二侧边凸设有定位片52,框形侧壁20与其相对应的侧板22则配合设有嵌卡定位部23,以令反折片50之反折状态定位;又其中,反折片50于反折状态下的立向高度(如图1之H1所示),介于可启闭式侧板21于所述立向关闭状态下立向高度(如图1之H2所示)的1/2至1/6之间。(注:底板部10与框形侧壁20之平面展开形状如图6所示)

如图11所示,本例中,反折片50向下反折的一侧边更设有一内凹缘53。本例中设所述内凹缘53的用意是,当反折片50的设置高度(如图1之H1所示)过高而可能在掀摆作动过程中碰触到内容物(如蛋糕)时,得以通过内凹缘53的局部除料形状解决此一问题;内凹缘53的具体形状可为但不限于弧形。

其中,底板部10及框形侧壁20为瓦楞纸或厚纸板所构成,其厚度介于1.5mm至3mm之间;本段厚度界定是为说明底板部10及框形侧壁20较佳可为厚纸形态,如此对于后述嵌卡定位结构的具体实现而言能够获得较佳效果。(注:例如本实用新型之框形侧壁20无须通过上端形成折边的方式来达成反折片50之定位)如图4所示,本例中,框形侧壁20的侧板22所设嵌卡定位部23为长形透孔形态,以供反折片50侧边凸设的定位片52对位嵌入达成定位。

如图7、8所示,本例中,框形侧壁20的侧板22所设嵌卡定位部23B为通过一剖缝231相对形成一抵挡缘232所构成,以供反折片50侧边凸设的定位片52B呈曲折状态对位卡抵达成定位;本例中通过所述剖缝231形成抵挡缘232的具体形态除了可为图7所示之外,亦可为图9所示剖缝231B形成之抵挡缘232B形态。

如图5所示,本例中,框形侧壁20包括二可启闭式侧板21,二可启闭式侧板21对称地配置于框形侧壁20的相对二侧。

如图10所示,本例中,盒盖30之罩盖深度状态须足以将框形侧壁20的侧板22所设有嵌卡定位部23加以遮盖隐藏;本例之界定形态可让包装盒整体于盒盖30罩盖状态时呈现更加素雅简易之外观风格,以满足多元化设计需求。

通过上述结构组成形态与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包装盒实际应用上如图3所示,本例中包装盒作为一蛋糕盒使用;使用者欲置入蛋糕时如图2所示,可先将可启闭式侧板21上连设的反折片50向上翻掀打开(如箭号L1所示),如此即可释放原本折合定位的可折迭式连接片40,此时使用者就能够将可启闭式侧板21向下折动成横向打开状态(如图3所示),如此便可轻易置入蛋糕(注:取出蛋糕亦同);而欲关闭可启闭式侧板21时反向将其折动成立向关闭状态(如图1所示),再将反折片50向内且向下反折而迭靠于可折迭式连接片40内侧,且令反折片50二侧边所凸设之定位片52卡合于框形侧壁20与其相对应侧板22所设嵌卡定位部23(如图4所示),即可令反折片50之反折状态定位,同时令折合状的可折迭式连接片40获得定位。

功效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装盒主要通过所述可启闭式侧板上端连设有反折片,反折片于可启闭式侧板呈立向关闭状态时可反折迭靠于可折迭式连接片内侧,且反折片二侧边设有定位片,框形侧壁的侧板配合设有嵌卡定位部以令反折片定位,又反折片的立向高度介于可启闭式侧板立向高度的1/2至1/6之间等创新独特结构形态与技术特征,使本实用新型对照[背景技术]所提结构而言,在具备有侧向启闭功能的条件下,能够通过反折片的增设,而能定位可折迭式连接片的折合状态,由使用者精准控制可启闭式侧板的打开或关闭状态,且所述反折片能够将可折迭式连接片所形成的曲折状杂乱端面加以覆盖隐藏达到修饰美观效果,而能达到提升包装盒产品的质量与价值感之优点而特具实用进步性。

另一方面,所述反折片于反折状态下的立向高度介于可启闭式侧板于立向关闭状态下立向高度的1/2至1/6之间的构件比例配置形态特征,表示所述反折片相对于可启闭式侧板的立向高度而言颇为短小,因此其翻掀折动过程中不致碰触到包装盒的内容物(如蛋糕),亦是本实用新型优点之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