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和多规格物料箱导流输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5709发布日期:2018-11-09 22:5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和多规格物料箱导流输送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架技术领域,是一种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和多规格物料箱导流输送架。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检定流水线一般用于周转箱或者是纸箱的入库,但在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规格包装的货物入库时,因人工摆放无法确保货物恰好满足传输要求,而且在传输滚筒上滚动运输的过程中,货物也易发生颠簸,使摆放位置相对与分流入口产生角度偏差,无法顺利进入分流流水线,致使整个流水线卡顿甚至故障,需要人工干预后方可恢复运转,具有费时费力,降低传输效率的问题;而且一旦人工干预不及时,会导致货物挤压、损坏等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和多规格物料箱导流输送架,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检定流水线运输两种或两种以上规格包装的货物入库时存在的费时费力、施工效率较低和易导致运输货物损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包括竖直支撑部、水平支撑部和紧固部件,竖直支撑部的右侧设有至少两个呈上下间隔分布的水平支撑部,每个水平支撑部的左端均和对应位置的竖直支撑部固定在一起,每两个相邻的水平支撑部中,上方水平支撑部的右端均位于下方水平支撑部的右侧,且每个水平支撑部的右端均固定安装有紧固部件,紧固部件的右端设有横截面呈优弧状的卡槽。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紧固件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上卡块和下卡块,二者通过连接螺栓和对应位置的水平支撑部右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且上卡块右端下侧和下卡块右端上侧之间设有卡槽。

上述下卡块可座于对应位置的水平支撑部上,上卡块座于下卡块上,上卡块、下卡块和水平支撑部三者通过位于卡槽左侧的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上卡块上端右侧和下卡块下端右侧可均设有圆倒角。

上述竖直支撑部下部中间位置可设有沿上下方向布置且左右贯通的安装长孔,安装长孔内设有连接螺栓。

上述竖直支撑部可为竖直支撑杆,水平支撑部为水平支撑杆。

上述竖直支撑部可为竖直支撑板,水平支撑部为水平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采用上述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的多规格物料箱导流输送架,包括导流管组、传输滚筒、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和上方开口的下框架,对应开口位置的下框架内侧安装有呈前后间隔的传输滚筒,下框架上固定有至少一组呈前后间隔的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每组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均包括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每个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的竖直支撑部均和对应位置的下框架固定安装在一起,且其中左侧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和右侧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的水平支撑部均位于下框架的正上方,对应水平支撑部每个水平高度的下框架上方均设有一组导流管组,每组导流管组均包括两根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导流管体,每根导流管体的左侧均位于对应位置的卡槽内。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每组导流管组的前端可均呈前宽后窄的喇叭口状,每组导流管组的后端均呈后宽前窄的喇叭口状后。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其在下框架的上方形成了至少两组上下间隔的扶正轨道,且位于上侧的扶正轨道的间距小于位于下侧的扶正轨道的间距,进而形成不同的夹持宽度,其可用于宽度和高度呈反序排列的至少两组箱体的运输,分别对其进行扶正,防止由于位置摆放不够端正、在转换点发生卡阻现象的发生,减少人工对流水线的干预频率,提高运输效率,同时减少货物损毁率;其结构合理,成本低廉,安装、使用方便,具有安全、省力、简便、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第一种使用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第二种使用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在流水线中应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竖直支撑部,2为水平支撑部,3为卡槽,4为上卡块,5为下卡块,6为连接螺栓,7为安装长孔,8为下框架,9为传输滚筒,10为导流管体,11为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附图1、2、3、4、5、6所示,该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包括竖直支撑部1、水平支撑部2和紧固部件,竖直支撑部1的右侧设有至少两个呈上下间隔分布的水平支撑部2,每个水平支撑部2的左端均和对应位置的竖直支撑部1固定在一起,每两个相邻的水平支撑部2中,上方水平支撑部2的右端均位于下方水平支撑部2的右侧,且每个水平支撑部2的右端均固定安装有紧固部件,紧固部件的右端设有横截面呈优弧状的卡槽3。使用时,将本实施例下端固定安装在流水运输主线中下框架8的左右两侧,并使水平支撑部2位于下框架8的正上方,然后分别在左侧同高度两个紧固部件的卡槽3内装入一个由不锈钢或其它现有材料制成的导流管,这样在下框架8的上方形成了至少两组上下间隔的扶正轨道,且位于上侧的扶正轨道的间距小于位于下侧的扶正轨道的间距,进而形成不同的夹持宽度,其可用于宽度和高度呈反序排列的至少两组箱体11的运输,分别对其进行扶正,防止由于位置摆放不够端正、在转换点发生卡阻现象的发生;可在下框架8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2个本实施例,以保证扶正效果,减少人工对流水线的干预频率,提高运输效率,同时减少货物损毁率;其结构合理,成本低廉,安装、使用方便,具有安全、省力、简便、可靠的特点。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3、4、5、6所示,紧固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上卡块4和下卡块5,二者通过连接螺栓6和对应位置的水平支撑部2右端固定安装在一起,且上卡块4右端下侧和下卡块5右端上侧之间设有卡槽3。上述设置,便于导流管的安装和拆卸,便于本实施例的使用。

如附图1、2、3、4、5、6所示,下卡块5座于对应位置的水平支撑部2上,上卡块4座于下卡块5上,上卡块4、下卡块5和水平支撑部2三者通过位于卡槽3左侧的连接螺栓6固定安装在一起。上述设置,提高本实施例整体的稳定性和牢固程度,减少本实施例的运维成本。

如附图1、2、3、4、5、6所示,上卡块4上端右侧和下卡块5下端右侧均设有圆倒角。上述设置,减少本实施例与箱体11发生干涉的概率,进一步减少经流水线运输后箱体11的损毁概率。

如附图1、2、3、4、5、6所示,竖直支撑部1下部中间位置设有沿上下方向布置且左右贯通的安装长孔7,安装长孔7内设有连接螺栓6。可通过安装长孔7和连接螺栓6将本实施例与流水线的下框架8固定安装在一起,方便快捷;而且可通过安装长孔7,调节安装高度,进而提高本实施例对箱体11的适应性。

根据需要,竖直支撑部1为竖直支撑杆,水平支撑部2为水平支撑杆。竖直支撑部1和水平支撑部2可通过焊接等现有公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也可直接一体设置;上述设置,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本实施例的生产成本。

如附图1、2、3、4、5、6所示,竖直支撑部1为竖直支撑板,水平支撑部2为水平支撑板。竖直支撑部1和水平支撑部2可通过焊接等现有公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也可直接一体设置;上述设置,可有效提高本实施例的强度和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2:如附图1、2、3、4、5、6所示,该多规格物料箱导流输送架包括导流管组、传输滚筒9、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和上方开口的下框架8,对应开口位置的下框架8内侧安装有呈前后间隔的传输滚筒9,下框架8上固定有至少一组呈前后间隔的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每组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均包括两个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每个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的竖直支撑部1均和对应位置的下框架8固定安装在一起,且其中左侧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和右侧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的水平支撑部2均位于下框架8的正上方,对应每个水平支撑部2高度的下框架8上方均设有一组导流管组,每组导流管组均包括两根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导流管体10,每根导流管体10的左侧均位于对应位置的卡槽3内。可在下框架8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2个多规格物料箱导流支撑架,以保证对导流管体10的扶正效果,导流管体10可由不锈钢等现有材料制成;本实施例可分别通过至少两组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的导流管组,用于对宽度和高度呈反序排列的至少两组箱体11的运输,其具有较好的扶正效果,防止由于位置摆放不够端正、在流水线转换点发生卡阻现象的发生,减少人工对流水线的干预频率,提高运输效率,同时减少货物损毁率;其结构合理,成本低廉,安装、使用方便,具有安全、省力、简便、可靠的特点。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多规格物料箱导流输送架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6所示,每组导流管组的前端均呈前宽后窄的喇叭口状,每组导流管组的后端均呈后宽前窄的喇叭口状后。上述设置,便于相应箱体11进入和移出与其对应的导流管组,减少二者发生干涉的概率,进一步保证本实施例的扶正效果。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