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物集装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4017发布日期:2018-07-04 09:46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货物集装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流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物流运输的货物集装板。



背景技术:

目前,货物运输环节中常用的集装器包括集装箱和集装板。仓储环节中常用的货物托盘有金属制托盘、木制托盘和工程塑料制托盘,其中:

a)集装板,其因使用灵活,较集装箱更为常用。集装板多为钢板制或铝板制,通过铆接、焊接工艺,一般结构重量较大,无叉车孔。

b)金属制托盘采用钢制,焊接工艺焊接而成并预留叉车孔;木制托盘采用木板榫卯、钉制等技术将木制结构连接,并预留叉车孔;工程塑料制托盘选用高分子工程塑料,采用注塑工艺实现,并预留叉车孔,货物托盘多用于货物仓储,为了配合叉车转运均预留叉车孔,高度(厚度)较大,占用空间较大;同时其底板一般不是平整的难以用于不同物流环节的自动化转运、运输(如空运、陆运等)。

集装板无叉车孔,在无专用设备的条件下难以转运,且其重量较大,不适合于密度较小货物的装载,尤其在空运时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浪费。

以上现有货物托盘、集装板分别用于仓储和运输环节,在货物从仓储到运输衔接过程中需对货物进行转载,无形的增加了货物发货或运输时间,增加劳动力需求,提高了物流成本。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仓储和运输的货物集装板,以节省货物的仓储、转运过程中所占用劳动力,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货物周转效率。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货物集装板,其包括底板、加强板及一对叉车板。加强板固定于底板的表面。该对叉车板平行且间隔的固定于加强板的远离底板的表面,叉车板与加强板之间形成贯通的通道。

根据一实施例,底板的表面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突起部。

根据一实施例,底板为金属板,并通过冲压工艺形成。

根据一实施例,加强板与底板的表面尺寸相同,且对齐的固定于底板的表面;加强板具有多个镂空部,相邻镂空部之间形成有连接板,叉车板位于沿着货物集装板的宽度方向设置的连接板上。

根据一实施例,镂空部和突起部均呈阵列分布,每一镂空部所围绕的区域内对应设有多个突起部。

根据一实施例,加强板为金属板,并通过冲压工艺加工,使得加强板的远离底板的表面凸出于加强板的边缘,且该远离底板的表面与边缘之间为平滑过渡,镂空部的边缘为平滑过渡。

根据一实施例,叉车板的厚度大于底板的厚度,且大于加强板的厚度,叉车板的表面具有多个沿通道的长度方向排列的通孔,沿着货物集装板的宽度方向,叉车板的尺寸小于加强板的尺寸,且叉车板的两端未突出于加强板。

根据一实施例,叉车板的两侧均与加强板和底板铆接或螺栓连接,加强板与底板铆接或焊接。

根据一实施例,货物集装板还包括多个集装网连接环,其突出于加强板的远离底板的表面,且围绕加强板的四周设置。

根据一实施例,集装网连接环固定连接于底板的表面,加强板上设有多个对应于集装网连接环的开孔,集装网连接环穿过开孔突出于加强板的远离底板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货物集装板兼顾货物在仓储环节和运输环节中对集装器使用需求,可通过叉车进行转载,解决了现有仓储托盘和集装板不兼容、叉车转载不便、重量过大等问题,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同时对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货物损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货物集装板的组装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货物集装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底板、加强板及叉车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货物集装板的局部立体图,其示出了集装网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较低”或“底部”及“较高”或“顶部”,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较低”侧的组件将会成为在“较高”侧的组件。此外,当某层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时,有可能是指“直接”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或指某层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或指其它层或基板之间夹设其它层。

为了完善统一仓储环节和运输环节中所需的集装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货物集装板,其可适用于仓储环节和运输环节。其中,“货物”可为能够装载于集装板上的散货或小于集装板规格的集装货物。如图1、2所示,货物集装板包括底板10、加强板20及一对叉车板30。加强板20固定于底板10的表面。该对叉车板30平行且间隔的固定于加强板20的远离底板10的表面(图中为上表面),叉车板30与加强板20之间形成贯通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货物集装板整体为板状结构,使得结构简化、重量较低,并且,加强板20能够提高货物集装板的刚度,保证货物集装板满足承重要求。加强板20上方设计的叉车板30提供了叉车孔,保证在不增加集装板整体厚度的前提下,便于叉车转运。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货物集装板兼顾货物在仓储环节和运输环节中对集装器使用需求,可通过叉车进行转载,解决了现有仓储托盘和集装板不兼容、叉车转载不便、重量过大等问题,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同时对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货物损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底板10的表面具有多个突起部11,使得其与货物接触处为非平面,可有效的防止货物滑动,并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刚度。

底板10可为金属薄板,其冲压成形工艺,尖边采用大圆角或倒角过渡。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加强板20与底板10的表面尺寸相同,且对齐的固定于底板10的表面。加强板20具有多个镂空部21,相邻镂空部21之间形成有连接板22、23,叉车板30位于沿着货物集装板的宽度方向设置的连接板22上。

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板22居中且对称设置,保证叉车将货物集装板平稳举升。

镂空部21和突起部11均呈阵列分布,镂空部21和突起部11均为方形,每一镂空部21所围绕的区域内对应设有多个突起部11。也就是说,突起部11自镂空部21露出,直接与货物接触,从而起到防滑作用。并且,加强板20通过多个镂空部21将集装板区分成多了区域,有利于货物的分类集装,因此可适用于密度较小的货物。本实施例中,各镂空部21的形状、尺寸相同,应当理解,可根据需要改变镂空部21的布局。

其中,加强板20采用金属薄板,通过冲压成形、冲孔工艺成型,从而保证其刚度并减重。加强板20构造为其远离底板10的表面凸出于加强板20的边缘,且该上表面与边缘之间为平滑过渡,镂空部21的边缘为平滑过渡,例如大圆角或倒角过渡。

本实施例中,叉车板30的厚度大于底板10和加强板20的厚度,叉车板30的表面具有多个沿通道的长度方向排列的通孔31,从而在保证刚性的同时减轻重量。沿着货物集装板的宽度方向,叉车板30的尺寸小于加强板20的尺寸,且叉车板30的两端未突出于加强板20,从而避免货物转运及运动时与其他设备发生干涉。

如图3所示,加强板20安装于底板10上,二者可采用铆接形式连接,叉车板30位于加强板20上方,其可同时与加强板20及底板10铆接或螺栓连接,从而提高叉车板30的稳定性、牢固性。

如图1、2、4所示,货物集装板还包括多个集装网连接环40,其突出于加强板20的远离底板10的表面,且围绕加强板20的四周设置,本实施例中,共设有20个集装网连接环40。集装网连接环40可采用热弯或冷弯成形工艺,用于连接集装网(未示出)。

集装网连接环40固定连接于底板10的表面,例如通过螺栓或其他结构连接,加强板20上设有多个对应于集装网连接环40的开孔24,集装网连接环40穿过开孔24突出于加强板20的远离底板10的表面,加强板20在与集装网连接环40连接处采用加强处理。

应当理解,货物集装板各组件的连接关系、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底板10可与加强板20焊接,叉车板30可仅与加强板20连接,集装网连接环40可同时与底板10及加强板20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货物集装板整体为板状结构,使得结构简化、重量较低,并且,加强板能够提高货物集装板的刚度,保证货物集装板满足承重要求。加强板上方设计的叉车板提供了叉车孔,保证在不增加集装板整体厚度的前提下,便于叉车转运。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货物集装板兼顾货物在仓储环节和运输环节中对集装器使用需求,可通过叉车进行转载,解决了现有仓储托盘和集装板不兼容、叉车转载不便、重量过大等问题,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同时对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货物损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