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介质传送装置及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4164发布日期:2018-07-10 21:32阅读: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动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介质传送装置及印刷机。



背景技术:

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数字印刷为办公市场和家用市场所熟知,在办公市场和家用市场中使用静电复印(调色剂)或喷墨技术印刷文档。在宽幅印刷市场,采用喷墨用以印刷标记、销售点广告以及车队装饰等等。

在办公市场和家用市场之外,已开发出各种印刷机构造以便在诸如纸、粘合乙烯基、织物和聚氯乙烯的各种信息承载材料上进行数字印刷。两种这样的构造称为所谓的“卷对卷”(roll-to-roll)构造和“平板”(flatbed)构造。概括地讲,卷对卷印刷机采用通过辊子相对于印刷头以既定供给方向移动软纸张构造而成的传送系统。

至于“平板”(也称为“刚性”)印刷机,它们的传送系统利用刚性支撑物以便相对于印刷头前后移动纸张(不必要为软的)或硬纸张。在所有的印刷技术中,为了精确印刷,传送系统在对准纸张(通常称为信息承载材料)并确保印刷头在信息承载材料上的准确定位方面需要提供高水平的精度。

一些厂商提供了具有平板传送系统和梭状系统的印刷机,其中传送系统沿供给方向传送印刷纸而梭状系统使得印刷头以垂直于印刷纸供给方向在印刷纸上往复移动。作为邻近的印刷条宽的合成,平板传送系统和梭状系统协共同在印刷纸上完成所希望的印刷。当梭状系统沿印刷纸移动同时平板传送系统将印刷纸保持在固定位置时,完成了印刷条宽的印刷。然后平板传送系统以相应于印刷条宽宽度的增量前移印刷纸,当印刷纸再次保持在固定位置时在梭状系统的下一移动期间完成了下一印刷条宽的印刷。印刷头或梭状系统相对于印刷纸的移动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也就是说,当印刷纸前后移动的同时印刷头或梭状系统以印刷条宽之间的步幅增量移动,从而产生印刷条宽的印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介质传送装置及印刷机,以解决在平板印刷机中将印刷纸不能精确的自动传送到印刷头下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介质传送装置,包括多个夹持装置和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为两个,在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多个夹持装置,且所述连接件首尾相连;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印刷物夹持腔和设置在所述夹持腔中固定件;所述夹持装置上设置有与夹持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印刷物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夹持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弹性件和固定端,所述弹性件一端设置在所述夹持腔上端,另一端设置所述固定端。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的顶板和底板形成夹持腔,在所述顶板内设置有无线充电装置,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电磁铁,且所述电磁铁与所述固定端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为所述蓄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磁铁。

进一步地,还包括充电板,所述充电板位于所述夹持装置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板为多个,所述充电板个数与所述夹持装置上的顶板朝向下端个数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在所述夹持腔内设置有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印刷机,包括印刷机主体和上述所述的自动介质传送装置;

所述印刷机主体设置有用于印刷的印刷口,所述自动介质传送装置将印刷物传送到所述印刷机进行印刷。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介质传送装置及印刷机通过自动介质传送装置能够将待印刷纸传送到印刷机的印刷头下方,且待印刷完成以后,能够将印刷纸传送走,从而实现印刷机连续不断的进行印刷;自动介质传送装置的夹持装置能够循环的使用,从而印刷机能够持续的进行印刷,且夹持装置的夹持腔能够有效的保证每一张印刷纸的精确夹持,从而保证在多个印刷纸上印刷图案或其他的位置一致,提高产品的一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传送介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传送介质装置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传送介质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夹持装置;101-顶板;102-底板;200-夹持腔;300-固定端;400-弹性件;500-印刷物;600-连接件;700-充电板;800-印刷头;900-印刷机主体;110-印刷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传送介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传送介质装置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传送介质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介质传送装置,包括多个夹持装置100和连接件600;

所述连接件600为两个,在两个所述连接件600之间设置多个夹持装置100,且所述连接件600首尾相连;

所述夹持装置100包括用于夹持印刷物500夹持腔200和设置在所述夹持腔200中固定件;所述夹持装置100上设置有与夹持腔200连通的开口,所述印刷物500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夹持腔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介质传送装置的连接件600能够带动夹持装置100运动,夹持装置100用于夹持印刷物500,印刷物500的一端从夹持装置100的开口插入到夹持腔200中;由于连接件600的首尾相连,在连接件600转动的时候,能够带动夹持装置100循环转动,这样就能够实现在印刷的时候,将印刷物500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使印刷机能够持续的进行印刷。

夹持装置100的开口位于夹持装置100的侧面,将印刷物500插入到开口的时候,印刷物500的顶端被夹持腔200的内壁顶住,这样在印刷相同的印刷物500的时候,能够确保印刷物500印刷精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弹性件400和固定端300,所述弹性件400一端设置在所述夹持腔200上端,另一端设置所述固定端300。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100的顶板101和底板102形成夹持腔200,在所述顶板101内设置有无线充电装置,在所述底板102上设置有电磁铁,且所述电磁铁与所述固定端300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的弹性件400一端固定在夹持腔200的上端,固定端300在固定件下端;在使用夹持装置100,将印刷物500从夹持装置100的开口深入到夹持腔200内,且此时的固定端300位于印刷物500的上方。

固定端300可以为磁铁,此时电磁铁被通电,电磁铁产生磁性,从而电磁铁和固定端300相互吸引,从而将印刷物500固定在夹持装置100上,此时的弹性件400处于拉伸状态,然后跟随连接件600的转动,使夹持装置100将印刷物500依次传送到印刷机主体900内,实现印刷物500的印刷。

固定端300也可以更换为铁磁性物质,比如铁,能够被电磁体吸引,使印刷物500固定在夹持装置100上即可。

当电磁铁是使用交流电产生的时候,电磁铁的极性反复切换,固定端300不能使用永磁铁,固定端300可以采用铁等易被电磁铁吸附的材质制成。

当将印刷物500传送到指定的位置以后,通过切断电源,使电磁铁失去磁性,固定端300受到弹性件400的拉力,从夹持装置100的底板102上离开,此时印刷物500不被束缚,能够从夹持装置100上脱离。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100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为所述蓄电池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夹持装置100内设置蓄电池,无线充电装置能够为蓄电池充电,而蓄电池为电磁铁提供电能;当需要交流电产生的电磁铁的时候,在夹持装置100内还有用于将蓄电池提供的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逆变器。

当电磁铁是采用直流电产生的时候,在电路中可以设置切换电流方向的开关,此开关能够使蓄电池与切换线圈的连接方式,蓄电池的正极从连接线圈的一端,切换连接线圈的另一端去,负极跟随正极同步进行类似操作。

这样当利用直流电产生的电磁铁的极性发生改变,从吸附有磁铁制成的固定端300到排斥固定端300,从加快固定端300离开夹持装置100的底板102上,从而松开印刷物500;在使电磁铁产生于固定端300相斥的磁力的时候,在此电路中增加了电阻,使电磁铁朝向固定端300产生于固定端300下方极性相同的电路的时候,电流较小,磁力也较小;避免由于电磁铁与固定端300产生的斥力较大,影响固定件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磁铁。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印刷头800对印刷物500印刷的时候,此时夹持装置100是静止的,印刷物500能够插入夹持腔200中,控制装置控制夹持装置100将印刷物500夹持住,然后随着自动传送介质装置的运动,使印刷物500实现传送。

在夹持装置100内可以设置有检测装置,比如红外线检测装置,当印刷物500进入到夹持腔200中以后,红外线检测装置发送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是电磁铁通电,从而电磁铁产生磁性,将固定端300吸附在底板102上。

控制装置内还设置有定时电路,由于自动传送介质装置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夹持装置100夹持印刷物500和送开印刷物500之间的间隔固定,当到达指定的时间,控制装置控制夹持装置100松开印刷物500。

还有其他现在技术中经常使用的方式,在此就不在獒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充电板700,所述充电板700位于所述夹持装置100下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板700位于夹持装置100下端,夹持装置100在运送印刷物500的时候,会出现暂停运动的时候,此时自动传送介质装置的下端夹持装置100的接收线圈与充电板700内的发送线圈相对,从而实现对夹持装置100内蓄电池进行充电。

为了提高充电时长,在自动传送介质装置下端设置的充电板700较长,当夹持装置100的顶板101朝向地面的时候,就开始进行充电,直到夹持装置100的顶板101再次开始旋转,这样能够减小对蓄电池的充电时间。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板700为多个,所述充电板700个数与所述夹持装置100上的顶板101朝向下端个数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印刷机在对印刷物500进行印刷的时候,此时的自动传送介质装置暂停运动,此时顶板101朝向地面的夹持装置100下端均设置有一块充电板700,此充电板700实现无线的对夹持装置100进行充电。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在所述夹持腔200内设置有三个。

一些实施例中,在夹持腔200内有三个固定件,在将印刷物500固定在夹持腔200中的时候,三个固定件分别固定在印刷物500的中部及其两端,这样确保固定的印刷物500牢固,且夹持装置100拉拽印刷物500的时候,印刷物500受力均匀,使其不易被夹持装置100损坏。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400为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400采用弹簧,当固定端300被电磁铁吸附的时候,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当电磁铁不再吸附固定端300,弹性件400的拉力固定端300远离底板102,从而印刷物500能够从夹持腔200中拿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印刷机,包括印刷机主体900和上述所述的自动介质传送装置;

所述印刷机主体900设置有用于印刷的印刷口110,所述自动介质传送装置将印刷物500传送到所述印刷机进行印刷。

自动介质传送装置从印刷机主体900的印刷口110将印刷物500传送进入印刷机主体900,印刷机主体900的印刷头800对印刷物500进行印刷,此时夹持装置100静止,在自动介质传送装置下端的夹持装置100正在进行无线充电;当印刷机主体900对一个印刷物500印刷完以后,自动介质传送装置另一个夹持装置100将另一个印刷物500传送到印刷机中,从而实现另个印刷物500的印刷;由于相邻的夹持装置100的间隔固定,在自动传送介质装置下端用于对夹持装置100进行充电的充电板700的间隔也按照自动传送介质装置下端的夹持装置100之间的间隔相应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介质传送装置及印刷机通过自动介质传送装置能够将待印刷纸传送到印刷机的印刷头800下方,且待印刷完成以后,能够将印刷纸传送走,从而实现印刷机连续不断的进行印刷;自动介质传送装置的夹持装置100能够循环的使用,从而印刷机能够持续的进行印刷,且夹持装置100的夹持腔200能够有效的保证每一张印刷纸的精确夹持,从而保证在多个印刷纸上印刷图案或其他的位置一致,提高产品的一直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