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面纸包装机的新封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9003发布日期:2019-10-23 01:55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挂面纸包装机的新封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挂面纸包装机的新封尾装置,属于食品机械包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挂面行业内,纸包后圆筒状挂面的封尾顺序是按右侧-下侧-左侧-上侧(打胶)-加热的顺序完成封尾。这种封尾顺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构复杂,工位多,加热时间短,封尾效果不美观且封尾不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挂面纸包装机的新封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工位多,加热时间短,封尾效果不美观且封尾不牢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挂面纸包装机的新封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前至后依次安装在左墙板与右墙板之间的工位一-工位五,该工位一用于使圆筒状挂面的接缝停在合适的位置,以便进入工位二进行折纸;该工位二用于将圆筒状挂面尾部右侧纸折入,并将上、下侧纸压痕定型;该工位三用于将已压痕定型的上、下侧纸折入,然后将左侧纸压痕定型并打胶;该工位四用于将已压痕定型的左侧纸折入完成封尾动作并给胶加热、干胶。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精简,实现了圆筒状挂面高效、牢固、美观的封尾。该装置结构简单,工位少,安装、调试方便,实现了更高的自动化技术跨越,很好的解决了圆筒状挂面封尾牢固、美观程度合格率低的行业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工位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工位一(推面部分)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工位二(右侧折纸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上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另轴侧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工位三(上、下折纸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上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下折纸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上折纸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插针部分(工位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收尾部分(工位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收尾部分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左墙板、2.右墙板、3.第一气缸固定架、4.第二气缸固定架、5.固定板、6.光电支架、7.小推面板、8.大推面板、9.运面叉、10.导轨轴导套、11.固定座、12.转臂支架、13.右侧压纸上臂、14.右侧压纸下臂、15.右侧压纸上板、16.右侧压纸下板、17.压痕上臂、18.压痕下臂、19.上压痕板、20.下压痕板、21.侧压纸凸轮、22.压痕凸轮、23.张开凸轮、24.侧压纸摇臂、25.压痕摇臂、26.张开摇臂、27.第一上下折纸支架、28.第二上下折纸支架、29.支撑轴、30.下折纸臂、31.上折纸臂、32.下折纸板、33.上折纸板、34.打胶管、35.导轨轴、36.插针、37.下折纸凸轮、38.微动凸轮、39.上折纸凸轮、40.插针凸轮、41.下折纸摇臂、42.第一微动摇臂、43.上折纸摇臂、44.压针摇臂、45.收尾固定板、46.收尾加热板、47.左侧压痕板、48.张开板、49.第二微动摇臂、50.滚子、51.左气缸、52.右气缸、53.加热棒、54.打胶孔、55.压痕板气缸、56.传动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所述一种挂面纸包装机的新封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前至后依次安装在左墙板1与右墙板2之间的工位一a1-工位五a5,该工位一a1用于使圆筒状挂面的接缝停在合适的位置,以便进入工位二a2进行折纸;该工位二a2用于将圆筒状挂面尾部右侧纸折入,并将上、下侧纸压痕定型;该工位三a3用于将已压痕定型的上、下侧纸折入,然后将左侧纸压痕定型并打胶;该工位四a4用于将已压痕定型的左侧纸折入完成封尾动作并给胶加热、干胶。

还可在所述的工位四a4的后面设有与其结构相同的工位五a5,用于给已完成封尾的圆筒状挂面进一步加热,使胶干的更彻底,封尾效果更牢固。

参见图1、图3和图4,所述的工位一a1包括:第一气缸固定架3固接于左墙板1,左气缸51固定在第一气缸固定架3上,小推面板7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左气缸51的顶端;固定板5固接于右墙板2,第二气缸固定架4固接于固定板5,右气缸52固定在第二气缸固定架4上,大推面板8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右气缸52的顶端;安装时使大、小推面板7和8同心,并且对准纸包装后圆筒状挂面的中心。

该工位一a1的工作过程是当纸包装后的圆筒状挂面到达工位一a1,左气缸51与右气缸52同时推出,将圆筒状挂面限位于小推面板7与大推面板8之间的区域,由旋转装置(位于运面叉9之间,略高于运面叉底部)带动圆筒状挂面旋转,固定于光电支架6上的光电元件检测圆筒状挂面接缝处的色标点,使圆筒状挂面的接缝停在合适的位置,传动链条56带动安装在其上的运面叉9将纸包装后的圆筒状挂面送入工位二a2。

参见图1、图5-图7,所述的工位二a2包括:右侧压纸上板15铆接于右侧压纸上臂13,右侧压纸上臂13铰接于转臂支架12;右侧压纸下板16铆接于右侧压纸下臂14,右侧压纸下臂14铰接于转臂支架12,其中右侧压纸下臂14上装有螺钉顶在右侧压纸下臂14上;右侧压纸上、下臂13、14之间有拉簧t1,右侧压纸上臂13与装在转臂支架12的螺钉之间有拉簧t2;转臂支架12铰接于固定座11,固定座11固接于左墙板1;压痕上臂17一侧与上压痕板19铰接,另一侧固定有轴承z1;压痕下臂18一侧与下压痕板20铰接,另一侧固定有轴承z2;压痕上、下臂17、18之间有拉簧t4;侧压纸摇臂24铰接于左墙板1,侧压纸摇臂24一端通过关节轴承与转臂支架12连接,另一端固接有轴承z3,轴承z3与侧压纸凸轮21相抵;张开摇臂26铰接于左墙板1,张开摇臂26一端通过各连杆、摇臂的铰接能控制张开板48的右侧上下微动左侧插入第二上下折纸支架28的孔中,张开板48与装在右侧压纸下臂14上的轴承相抵,另一端固接有轴承z5,轴承z5与张开凸轮23相抵;压痕摇臂25铰接于左墙板1,压痕摇臂25一端固接轴承z4,轴承z4与压痕凸轮22相抵,另一端与轴承z1、轴承z2相抵。

该工位二a2的工作过程是当找好接缝位置的圆筒状挂面到达工位二a2,通过侧压纸凸轮21、侧压纸摇臂24的作用,转臂支架12绕铰接点旋转,右侧压纸上板15与右侧压纸下板16从圆筒状挂面的右侧压入并张开;上压痕板19与下压痕板20由于压痕凸轮22、压痕摇臂25、拉簧t4的配合作用向中间合拢,分别压在张开的右侧压纸上板15、右侧压纸下板16上,将圆筒状挂面尾部的上、下侧压痕定型后回到初始位置;然后通过侧压纸凸轮21、侧压纸摇臂24、拉簧t1、拉簧t2的配合作用使臂支架12绕铰接点逆向旋转,让右侧压纸上板15与右侧压纸下板16回到初始位置;最后传动链条56带动安装在其上的运面叉9将定型的圆筒状挂面送入工位三a3。

参见图1、图8-图12,所述的工位三a3包括:第一上下折纸支架27、第二上下折纸支架28分别固接于左墙板1,第一上下折纸支架27与第二上下折纸支架28之间固定有两个支撑轴29,一个支撑轴与下折纸臂30滑动且滚动连接,另一个支撑轴与上折纸臂31滑动且滚动连接。下折纸板32与下折纸臂30铰接,并用连杆、关节轴承将下折纸板32的支耳与第二上下折纸支架活性连接,保证下折纸板32的折纸面始终竖直。上折纸板33与上折纸臂31铰接,并用连杆、关节轴承将上折纸板33的支耳与第二上下折纸支架活性连接,保证上折纸板33的折纸面始终竖直。下折纸摇臂41与左墙板1铰接,下折纸摇臂41的拐角处固定有轴承z6,轴承z6与下折纸凸轮37相抵,用连杆、关节轴承将下折纸摇臂41与下折纸臂30活性连接。上折纸摇臂43与左墙板1铰接,上折纸摇臂43的一端固定有轴承z8,轴承z8与上折纸凸轮39相抵,另一端与上折纸臂31用连杆、关节轴承活性连接。压针摇臂44与左墙板1铰接,压针摇臂44的一端固定有轴承z9,轴承z9与插针凸轮40相抵,另一端通过关节轴承与导轨轴35活性连接。导轨轴35穿过导轨轴导套10,并能顺畅滑动,导轨轴导套10固接于第一上下折纸支架27。插针36插入导轨轴35的孔中,用紧定螺钉固定。第一微动摇臂42与左墙板1铰接,第一微动摇臂42的一端固定有轴承z7,轴承z7与微动凸轮38相抵,另一端通过连杆、关节轴承与第二微动摇臂49的一端活性连接。第二微动摇臂49铰接于第二上下折纸支架28,第二微动摇臂49上固定的滚子50与下折纸臂30的轴套边缘相抵。

该工位三a3的工作过程是:当上、下侧压痕定型后的圆筒状挂面进入工位三a3,插针36由于插针凸轮40、压针摇臂44、导轨轴35等的作用插入圆筒状挂面的左侧,下折纸板32由下折纸凸轮37、下折纸摇臂41、下折纸臂30及连杆等的作用自下向上稍过中心折纸并稍微保持,上折纸板33由上折纸凸轮39、上折纸摇臂43、上折纸臂31及连杆等的作用自上向下折纸(此时插针36慢慢抽回),当上折纸板33距离下折纸板32两毫米时,上、下折纸板33和32同时向下运动、向左微动(通过微动凸轮38、第一微动摇臂42、第二微动摇臂49、滚子50及连杆等的配合作用实现),直至上折纸板33向下稍过中心,然后通过上折纸板33上的打胶孔涂胶,打胶的同时压痕板气缸55推出,使圆筒状挂面左侧纸压痕并定型,直至传动链条56带动安装在其上的运面叉9将定型的圆筒状挂面送入工位四a4压痕板气缸55收回。

参见图1、图13和图14,所述的工位四a4包括:收尾固定板45固接于左墙板1,收尾固定板45的支耳与压痕板气缸55的尾端铰接;收尾加热板46固接于收尾固定板45,并与左侧压痕板47铰接;左侧压痕板47的支耳通过关节轴承与压痕板气缸55的首端活性连接。

该工位四a4的工作过程是传动链条56(参见图2)带动安装在其上的运面叉9将定型的圆筒状挂面送入工位四a4的同时,将仅剩的、已压痕定型的左侧纸挡入,完成封尾动作并加热。

工位五a5给已完成封尾的圆筒状挂面进一步加热,使胶干的更彻底,封尾效果更牢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