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氢水的桶袋套装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7306发布日期:2018-10-26 18:51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塑胶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氢水的桶袋套装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氢分子生物医学的研究和应用较早源于日本,我国学者的研究始于2007年,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国内有大量的学者和院校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上千篇,氢分子的生物医学效应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研究发现,人体是由细胞所组成的,所以,人的疾病最终都可以归结为细胞受损,人的衰老也是由于细胞老化或坏死所造成的,而造成细胞受损或者老化的主要元凶就是人体内过剩的活性氧自由基。活性氧自由基是人体在新陈代谢的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进入人体的氧气有2%左右会被转化为自由基,其中有大部分是对人体有害的恶性自由基,人体内的恶性自由基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不断损伤体内正常细胞,最终使人得病或加速人体机能的衰老,从而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氢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抗氧化和消炎,医学界认为氢是至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好的抗氧化剂,氢进入人体后能够迅速而且有选择性地中和羟基自由基、亚硝酸阴离子等,也就是说,氢原子进入人体后会与活性氧结合还原成水再被排出体外,使人体的细胞得以正常地代谢活动而恢复健康体质,这是奠定氢分子生物医学效应研究的基础。而且,氢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

最近的科学分析认为,一个人没有氧活不了,没有氢活不好。尤其是近几年,大量的实验证明,氢对人体各种慢性疾病具有明显的改善和治疗作用。所以,对氢分子医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其中,给氢手段是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在氢分子医学领域,人们采用最多的是饮用富氢水保健;然而,由于氢分子极轻极小,而且非常活跃,遇空气极易脱水逃逸扩散,本来氢就难溶于水,于是,用常规手段很难保存富氢水,比如用矿泉水桶储存富氢水,出水时必须通过换气才能出水,随着桶中水体的减少,其空间随之扩大,富氢水中的氢分子就会不断地析出到空间,通常在桶中水体还有一半以上时,水中的氢分子就会跑得一干二净。所以,到目前为止,富氢水设备中只有富氢水杯做得风生水起,其它都是遮遮掩掩,似乎见不得光,尤其是富氢水机,至今连最起码的安全性问题都没有解决,更不用说效果了;这主要是因为富氢水杯应用质子交换膜电解模组后,已基本解决了各种水质的安全隐患,水中的氢含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最关键的是富氢水杯的容量小,可以做到即制即饮,一次性就能喝完,不要考虑保存问题,还便于携带,这是其它富氢水设备所不及的。也尽管目前利用微纳米气泡技术能够使富氢水达到3.0ppm以上超饱和氢浓度(通常电解富氢水的含量只有1.0ppm左右),但富氢水的包装流通还停留在小包装时代,即在低温或常温下采用500毫升以下的铝罐或铝箔复合膜袋密封包装流通,目的就是尽量做到开瓶后一次性或短时间内喝完。由于研究发现用铝罐或铝箔复合袋密封包装能够明显提高氢在水中的稳定性,从而延长保存时间,所以,当下市场流通的小包装富氢水都是采用这一技术,保存时间可达半年到一年。只是,在现有技术中无论是水袋还是水桶、水瓶、铝罐等凡是一次性或短时间内不能喝完的大容量包装富氢水,开封后都难以做到长时间保持(8个小时以上),其中单一的铝箔塑胶复合水袋包装虽然可以做到大容量包装并较长时间保存,但由于在流通过程中水袋容易损坏,导致重复利用率不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所以也不适合大容量包装流通。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富氢水的桶袋套装储存装置,由水桶和水袋以及附件组成,其中:所述的水桶为市面上流行通用的矿泉水桶,在水桶的底部或顶部预留通气孔和安装孔,在水桶的内腔表面和外表面全部或择一进行喷涂铝箔或镀铝箔。所述的水袋为套在水桶内部且在其撑开时与水桶内腔形状或容积相适应的食品级软胶袋,其上部设有与水桶桶口对接的进水口衔接装置,在水袋的内腔表面和外表面全部或择一进行复合铝箔或喷涂铝箔或镀铝箔。将排空后的水袋从水桶桶口塞入,水袋的进水口衔接装置固定在水桶桶口内,并使水袋在水桶内保持伸缩自如。

这样,初始状态下的水袋在水桶内自然放置,灌装时,打开封口,将制备好的富氢水注入水桶内的水袋里,水桶内的空气随之从预留的通气孔排出,水袋注水撑开后与水桶内壁紧贴,并在水桶的保护下保证不被撑破,水袋注满后实行满罐封装。放水时,通过水桶的配套设备放水,随着水袋内水的减少,水袋会逐渐收缩,空气从预留孔进入桶内充斥水桶与水袋之间的空隙,直到水袋里的水被排空,水袋紧缩。在放水的过程中,水袋无需象水桶放水那样一边放水一边进气,全过程水袋始终不会进一丝空气。由于水袋内的富氢水在储存和放水的过程中始终不会接触到空气,所以,水袋内富氢水的含氢浓度能够始终保持一个稳定状态。再加上水袋和水桶表面的铝箔作用,更进一步地保证了水袋内富氢水的稳定性,从而延长保存时间。同时,水袋在水桶的保护下便于运输,且能保持水桶原有的通用功能。于是,水桶在此起到了保护水袋的作用,也赋予了水袋以水桶的特性。

与现有技术的小包装和单一水桶或单一水袋储存富氢水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进步性效果:

1、水桶与水袋套装双效合一,相得益彰,既保持了水袋无需换气放水的功能,又保持了水桶原有的通用性以及运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2、通过水袋的无需换气放水功能以及水袋和水桶表面的铝箔涂层保护效果相结合,进一步地保证了水袋内富氢水的稳定性和保存时间。

3、在水桶的保护下,水袋在流通过程中不易被损坏,大大提高了水袋的重复使用率,从而有利于富氢水的大容量包装流通,大幅度地降低了富氢水的生产成本、包装成本和流通成本。

4、大容量包装可以减少废弃物,有利于环保。

5、大容量包装更能够满足和保证客户的用量需求,更具实用性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水袋收紧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水袋撑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水袋收紧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水袋撑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图5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2、3,图中:1—水桶;2—水袋,2.1—进水口衔接装置,2.1.1—进水口螺栓,2.1.2—螺帽,2.1.3—弹性胶圈,2.1.4—进水通道,2.2—定位螺丝;3—空气过滤器,3.1—空气过滤器座,3.2—半封口螺帽,3.3—海绵。

本实施例由水桶1和水袋2以及附件组成,其中:所述的水桶1为市面上流行通用的长颈矿泉水桶,在水桶1的底部和肩部预留通气孔,在该通气孔安装空气过滤器3,即将空气过滤器座3.1的螺柱由内到外穿过预留通气孔,在空气过滤器座3.1内塞入海绵3.3,再用半封口螺帽3.2紧固;在水桶1的底部中心预留安装孔,在水桶1的内腔表面喷涂铝箔。所述的水袋2为套在水桶内部且在其撑开时与水桶1内腔形状或容积相适应的食品级软胶袋,其上部设有与水桶桶口对接的进水口衔接装置2.1,其底部中心设有定位螺丝2.2,在水袋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复合铝箔。将排空后的水袋2从水桶桶口套入,其进水口衔接装置2.1安装在水桶1进水口颈内的下段,即在预留有水通道2.1.4的进水口螺栓2.1.1的螺柱上预先套入略小于水桶进水口的弹性胶圈2.1.3,并用螺帽2.1.2锁住,然后将进水口衔接装置2.1由内向外推至水桶1进水口颈内的下段时再进一步旋紧螺帽2.1.2来压紧弹性胶圈2.1.3,使之鼓起后顶卡在水桶1的进水口颈内,从而由水桶桶口过渡为水袋进水口。最后将水袋2底部的螺栓2.2固定在水桶1底部中心的预留孔上,起到水袋1的定位作用。

这样,初始状态下的水袋2在水桶1内自然放置,灌装时,将制备好的富氢水从水桶桶口注入到水桶1内的水袋2里,水桶1内的空气随之从空气过滤器排出,水袋2注水撑开后与水桶1内壁紧贴,并在水桶1的保护下保证不被撑破,注满后实行满罐封装。放水时,通过水桶1的配套设备放水,随着水袋2内水的减少,水袋2会逐渐收缩,空气从空气过滤器3进入桶内充斥水桶1与水袋2之间的空隙,直到水袋2里的水被排空,水袋收缩瘪紧。

参阅附图4、5、6、7,图中:1—水桶;2—水袋;3—进水口衔接装置,3.1—通心螺栓,3.2—紧固螺帽,3.3—封口螺帽;4—碟形内塞;5—桶盖,5.1—拉手;6—出水口通心螺栓;7—水龙头;8—海绵垫。

本实施例由水桶1和水袋2以及附件组成,其中:所述的水桶1为市面上流行通用的带水龙头方形倒圆角矿泉水桶,其桶口设有碟形内塞4和桶盖5,桶盖5上设有拉手5.1;水桶1一侧的下部居中预留凹入的接水室,接水室的内壁预留安装孔;在水桶1的内腔表面喷涂铝箔。所述的水袋2为套在水桶内部且在其撑开时与水桶1内腔形状或容积相适应的食品级软胶袋,其上部设有与水桶桶口对接的进水口衔接装置3,其底部的一侧设有预留有水通道的出水口通心螺栓6,在水袋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复合铝箔。将进水口衔接装置3安装在碟形内塞4的中心预留孔,即将预留有水通道的进水口通心螺栓3.1由下往上穿过碟形内塞4的中心预留孔,并用紧固螺帽3.2锁紧,再在进水口通心螺栓3.1的顶部用封口螺帽3.3封住进水口;将海绵垫8塞进桶内的底部,起垫高水袋的作用,再把排空后的水袋2从水桶桶口塞入,并把水袋2底部的出水口通心螺栓6透过水桶1下部一侧接水室的预留孔后与水龙头7螺纹对接;最后将碟形内塞4塞住水桶桶口,再旋上桶盖5。

这样,初始状态下的水袋2在水桶1内自然放置,灌装时,打开桶盖5和封口螺帽3.3,再将制备好的富氢水注入到水桶1内的水袋2里,水桶1内的空气随之从碟形内塞4侧面的预留透气孔排出,水袋2注水撑开后与水桶1内壁紧贴,并在水桶1的保护下保证不被撑破,注满后实行满罐封装,即将封口螺帽3.3拧紧,再旋紧桶盖5。放水时,打开水龙头,随着水袋2内水的减少,水袋2会逐渐收缩,空气从碟形内塞4和桶盖5上的预留透气孔进入桶内充斥水桶1与水袋2之间的空隙,直到水袋2里的水被排空,水袋收缩瘪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