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砖的码垛机组及码垛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71921发布日期:2019-01-02 23:11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水砖的码垛机组及码垛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砖码垛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透水砖的码垛机组及码垛方法。



背景技术:

砖窑生产砖后需要将砖进行码垛,传统的码垛方式是通过人手进行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设计出码垛设备来代替人工进行码垛,一般使用机器人来进行码垛,机器人对于砖体码垛方式单一,码垛时每层的砖体方位摆放朝单一方向,相邻两层间的砖体无相互防倾倒的作用力,并且采用机械手进行码垛时,砖与砖之间存在间隙,垛堆不稳定,极容易出现散垛危险,且机器人存在结构复杂、定位频繁、对不同规格砖体配合度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的、效率高的透水砖的码垛机组及码垛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透水砖的码垛机组,包括将砖窑内的砖体向外运输的传送带、与所述传送带连接的步进线体,所述步进线体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侧方,所述步进线体至少设置一条;在所述传送带与步进线体的连接处设有推砖机构;所述步进线体设有若干段速度不同的输送带,在其中两段所述输送带的连接处设有转向机构;还包括从步进线体提取砖体的码垛机构,所述码垛机构包括机械臂、及带动所述机械臂进行纵向/横向移动的传动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所述传送带和步进线连接处设有升降辊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传送带的首端设有将砖体从砖窑提取到传送带上的提取装置。

进一步,所述机械臂包括用于提取砖体的海绵吸盘。

一种利用上述透水砖的码垛机组的码垛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从砖窑中提取砖体放置到传送带上;

b.砖体运输到传送带和步进线体的连接位置,推砖机构将砖体从传送带推至步进线体上;

c.在步进线体前段的砖体运输至转向机构后,所述转向机构将砖体进行0或90度的转向;

d.砖体通过转向机构后,砖体在速度不同的输送带上沿输送方向收拢,然后运输至码垛机构;

e.码垛机构的机械臂将砖体按组提取,然后传动装置带动机械臂对砖体按组进行码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a放置砖体到传送带时,将砖体的长边/短边均朝同一个方向且排成一列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完成步骤a后,步骤b升降辊台每次提升一块或两块砖体,推砖机构将砖体从传送带推至步进线体。

进一步,完成步骤b后,步骤c转向机构42按照不同的码垛方式将砖体进行循环分组。

进一步,完成步骤d,步骤e机械臂沿水平方向旋转0或90或180或270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透水砖的码垛机组及码垛方法,包括将砖窑内的砖体向外运输的传送带、与所述传送带连接的步进线体,所述步进线体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侧方,所述步进线体至少设置一条;在所述传送带与步进线体的连接处设有推砖机构;所述步进线体设有若干段速度不同的输送带,在其中两段所述输送带的连接处设有转向机构;还包括从步进线体提取砖体的码垛机构,所述码垛机构包括机械臂、及带动所述机械臂进行纵向/横向移动的传动装置。利用传送带、推砖机构、步进线体和码垛机构,根据所需的码垛组合形式将砖体提前通过传送带和步进线体对砖体进行循环排列成组合体,码垛机构直接对组合体进行移动或旋转码垛,效率高且稳定。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码垛机组和透水砖输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其中一种透水砖码垛形式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其中一种透水砖码垛形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一种透水砖的码垛机组,包括将砖窑1内的砖体2向外运输的传送带3、与所述传送带3连接的步进线体4,所述步进线体4设置在所述传送带3的侧方,所述步进线体4至少设置一条;在所述传送带3与步进线体4的连接处设有推砖机构5;所述步进线体4设有若干段速度不同的输送带41,在其中两段所述输送带41的连接处设有转向机构42;还包括从步进线体4提取砖体2的码垛机构6,所述码垛机构6包括机械臂61、及带动所述机械臂61进行纵向/横向移动的传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3分为若干段,在所述传送带3和步进线连接处设有升降辊台7。

优选的,在所述传送带3的首端设有将砖体2从砖窑1提取到传送带3上的提取装置。

优选的,所述机械臂61包括用于提取砖体2的海绵吸盘。

本实施例中,所要码垛的砖体2为透水砖,透水砖上表面一般为长方形,通过提取装置将砖窑1内的透水砖提取,按透水砖的上表面长边沿传送带3的运输方向进行放置,且沿传送带3的运输方向放置为一列;

步进线体4垂直于传送带3的运输方向连接在传送带3的侧边,透水砖在传送带3上运输至步进线体4与传送带3的连接处时,推砖机构5启动,将透水砖从传送带3推至步进线体4上,优选的,传送带3分为若干段,在所述传送带3和步进线连接处设有升降辊台7,升降辊台7将透水砖抬升后通过推砖机构5推至步进线体4,推砖机构5每次推一或两块透水砖,此时透水砖的上表面长边朝向步进线体4的运输方向;在传送带3两侧设有若干条所述步进线体4,当其中一个升降辊台7工作进行抬升时,后续的透水砖在升降辊台7的下方继续在传送带3上运输至下一个步进线体4,从而不会因抬升而影响工作效率,保证多条步进线体4同时工作;

透水砖在步进线体4上运输,所述转向机构42优选的使用转向平台,根据码垛堆叠方式所需,转向机构42每隔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块透水砖后将运输到转向机构42上的透水砖进行90度转向,即将透水砖按一定顺序循环地进行转向形成若干组,由于转向时会导致后面的透水砖与前面的透水砖间隔开来,故转向后通过步进线体4上的若干段速度不同的输送带41,将间隔开来的透水进行合拢;

通过间隔式的循环转向方式将透水砖分为若干组,最后码垛机构6利用机械臂61提取透水砖进行码垛,机械臂61每次提取m(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组透水砖,通过码垛机构6的传动装置将透水砖进行逐层码垛,优选的,所述机械臂61利用海绵吸盘吸取透水砖的上表面进行码垛,对比使用机械手夹持透水砖进行码垛,由于放置时夹持位置必定会使砖体2间存在间隙,使用海绵吸盘能使得码垛过程中每组的透水砖之间没有间隙,有效避免由于间隙导致垛堆存在散垛的危险隐患。利用转向机构42,可实现透水砖在步进线体4上根据码垛堆叠组合的方式按组排列,不需使用码垛机构6对透水砖进行逐个旋转,若逐个透水砖进行码垛则需要高精度定位要求,而直接对分好的组进行码垛,减少码垛时设备的定位精度要求,简化码垛机构6的结构,不同的码垛方式对设备通用性更强,也从而能节省时间,同时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定位及编译程序才能进行码垛。

一种利用上述透水砖的码垛机组的码垛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从砖窑1中提取砖体2放置到传送带3上;优选的,放置砖体2到传送带3时,将砖体2的长边/短边均朝同一个方向且排成一列放置;

b.砖体2运输到传送带3和步进线体4的连接位置,推砖机构5将砖体2从传送带3推至步进线体4上;优选的,升降辊台7每次提升一块或两块砖体2,推砖机构5将砖体2从传送带3推至步进线体4;

c.在步进线体4前段的砖体2运输至转向机构42后,所述转向机构42将砖体2进行0或90度的转向;转向机构42按照不同的码垛方式将砖体2进行循环分组;

d.砖体2通过转向机构42后,砖体2在速度不同的输送带41上沿输送方向收拢,然后运输至码垛机构6;

e.码垛机构6的机械臂61将砖体2按组提取,然后传动装置带动机械臂61对砖体2按组进行码垛。优选的,完成步骤d,步骤e机械臂61沿水平方向旋转0或90或180或270度。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2表示了其中一种透水砖的码垛组合形式,单层可看成为由6个组合体构成,每个组合体由两个并排的透水砖垂直于第三个透水砖的长边而成;步骤a:透水砖从砖窑1中按单列排列在传送带3上进行运输,优选的,每个透水砖的长边垂直于运输方向且紧密放置;步骤b:当透水砖运输到传动带和步进线体4的连接处时,升降辊台7抬升两块透水砖,此时透水砖的长边沿步进线体4的运输方向(此处称为横向),每两个透水砖为一个小组,为了码垛成图2的组合方式,每小组的透水砖运输至转向机构42时,步骤c:每两个横向的小组进行0度的转向,即不转向,到第三个横向的小组到达转向机构42时,转向机构42将其进行90度的转向,此时第三小组的透水砖长边垂直于步进线体4运输方向(此处为纵向),即以每两个横向小组后接一组纵向小组的循环转向方式;步骤d:按步骤c的循环转向方式后,各小组存在空隙,通过步进线体4上速度不同的输送带41将各小组进行靠拢合并成列;步骤e:靠拢后的透水砖运输至码垛机构6处,码垛机构6为码垛成图2的组合形式,利用机械臂61在步进线体4上直接将一个或两个组合体提取进行码垛,提取多次码垛后即可形成一层,码垛第二层时机械臂61同样直接提取两个组合体,然后机械臂61沿水平方向旋转90度放置在第一层上,以此方式逐层完成码垛。参照图3,图3表示了另一种透水砖的码垛组合形式,完成上述步骤a至d后,步骤e机械臂61每次提取一个组合体进行码垛,每次提取后对每个组合体沿水平方向基型0或90或180或270度旋转后进行码垛。

根据实际所需的码垛组合形式,通过步进线体4的转向机构42提前对透水砖进行转向变换组合形式,码垛机构6只需对组合体进行简单的移动和转向即可完成码垛,效率高且稳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