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皮带机调偏托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3440发布日期:2019-04-09 19:52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新型皮带机调偏托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皮带机调偏托辊。



背景技术:

皮带机调偏托辊在皮带机皮带运行中起到跑偏自动效正作用,现有技术的调偏托辊如附图1所示,为三段式结构,两端喇叭端内装配有诸多零件,该调偏托辊结构复杂,制作和装配繁琐,制作成本高,防跑偏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的皮带机调偏托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皮带机调偏托辊,包括一体化设计的两端呈对称喇叭形的筒体、贯穿筒体中心的中间轴,筒体的两个喇叭形端部均通过冲压型轴承座封闭,冲压型轴承座内设有轴承与中间轴配合,冲压型轴承座内还设有用于密封轴承的迷宫式密封件。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筒体的两个喇叭形端部末端均具有与中间轴平行的平直段,冲压型轴承座嵌设在平直段内。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平直段长度与冲压型轴承座的弯曲外沿板的总厚度适配。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冲压型轴承座与筒体的平直段通过焊接固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改变了原来极为复杂的结构,筒体改三节为一个整体,结构稳定,且两端对称的喇叭形端部和轴承仍可使调偏托辊达到优良的调偏效果。

2.通过减少很多繁琐的部件,大大减轻了调偏托辊的重量,皮带运行阻力减小,运行流畅,皮带机运转更为灵活。

3.喇叭形端部设置平直段与冲压型轴承座相连接,可确保两者在结合处结合稳定,进而保障调偏托辊的整体结构稳定。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皮带机调偏托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皮带机调偏托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新型皮带机调偏托辊,包括一体化设计的两端呈对称喇叭形的筒体1、贯穿筒体中心的中间轴2,筒体1的两个喇叭形端部均通过冲压型轴承座3封闭,冲压型轴承座3内设有轴承4与中间轴2配合,冲压型轴承座3内还设有用于密封轴承的迷宫式密封件5,迷宫式密封件可起到防尘、防水的优良密封作用。

本实施例创新地改变传统皮带机调偏托辊的极为复杂的结构,将筒体1由原三节组合结构改成一个整体结构,得益于这一改进,原调偏托辊设计需要安装六个轴承,现仅需安装两个,大大降低调偏托辊加工成本,此外,喇叭形的两端完全摒弃了原调偏托辊两端的复杂零件装配结构,相当于只需将原三节式筒体的中间圆柱形筒体两端的冲压型轴承座移至现调偏托辊的喇叭形两端,经成本估算,本实施例的调偏托辊相较于传统调偏托辊成本至少降低40%以上,且制作、装配更简单,此外调偏托辊重量大大减轻,同时由于采用的是整体式筒体,皮带运行阻力将大幅减小,皮带运行流畅,运转更为灵活。

为使筒体1两端与冲压型轴承座3密封严密,筒体1的两个喇叭形端部末端均具有与中间轴2平行的平直段11,冲压型轴承座3嵌设在平直段11内,平直段的设置,增大了筒体端部与冲压型轴承座的接触面积,两者连接的稳定性可大大增强。

平直段11长度与冲压型轴承座的弯曲外沿板31的总厚度适配,冲压型轴承座不会凸出于筒体两端,可免受外界干扰,防止冲压型轴承座被动地与筒体发生松动或位移。

冲压型轴承座3与筒体内壁上的平直段11通过焊接固定,两者牢牢结合,确保筒体与冲压型轴承座稳固相接。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结构或连接方式,只要是具有与本发明基本相同结构或连接方式的调偏托辊就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新型皮带机调偏托辊,包括一体化设计的两端呈对称喇叭形的筒体、贯穿筒体中心的中间轴,筒体的两个喇叭形端部均通过冲压型轴承座封闭,冲压型轴承座内设有轴承与中间轴配合,冲压型轴承座内还设有用于密封轴承的迷宫式密封件。改变了原来极为复杂的结构,筒体改三节为一个整体,结构稳定,且两端对称的喇叭形端部和轴承仍可使调偏托辊达到优良的调偏效果。通过减少很多繁琐的部件,大大减轻了调偏托辊的重量,皮带运行阻力减小,运行流畅,皮带机运转更为灵活。

技术研发人员:罗广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衡阳雄伟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1
技术公布日:2019.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