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转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3022发布日期:2018-10-13 01:1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集装箱转移系统。



背景技术:

集装箱,英文名container,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然而,集装箱比较沉重、体积大,在移动的时候比较麻烦,特别是人工移动。

在集装箱转运过程中需要将其从甲板上经由货物舱口盖移动到甲板下舱室内的存储工位上,以进行下一步动作,现有技术中常常通过甲板吊机配合人力堆放实现移动,费时又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装箱转移系统,减少集装箱移动到甲板下舱室内存储工位这一步操作的人力损耗和时间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装箱转移系统,位于甲板下舱室,与甲板吊机配合转移集装箱,包括:

轨道,摆放在所述甲板下舱室内且涵盖舱室舱口盖的下方区域,

若干存储工位,相邻所述轨道设置,沿所述轨道延伸方向排布,

移转车,可滑移设置在所述轨道上,

主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移转车运动,

托盘,用以承载集装箱,且与所述移转车和所述存储工位均适配,以及,

辅助驱动装置,包括相连的气缸和伸缩杆,所述气缸装设在所述移转车上,所述伸缩杆前端设置有钩状物,所述托盘上包括有与所述钩状物相适配的插孔,所述钩状物与所述托盘相连以驱动其在所述移转车和所述存储工位之间移转。

具体的,所述储存工位由横截面包括L型结构的两根导杆相对设置构成。

具体的,所述集装箱转移系统包括10-20个存储工位。

具体的,所述主驱动装置包括牵引机构以及牵引轨道,所述牵引轨道沿所述轨道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轨道内侧;所述牵引机构设置在所述牵引轨道上且与所述移转车相连牵引其动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移转系统,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利用移转小车配合轨道解决了舱口盖单点对集装箱存储工位的多点存储问题。

2、伸缩杆前端的钩状物便于和托盘拆装以通过托盘移转集装箱。

3、实现了半自动化动作,可以有效的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集装箱转移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集装箱转移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集装箱转移系统的俯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存储工位,2、牵引机构,3、集装箱,4、轨道,5、牵引轨道,6、辅助驱动装置,7、舱口盖,8、移转车,9、主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集装箱转移系统,位于甲板下舱室,与甲板吊机配合转移集装箱,其包括:轨道4、若干存储工位1、移转车8、主驱动装置9、托盘(图中未画出)以及辅助驱动装置6。

轨道摆放在所述甲板下舱室内且涵盖舱室舱口盖7的下方区域,存储工位 1相邻轨道4设置,并且沿轨道4延伸方向排布,移转车8可滑移设置在轨道 4上,主驱动装置9驱动所述移转车8运动,托盘用以承载集装箱,且与所述移转车8和所述存储工位1均适配,辅助驱动装置6,包括相连的气缸和伸缩杆,所述气缸装设在所述移转车8上,所述伸缩杆前端设置有钩状物,所述托盘上包括有与所述钩状物相适配的插孔,所述钩状物与所述托盘相连以驱动其在所述移转车8和所述存储工位1之间移转。

如图2所示,应用该集装箱转移系统转移集装箱包括以下步骤:

(1)甲板吊机首先将集装箱经由舱口盖7向轨道4移动,此时移转车8 在主驱动装置9的作用下沿轨道4行进至舱口盖7的下方,此时移转车8上摆放有托盘,甲板吊机将集装箱3放置在移转车8上摆放的托盘上。

(2)移转车8继续移动至某一空存储工位1一旁,辅助驱动装置6推动托盘至相应的存储工位1上,到位后操作人员需将伸缩杆的钩状物与托盘上的插孔脱离。

(3)移转车8移动至另一存储工位上将位于其上的托盘拉动至移转车的上方,完成后将重复进行(1)步骤。

也即托盘首先随同集装箱被推动至存储工位1上,而后由于集装箱被单独移走到下一步工序中,而托盘仍然在该存储工位上,步骤(3)中移转车将位于存储工位上的托盘取回,完成了托盘的循环利用。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储存工位1由横截面包括L型结构的两根导杆相对设置构成。集装箱转移系统包括10-20个存储工位1。所述主驱动装置9包括牵引机构2以及牵引轨道5,所述牵引轨道5沿轨道4方向延伸且位于轨道4 内侧;所述牵引机构2设置在所述牵引轨道5上且与所述移转车8相连牵引其动作。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