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仓库和货车之间装卸货物的平台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1999发布日期:2018-09-21 22:4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库装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仓库和货车之间装卸货物的平台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物流公司港站均设置有高台仓库,即仓库底面距离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高台仓库根据货物的特性可以分为原料仓库、产品仓库、冷藏仓库、恒温仓库、危险品仓库、水面仓库等。为了便于货物于仓库和货车之间的装卸,一般在仓库门和货车厢门处搭接有搭接板。在需要装卸货物时,将货车厢门和仓库门对准,搭接板的两端分别搭接于仓库门和货车厢门之间,实现仓库和货车之间的连接,之后完成货物的装卸。采用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实现货物的装卸,但是由于搭接板与仓库、货车采用搭接的方式,在货物搬运时,搭接板很容易因为搬运货物时给予搭接板施加的作用力而产生晃动、移动,严重时搭接板从仓库和货车之间掉落,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仓库和货车之间装卸货物的平台调整装置,其具有安装稳定、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便于仓库和货车之间装卸货物的平台调整装置,包括位于仓库下方的高台以及设置于仓库门外侧的平台,所述平台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于高台上,所述高台开设有用于收纳平台的收纳槽,所述高台顶壁开设有与收纳槽相连通的凹槽,所述高台于凹槽处设置有盖板,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平台转动的电机以及用于提高平台承重的支撑机构,所述电机和平台之间设置有实现两者联动的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固设于电机输出端且与其同轴线设置的第一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轮间隔设置的第二传动轮以及固设于第二传动轮中心处的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高台上,所述第二传动轮和第一传动轮之间设置有与两者相适配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绕过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形成腰形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需要装卸货物时,平台位于收纳槽内。在需要装卸货物时,开启电机,电机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一传动轮带动传动带移动,第一传动带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二传动轮带动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铰接轴转动,铰接轴带动平台向远离高台方向转动,待到预定位置时,关闭电机,支撑机构对平台起到支撑作用,平台处于展开、工作状态。

该平台调整装置,其具有使用安全、稳定、操作方便的优点,而且联动机构的设置避免电机和铰接轴的直接连接,防止平台因受力产生晃动,带动铰接轴振动,从而对电机造成损坏,提高了该平台调整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动轮设置为第一链齿,所述第二传动轮设置为第二链齿,所述传送带设置为链条,所述链条与第一链齿、第二链齿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链条相对于皮带而言,不仅提高了传动带的强度,而且增加了传动带和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联动机构的传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和铰接轴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联动机构安装空间的传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联动机构的安装空间,使联动机构的安装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设于转轴外周面上的蜗轮以及固设于铰接轴一端且与铰接轴同轴线设置的蜗杆,所述蜗杆和蜗轮相啮合,所述蜗轮位于蜗杆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装卸货物时,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铰接轴转动,从而实现平台向远离高台一侧转动,由于蜗轮位于蜗杆的下方,即蜗轮位于铰接轴的下方,使蜗轮的安装更方便,避免了转轴和铰接轴直接连接给联动机构安装带来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链条设置有用于防止其松动的张紧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链条在长期使用时产生松动,影响链条的传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张紧机构包括第三链齿,所述第三链齿转动支撑于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板和凹槽底面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三链齿实现链条张紧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三链齿和链条保持相对平衡。在链条松动时,驱动组件给予第三链齿作用力,并驱动第三链齿实现链条张紧,最终达到第三链齿、链条相对平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链齿位于链条形成的腰形环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张紧机构失去作用力时,方便第三链齿的安装及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设于凹槽底面的套筒以及套设于套筒内且与套筒滑移连接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端贯穿套筒固设于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杆另一端与套筒之间固设有驱动压缩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驱动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链条松动时,驱动压缩弹簧给予移动杆向靠近链条方向移动的作用力,移动杆向移动板施加作用力,移动板向第三链齿施加作用力,使第三链齿向链条方向移动,链条向第三链齿施加反作用力,最终达到第三链齿、链条相对平衡,从而实现第三链齿对链条的张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台侧面固设有若干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平台的强度,进而提高了平台的承重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槽靠近平台非连接端间隔固设有与平台相适配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平台位于收纳槽内时,平台非连接端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防止平台因为受到外力而产生晃动,提高了该平台调整装置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便于仓库和货车之间装卸货物的平台调整装置,其具有安装稳定、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的优点;

2、通过在转轴和铰接轴之间设置传动组件,增加了联动机构的安装空间,使联动机构的安装更方便;

3、张紧机构的设置,防止链条在长期使用时产生松动,影响链条的传动效果;

4、通过在收纳槽靠近平台非连接端设置限位板,提高了该平台调整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平台处于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为了表示铰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中为了表示联动机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为了表示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B方向的剖分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中为了表示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C方向的剖分剖视图;

图9是图7中D-D方向的剖分剖视图;

图10是实施例中为了表示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中平台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E部放大图。

图中,1、仓库;2、高台;21、收纳槽;22、凹槽;23、盖板;3、平台;31、铰接组件;311、铰接轴;312、铰接块;32、防滑凸起;33、加强筋;4、电机;5、联动机构;51、第一链齿;52、第二链齿;53、转轴;54、链条;55、传动组件;551、蜗轮;552、蜗杆;6、张紧机构;61、第三链齿;62、转动轴;63、支撑板;64、移动板;65、驱动组件;651、套筒;6511、限位凸块;652、移动杆;6521、限位凸起;653、驱动压缩弹簧;7、支撑机构;71、滑块;711、滑槽;712、限位滑块;713、限位凹槽;72、支撑杆;73、挡块;731、让位槽;732、滑移槽;733、联动块;734、联动滑槽;74、第一调节组件;741、套管;7411、限位圆环;742、连接杆;7421、限位凸环;743、调节压缩弹簧;75、第二调节组件;751、气缸;752、推块;753、滑动槽;8、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便于仓库和货车之间装卸货物的平台调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仓库1下方的高台2以及设置于仓库1门外侧的平台3,结合图2所示,平台3的一端通过铰接组件31与高台2铰接,高台2靠近平台3侧壁开设有用于收纳平台3且与平台3相适配的收纳槽21,高台2顶壁开设有与收纳槽21相连通的凹槽22,且高台2于凹槽22处设置有盖板23。再结合图4所示,高台2于凹槽22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平台3转动的电机4以及用于提高平台3承重的支撑机构7,电机4和平台3之间设置有实现两者联动的联动机构5。

如图3所示,铰接组件31包括铰接轴311以及五个沿铰接轴311轴线方向等间距设置的铰接块312。铰接块312的一端与铰接轴311转动连接、另一端固设于平台3靠近高台2一端。铰接轴311位于收纳槽21内,且铰接轴311的两端固设于高台2的顶壁上。

如图5所示,联动机构5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链齿51和第二链齿52。第一链齿51与电机4输出端固定连接,且第一链齿51轴线和电机4输出端轴线重合。第二链齿52于中心处固设有转轴53,转轴53的两端转动连接于高台2上。第二链齿52和第一链齿51之间设置有与两者相啮合的链条54,链条54绕过第一链齿51、第二链齿52形成腰形环。

如图5所示,为了增加联动机构5的安装空间,转轴53和铰接轴311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55。传动组件55包括固设于转轴53外周面上的蜗轮551以及与蜗轮551相啮合的蜗杆552。蜗杆552一端与铰接轴311一端固定连接,且蜗杆552的轴线和铰接轴311的轴线重合。蜗轮551位于蜗杆552的下方,且蜗轮551的轴线和转轴53的轴线重合。

在不需要装卸货物时,平台3位于收纳槽21内。在需要装卸货物时,开启电机4,电机4带动第一链齿51转动,第一链齿51带动链条54移动,链条54带动第二链齿52转动,第二链齿52带动转轴53转动,转轴53带动蜗轮551转动,蜗轮551带动蜗杆552转动,蜗杆552带动铰接轴311转动,铰接轴311带动平台3向远离高台2方向转动,待到预定位置时,关闭电机4,此时平台3处于展开、工作状态。

如图5所示,为了防止链条54在长期使用时产生松动,影响链条54的传动,链条54形成的腰形环的外侧设置有张紧机构6。张紧机构6包括与链条54相啮合的第三链齿61以及用于驱动第三链齿61实现链条54张紧的驱动组件65。

如图5所示,第三链齿61位于第一链齿51、第二链齿52的下方,第三链齿61于中心处固设有转动轴62,转动轴6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支撑板63,支撑板63下端垂直固设有移动板64。结合图6所示,驱动组件65位于移动板64的下方。驱动组件65包括固设于凹槽22底面上的套筒651以及套设于套筒651内且与套筒651滑移连接的移动杆652。移动杆652的一端位于套筒651内、另一端位于套筒651外。移动杆652位于套筒651外的一端固设于移动板64上。移动杆652位于套筒651内的一端固设有限位凸起6521,套筒651上端固设有用于防止移动杆652脱离套筒651且与限位凸起6521相适配的限位凸块6511。套筒651内底面和限位凸起6521之间设置有驱动压缩弹簧653,驱动压缩弹簧653的两端分别固设于套筒651和限位凸起6521上。

驱动组件65处于工作状态时,驱动压缩弹簧653处于压缩状态,第三链齿61、链条54保持相对平衡。在链条54松动时,驱动压缩弹簧653给予移动杆652向靠近链条54方向移动的作用力,移动杆652向移动板64施加作用力,移动板64向支撑板63施加作用力,支撑板63向转动轴62施加作用力,转动轴62向第三链齿61施加作用力,使第三链齿61向链条54方向移动,链条54向第三链齿61施加反作用力,最终达到第三链齿61、链条54相对平衡,从而实现第三链齿61对链条54的张紧。

如图4和图7所示,支撑机构7包括沿水平方向与凹槽22底面滑移连接的滑块71、位于滑块71和平台3之间的支撑杆72、用于实现滑块71滑动和静止且沿高度方向与凹槽22底面滑移连接的挡块73。

如图7所示,支撑杆72的一端铰接于滑块71上,结合图10所示,支撑杆72的另一端铰接于平台3靠近高台2侧面上。支撑杆72和平台3铰接点位于平台3沿垂直铰接轴311轴线方向长度的中间位置。凹槽22底面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与铰接轴311垂直的滑槽711,滑块71于滑槽711内滑动。再结合图8所示,在滑块71于滑槽711内滑动时,为了防止滑块71从滑槽711开口处脱离滑槽711,滑槽711侧面开设有限位凹槽713,滑块71固设有与限位凹槽713相适配的限位滑块712,限位滑块712于限位凹槽713内滑动。

如图7所示,在平台3处于工作状态时,滑块71位于滑槽711靠近平台3一端,且滑块71位于挡块73靠近平台3一侧,滑块71与挡块73相抵触。挡块73横截面积呈直角梯形设置,且挡块73斜面位于远离滑块71一端,斜面沿平台3向靠近高台2转动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挡块73垂直滑槽711设置,滑槽711开设有与挡块73相适配的让位槽731,且凹槽22底面沿高度方向开设有与滑槽711垂直的滑移槽732,挡块73于滑移槽732内滑动。

如图9所示,滑移槽732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挡块73向上移动恢复初始状态的第一调节组件74,结合图7所示,凹槽22底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挡块73向下移动的第二调节组件75。

如图9所示,第一调节组件74位于挡块73下方。第一调节组件74包括固设于滑移槽732底面上的套管741以及套设于套筒651内且与套筒651滑移连接的连接杆742。连接杆742的一端位于套管741内、另一端位于套管741外。连接杆742位于套管741外的一端固设于挡块73上。连接杆742位于套管741内的一端固设有限位凸环7421,套管741固设有用于防止连接杆742脱离套管741且与限位凸环7421相适配的限位圆环7411。套管741内底面和限位凸环7421之间设置有调节压缩弹簧743,调节压缩弹簧743的两端分别固设于套管741和限位凸环7421上。

如图7所示,第二调节组件75位于挡块73斜面一侧。第二调节组件75包括气缸751以及固设于气缸751推杆上的推块752。凹槽22底面开设有与推块752、气缸751相适配的滑动槽753,推块752于滑动槽753内滑动。

在不需要装卸货物时,开启气缸751,气缸751推动推块752移动,待推块752和挡块73斜面相抵触时,推块752对挡块73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挡块73在推块752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此时调节压缩弹簧743处于压缩状态,推块752在气缸751的作用下,继续于滑动槽753内滑动,待推块752下端与挡块73上端相抵触时,挡块73和滑块71分离,此时挡块73失去对滑块71的限位作用,滑块71可以在滑槽711内滑动,开启电机4,电机4带动平台3转动,平台3带动滑块71于滑槽711内移动,最后将平台3收纳于收纳槽21内。之后开启气缸751,气缸751带动推块752反向移动,最终使推块752与挡块73分离,关闭气缸751,挡块73在调节压缩弹簧743作用下恢复原始状态。

在需要装卸货物时,开启电机4,电机4带动平台3转动,平台3带动支撑杆72移动,支撑杆72带动滑块71移动,滑块71在滑槽711内滑动,待滑块71和挡块73斜面相抵触时,滑块71对挡块73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挡块73在滑块71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此时调节压缩弹簧743处于压缩状态,滑块71在平台3的作用下,继续于滑槽711内滑动,待滑块71与挡块73脱离时,停止电机4。此时挡块73在调节压缩弹簧743的作用下恢复原始状态,滑块71远离平台3一端与挡块73靠近平台3一端相抵触,实现支撑机构7对平台3的支撑作用。

该平台调整装置,不仅具有使用安全、稳定、操作方便的优点,而且增加了其承重能力,提高了其适用性和实用性。同时联动机构5的设置避免电机4和铰接轴311的直接连接,防止平台3因受力产生晃动,带动铰接轴311振动,从而对电机4造成损坏,提高了平台3调整装置的使用寿命。

如图4和图7所示,在平台3处于工作状态时,为了加强支撑机构7对平台3的支撑作用,提高平台3的承重,支撑机构7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支撑机构7间隔设置。为了实现两个支撑机构7的同步运作,两个挡块73之间设置有联动块733,凹槽22开设有与联动块相适配的联动滑槽734。

如图11所示,为了便于将平台3收纳于收纳槽21内,平台3远离铰接轴311一端呈倒角设置。在平台3位于收纳槽21内时,平台3受到外力而有晃动的趋势,为了减小平台3的晃动,结合12图所示,收纳槽21于平台3非连接端两侧固设有与其相适配的限位板8,限位板8非连接端呈倒角设置,且限位板8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如图12所示,为了增加平台3和货物之间的摩擦力,平台3远离高台2侧面上固设有若干防滑凸起32,防滑凸起32呈菱形交错设置,且防滑凸起32的长对角线垂直铰接轴311轴线。结合图10所示,为了增加平台3的强度,平台3靠近高台2侧面上沿垂直铰接轴311轴线方向均匀固设有五条加强筋33,加强筋33呈长方形设置。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