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蓄电装置的对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7787发布日期:2018-09-25 20:5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蓄电装置的对重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梯行业中大部分电梯的对重装置是单纯的用于电梯平衡功能,并无其它附加功能,这样不能合理的运用资源与空间。

因此,一种带有蓄电装置的对重装置亟待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蓄电装置的对重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蓄电装置的对重装置,包括安装框架、反绳轮组合、平衡铁固定板、第一平衡铁、第二平衡铁和增高座,安装框架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对重立柱,上夹板设置于对重立柱的上部,下夹板设置于对重立柱的下部,第一平衡铁在竖直方向上由下至上堆叠设置于安装框架上,第二平衡铁设置于安装框架上且设置于平衡铁的上部,第二平衡铁内呆有蓄电装置,平衡铁固定板设置于对重立柱上且压设于第二平衡铁上,反绳轮组合设置于上夹板上,增高座设置于安装框架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带有蓄电装置的电梯对重在原有电梯对重的基础上增加蓄电装置,使电梯对重装置增加了蓄电功能。此带有蓄电装置的电梯对重一方面增加了蓄电功能,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空间,容易生产,节省资源,减少成本。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一平衡铁包括平衡铁本体和平衡铁对重块,平衡铁本体为方体结构,平衡铁本体的上端面上向其内部开设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在平衡铁本体的宽度方向的截面为倒置的等腰三角形,平衡铁对重块设置于安装凹槽内,平衡铁对重块的重量大于平衡铁本体的重量。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平衡铁对重块为倒置的等腰三角形,使得第一平衡铁具有一个向下的分力,使得对重更加稳定,即使高速运行也不会滑移,提高了安全性能。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有弹性垫片,弹性垫片设置于平衡铁固定板和第二平衡铁之间。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弹性垫片,使第一平衡铁和第二平衡铁紧密的设置于安装框架内,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位于长度方向两端的二个对重立柱之间设有导向槽,第一平衡铁和第二平衡铁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连接凸块,连接凸块与第一平衡铁和第二平衡铁之间设有弧面过渡部。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一平衡铁和第二平衡铁通过连接凸块设置于对重立柱的导向槽内,便于使用。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一平衡铁和第二平衡铁的二侧面上且分别位于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开设有方口凹槽。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一平衡铁和第二平衡铁上开设方口凹槽,便于搬运。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下夹板上转动设有至少一个牵引挂钩,牵引挂钩转动至贴合下夹板上或转动至与下夹板垂直。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下夹板上设置牵引挂钩,便于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反绳轮组合,2.上夹板,3.对重柱,4.平衡铁固定板,5.第二平衡铁,6.第一平衡铁,7.下夹板,8.增高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带有蓄电装置的对重装置,包括安装框架、反绳轮组合1、平衡铁固定板4、第一平衡铁6、第二平衡铁5和增高座8,安装框架包括上夹板2、下夹板7和对重立柱3,上夹板2设置于对重立柱3的上部,下夹板7设置于对重立柱3的下部,第一平衡铁6在竖直方向上由下至上堆叠设置于安装框架上,第二平衡铁5设置于安装框架上且设置于第一平衡铁6的上部,第二平衡铁5内带有蓄电装置,平衡铁固定板4设置于对重立柱3上且压设于第二平衡铁5上,反绳轮组合1设置于上夹板2上,增高座8设置于安装框架的底部。

本实施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带有蓄电装置的电梯对重在原有电梯对重的基础上增加蓄电装置,使电梯对重装置增加了蓄电功能。此带有蓄电装置的电梯对重一方面增加了蓄电功能,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空间,容易生产,节省资源,减少成本。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第一平衡铁6包括平衡铁本体和平衡铁对重块,平衡铁本体为方体结构,平衡铁本体的上端面上向其内部开设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在平衡铁本体的宽度方向的截面为倒置的等腰三角形,平衡铁对重块设置于安装凹槽内,平衡铁对重块的重量大于平衡铁本体的重量。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平衡铁对重块为倒置的等腰三角形,使得平衡铁具有一个向下的分力,使得对重更加稳定,即使高速运行也不会滑移,提高了安全性能。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设有弹性垫片,弹性垫片设置于平衡铁固定板和第二平衡铁5之间。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弹性垫片,使第一平衡铁6和第二平衡铁5紧密的设置于安装框架内,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位于长度方向两端的二个对重立柱3之间设有导向槽,第一平衡铁6和第二平衡铁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连接凸块,连接凸块与第一平衡铁6和第二平衡铁5之间设有弧面过渡部。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一平衡铁6和第二平衡铁5通过连接凸块设置于对重立柱的导向槽内,便于使用。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第一平衡铁6和第二平衡铁5的二侧面上且分别位于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开设有方口凹槽。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一平衡铁6和第二平衡铁3上开设方口凹槽,便于搬运。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下夹板上转动设有至少一个牵引挂钩,牵引挂钩转动至贴合下夹板上或转动至与下夹板垂直。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下夹板上设置牵引挂钩,便于搬运。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