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自动分装码砖机用拆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8765发布日期:2018-12-18 21:2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自动分装码砖机用拆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砖坯运输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自动分装码砖机用拆垛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砖坯或成品的搬运及装箱过程中主要是依靠人工来完成的,不仅要占用大量的劳动力,还要占用大片的土地资源,且劳动效率低,对人力和土地资源都造成了极大的浪费。针对上述情况,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用于砖坯或成品的搬运和码装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他们功能单一,要么只具备搬运功能,要么只具备码装功能,还没有集搬运、输送和码装于一身的设备,劳动效率仍有极大上升空间。为此,申请人于2016年6月28日提交了主题为:一种程控液压自动运输码装装置,申请号为2016206482426的专利申请,并取得了专利权,它包括PLC控制系统,及架设在空中的空中轨道,所述空中轨道上设有一号滑车、二号滑车和三号滑车,所述一号滑车下端设有能轴转的一号传送车,二号滑车下端设有能轴转的二号抱夹运输车,三号滑车下端设有能升降的四号码装车,在一号传送车和四号码装车之间的地面上设有三号地面轨道和布批机,所述三号地面轨道与空中轨道垂直,在地面轨道上滑动连接能轴转的三号抱夹运输车,所述二号抱夹运输车和三号抱夹运输车结构相同。上述专利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仍存在如下缺陷:二号滑车对砖垛的每层分拆过程中存在着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其次在四号车对砖的转运也存在着结构复杂的缺陷。并且不能对砖进行自动码垛。为此,申请人发明了一种多功能自动分装码砖机,该设备需要一种专用拆垛装置来进行拆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以对砖窑里出来的砖垛进行自动拆分的多功能自动分装码砖机用拆垛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自动分装码砖机用拆垛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矩形升降平台,至少有两个所述升降平台的角上设有导向槽,在升降平台其中相邻的两个边的外侧分别设有挡板,其中一块的挡板比另一块挡板高,高出的部分为一个砖的宽度,所述升降平台的另两侧分别设有移动推板,所述移动推板的下端与其对面的挡板的上端平齐,每一块挡板的外侧都设有能在垂直于空中主轨道的方向上同步滑动的四砖转移传送台和五砖转移传送台。

所述移动推板为L型,所述移动推板与推送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推板还固定连接两根推送导杆,两根推送导杆分列于推送液压缸两侧,所述推送导杆位于推送导向套内。

所述升降平台下方连接框架,所述框架螺纹连接丝杠,所述丝杠传动链接步进电机;所述框架下端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后设有升降轴承,所述升降轴承分别与挡板和固定推送液压缸的固定支架滑动连接。

所述矩形升降平台的四个角上都设有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平台每次升降两个砖的宽度,将这两层砖分别置于移动推板处,使得移动推板依次将这两层砖推送带紧靠升降平台的转移传送台上,方便快速,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一号传送车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拆垛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转移传送台与二号抱夹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二号抱夹车的局部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码垛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向的局部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固定抱夹和活动抱夹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00空中主轨道,01空中副轨道,02空中第三轨道;

101一号滑车,102一号传送车,103滑道,104滑动车,105能使两个滑动车距离发生变化的装置,106定位装置,107回位装置,108一号抱夹板,109一号抱夹箱,110槽,111转动杆,112液压马达,113挂钩,114顶块,115距离传感器;

2拆垛装置,201升降平台,202导向槽,203挡板,204移动推板,205推送液压缸,206推送导杆,207推送导向套,208固定支架,209框架,210丝杠,211步进电机,212升降轴承,213纵向槽;

3转移传送台,301地面导轨,302圆柱,303二号滑车A,304 二号滑车B,305二号抱夹车,306固定架,307光电传感器,308二号固定抱夹板和二号活动抱夹板;

4二次传送台,401二次推板,402滚轴;

5码装移动平台,501地面轨道,502升降护栏;

6码垛装置,601三号滑车,602上固定板,603主转动盘,604下固定板,605横向滑轨,606横向滑动板,607移动转动盘,608固定抱夹和活动抱夹,609固定转动盘,610横向气缸或液压缸;

7窑车,8第一个砖垛,9第二个砖垛。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10所示,多功能自动分装码砖机,由PLC控制系统控制整个装置运行,它包括架设在空中的空中主轨道00及与空中主轨道00垂直的空中副轨道01,空中主轨道00和空中副轨道01交叉点的下方为一个拆垛装置2,拆垛装置2的主体为一个矩形的升降平台201,最好是正方形,升降平台201的其中相邻的两侧旁边分别为一组转移传送台3,每一组包括一个四砖转移传送台和一个五砖转移传送台,它们能够横向移动,移动后其中一个处于工作位置,四砖转移传送台和五砖转移传送台的结构和长度都相同,只是宽度不同,它们是针对不同的砖垛设计的;这两组转移传送台3分别位于空中主轨道00和空中副轨道01下方;两个处于工作位置的四砖转移传送台或五砖转移传送台的另一端分别为一个二次传送台4,两个处于工作位置的转移传送台3和两个二次传送台4组成了一个不封口的矩形,在转移传送台3上方的空中主轨道00和空中副轨道01上分别有一个二号滑车A 303和二号滑车B 304,在空中主轨道00上还有一个一号滑车101,一号滑车101和二号滑车A 303分别位于升降平台201的两侧,还有一个空中第三轨道03,空中第三轨道03上有一个三号滑车601(这四辆滑车在空中主轨道00或空中副轨道01、空中第三轨道03上运行都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其实现运行的具体结构),在二号滑车A 303和二号滑车B 304上分别安装一个二号抱夹车305;空中第三轨道03下方的地面上安装一块升降护栏502,升降护栏502旁边为码装移动平台5,码装移动平台5位于地面轨道501上,地面轨道501位于上述不封口的矩形的开口处,码装移动平台5上方的空中为码垛装置6,码垛装置6安装在三号滑车601上。

其中,如图2至图3所示,在一号滑车101下端固定安装一号传送车102,一号传送车102包括:固定安装在一号滑车101上的滑道103,滑道103内有两个滑动车104,两个滑动车104之间通过一个能使两个滑动车发生变化的装置105连接,这个能使两个滑动车发生变化的装置105最好是一个气缸或液压缸连接,也就是说,这个气缸或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一个滑动车104上,输出端固定在另一个滑动车104上;在两个滑动车104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定位装置106和回位装置107,定位装置106和回位装置107分别为一个气缸或液压缸,这两个气缸或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滑道103上,它们的输出端分别朝向滑动车104;两个滑动车104上分别固定一个一号抱夹板108和一个一号抱夹箱109,一号抱夹板108位于定位装置106一侧,一号抱夹箱109位于回位装置107一侧;在一号抱夹板108下端的两侧分别有一个槽110,在一号抱夹箱109下端两侧分别有一根转动杆111,转动杆111由一个液压马达112带动旋转,平时转动杆111呈竖直状态,在其上端朝向一号抱夹板108的一侧设置两个挂钩113,这两个挂钩113都能与槽110相匹配,在液压马达112的带动下,转动杆111旋转90°,其中一个挂钩113落入槽110内,限定了一号抱夹板108和一号抱夹箱109之间的距离;在一号抱夹箱109内均匀布置三个气缸或液压缸,它们都位于一号抱夹箱109的底部,并且输出端朝向一号抱夹板108,这三个气缸或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顶块114,顶块114为长方体,使用过程中顶块114只有一部分能从一号抱夹箱109伸出。在一号抱夹箱109和一号抱夹板108内侧的上部分别有一个距离传感器115.

如图4、图5所示,拆垛装置2位于空中主轨道00下方的地面上,用于放置一号滑车101运输的砖垛。升降平台201四个角上分别有一个纵向的导向槽202,防止升降平台201在升降过程中发生倾斜,在升降平台201和两个转移传送台3之间分别有一块挡板203,这两块挡板203的高度不一,高的挡板203高出矮的挡板203的高度为一个砖的宽度,并且挡板203的高度与其旁边的转移传送台3的高度一致,在每块挡板203的对面是一块L型的移动推板204,移动推板204的下端与其对面的挡板203的上端齐平,移动推板204后方固定连接推送液压缸205,推送液压缸205两侧有两根推送导杆206,推送导杆206与移动推板204固定连接,两根推送导杆206上都套有一个推送导向套207,这两个推送导向套207都与缸体连接,缸体通过固定支架208固定在地面上;升降平台201的下方连接框架209,框架209下端螺纹连接丝杠210,丝杠210传动链接步进电机211,由步进电机211带动丝杠210旋转,但丝杠210只能轴转,而不能发生轴向位移,这样就可以通过丝杠210轴转带动框架209上的升降平台201升降;框架209下端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后安装一个升降轴承212,两个升降轴承212分别与挡板203和固定支架208滑动连接,也就是说在挡板203和固定支架208上分别开一个纵向槽213,升降轴承212就位于纵向槽213内,便于升降平台201升降。

如图1所示,每一侧的四砖转移传送台和五砖转移传送台都位于一条地面导轨301上,四砖转移传送台和五砖转移传送台在一个电机的带动下同时移动,四砖转移传送台和五砖转移传送台的起始端都安装有若干平行于空中主轨道00的圆柱302,每两根圆柱302对应于一个砖的长度,也就是说,当砖被推到圆柱302上时,砖的长度方向与圆柱302垂直,这时两根圆柱302支撑一块砖。

如图6、图7所示,转移传送台3的工作位置上方为二号抱夹车305,它的结构为安装在二号滑车A 303或二号滑车B 304上的固定架306,固定架306靠近二次传送台4的一端安装一个光电传感器307,另一端安装一组二号固定抱夹板和二号活动抱夹板308,二号固定抱夹板和二号活动抱夹板308的结构与已公开的申请号为2016206482426、专利名称为一种程控液压自动运输码装装置的一号固定夹板和一号固定夹板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二号固定抱夹板和二号活动抱夹板308的下端稍稍离开转移传送台3的台面即可,二号固定抱夹板和二号活动抱夹板308的外端与光电传感器307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8个砖的厚度,也就是说,当光电传感器307接收到砖的信号时,二号固定抱夹板和二号活动抱夹板308正好位于第18排砖的两侧,第18拍砖位于二号固定抱夹板和二号活动抱夹板308之间,通过二号活动抱夹板的移动就可以将这第18排砖夹住,当然这时也可能将第17排、第16排等都夹住。

如图1所示,二次传送台4的起始端的外侧有一块二次推板401,二次推板401的移动方式与移动推板204相同,也是一组气缸或液压缸、导向柱和导向套,不再赘述;二次传送台4的起始端为若干滚轴402,这些滚轴402与二次传送台4的长度方向垂直。

如图8所示,升降护栏502的升降由另一组也是一组气缸或液压缸、导向柱和导向套控制,升降护栏502的上升是间歇性的,每次上升的高度为一个砖的高度,码装移动平台5在地面轨道501上的移动可以通过电机带动,具体参照 一种程控液压自动运输码装装置,申请号为2016206482426的专利申请中三号抱夹运输车的移动方式,在此也不再赘述;

如图8、图9、图10所示,码装装置的结构为:在三号滑车601上也有一个气缸或液压缸,输出端朝下,气缸或液压缸输出端固定上固定板602,上固定板602上有两根导向柱,导向柱套在导向套上,上固定板602在上述气缸或液压缸的带动下上下移动,上固定板602下安装一个只能轴转的主转动盘603,主转动盘603下端安装一块下固定板604,下固定板604下安装横向滑轨605,横向滑轨605上安装横向滑动板606,横向滑动板606在又一个气缸或液压缸的带动下横向移动,在横向滑动板606上安装一个能轴转的移动转动盘607,移动转动盘607上安装五组固定抱夹和活动抱夹608,在横向滑轨605的一端外的下固定板604上安装一个固定转动盘609,在固定转动盘609上也安装五组固定抱夹和活动抱夹608,上述气缸或液压缸不工作时,十组固定抱夹和活动抱夹608的间距相等;在上述十组固定抱夹和活动抱夹608中,每一组固定抱夹和活动抱夹608都配套一个横向气缸或液压缸610,用于调节相邻两组固定抱夹和活动抱夹608之间的间距,在每组固定抱夹和活动抱夹608上都安装一个编码器,以控制固定抱夹和活动抱夹608的横向移动;这十组固定抱夹和活动抱夹608的结构与二号固定抱夹板和二号活动抱夹板308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主转动盘603、固定转动盘609和移动转动盘607的转动参照“一种程控液压自动运输码装装置,申请号为2016206482426的专利申请”中的一号齿轮和一号纵向液压马达的配合,不再赘述;如图8、9所示,固定转动盘609和移动转动盘607都是上圆柱下方板的结构,为了稳定,可以把主转动盘603、固定转动盘609和移动转动盘607分别设置到一个箱体里。十组固定抱夹和活动抱夹608的底端齐平。

工作过程如下:启动PLC控制系统,所有气缸或液压缸、电机、传感器等处于待命状态;当窑车7从窑洞里出来时,窑车7上有若干砖垛,相邻砖垛之间有空隙,窑车的行进方向与空中主轨道00垂直,此时一号传送车102移动到最前面的第一垛砖垛8处将一号抱夹板108插入第一垛砖垛8和第二垛砖垛9之间的空隙,此时一号抱夹箱109位于第一垛砖垛8的外侧,所以不收砖垛空隙的影响,然后两个滑动车104之间的气缸或液压缸启动缩短两个滑动车104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一号抱夹板108和一号抱夹箱109之间的距离,当距离传感器115感受到砖的位置时,上述气缸或液压缸停止动作,一号抱夹箱109上的液压马达112启动,转动板转动90°,其中一个挂钩113插到槽110内(根据不同的砖垛,不同的挂钩113插入槽110内),从而限定了一号抱夹板108和一号抱夹箱109之间的距离,再然后一号抱夹箱109内的三个气缸或液压缸启动,将顶块114的一部分顶出一号抱夹箱109,将第一跺砖垛8推向一号抱夹板108并将第一跺砖垛8夹紧,此时定位装置106启动,将两个滑动车104整体推动,增大了第一垛砖垛8和第二垛砖垛9之间的距离,这样转动杆111的自由端就离开第二垛砖垛9而不受其阻挡了,然后一号滑车101带动一号传送车102移动,将第一垛砖垛8脱离窑车并到达升降平台201上空,升降平台201上升接触到砖垛后,回位装置107启动,将两个滑动车104反方向推动到起始位置,此时砖垛的两个边正好与升降平台201的两个边对齐,这两个边是靠近挡板203的边,然后转动杆111、顶块114分别启动,两个滑动车104之间的距离恢复原状,砖垛就放到升降平台201上了,此时回位装置107启动,将两个滑动车104顶回初始位置,一号滑车101准备移动下一个砖垛;升降平台201下降,下降时最上层砖的下端位于高的挡板203的上端处,升降平台201停止下降,上层的移动推板204启动将最上层的砖推到其对侧的转移平台上(此时,根据砖垛的大小,相应的四砖转移传送台或五砖转移传送台已经处于工作位置),然后上层的移动推板204退回,下层的移动推板204启动将第二层转推向其对面的转移传送台3,下层的移动推板204撤回,升降平台201再次上升,上升高度为两个砖的宽度,此时又跟砖垛的初始状态一样了,重复上述动作,砖被推到转移传送台3上后,砖的长度方向与转移传送台3的长度方向垂直,一块砖位于两根圆柱302上,这样便于后面的砖推着前面的转继续向前走,将各层砖依次源源不断地推到转移传送台3上,当砖移动到光电传感器307下方时,二号固定抱夹板和二号固定活动板启动将第18排砖夹紧,并向二次传送台4上推送,推送完后,二号固定抱夹板和二号固定活动板松开,二号滑车向回走,然后重复上述动作,转被送到二次传送台4上后,二次推板401启动将砖继续沿着二次传送台4推动下方时,下面的动作要分两种情况:如果是装车,那么三号滑车601首先移动到其中一个二次传送台4上方,码垛装置6落下,此时十组固定抱夹和活动抱夹608正好夹着10排砖,放到码装移动平台5上,然后再移动到另一个二次传送台4上方,这时主转动盘603转动90°,此时正好又可以夹砖了,码装装置下落、夹砖,然后再转动90°,移动三号滑车601将砖移动到码装转移平台5上方,下落,摞到刚才的第一层砖上,如此反复,码好一个垛后,码转移动平台在地面轨道501上移动到运输车处,进行装车作业,然后再回到原位置,等待下一个垛;如果是打包,那么当十组固定抱夹和活动抱夹608分别夹住一排砖后,横向滑动板606移动,十组固定抱夹板和活动抱夹板分成了两拨,每拨五组,这样就可以同时打包两个砖垛了,然后上升,回到码装移动台上方,落下,再到另一个二次传送台4上方,夹砖,分拨,上升,回到码转移动平台上方,此时的两拨跟刚才的两拨不在一个立面内,所以需要主转动盘603再转动90°,使这两拨砖位于刚才两拨砖的上方,由于这时上下两拨砖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上方的砖还需要再旋转90°,这样才能使得上下两层砖相互垂直,因此这时固定转动盘609和移动转动盘607需要分别自转90°,然后再落到第一拨砖上,在码第二层砖时,由于要留出叉车时叉的空,因此这一层只能有三排砖,在夹砖时就需要将各组固定抱夹和活动抱夹608分开,然后只使用其中的六组固定抱夹和活动抱夹608就行了,如此反复,落好后,码转移动平台移动到打包处进行打包,再回来进行下一次操作。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