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3633发布日期:2019-02-12 21:4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药机构,尤其的涉及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属于配药自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的中药文化源远流长,中药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中药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对环境污染小等突出优点,使“中药热”在国际风行。但目前在全世界的中药出口量中,中国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仍在采用原始生药和手抓、秤称的传统配药方式,在中药发药过程中速度慢,计量误差大,而且很难与配药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国际市场接轨。现如今,市场出现自动化下药机,高效的完成下药和装药,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将中药配药实现可控化和智能化。

而在已有的自动化下药机中,由于下药过程中的剪切力产生粉尘、颗粒等,影响下药环境,甚至造成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卡齿,只有停机时进行吸尘、擦拭、上油,严重影响下药效率和质量,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于2018年02月27日公开了一种公开号为,专利名称为“下药机的精确下药控制系统 ”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包括组合式下药盖、盖控机构、称重机构和控制器;组合式下药盖,用于连接在药瓶上,并通过转动控制药瓶中的药物下药;盖控机构,用于驱动组合式下药盖转动,控制药瓶中药物通过组合式下药盖向药盒的下药量;称重机构,用于检测药盒中药物的重量,药盒设置于组合式下药盖的正下方;控制器,用于获取处方信息中药物的处方重量值,通过盖控机构控制组合式下药盖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来回往复转动,以使组合式下药盖转动精确下药。该专利实现药物的精确计量,但未解决组合式下药盖在盖控机构的驱动下由于剪切力而产生的药物粉尘、颗粒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带有防尘罩的装置。本下药装置中,通过下药机构与接药机构之间套设防尘罩,下药机构端口、防尘罩与接药机构端口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解决下药时产生粉尘、颗粒等问题,提高下药系统的稳定性,保证下药顺利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包括操作机构、下药机构及设置在下药机构下方的接药机构,下药机构与接药机构之间套设防尘罩,下药机构端口、防尘罩与接药机构端口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下药空间为密闭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包括罩体和密封件,密封件设置在罩体两端,且密封件与下药机构端口配合设置,密封件与接药机构端口配合设置;

或者,密封件设置在罩体上端,且密封件与下药机构端口配合设置,罩体下部套设在接药机构端口外沿;

或者,密封件设置在罩体下端,密封件与接药机构端口配合设置,罩体上部套设下药机构端口外沿。

所述密封件包括橡胶垫片或橡胶密封圈。

所述配合设置方式包括镶嵌方式、电磁吸附方式或螺纹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下药机构设置在操作机构上,操作机构上设有下药口,下药机构端部套设在下药口内;下药口正下方设有药盒放置机构,接药机构套设在药盒放置机构上;防尘罩设置在操作机构与药盒放置机构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包括罩框及设置在罩框内的罩体,罩框上端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在操作机构上,下端设有卡件,药盒放置机构上设有与卡件匹配的卡槽;

或者,所述罩框上端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在操作机构上,下端设有卡槽,药盒放置机构上设有与卡槽匹配的卡件;

或者,所述罩框下端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在药盒放置机构上,上端设有卡件,操作机构上设有与卡件匹配的卡槽;

或者,所述罩框下端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在药盒放置机构上,上端设有卡槽,操作机构上设有与卡槽匹配的卡件。

进一步的,所述卡件为凸块,卡槽为与凸块匹配的凹槽;

或者,所述卡件为凸块,卡槽为与凸块匹配的台阶。

进一步的,所述下药机构设置在操作机构上,操作机构上设有下药口,下药机构端部套设在下药口内;下药口正下方设有药盒放置机构,接药机构套设在药盒放置机构上;防尘罩设置在下药机构端口与药盒放置机构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包括罩体和缓冲件,缓冲件设置在罩体上端,且罩体上部延伸至下药机构端口内,罩体下端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在药盒放置机构上。

或者,所述下药机构设置在操作机构上,操作机构上设有下药口,下药机构端部套设在下药口内;下药口正下方设有药盒放置机构,接药机构套设在药盒放置机构上;防尘罩设置在操作机构与接药机构端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包括罩体和缓冲件,缓冲件设置在罩体下端,且罩体下部延伸至接药机构端口内,罩体上端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在操作机构上。

或者,所述下药机构设置在操作机构上,操作机构上设有下药口,下药机构端部套设在下药口内;下药口正下方设有药盒放置机构,接药机构套设在药盒放置机构上;防尘罩设置在下药机构端口与接药机构端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包括罩体和缓冲件,缓冲件设置在罩体两端,罩体上部延伸至下药机构端口内,下部延伸至接药机构端口内。

所述缓冲件为橡胶圈。

所述下药机构为下药瓶。

所述接药机构为接药盒。

所述防尘罩为圆柱状、喇叭形或柱状。

所述操作机构为工作台。

所述药盒放置机构为药盒托盘或药盒转盘。

采用本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安装、检修、清洁和更换,主要用于下药计量和下药分装,且与外界隔绝好,起到很好防尘的作用;具体的,在本下药机构中,通过下药机构与接药机构之间套设防尘罩,下药机构端口、防尘罩与接药机构端口三者之间形成密闭空间,解决下药时产生粉尘、颗粒等问题,提高下药环境的稳定性,保证顺利下药、精准下药,同时,防止为下药过程中产生药物杂质,提高下药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8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8中防尘罩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5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6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机构,2、下药机构,3、接药机构,4、齿轮盘,5、瓶盖,6、下药器,7、药盒放置机构,8、防尘罩,801、罩体,802、密封件,803、罩框,9、称重感应器,10、安装板,11、下药机构端口,12、接药机构端口,13、卡件,14、卡槽,15、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包括操作机构1、下药机构2及设置在下药机构2下方的接药机构3,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套设防尘罩8,下药机构端口11、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

下药空间内完成下药工序,同时,所形成的下药空间中的防尘罩8能阻止下药时产生粉尘、颗粒等扩散至外环境中,解决影响药物污染、设备卡齿等问题。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在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下药空间为密闭空间,即下药机构端口11、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三者之间形成密闭空间。

密闭空间能更好阻止下药时产生粉尘、颗粒等扩散,将下药环境与外环境完全隔绝,使得防尘罩8防尘效果更好。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包括操作机构1、下药机构2及设置在下药机构2下方的接药机构3,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套设防尘罩8,下药机构端口11、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

所述防尘罩8包括罩体801和密封件802,密封件802设置在罩体801两端,且密封件802与下药机构端口11配合设置,密封件802与接药机构端口12配合设置,配合设置方式为镶嵌方式,即下药机构端口11镶嵌在密封件802中,同时,接药机构端口12镶嵌在密封件802中。

且防尘罩8设置在能带动防尘罩8移动的安装机构上。

且密封件802包括橡胶密封圈。

在下药时,下药机构2、接药机构3及防尘罩8三者相对运动,随后,下药机构端口11镶嵌在密封件802中,接药机构端口12镶嵌在密封件802中,下药机构2、接药机构3及防尘罩8三者之间形成密闭的下药空间,最后,在密闭的下药空间中进行下药工序,此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等被隔绝在下药空间内,防止污染。

实施例4

如图3所示: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包括操作机构1、下药机构2及设置在下药机构2下方的接药机构3,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套设防尘罩8,下药机构端口11、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

所述防尘罩8包括罩体801和密封件802,密封件802设置在罩体801上端,且密封件802与下药机构端口11配合设置,罩体801下部套设在接药机构端口12外沿。

配合设置方式为螺纹连接方式,即密封件802上设有螺纹,下药机构端口11设有与密封件802匹配的螺纹,在下药时,先将防尘罩8通过螺纹固定下药机构端口11,通过下药机构2和接药机构3相对移动,最终,罩体801下部套设在接药机构端口12外沿,下药机构端口11、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有效隔绝下药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等,防止污染。

实施例5

如图4所示: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包括操作机构1、下药机构2及设置在下药机构2下方的接药机构3,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套设防尘罩8,下药机构端口11、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

所述防尘罩8包括罩体801和密封件802,密封件802设置在罩体801下端,且密封件802与接药机构端口12配合设置,罩体801上部套设在下药机构端口11外沿。

且防尘罩8设置在能带动防尘罩8移动的安装机构上。

配合设置方式为电磁吸附方式,即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之间设有电磁感应器,在下药时,先让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3相对移动,防尘罩8通过电磁吸附方式固定在接药机构3上,再经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的相对运动,最终,罩体801上部套设在下药机构端口11外沿,下药机构端口11、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相对密闭的下药空间能有效隔绝下药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等,防止污染。

实施例6

在实施例4-5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密封件802包括橡胶垫片。

实施例7

如图5所示: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包括操作机构1、下药机构2及设置在下药机构2下方的接药机构3,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套设防尘罩8,下药机构端口11、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

所述下药机构2设置在操作机构1上,操作机构1上设有下药口,下药机构2端部套设在下药口内;下药口正下方设有药盒放置机构7,接药机构3套设在药盒放置机构7上;防尘罩8设置在操作机构1与药盒放置机构7之间。

防尘罩8、操作机构1及药盒放置机构7三者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下药空间,隔绝下药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等,解决影响药物污染、设备卡齿等问题。

实施例8

如图6-7所示: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包括操作机构1、下药机构2及设置在下药机构2下方的接药机构3,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套设防尘罩8,下药机构端口11、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

所述下药机构2设置在操作机构1上,操作机构1上设有下药口,下药机构2端部套设在下药口内;下药口正下方设有药盒放置机构7,接药机构3套设在药盒放置机构7上;防尘罩8设置在操作机构1与药盒放置机构7之间。

所述防尘罩8包括罩框803及设置在罩框803内的罩体801,罩框803上端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在操作机构1上,下端设有卡件13,药盒放置机构7上设有与卡件13匹配的卡槽14。

且防尘罩8设置在能带动防尘罩8移动的安装机构上。

在下药时,先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将防尘罩8固定在操作机构1上,然后通过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的相对移动,卡件13落在卡槽14内,进而形成密闭的下药空间,隔绝下药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等,解决影响药物污染、设备卡齿等问题。

实施例9

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包括操作机构1、下药机构2及设置在下药机构2下方的接药机构3,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套设防尘罩8,下药机构端口11、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

所述下药机构2设置在操作机构1上,操作机构1上设有下药口,下药机构2端部套设在下药口内;下药口正下方设有药盒放置机构7,接药机构3套设在药盒放置机构7上;防尘罩8设置在操作机构1与药盒放置机构7之间。

所述防尘罩8包括罩框803及设置在罩框803内的罩体801,罩框803上端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在操作机构1上,下端设有卡槽14,药盒放置机构7上设有与卡槽14匹配的卡件13。

在下药时,先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将防尘罩8固定在操作机构1上,然后通过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的相对移动,卡槽14与卡件13配合,进而形成密闭的下药空间,隔绝下药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等,解决影响药物污染、设备卡齿等问题。

实施例10

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包括操作机构1、下药机构2及设置在下药机构2下方的接药机构3,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套设防尘罩8,下药机构端口11、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

所述下药机构2设置在操作机构1上,操作机构1上设有下药口,下药机构2端部套设在下药口内;下药口正下方设有药盒放置机构7,接药机构3套设在药盒放置机构7上;防尘罩8设置在操作机构1与药盒放置机构7之间。

所述罩框803下端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在药盒放置机构7上,上端设有卡件13,操作机构1上设有与卡件13匹配的卡槽14。

在下药时,先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将防尘罩8固定在药盒放置机构7上,然后通过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的相对移动,卡件13落在卡槽14内,进而形成密闭的下药空间,隔绝下药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等,解决影响药物污染、设备卡齿等问题。

实施例11

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包括操作机构1、下药机构2及设置在下药机构2下方的接药机构3,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套设防尘罩8,下药机构端口11、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

所述下药机构2设置在操作机构1上,操作机构1上设有下药口,下药机构2端部套设在下药口内;下药口正下方设有药盒放置机构7,接药机构3套设在药盒放置机构7上;防尘罩8设置在操作机构1与药盒放置机构7之间。

所述罩框803下端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在药盒放置机构7上,上端设有卡槽14,操作机构1上设有与卡槽14匹配的卡件13。

在下药时,先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将防尘罩8固定在药盒放置机构7上,然后通过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的相对移动,卡槽14与卡件13配合,进而形成密闭的下药空间,隔绝下药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等,解决影响药物污染、设备卡齿等问题。

实施例12

在实施例8-10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卡件13为凸块,卡槽14为与凸块匹配的凹槽。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11的基础上,与本实施例区别在于:卡件13为凸块,卡槽14为与凸块匹配的台阶。

实施例14

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包括操作机构1、下药机构2及设置在下药机构2下方的接药机构3,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套设防尘罩8,下药机构端口11、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

所述下药机构2设置在操作机构1上,操作机构1上设有下药口,下药机构2端部套设在下药口内;下药口正下方设有药盒放置机构7,接药机构3套设在药盒放置机构7上;防尘罩8设置在下药机构端口11与药盒放置机构7之间。

防尘罩8、下药机构端口11及药盒放置机构7三者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下药空间,隔绝下药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等,解决影响药物污染、设备卡齿等问题。

实施例15

如图8所示: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包括操作机构1、下药机构2及设置在下药机构2下方的接药机构3,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套设防尘罩8,下药机构端口11、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

所述下药机构2设置在操作机构1上,操作机构1上设有下药口,下药机构2端部套设在下药口内;下药口正下方设有药盒放置机构7,接药机构3套设在药盒放置机构7上;防尘罩8设置在下药机构端口11与药盒放置机构7之间。

所述防尘罩8包括罩体801和缓冲件15,缓冲件15设置在罩体801上端,且罩体801上部延伸至下药机构端口11,罩体801下端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在药盒放置机构7上。

在下药时,先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将防尘罩8固定在药盒放置机构7上,再通过下药机构2、接药机构3的相对移动,罩体801上部延伸至下药机构端口11内,由于罩体801上端设有缓冲件15,罩体801进入下药机构端口11内后而不会产生有害的内壁摩擦;同时,防尘罩8、下药机构端口11及药盒放置机构7三者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下药空间,隔绝下药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等,解决影响药物污染、设备卡齿等问题。

实施例16

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包括操作机构1、下药机构2及设置在下药机构2下方的接药机构3,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套设防尘罩8,下药机构端口11、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

所述下药机构2设置在操作机构1上,操作机构1上设有下药口,下药机构2端部套设在下药口内;下药口正下方设有药盒放置机构7,接药机构3套设在药盒放置机构7上;防尘罩8设置在操作机构1与接药机构端口12之间。

防尘罩8、接药机构端口12及操作机构1三者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下药空间,隔绝下药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等,解决影响药物污染、设备卡齿等问题。

实施例17

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包括操作机构1、下药机构2及设置在下药机构2下方的接药机构3,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套设防尘罩8,下药机构端口11、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

所述下药机构2设置在操作机构1上,操作机构1上设有下药口,下药机构2端部套设在下药口内;下药口正下方设有药盒放置机构7,接药机构3套设在药盒放置机构7上;防尘罩8设置在操作机构1与接药机构端口12之间。

所述防尘罩8包括罩体801和缓冲件15,缓冲件15设置在罩体801下端,且罩体801下部延伸至接药机构端口12内,罩体801上端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在操作机构1上。

在下药时,先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将防尘罩8固定在操作机构1上,再通过下药机构2、接药机构3的相对移动,罩体801下部延伸至接药机构端口12内,由于罩体801下端设有缓冲件15,罩体801进入接药机构端口12内后而不会产生有害的内壁摩擦;同时,防尘罩8、接药机构端口12及操作机构1三者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下药空间,隔绝下药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等,解决影响药物污染、设备卡齿等问题。

实施例18

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包括操作机构1、下药机构2及设置在下药机构2下方的接药机构3,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套设防尘罩8,下药机构端口11、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

所述下药机构2设置在操作机构1上,操作机构1上设有下药口,下药机构2端部套设在下药口内;下药口正下方设有药盒放置机构7,接药机构3套设在药盒放置机构7上;防尘罩8设置在下药机构端口11与接药机构端口12之间。

防尘罩8、接药机构端口12及操作机构1端口三者之间形成密闭的下药空间,隔绝下药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等,解决影响药物污染、设备卡齿等问题。

实施例19

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包括操作机构1、下药机构2及设置在下药机构2下方的接药机构3,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套设防尘罩8,下药机构端口11、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

所述下药机构2设置在操作机构1上,操作机构1上设有下药口,下药机构2端部套设在下药口内;下药口正下方设有药盒放置机构7,接药机构3套设在药盒放置机构7上;防尘罩8设置在下药机构端口11与接药机构端口12之间。

所述防尘罩8包括罩体801和缓冲件15,缓冲件15设置在罩体801两端,罩体801上部延伸至下药机构端口11内,下部延伸至接药机构端口12内。

在下药时,通过下药机构2、接药机构3的相对移动,罩体801上部延伸至下药机构端口11内,下部延伸至接药机构端口12内,而由于罩体801两端设有缓冲件15,罩体801进入下药机构端口11内和接药机构端口12内后而不会产生有害的内壁摩擦;同时,防尘罩8、接药机构端口12及下药机构端口11三者之间形成密闭的下药空间,隔绝下药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等,解决影响药物污染、设备卡齿等问题。

实施例20

在实施例14、16及18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缓冲件15为橡胶圈。

实施例21

在实施例1-19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下药机构2为下药瓶,接药机构3为接药盒,操作机构1为工作台,药盒放置机构7为药盒托盘。

实施例22

在实施例20的基础上,与本实施例区别在于:药盒放置机构7为药盒转盘。

实施例23

在实施例1-21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防尘罩8为圆柱状。

实施例24

在实施例1-21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防尘罩8为喇叭形。

实施例25

在实施例1-21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防尘罩8为柱状。

实施例26

如图9所示:一种带有防尘罩的下药装置,包括操作机构1、设置在操作机构1上方的下药机构2和设置在操作机构1下方的接药机构3,操作机构1上设有下药口,下药口内套设有齿轮盘4;下药机构端口11套设有瓶盖5,瓶盖5活动设置在齿轮盘4内,且瓶盖5内套设有下药器6;操作机构1下方设有药盒放置机构7,接药机构3设置在药盒放置机构7上,且接药机构3设置在下药口正下方;下药机构2与接药机构3之间套设防尘罩8,下药机构端口11、防尘罩8与接药机构端口12三者之间形成下药空间。

所述操作机构1为工作台。

所述防尘罩8上端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在操作机构1上,下端设有凸块;药盒放置机构7上设有与凸块匹配的台阶。

所述防尘罩8上部套设在下药口,防尘罩8下部套设在接药机构3外沿。

所述下药器6包括流入件、下药件、计量件、固定件及密封帽。

所述瓶盖5通过螺纹固定在下药机构2上。

所述接药机构3下方设有称重感应器9,重感应器设置在安装板10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下药口内套设有齿轮盘4,瓶盖5活动设置在齿轮盘4内;操作机构1下方设有药盒放置机构7,接药机构3设置在药盒放置机构7内;同时,瓶盖5内套设有下药器6,接药机构3设置在下药口正下方,上述设置,通过齿轮盘4转动,将下药机构2内药物下放至接药机构3内,使得该下药过程可控、定量、稳定的进行;

防尘罩8上端设置在操作机构1上,下端活动密封在药盒放置机构7上,该防尘罩8位置的限定,在保证顺利下药的同时,又防止下药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等向外扩散,保持下药环境的洁净,间接防止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卡齿现象;

防尘罩8上部套设在下药口,防尘罩8下部套设在接药机构3外沿,该设置使得防尘罩8与外界隔绝好,起到很好的防尘作用;

瓶盖5通过螺纹固定在下药机构2上,方便下药机构2与瓶盖5之间的打开和密封;

接药机构3下方设有称重感应器9,重感应器设置在安装板10,重感应器的设置,完成对接药机构3内药物的称量,保证中药下药的定量、定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